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4-15
    采矿工程
    堆浸体系中的多尺度效应与多过程耦合作用研究
    姚高辉, 吴爱祥, 王洪江
    2010, 39(4):  1-5+40. 
    摘要 ( 19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堆浸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品位矿石的浸出,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首先对堆浸过程中矿岩散体进行研究尺度的划分,提出基于显微影像分析技术、CT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对矿岩散体多尺度空间结构实现可视化,并通过对浸出体系中多相多场耦合作用和跨尺度关联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现阶段研究中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然后,详细论述了多过程耦合数值模拟的研究内容。结合国外微生物浸矿机理的研究成果,以原生黄铜矿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微生物堆浸研究的工作重点。最后,在介绍国内外堆浸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堆浸理论的研究难点。
    矿物工程
    平台CCNBD-SHPB动态断裂韧性试验方法研究
    满轲, 周宏伟, 谢敬礼
    2010, 39(4):  6-9+19. 
    摘要 ( 25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CCNBD(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试件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平台CCNBD-SHPB系统进行动态断裂韧性测试的方法。探讨了动态力平衡对满足SHPB的应力均匀化以及试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推广了准静态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将试件在动态力平衡状态下的最大载荷代入公式,从而得到动态断裂韧性。通过试验对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平台CCNBD-SHPB的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是准确的。
    采矿工程
    马路坪矿深部开采岩爆倾向性模糊综合评判
    林业, 杜绍伦, 马春德, 王斌, 陈红江
    2010, 39(4):  10-14. 
    摘要 ( 2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阳集团马路坪矿经过40多年的开采,某些中段即将进入深部开采的范围。为预测马路坪矿4种主要岩石在750中段、700中段和600中段的岩爆倾向性,对这4种岩石进行岩石力学试验,同时提出由不同影响因素构成的多种评判指标,通过理论预测法进行岩爆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最后运用级别变量特征值Hj作为评判准则来判断这4种岩石在3个中段的岩爆倾向性,得出这4种岩石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而岩爆倾向性增强的趋势。
    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研究
    孙豁然, 毛凤海, 柳小波, 安龙, 李少辉
    2010, 39(4):  15-19. 
    摘要 ( 19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地下深部埋藏大量的矿产资源,利用传统常规的开采方法开采这些矿产资源存在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环境干扰突出等缺点。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并研究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和实施效果。提出的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是经济合理开发深埋矿体的有效途径,也是矿产资源开发理论与开发方法的突破。
    上向分条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李飞, 乔登攀
    2010, 39(4):  20-23. 
    摘要 ( 2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大山铁矿倾斜厚矿体主体采矿方法为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8~10 m,矿石回收率为49.25%~55%,贫化率29.92%~33.37%。研究表明,分段崩落法在该矿应用时存在采切比大、放矿时下盘矿石残留损失大、顶底柱无法回采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采用上向分条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实践表明,新型采矿工艺可将矿石回收率提高到87%左右,贫化率降低到15%左右,有效地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因而经济效益显著。该工艺对同类矿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金山店铁矿崩落法过渡分段放矿指标优化研究
    陈清运, 杨从兵, 左宇军, 王水平, 张电吉
    2010, 39(4):  24-27+49. 
    摘要 ( 2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的矿山,在向大结构参数的转变过程中,正常布置的大结构参数不适用于过渡分段的放矿。根据金山店铁矿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图解法、物理模拟和现场放矿试验等研究方法,得到初始过渡分段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14 m×16 m×3.4 m;在过渡分段的放矿中,通过采取截止品位的放矿制度、增加放矿步距、加强地测工作、提高爆破质量等技术措施,过渡分段回收率可以达到77.97%,过渡分段完成生产指标是可行的。
    基于DEA模型的露天转地下竖井开拓方案优选
    刘伟洁, 张钦礼, 王新民
    2010, 39(4):  28-31. 
    摘要 ( 2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床开拓方案的选择对地下矿床开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黄麦岭磷矿将由露天开采转入到地下开采,针对如何保证矿山过渡期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作业安全的难题,提出了4种可行的竖井开拓方案。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了以基建投入、经营成本、工程量、露天开采影响、环境保护、施工难易程度、通风条件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DEA模型,对几种开拓方案进行分析优选,最终推荐王家山竖井开拓方案为首选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案优选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胶结料浆梁拼板中不同弱面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赵少儒, 倪彬, 刘小明
    2010, 39(4):  32-36. 
    摘要 ( 20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金川矿区深井开采复杂条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现场取样。选择RYL-600微机控制岩石剪切流变仪,通过施加不同的正压力(围压)对4组梁拼板进行抗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抗剪联接条件下,高浓度砂浆梁拼板与分级尾砂膏体梁拼板的抗剪强度,都明显大于非抗剪联接条件下对应料浆梁拼板的抗剪强度。无抗剪联接条件下,分级尾砂膏体梁拼板试件的抗剪强度,大于高浓度砂浆梁拼板试件的抗剪强度。在抗剪联接条件下,2种料浆梁拼板试件的抗剪强度基本接近。研究表明在相邻充填进路间增加抗剪联接结构,可以改善进路充填体弱面之间的抗剪性能,进而提高充填体的整体稳定性。
    脆性岩石中裂纹速度效应的试验研究
    彩平, 段庆全
    2010, 39(4):  37-40. 
    摘要 ( 2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考察岩石材料中与裂纹速度变化相关的系列现象,对两类岩石I型断裂梁式试样进行了落重加载试验,同时利用高速摄影记录试样表面的变化情况。之后,借助激光表面仪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技术获得了断口和试样表面的细观结构信息。利用现象学方法分析了高速断裂中裂纹速度效应与岩石断裂模式和断裂耗能的关系。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覃初礼, 吴郭泉
    2010, 39(4):  41-43+63. 
    摘要 ( 20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是一个具有网络性的、多指标的复合体系,难以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基于网络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用Super-Decisions软件将大量数据、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并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标准化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从而量化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概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废弃采空区残余沉降时序预测模型的对比研究
    王正帅, 邓喀中
    2010, 39(4):  44-46+77. 
    摘要 ( 18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趋势拟合/ARMA组合模型、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合的WARMA模型,对废弃采空区残余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并对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预测模型均可用于残余沉降短期预测,其中,WARMA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步长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其它2个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融冠多金属矿1 158中段采空区处理与放顶的探讨
    李萍, 柯波, 于燕
    2010, 39(4):  47-49. 
    摘要 ( 19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内蒙古兴业集团融冠矿业多金属矿西采区1 158中段产生的大小不同的采空区以及后期采矿方法的过渡问题,对矿区地质特征、采空区和露天工程情况、放顶方案、爆破技术参数和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使处理采空区和后期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形成覆盖层得以实现。
    岩层微扰上向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
    彭康, 李夕兵, 赵国彦, 王成, 刘志祥
    2010, 39(4):  50-52. 
    摘要 ( 20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国内仅龙口在海下采煤。三山岛矿区矿体位于海床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内,是完全意义上的海底开采,充填法是首选的采矿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充填尾砂胶结性能研究,确定充填浓度为70%左右时,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KG-*2〗8,胶结充填面灰砂比为1∶〖KG-*2〗4,并采用岩层微扰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安全高效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岩土边坡稳定的机动极限分析方法
    张宏涛, 纪洪广, 王金安, 刘应华
    2010, 39(4):  53-57+80. 
    摘要 ( 20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上限分析的岩土边坡稳定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基于Mohr-Coulumb屈服准则,将塑性极限分析中的机动极限定理以及有限元方法运用到岩土边坡稳定分析中,通过把外载或自重的超载系数作为目标函数,最终将上述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带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借助数学规划中的非线性理论,可构造出上述问题的直接迭代求解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关算例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岩土边坡的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一种有效计算手段。
    矿物工程
    菱铁矿与赤铁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田一安, 孙炳泉
    2010, 39(4):  58-63. 
    摘要 ( 17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菱铁矿和赤铁矿单矿物的浮选试验,发现在强碱性条件下,自制的新型阴离子捕收剂TS对菱铁矿有很好的选择性捕收性能,改性水玻璃对赤铁矿有很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采用这两种药剂对菱铁矿和赤铁矿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验证,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指标。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S可在菱铁矿表面大量吸附,改性水玻璃可在赤铁矿表面大量吸附;两种药剂的吸附均属于化学吸附,其中TS是通过其键合原子硫与菱铁矿表面的亚铁离子发生作用。
    某微细粒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胡义明, 刘军, 张永
    2010, 39(4):  64-67+88. 
    摘要 ( 1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微细粒赤铁矿分别采用阶段磨矿—重选—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和阶段磨矿—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选别试验,前者获得的铁精矿铁品位为64.88%,铁回收率为79.91%,后者获得的铁精矿铁品位为65.45%,铁回收率为79.84%。从选别指标、流程结构及磨矿成本考虑,推荐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
    某鲕状赤铁矿絮凝—强磁选试验研究
    牛福生, 周闪闪, 李淮湘, 吴根
    2010, 39(4):  68-71. 
    摘要 ( 1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矿石性质分析,对某地鲕状赤铁矿采用絮凝—强磁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在矿浆pH值为11,分散剂水玻璃用量为800+400 g/t,絮凝剂淀粉用量为200+100 g/t,磁场强度为1 194 kA/m的条件下,经过1次粗选、1次扫选,获得了含铁55.51%,铁回收率为76.02%的铁精矿。
    四川壤塘锂多金属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刘厚明, 李成秀, 王昌良, 魏德洲, 毛益林
    2010, 39(4):  72-77. 
    摘要 ( 17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壤塘锂多金属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锂辉石,具有综合回收价值的矿物为钽铁矿、铌铁矿和锡石。根据钽铌铁矿及锡石与锂辉石和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异、钽铌铁矿与锡石的磁性差异以及锂辉石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异,采用分级重选—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获得了锂精矿、钽铌精矿和锡精矿,使矿石中的有价元素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锂精矿Li2O品位为5.53%,Li2O回收率为72.68%;钽铌精矿Ta2O5和Nb2O5品位为17.00%和32.55%,Ta2O5和Nb2O5回收率为59.38%和66.05%;锡精矿锡品位为52.16%,锡回收率为80.00%。
    黄铁矿对微生物浸铀的影响
    孔逊, 刘金辉
    2010, 39(4):  78-80. 
    摘要 ( 20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柱浸方式,用加入黄铁矿和不加入黄铁矿的铀矿石进行微生物浸铀对比试验,从浸出周期、耗酸率、铀浸出率等方面研究黄铁矿对微生物浸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同样为60 d的浸出时间内,加入黄铁矿的矿石比不加入黄铁矿的矿石耗酸率降低1.2个百分点,浸出率提高约10个百分点,说明黄铁矿在微生物浸铀过程中可以起到缩短浸铀周期、降低酸耗、提高浸出率的作用。
    铀矿石不同细菌浸出方式对比试验
    王学刚, 孙占学, 刘金辉, 李学礼, 史维浚
    2010, 39(4):  81-83+130. 
    摘要 ( 17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柱浸和细菌池浸(充气条件)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浸出过程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适合该铀矿石的细菌浸出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柱浸方式和池浸方式对该铀矿石均有较好的浸出效果,浸出率分别为89.85%和87.05%,渣铀品位分别为0.010 4%和0.013 3%,酸耗分别为3.38%和2.16%,浸出周期为48 d。综合浸出周期、酸耗、浸出率等指标及工业化实际条件,认为细菌柱浸方式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浸出方式。
    朝鲜某地硫化铜镍矿浮选试验研究
    赵礼兵, 程少逸, 袁致涛, 韩跃新, 马松勃
    2010, 39(4):  84-88. 
    摘要 ( 17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开发朝鲜某地硫化铜镍矿石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75%的磨矿细度下,经过1次粗选、3次精选、4次扫选,可以得到适合电炉熔炼的合格铜镍混合精矿,精矿镍品位为5.16%,镍回收率为92.13%,铜品位为1.94%,铜回收率为97.47%。
    攀枝花地区某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亮, 罗建林
    2010, 39(4):  89-92+109. 
    摘要 ( 1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攀枝花地区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性和主要有益元素赋存状态,研究结果可作为该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参考依据。
    钛铁矿资源加工研究现状
    熊堃, 文书明, 郑海雷
    2010, 39(4):  93-96. 
    摘要 ( 1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钛铁矿的浮选药剂、浮选工艺,钛精矿冶金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加强微细粒钛铁矿的浮选能提高钛资源的回收率,而钛精矿中钙、镁杂质的降低是高效利用钛资源的关键。
    地质与测量
    矿区InSAR DEM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鲜妮, 郭广礼, 王磊, 王强
    2010, 39(4):  97-99. 
    摘要 ( 2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InSAR技术获取矿区DEM成为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研究人员并逐渐从开始的理论研究转为实际应用。但由于SAR系统的测量方式(侧视成像),以及矿区的特殊地表情况,导致影响其测高精度的因素很多。从InSAR测高的原理出发,利用误差理论知识,分析了测高精度的相关误差源,推导出了测高精度与相位误差、基线长度、基线倾角的关系,并做出了误差传播曲线,得出了彼此之间的影响规律;同时根据矿区开采沉陷变化特征分析了地形特征对测高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得出矿区开采沉陷变化引起的地形坡度变化对InSAR 测高精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辽宁排山楼金矿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深部预测
    杨义彪, 贾三石, 王恩德, 付建飞, 侯根群, 门业凯
    2010, 39(4):  100-105. 
    摘要 ( 2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排山搂金矿是绿岩带韧性剪切带中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具有2期3阶段成矿叠加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采用构造叠加晕新方法,通过对排山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发现:矿体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是As,Ba,Sb;矿体晕指示元素是Pb,Au,Ag,Cu,Zn;尾晕指示元素是V,Bi,Mo,Co,Mn,Ti,W。结合地质-地球化学时空演化特点,建立了排山楼金矿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模型,并总结出排山楼金矿盲矿预测的地质标志和构造叠加晕标志。利用此构造叠加晕模型和地质-构造叠加晕标志成功地预测了排山楼金矿东西向矿体深部的盲矿体。
    凡口铅锌矿区空气颗粒研究
    熊志华, 曹建劲, 刘昶, 刘慎波, 罗文升
    2010, 39(4):  106-109. 
    摘要 ( 18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透射电镜镍网对凡口铅锌矿区的空气颗粒进行采集,对所得的颗粒进行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凡口矿区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粒径小于200 nm的颗粒。这些颗粒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尘埃等来源的颗粒在形貌、元素组成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推测认为这些颗粒与矿床的存在和开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步认为地下矿体的存在会对矿区的空气颗粒种类产生影响。这一联系的发现意味着可通过空气颗粒这种特殊的对象从新的角度对地下的矿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判别分析。
    CMS探测系统在采空区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
    李同鹏, 王亨炎, 娄广文
    2010, 39(4):  110-113. 
    摘要 ( 20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空区是危及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其探测工作是研究治理采空区措施的基础。系统阐述了CMS探测系统的特点、原理、现场应用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并通过现场实践和实例获得了顶板面积、空区实际边界、采空区体积等实测数据。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方便采空区的安全管理。
    准噶尔风城油砂矿床成矿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
    王祝彬, 肖渊甫, 孙燕, 拜文华, 刘人和, 刘虹强
    2010, 39(4):  114-117. 
    摘要 ( 19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城油砂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油砂矿。该地区油砂主要分布于白垩系砂岩、底砾岩中。通过对盆地类型的划分及油砂矿的富集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了油砂的成矿模式及控矿因素,并且明确了各种主控因素对油砂矿形成的影响。
    机电与自动化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建设框架研究
    李国清, 胡乃联, 陈道贵, 何吉平, 郑小礼
    2010, 39(4):  118-122. 
    摘要 ( 19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地质资源信息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地测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及其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着手,搭建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框架。围绕金属矿山对于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形成了包括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系统在内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工作流技术为核心构建数据转换逻辑,以实现整个数据流的无缝流转和地质资源的动态管理。
    基于PLC的矿井交流提升机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季厌浮, 胥良, 王宇
    2010, 39(4):  123-125. 
    摘要 ( 20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井特殊操作环境,采用S7-300 PLC控制器和6SE70变频器,设计了基于PLC的矿井交流提升机调速控制系统。系统利用上位机实时监控工作状态,并设置了安全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功能。提升机速度给定采用PLC控制软件生成S形速度曲线实现,可提高调速性能和精度。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提升机调速控制的要求,且可靠性高、灵活性强、故障率低,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复杂地质结构建模
    蔡强, 李海生, 左敏, 孟宪海, 杨钦
    2010, 39(4):  126-130. 
    摘要 ( 19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建模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石油勘探开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地质结构往往由于断层等的存在经常呈现出非流形的情况,使得对复杂地质结构建模相对困难。考虑到Delaunay三角剖分具有良好的边界描述和约束适应能力,给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进行复杂地质结构建模的方法,并用实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例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得到具有几何一致性和网格单元拓扑一致性的地质结构模型。
    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在露天铁矿的应用
    苏胜旺, 王德志
    2010, 39(4):  131-133+141. 
    摘要 ( 19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的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矿山生产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并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及时发现矿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调整提供依据。在对矿山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模式的矿山调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包钢集团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铁矿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和应用。
    蒙特卡罗法确定水泥在线中子活化分析样品参数
    杨剑波, 庹先国, 李哲, 穆克亮, 罗耀华, 牟云峰
    2010, 39(4):  134-136+145. 
    摘要 ( 23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成都理工大学核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室研制的在线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PGNAA)装置,利用MCNP程序对水泥样品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到瞬发γ射线产额随样品厚度和样品形态(块状、颗粒、粉末等)的变化关系。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样品厚度以17 cm为宜,并应在在实际分析前将水泥生料粗加工成细颗粒状。
    复式流化分级机的流场模拟
    闫领, 王左, 田兆营, 吴晓元
    2010, 39(4):  137-141. 
    摘要 ( 19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复式流化分级机的分级原理,利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复式流化分级机简化模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收敛的结果。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及获得的模拟结果对复式流化分级机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高梯度磁选机水冷激磁线圈缺水保护研究
    何健全
    2010, 39(4):  142-145. 
    摘要 ( 17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保证高梯度磁选机能正常运行,必须对其核心部件——激磁线圈进行缺水保护。将水位传感器与缺水报警电路PCB合理配合,在线圈排水口处组成多路、互不干涉的冷却水保护装置,当任意一根冷却水管中出现缺水时,都会马上提供报警信号,使主控制回路切断提供给线圈的电流,确保激磁线圈不会由于温度过高而被烧毁。
    安全与环保
    矿山小流域地质环境灾害链及系统治理技术研究——以豫西小秦岭地区金矿开采为例
    郭付三, 袁巧红, 殷坤龙, 周春梅
    2010, 39(4):  146-152. 
    摘要 ( 17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河南豫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出该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存在的不足,阐明了地质环境灾害之间的链式关系,利用系统治理的思想,通过以流域治理的方案代替逐个矿山治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以河南豫西灵宝秦岭金矿枣乡峪乱石沟为例,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渣堆灾害以及由矿渣堆失稳形成碎屑流在空间上逐级影响形成矿山地质灾害链。从灾害链效应出发,采用流域系统治理方案,运用拦渣墙、废渣清运、排水工程等措施,使枣乡峪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充分改善。这一治理思路和方案可为其他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借鉴。
    赤马山铜矿Ⅰ号塌陷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祝启坤, 郭娜娜, 黄昱清
    2010, 39(4):  153-158. 
    摘要 ( 20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马山铜矿主要存在采空塌陷、危岩体、地表开裂、滑坡、固渣等地质灾害类型。在扼要介绍矿山基本概况与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对各灾害体的成因、现状、危害以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危岩体、潜滑边坡体现状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力学计算。综合考虑治理区地层岩性、周边环境以及灾害体的稳定性状况等,提出了本治理工程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包括:坡面整形、削方卸载、回填反压、爆破卸除、支挡护坡、拦截坝围护、排水阻渗、生态恢复与工程监测,并介绍了其工程布置与细部结构。根据对工程整治后的不稳定边坡、拦渣坝、废渣堆的稳定性验算,其安全稳定性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对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不仅可有效消除该矿山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而且还可达到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该治理模式可为同类闭坑矿井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基于FLAC3D的尾矿库地震稳定性分析
    王炳文, 张磊, 赵彦昌, 李建辉, 付延荣
    2010, 39(4):  159-162. 
    摘要 ( 19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值模拟已成为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FLAC3D建立了某铁矿尾矿库排砂现状的三维网格模型和流固耦合状态模型,选择Mohr-Coulomb模型描述尾砂的本构关系,并对该尾矿库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库总体稳定性良好,但在大烈度地震作用下局部有发生液化垮坝的危险;位移及速度最活跃的区域出现在尾矿库的坝底和坝顶边缘,应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日常监测与管理;应用FLAC3D进行地震作用下尾矿库整体稳定分析是可行的,为分析尾矿库动力问题提供了范例。
    大型露天金属矿爆破的事故树分析
    王文才, 张世明, 周连春, 王瑞智, 李默然, 曹华
    2010, 39(4):  163-166. 
    摘要 ( 17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引入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金属矿山爆破的常见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树分析,并绘制了爆破事故树分析图与事故树成功树分析图,在此基础上找出爆破事故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最后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以便掌握爆破事故的原因、规律,为今后的爆破设计、施工、和爆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提出防范爆破事故,提高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确保金属矿山爆破工作安全进行。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盐对Cu2+和Zn2+的吸附
    王磊, 夏璐, 鲁栋梁, 金帅, 李佳允
    2010, 39(4):  167-171. 
    摘要 ( 18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制备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盐(ISX)。将ISX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 2+或Zn2+离子,通过试验得出了吸附的适宜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Cu 2+和Zn2+在ISX上的等温吸附过程较适合用Langmuir 等温式描述,动力学行为较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属自发的物理吸附。
    青城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石平, 王恩德, 魏忠义, 杨朝强
    2010, 39(4):  172-175. 
    摘要 ( 19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对青城子铅锌矿区排土场、尾矿库以及周边地区土壤的取样检测结果,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土壤改良和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Cd,Pb,Hg和Zn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区域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库>排土场>周边农田。根据评价结果,认为矿区周边农田应优先考虑发展林业,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改善之后再发展农业。
    煤矿废弃地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崔树军, 谷立坤, 廉有轩, 李钢
    2010, 39(4):  176-179+182. 
    摘要 ( 1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煤矿废弃地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分析了影响煤矿废弃地微生物修复功能的环境因素,讨论了煤矿废弃地微生物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指出了煤矿废弃地微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泗顶铅锌矿废弃地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征
    崔晓艳, 郭维君, 陈学军
    2010, 39(4):  180-182. 
    摘要 ( 17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广西泗顶铅锌矿废弃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开展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和重金属富集特征分析,筛选出白茅、白羊草、野葵、辣蓼、铁线草、龙葵、蜈蚣蕨等重金属耐性植物作为废弃地复垦的先锋植物,为该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合利用
    梅山强磁选尾矿强磁再选—分步浮选试验研究
    杨龙, 韩跃新, 袁志涛
    2010, 39(4):  183-186. 
    摘要 ( 17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山铁矿石中弱磁性铁矿物含量很高,主要为赤铁矿和菱铁矿,造成强磁选尾矿的铁品位高,有较多的的赤铁矿和菱铁矿没有被回收。对该尾矿先采用较高的磁场强度进行强磁再选,然后再对强磁再选精矿通过分步浮选进行菱铁矿与其他矿物的分离及赤(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的分离。试验获得的最终精矿铁品位为42.75%,高于目前生产过程中强磁扫选的精矿品位,略低于强磁粗选的精矿品位,可以提高梅山铁矿选矿厂铁回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