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4, Vol. 53 ›› Issue (5): 269-.
李明珠1 左蔚然1 白俊智2
LI Mingzhu1 ZUO Weiran1 BAI Junzhi2
摘要: 钢球与钢锻作为磨矿介质在磨矿效率上的差异长期存在争议,基于实验室试验和磨矿流程模拟,对钢 球和钢锻在实验室球磨机和工业磨矿回路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对云南某钨矿石进行了增强型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 并采用理想混合模型对2 种磨矿介质在实验室试验中的破碎率参数(r / d)进行了计算。根据实验室试验获得的破碎 率参数,采用球磨机放大数学模型预测了工业规模球磨磨矿回路的循环倍率和产品粒度。结果表明,尽管2 种介质可 以在实验室试验中获得相近的邦德球磨功指数,但在粗粒端钢锻产生的破碎率参数比钢球更大,在细粒端则相反。 在工业规模球磨磨矿回路中,当循环倍率接近时,2 种介质产生的旋流器溢流产品粒度分布总体较接近,但相比于钢 球介质,钢锻的产品粒度分布更均匀,粗颗粒含量和细颗粒含量均少于对应的钢球产品。由于最终产品粒度分布曲 线形状上的差异,对钢球与钢锻磨矿效率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受到所选磨矿细度衡量指标(P80 或-0. 075 mm 含量)的 影响。因此,应当结合矿石的实际解离特征和浮选作业的具体需求,来决定采用哪种磨矿细度衡量指标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