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金属矿山 ›› 2020, Vol. 49 ›› Issue (12): 44-49.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极差的受载含孔洞岩石红外辐射温度场的定量分析

杨正仓 1,2 郭 卫 1 赵 辉 1 刘善军 2 高 祥 2   

  1. 1.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2.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 出版日期:2020-12-15 发布日期:2020-12-18

  • Online:2020-12-15 Published:2020-12-18

摘要: 以岩石含孔结构模拟地下巷道,开展了含孔洞岩石加载过程的红外辐射监测实验。对含孔洞岩石加载的红外辐射温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引入极差参数作为红外辐射温度场的定量刻画指标,重点讨论了极差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极差与特征粗糙度、熵和方差的异同。结果表明:①极差曲线随应变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低水平发展、稳定上升和快速上升 3 个阶段;②在最后阶段,极差曲线加速上升并出现突跳点,反映了温度场的分异现象和前兆特征,前兆时间点平均为 0.88 峰值应力;③在特征粗糙度、熵、方差和极差这 4 个参数中,特征粗糙度和极差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最明显,有利于岩石加载阶段的识别与判定,方差次之,熵最差;特征粗糙度和极差波动性最大,对岩石加载过程的红外温度场变化更为敏感,熵次之,方差最光滑;极差的前兆点易识别性最大,特征粗糙度次之,熵和方差最小;在前兆时间上,4 个参数处于 0.87~1 峰值应力区间,平均为 0.94σmax,其中极差最早,特征粗糙度次之,熵和方差最晚,不同参数的前兆时间差有利于增强岩石破裂预警的临近渐进性和识别可靠性;从计算的难易程度上看,特征粗糙度和熵最复杂,方差次之,极差最为简单。本研究成果丰富了遥感 —岩石力学的内容和红外辐射温度场定量表达方法,为岩巷岩体失稳破坏的红外监测及预警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 岩巷 , 红外辐射 , 联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