[1] |
田迎斌, 孙丽丽, 丁宜军, 张 涛. 动态采煤沉陷区预回填施工控制模式研究[J]. 金属矿山, 2024, 53(7): 241-. |
[2] |
高 琴, 党晓宏, 蒙仲举, 高 永, 高 岩, 刘泓鑫. 风沙区采煤沉陷裂缝对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的影响[J]. 金属矿山, 2023, 52(09): 223-230. |
[3] |
杜岩, 谢谟文, 蒋宇静, 陈晨, 贾北凝, 霍磊晨. 岩体崩塌灾害成因机制与早期预警研究综述[J]. 金属矿山, 2021, 50(01): 106-119. |
[4] |
张沛沛, 余 洋 . 采煤沉陷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金属矿山, 2020, 49(12): 203-209. |
[5] |
蒋仁伟, 谈树成. 基于GIS的白马红格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J]. 金属矿山, 2019, 48(05): 170-176. |
[6] |
余晨, 唐明杰, 王大国, 李莎莎. 露天采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FAHP-Entropy赋权法[J]. 金属矿山, 2018, 47(11): 138-143. |
[7] |
朱琦, 胡振琪, 王培骏, 张建勇, 许涛. 济宁市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沉沙排水量预测及利用效益分析[J]. 金属矿山, 2016, 45(11): 63-68. |
[8] |
黄树巍, 修国林, 李国清, 侯杰, 胡乃联. 集团管控模式下的矿业集团生产信息管理系统[J]. 金属矿山, 2016, 45(06): 117-124. |
[9] |
王洋, 马施民, 许珂.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潞安矿区为例[J]. 金属矿山, 2015, 44(11): 164-168. |
[10] |
鲁叶江, 李树志. 近郊采煤沉陷积水区人工湿地构建技术——以唐山南湖湿地建设为例[J]. 金属矿山, 2015, 44(04): 56-60. |
[11] |
高怀军. 唐山市南湖采煤沉陷区蓄水安全分析与评估[J]. 金属矿山, 2014, 43(11): 156-160. |
[12] |
陈利生, 李学良. 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回填复垦技术[J]. 金属矿山, 2014, 43(09): 137-141. |
[13] |
王朋飞, 李翠平, 李仲学, 赵怡情.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突水风险评价[J]. 金属矿山, 2012, 41(12): 95-98. |
[14] |
齐文涛, 木合塔尔·扎日, 吴天伟, 张琨, 刘学良.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产勘查靶区优选[J]. 金属矿山, 2012, 41(07): 106-109. |
[15] |
李欣, 李俊华. 司家营铁矿北区采煤沉陷区尾矿库稳定性研究[J]. 金属矿山, 2010, 39(12):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