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 ›› 2025, Vol. 54 ›› Issue (6): 284-292.
杨 玮1,2,3 郭嫚雨1 龙 涛1,2,3 邓 莎1,2,3 王茜茜1
YANG Wei 1,2,3 GUO Manyu 1 LONG Tao 1,2,3 DENG Sha 1,2,3 WANG Xixi 1
摘要: 追踪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跨区域与部门间隐含碳流动特征及路 径的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减排进程。 采矿业作为高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在跨省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趋势及 关键减排路径仍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基于时空视角,利用中国 2012、2015 及 2017 年的多区域投 入产出表(MRIO),构建了中国采矿业隐含碳转移网络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采矿业隐含碳流动的演变趋势、空间分 布特征及其减排路径。 结果表明:①中国采矿业因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原煤燃烧 贡献的排放量最高;②采矿业的直接与隐含碳排放虽呈现收敛态势,但行业整体处于隐含碳净流出状态,其主要上游 部门依次为 S8(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S11(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S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及 S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③江苏、广东、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是采矿业 减排的关键区域。 隐含碳流动量最大的路径为陕西至浙江,达 357. 06 万 t;本研究旨在为采矿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 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