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4, Vol. 53 ›› Issue (3): 258-.
潘 彬1 赵艳玲1,2 王少卿1 李歆爽1 何金怡1 陈春芳1,2
(1.
PAN Bin1 ZHAO Yanling1,2 WANG Shaoqing1 LI Xinshuang1 HE Jinyi1 CHEN Chunfang1,2
摘要: 采矿业是矿业城市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矿山进行系统的开发和修复是矿业城市生态安全的关 键问题。立足于宏观视角下的矿山开采与修复,旨在通过生态网络构建识别出建平县矿山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运 用生境质量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识别生态源地。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干扰因素、国土空间三线、矿山开采风险 4 个方面因素构建和修正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MCR)提取生态廊 道,并结合生态廊道及其缓冲范围内的矿山类型、开采方式等因素,实现矿山开采风险分区,明确矿山开采和修复优 先级。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共有生态源地28 处,共计面积1 139. 53 km2,提取生态廊道1 006 km。② 矿山开采低、 中、高风险区内分别包含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山的面积分别为17. 92、10. 62、25. 77 km2 和22. 5、14. 10、21. 93 km2。 ③ 按照矿山空间分布对生态网络的影响程度,划分了生产矿山开采优先级和废弃矿山修复优先级分区;其中,优先开 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内包含的生产矿山面积分别为17. 93、11. 80、23. 63 km2,极重要修复区、重要修复区、一 般修复区内包含的废弃矿山面积分别为19. 79、16. 55、22. 48 km2。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矿山开采前、开采中以及开 采后的相关监管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