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5, Vol. 54 ›› Issue (6): 273-283.
任兵兵1,2 蒋平安1,2 方 勇3 李宝玉4 孙芳芳4 武红旗1,2 史名杰1,2 陈新雨1,2
REN Bingbing 1,2 JIANG Ping′an 1,2 FANG Yong 3 LI Baoyu 4 SUN Fangfang 4 WU Hongqi 1,2 SHI Mingjie 1,2 CHEN Xinyu 1,2
摘要: “疆电外送”政策下新疆煤炭资源的加速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环境保 护措施,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系统分析了 2003—2023 年新疆典型煤矿———伊北煤矿与西黑山煤矿的生态环境 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① 伊北煤矿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先退化后改善”的趋势,且改善幅度显著;西黑山煤矿表现为 “先改善后退化再改善”局面,但整体改善幅度有限。 ② RSEI 驱动力分析表明,伊北煤矿和西黑山煤矿的生态变化均 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伊北煤矿,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在生态初期和恢复期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土地利用类型则是生态退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 类似地,西黑山煤矿的生态变化也受到降水等自然因素的显著影 响,特别是在生态初期和恢复阶段。 与此同时,土地利用类型依然是导致生态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③ 不同的气候 区对矿产开发后的生态修复策略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煤矿的生态治理和恢复策略提供参考 依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