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3, Vol. 52 ›› Issue (03): 140-146.
胡梦忠1,2 熊召华1,2 铁 颖1,2 丁 超1,2 马生萍1,2 马全明1,2 洪秋阳3
HU Mengzhong1,2 XIONG Zhaohua1,2 TIE Ying1,2 DING Chao1,2 MA Shengping1,2MA Quanming1,2 HONG Qiuyang3
摘要: 为有效利用某极难选蚀变岩型金矿石,对原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试验,重点研究了矿石的物 质组成、粒度组成、结构构造、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金粒特征等。 结果表明:① 原矿中主要可利用元素为金,有害杂质 As 含量较高,并含有一定的碳;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其次为裸露金。 ② 原矿中自然金痕量,主要载金 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含量分别为 3. 829%、0. 111%;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占 45. 176%,此外还含有 0. 779%的毒 砂。 ③ 原矿中-0. 01 mm 粒级含量及 Au 分布率均小于 10%,各粒级 Au 的品位变化不大,仅有 0. 043 ~ 0. 02 mm 粒级 水析沉砂中富集已解离金粒。 ④ 矿石主要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晶粒状、他形晶粒状、他形碎裂化及乳滴状,主要构 造包括稀疏浸染状、条带状、角砾状、细脉状。 ⑤ 金主要包含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其次包含于石英、绢云母 等脉石矿物中,90%的金粒度小于 8 μm,以微细和超微细粒金为主。 ⑥ 主要载金矿物嵌布粒度由粗到细依次为黄铁 矿、磁黄铁矿、毒砂,毒砂嵌布粒度微细,浮选要注意细粒毒砂的回收。 ⑦ 在磨矿细度为-0. 075 mm 占 62. 57%时,黄 铁矿、毒砂和硫砷矿物的解离度分别为 90. 04%、81. 95%和 90. 04%。 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采用浮选回收游离金 和硫化矿物,理论回收率 89%左右。 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