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0, Vol. 49 ›› Issue (06): 36-41.
所属专题: 基因矿物加工
黄俊玮 1,2,3 王守敬 1,2,3 吴会军 4 李洪潮 1,2,3 刘 磊 1,2,3 雷晴宇 1,2,3 赵恒勤 1,2,3
Huang Junwei1,2,3 Wang Shoujing1,2,3 Wu Huijun4 Li Hongchao1,2,3 Liu Lei1,2,3 Lei Qingyu1,2,3 Zhao Hengqin1,2,3
摘要: 为实现不同矿物学基因特性榴辉岩矿中多种有用矿物的高效综合回收,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及预测分选指标,对江苏东海、山东日照及青海乌兰的榴辉岩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评价。三地的榴辉岩矿可分成 3 个类型,即高磷高硫高钛粗粒型榴辉岩矿(江苏东海)、低磷高硫低钛粗粒型榴辉岩矿(山东日照)及高磷低硫低钛细粒型榴辉岩矿(青海乌兰)。原矿中以金红石形式存在的二氧化钛含量决定了金红石精矿富集的难易程度;杂质磷、硫的含量决定了金红石除杂应选用的工艺流程(反浮选、电选或酸浸);主要有用矿物的粒度大小决定了是否需要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和能否获得粗粒级精矿产品。金红石单矿物纯度、与其他矿物的嵌布关系是影响其选矿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原生粒度、矿物内部碎裂情况是决定能否获得粗粒级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精矿的关键因素;硫、磷杂质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是影响金红石除杂工艺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