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立活, Miguel Canz, Hermes Guevara, 李国清, 侯 杰, 张永芳. 海外大型露天矿山智能化建设体系与应用实践
———以拉斯邦巴斯铜矿为例[J]. 金属矿山, 2025, 54(1): 207-. |
[2] |
韩 信, 聂 闻, 王运敏, 张绍轩, 曾 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 星, 谢 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
协调发展研究[J]. 金属矿山, 2024, 53(3): 249-. |
[3] |
邵安林 刘 畅, 岳星彤, 王怀远, 张兴帆, 王连成. 新时期我国矿产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J]. 金属矿山, 2024, 53(01): 2-6. |
[4] |
杜岩, 谢谟文, 蒋宇静, 陈晨, 贾北凝, 霍磊晨. 岩体崩塌灾害成因机制与早期预警研究综述[J]. 金属矿山, 2021, 50(01): 106-119. |
[5] |
宋健, 唐春安, 亢方超. 深部矿产与地热资源协同开采模式[J]. 金属矿山, 2020, 50(05): 124-131. |
[6] |
蒋仁伟, 谈树成. 基于GIS的白马红格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J]. 金属矿山, 2019, 48(05): 170-176. |
[7] |
余晨, 唐明杰, 王大国, 李莎莎. 露天采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FAHP-Entropy赋权法[J]. 金属矿山, 2018, 47(11): 138-143. |
[8] |
段少帅, 黄喜峰, 武永江.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共同体模式[J]. 金属矿山, 2017, 46(05): 7-13. |
[9] |
黄树巍, 修国林, 李国清, 侯杰, 胡乃联. 集团管控模式下的矿业集团生产信息管理系统[J]. 金属矿山, 2016, 45(06): 117-124. |
[10] |
王洋, 马施民, 许珂.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潞安矿区为例[J]. 金属矿山, 2015, 44(11): 164-168. |
[11] |
匡伟, 时代, 刘立忠, 姜升. 采煤沉陷土地损毁程度评价软件系统研究[J]. 金属矿山, 2015, 44(04): 15-17. |
[12] |
吴安兵, 郭科, 柳炳利.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评价[J]. 金属矿山, 2015, 44(03): 133-137. |
[13] |
罗德江, 吴尚昆, 郭科. 基于组合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J]. 金属矿山, 2015, 44(02): 20-25. |
[14] |
柳炳利, 王建伟, 郭科, 刘红军, 罗德江. 基于地质调查评价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以藏中地区铜矿为例
——以藏中地区铜矿为例[J]. 金属矿山, 2014, 43(08): 87-90. |
[15] |
罗才贵, 罗仙平,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1.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 金属矿山, 2014, 43(06): 9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