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专题综述
    2009年中国选矿年评
    魏德洲, 高淑玲, 刘文刚, 卢涛, 张瑞洋, 马崇振
    2010, 39(9):  1-12,25. 
    摘要 ( 1746 )   PDF (11929KB) ( 13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中国的选矿科研和生产实践主要围绕节能降耗和矿石的清洁高效生产展开,在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资源微生物技术、尾矿处理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复杂难选矿石的分选、新型浮选药剂和磁选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与此同时,研究方法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此外,针对微生物浸矿和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也愈发得到重视,而关于选矿基础理论及工程层面的系统研究则较为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采矿工程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的露天矿境界优化研究
    蒋权, 陈建宏, 杨海洋
    2010, 39(9):  13-17,37. 
    摘要 ( 2927 )   PDF (6635KB) ( 28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天境界优化方法的完美结合使其工序更为简化,并可获得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广西平果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借助DIMINE软件系统建立了该露天矿山的三维实体模型,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了矿床与工程实体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针对所建的矿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等工作,并基于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L-G法)对该铝土矿进行露天境界优化研究,参照采矿手册及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露天境界优化参数,得出了该矿山露天开采的最优经济境界。结果可用来指导该矿山前期的资源开发和投资决策,并为后期安排生产计划和实时调度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厚矿体卸压开采影响因素及动态约束研究
    王文杰
    2010, 39(9):  18-21. 
    摘要 ( 2655 )   PDF (4077KB) ( 15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厚倾斜矿体在进行崩落法卸压开采时,需要根据卸压效果来布置采场结构及参数。分析了影响中厚矿体崩落法卸压开采的因素,确定了卸压开采与矿体条件、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参数以及崩落矿岩性质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建立了卸压开采与影响因素间的动态约束条件。通过上述研究,为中厚矿体崩落法卸压开采的参数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方法。
    专题综述
    岩体地应力数值分析计算
    徐幼平, 林柏泉, 张志雨, 朱传杰, 刘洋
    2010, 39(9):  22-25. 
    摘要 ( 4435 )   PDF (5104KB) ( 3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青海格尔木锡铁山二矿区进行取样试验和对矿区及其周围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利用ABAQUS软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矿区地应力场进行反演模拟,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该矿区的地应力状态,包括其大小、方向及其分布规律,得出该矿区2822水平最大主应力值为8.35~12.80 MPa,方向平均为NW和NE向,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4.02~6.15 MPa,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比值在1.24~2.46之间。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采矿工程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方式研究
    许大纯
    2010, 39(9):  26-29,94. 
    摘要 ( 4167 )   PDF (4838KB) ( 27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管理工作中,究竟以何种计征方式来计征补偿费是一大难点。对此,详细阐述了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定额或估算计征这3种计征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需要根据矿产资源的用途和质量差异,采用不同的计征方式的观点,在从价征收的原则上,提高资源补偿费征收效率,促进小型采矿权人合理利用资源。
    露天-井工联合开采下关键层模型的应用
    朱建明, 侯跃华, 吴剑平
    2010, 39(9):  30-33,53. 
    摘要 ( 2332 )   PDF (4997KB) ( 20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先露采后井工联合开采的特点,确定煤层顶板中某一坚硬的岩层为关键层,并将关键层看作弹性地基上的梁,利用组合梁原理计算关键层梁的上部荷载,通过对关键层梁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得到其关键岩梁断裂在下部煤层中的应力分布规律,提出以边坡下巷道稳定为判断准则,确定井工开采工作面合理的停采线位置。利用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平朔矿区边坡下大巷稳定的问题。
    金川二矿区胶结充填料浆可泵性影响因素分析
    张秀勇, 乔登攀
    2010, 39(9):  34-37. 
    摘要 ( 1962 )   PDF (9631KB) ( 1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金川二矿区废石-全尾砂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中的可泵性要求,试验测试充填料浆的塌落度、扩散度和分层度,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料浆浓度、水泥添加量、配合比等因素对可泵性的影响程度,初步确定充填料浆的合理配比和浓度,为矿山进一步进行工业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模型研究
    许尽峰, 孙宇博
    2010, 39(9):  38-40,76. 
    摘要 ( 2419 )   PDF (4572KB) ( 2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理论及绿色物流理念为指导,将绿色物流引入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在矿井生产物流组成和煤炭资源开采物流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然后,根据煤炭资源井下开采的煤流和料流组成及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的内涵,确定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的组成,即绿色开采技术系统、绿色开采工艺系统、绿色安全管理系统、绿色生态修复系统,构建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体系模型,并分析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组成间的关系。
    矿物工程
    鲕状高磷赤铁矿选矿脱磷试验研究
    曾克文
    2010, 39(9):  41-43,46. 
    摘要 ( 2264 )   PDF (4023KB) ( 2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某鲕状高磷赤铁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反浮选—焙烧—磁选流程,获得铁品位60.09%,铁回收率70.04%,含磷0.23%的铁精矿,有效地解决了鲕状赤铁矿含磷偏高的问题,可为我国开发高磷赤铁矿提供技术参考。
    细粒铁矿选矿中选择性絮凝的研究与应用
    唐雪峰, 陈雯, 余永富, 严小虎
    2010, 39(9):  44-46. 
    摘要 ( 5243 )   PDF (3020KB) ( 39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研究了影响选择性絮凝效果的因素,介绍了选择性絮凝工艺在细粒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选择性絮凝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红山铁矿400万t/a选厂磁场筛选机工业试验
    李迎国, 雷晴宇
    2010, 39(9):  47-50. 
    摘要 ( 1852 )   PDF (3912KB) ( 20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红山铁矿精矿品位,采用磁场筛选机对大红山400万t/a选厂的2次和3次弱磁选精矿进行工业分流精选试验,经对3次弱磁选精矿进行磁筛精选后,精矿铁品位由65.16%提高到67.27%,精选作业铁回收率89.24%,精矿中SiO2由5.82%降到了3.97%,说明磁筛对该矿具有显著地提铁降硅的效果。
    印度尼西亚某海滨含铁砂矿选矿试验研究
    龙运波, 张裕书, 闫武, 丁亚卓
    2010, 39(9):  51-53. 
    摘要 ( 4524 )   PDF (3034KB) ( 37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某海滨铁砂矿进行矿石性质和可选性研究,查明了该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粒度组成、主要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及矿石的可选性。研究结果表明,有用矿物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也有少量赤铁矿化磁铁矿和褐铁矿共生,该矿自然单体解离度好。在原矿TFe品位30.52%,磨矿细度-0.074 mm占80.0%,采用1次弱磁选粗选、1次弱磁选精选的条件下,获得了产率45.00%,TFe品位58.04%,回收率86.27%的钒钛磁铁矿精矿。为此类海滨铁砂矿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南非某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李新, 刘春霞, 郭爱军
    2010, 39(9):  54-55,62. 
    摘要 ( 3672 )   PDF (3046KB) ( 28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南非某铁矿石进行选矿工艺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磁场强度为79.557 kA/m,经过两次磁选,可获得产率88.46%,品位65.96%,回收率98.30%的铁精矿。
    司家营铁矿选矿工艺改进及生产实践
    张永坤, 郑为民, 牛福生
    2010, 39(9):  56-58,110. 
    摘要 ( 2600 )   PDF (3913KB) ( 26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司家营铁矿选矿厂原选矿工艺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指出该选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对原选矿工艺进行改造。通过工艺改造,选矿回收率由改造前的45.00%提高到70.00%,铁精矿品位由改造前的63.00%提高到65.5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某复杂氧化铜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汤优优, 雷霆, 张汉平
    2010, 39(9):  59-62. 
    摘要 ( 2160 )   PDF (4007KB) ( 2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查明试样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赋存状态的基础上,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试验方案与工艺流程;采用硫化铜和氧化铜混合浮选工艺,加入混合捕收剂,最终得到了铜精矿品位16.08%,回收率75.04%的浮选指标。
    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
    吴文丽
    2010, 39(9):  63-67,70. 
    摘要 ( 5638 )   PDF (5762KB) ( 6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介绍氧化铅、锌矿各种浮选药剂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目前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对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研发新型高效的螯合剂、复合药剂和组合药剂。
    异丁基铵黑药的合成及浮选效果
    朱一民
    2010, 39(9):  68-70. 
    摘要 ( 4326 )   PDF (3069KB) ( 3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丁基铵黑药和正丁基铵黑药是同分异构体,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只烷基异构。根据同分异构的化学原理,有机物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官能团时,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很相似。浮选药剂的浮选性能是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集中反映,因此同分异构体的浮选性能亦应十分相似。因此合成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易于合成、毒性低的某种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体,往往能筛选出较好的浮选药剂。本研究合成正丁基铵黑药的同分异构体异丁基铵黑药,并用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作捕收剂浮选铅锌矿矿石,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论点的正确性。
    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Ⅲ)的机理与萃取平衡常数
    李剑虹, 张兴, 常宏涛, 吴文远
    2010, 39(9):  71-73,125. 
    摘要 ( 2016 )   PDF (3957KB) ( 19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pH >1和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Ⅲ)过程两相中的Ce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Ce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Ce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研究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的机理,并确定萃取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Ce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1.63;当0<pH≤1时,萃取过程较为复杂,柠檬酸的存在阻碍了P204二聚体的形成,萃取过程是由P=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与Ce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Ce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0.13
    柿竹园铁粗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张杨林, 周述苟
    2010, 39(9):  74-76. 
    摘要 ( 1642 )   PDF (4902KB) ( 19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湖南柿竹园铁粗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产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铁、硫赋存状态和嵌布特性,为下一步进行铁粗精矿生产铁精矿的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某褐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
    孙丽君, 吕宪俊, 陈平, 王桂芳, 杜飞飞
    2010, 39(9):  77-78,83. 
    摘要 ( 3009 )   PDF (3004KB) ( 2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某地褐铁矿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铁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用硫-磷混酸溶解试样,SnCl2还原Fe3+,用HgCl2氧化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采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全铁量。测定结果误差能够控制在国标要求的范围内,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地质与测量
    证据权重法在新矿床类型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孙艳霞, 张达, 王长明, 岳铮生, 孙卫志
    2010, 39(9):  79-83. 
    摘要 ( 2268 )   PDF (4860KB) ( 2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开展了新矿床类型的成矿预测。首先评述了新类型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然后以大兴安岭中南段喷流—沉积新矿床类型为例,在建立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分析提取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中的成矿异常信息,运用多学科信息综合研究地质异常与成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该区的证据权重成矿预测模型,圈定出2个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新矿床类型的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对研究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某钽铌矿品位指标优化中数学模型的建立
    贾清梅, 李富平, 太军君, 徐彬
    2010, 39(9):  84-86,145. 
    摘要 ( 2084 )   PDF (3987KB) ( 18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某钽铌矿的现场实际生产,结合品位指标优化的理论和原理,运用Origin和Matlab计算机软件建立了品位指标优化中必须的体积密度模型、储量系数模型、平均品位模型和选矿比模型,为品位指标的整体动态优化提供了基础。
    基于MapGIS的地质图制作方法探究
    牛坤, 徐雷, 奚砚涛, 于雪涛, 于书媛
    2010, 39(9):  87-90. 
    摘要 ( 4304 )   PDF (6238KB) ( 35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pGIS是集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智能软件系统。运用MapGIS软件,能够方便地绘制各种地质图、地形图,提高制图效率,缩短制图时间。以徐州市基岩地质图为例,对在MapGIS中制作地质图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方法及原则。
    乌宗布拉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卡哈尔·尼牙孜, 黄建华, 木合塔尔·买买提, 木合塔尔·扎日
    2010, 39(9):  91-94. 
    摘要 ( 1939 )   PDF (3992KB) ( 1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乌宗布拉克金矿床的地质概况:大地构造位置、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矿石质量等,并为以后的找矿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通过野外考察及室内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成矿有利地段,该金矿属于断裂破碎带有关的含金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金矿脉主要产于石英脉中,并受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为脉状、透镜状,具一定的规模,连续性好,属稳定矿体,矿石品位变化不大。通过采样可知,4个金矿体中,L4号金矿体资源量可大幅度增加,具有很好的资源前景,其余3个矿体为非矿体。
    数字矿山摄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赵群
    2010, 39(9):  95-97,125. 
    摘要 ( 2167 )   PDF (4141KB) ( 20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摄影测量原理,使用数码相机对矿山地表和地下进行拍摄,对矿山进行监测,快速获取矿山空间数据,形成大比例尺影像图,对地表变化和地下采空区状况变化进行测量,同时可以利用拍摄影像检测矿山爆破眼位置的合理性,并依据数据做出调整。
    机电与自动化
    基于AutoCAD的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的创建
    何虎军, 赵亚宁, 杨兴科, 杨本生
    2010, 39(9):  98-101. 
    摘要 ( 2238 )   PDF (5274KB) ( 16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创建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数字化矿图模板的定义及创建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的主要依据,介绍了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创建过程及关键技术,包括图形界限、绘图单位、坐标系、图层、线型、线宽、颜色、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布局等的设置,提出了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应用注意的问题。不同图幅数字化矿图模板文件的创建,加快了绘图速度,保证了各种图形文件使用标准的一致性。
    基于工作流模型的矿图管理系统设计
    李乃梁, 刘振华, 李彩丽
    2010, 39(9):  102-106. 
    摘要 ( 2225 )   PDF (5155KB) ( 15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图人工管理模式下设计与审批周期难控制、图档管理任务重等问题,基于工作流技术对矿图全生命周期内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矿图动态管理模型,定义了矿图全寿命周期的流转过程;利用工作流引擎中的4种跃迁结构,反映图纸流转各活动之间的相互连接和约束关系;最后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功能模块构成,并阐述了关键技术细节的实现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矿图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了办公效率。
    流媒体技术在矿山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高云, 胡平
    2010, 39(9):  107-110. 
    摘要 ( 2030 )   PDF (5462KB) ( 20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流媒体技术在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山东矿业有限公司为实例介绍了流媒体技术在冶金矿山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该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图像分布采集、集中监控和远程浏览的功能。
    国内磁选设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夏红峰
    2010, 39(9):  111-114. 
    摘要 ( 3794 )   PDF (3912KB) ( 40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国内磁选设备的研究现状,对国内磁选设备的结构形式、分选方式及其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国内新型磁选设备的发展和研究趋势,建议大力发展和采用高效磁选技术,特别是发展高效节能的磁选设备。
    气浮水力旋流器用于细粒浮选的探讨
    张安朝, 吴彦波
    2010, 39(9):  115-118. 
    摘要 ( 2328 )   PDF (3933KB) ( 20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浮水力旋流器是在静态水力旋流器的基础上,通过边壁加气的方式,实现了离心分离和加气浮选的结合。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用于国内外细粒浮选的研究现状及在磷酸盐、煤、黄铁矿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气浮水力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细粒物料快速浮选设备。
    扇形溜槽与圆锥选矿机选别性能研究
    刘建国, 汤玉和, 张军, 张芹, 黄雄林
    2010, 39(9):  119-120,181. 
    摘要 ( 2037 )   PDF (3040KB) ( 20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扇形溜槽与圆锥选矿机均属弱紊流流膜选矿设备,选矿原理相近,其结构简单,省水,省电,试验研究处理能力适中。从影响扇形溜槽选别效果的因素尖缩比、给矿浓度、槽底倾斜角、给矿量等进行分析,在改变截矿方式、槽底形状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扇形溜槽组和圆锥选矿机对某选铁尾矿的试验研究表明,优化后的扇形溜槽和3DSD型圆锥选矿机的富集比和精矿回收率相近且均较理想,说明用扇形溜槽组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对圆锥选矿机生产条件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并为圆锥选矿机生产操作提供技术依据。
    安全与环保
    高磷赤铁矿选矿酸性废水动态膜反应器处理试验
    张义, 夏世斌, 张一敏
    2010, 39(9):  121-125. 
    摘要 ( 1874 )   PDF (5379KB) ( 20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改性脱磷剂开发原位生成型动态膜反应器对高磷赤铁矿选矿酸性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矿酸性废水除磷效果与脱磷剂的投加量、速度梯度(G值)、反应时间及pH等因素有关。对于pH=2.50~2.53,含磷98.85 mg/L的实际选矿废水,原生脱磷剂和改性脱磷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是23.00 g/L,20.00 g/L,经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后出水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4.33%,99.72%,出水pH分别为8.12和3.06,其浊度均能达到出水要求。采用改性脱磷剂和动态膜反应器耦合技术可实现高磷赤铁矿选矿酸性废水在线循环与资源化高效利用。
    铁尾矿直接植被恢复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应用
    许永利, 李富平, 张俊英, 韩冬芸
    2010, 39(9):  126-129. 
    摘要 ( 2696 )   PDF (4000KB) ( 22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菌根真菌对铁尾矿中直接种植的紫花苜蓿的生长以及对铁尾矿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在铁尾矿中的出苗率、成活率;显著增加其根系干重;使植物根际尾矿中细菌数量减少、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具有较高的侵染率达80%以上;菌根促进了铁尾矿中磷素含量增加。不同添加水平下,以2.5%(质量比)效果最好,可以作为适宜的接种量。总之,铁尾矿中接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根系的生长,改善根际微生物区系,增加尾矿中磷素的释放,有利于尾矿的植被复垦。
    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水处理多孔陶粒滤料试验研究
    潘嘉芬, 马艳飞, 李梦红
    2010, 39(9):  130-132,151. 
    摘要 ( 2071 )   PDF (3943KB) ( 19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利用氧化铝生产排放的工业废渣拜耳法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处理多孔陶粒滤料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拜耳法赤泥、粉煤灰、河道底泥质量百分比为70∶20∶10,烧结温度为1 135 ℃,烧后自然冷却的条件下,制备的陶粒满足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的要求。将其用于含溶解油废水处理,在相同条件下,除油率约为砂粒的3倍。
    交联壳聚糖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
    王学刚, 王光辉, 谢志英
    2010, 39(9):  133-136. 
    摘要 ( 2855 )   PDF (3983KB) ( 23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TS)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得不溶水的交联壳聚糖(CCTS),用作含铀废水的吸附剂,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铀初始浓度、粒径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当废水pH=3~5左右,交联壳聚糖用量为10 mg,铀初始浓度为50 mg/L,经160 min后可达吸附平衡,铀的吸附去除率最高可达98.0%以上,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规律较好地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初始铀浓度为50 mg/L,壳聚糖和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87.4%,98.0%,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小波去噪研究
    毛亚纯, 贾葳葳, 沙成满, 王恩德, 杨冬梅
    2010, 39(9):  137-142,169. 
    摘要 ( 3761 )   PDF (7259KB) ( 3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形监测中获得的观测资料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噪声,如何从受噪声干扰的数据序列中提取特征信息,提高变形监测的精度是变形监测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小波方法对边坡监测的数据进行去噪研究,着重研究了降噪方法(算法)、小波基函数以及阈值等的影响。硬阈值比软阈值处理后的信号更加粗糙,软阈效果好于硬阈,阈值和小波基函数都有重要影响。采用强制去噪后的效果很明显,重构层数选取对滤波效果有重要影响。
    基于量纲理论的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分析
    高富强, 侯爱军, 杨小林, 杨军
    2010, 39(9):  143-145. 
    摘要 ( 1934 )   PDF (3064KB) ( 18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是评价爆破危害的重要指标,探究影响爆破振动持时的各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爆破振动的产生和传播问题,推导了与萨道夫斯基公式类似的爆破振动持时预测方程,并进行工程验证。研究结果为爆破振动危害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建筑物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地下水流失研究
    韩立尚, 宋蕾, 杨成立, 贾世茂, 张星河, 丁荣春
    2010, 39(9):  146-148,154. 
    摘要 ( 2196 )   PDF (5750KB) ( 18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邯郸某矿区因发展要求,需在采空区场地新建建筑物,但由于该矿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建筑物荷载的作用导致了地下水的流失。运用RFPA2D软件,再现了含断层带的采空区在建筑物荷载、承压水共同作用下,由于导水裂隙的生成、扩张、贯通而导致地下水流失的全过程。随后提出并分析了矿井水资源化及其相关问题。结果表明,随着建筑物荷载增大,断层裂隙向下方采空区方向扩展和贯通,造成了浅层地表水向深部采空区渗流汇集。此研究对于如何安全利用采空区场地,保护矿区水资源、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泡沫除尘效率的事故树分析
    张超, 秦荣荣, 姚倩, 李贤忠
    2010, 39(9):  149-151. 
    摘要 ( 1820 )   PDF (3056KB) ( 1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安全系统工程为基础,应用可靠性理论的事故树分析方法作为系统分析工具,建立了可以清楚反映泡沫除尘系统的相关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的事故树;进而结合模型和相关试验结果,分析了泡沫除尘系统的各种途径,最后在原理上证明如果已知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就可以获得各底事件的重要度顺序进而对抑制煤尘的系统机制进行分析和评价。
    深井巷道隔热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国富, 夏永怀, 李珠
    2010, 39(9):  152-154. 
    摘要 ( 1738 )   PDF (3056KB) ( 17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井巷道降温提供设计参数是深井高温岩层巷道隔热降温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了非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形成原理、热传递解析方程及参数;然后研究了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变化原理,并推导出隔热降温效果理论解析式及参数确定;工业性试验对比证实,巷道采用隔热降温技术后,隔热效果达到64%,具有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普得铁矿残矿回采时岩体稳定性综合评价
    叶姗, 欧阳治华, 龚剑
    2010, 39(9):  155-158. 
    摘要 ( 2031 )   PDF (5540KB) ( 20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MR岩体分类和Q系统分类分析普得铁矿的整体稳定性,并用三维计算机数值模拟残矿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将以上三者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普得铁矿残矿回采时岩体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对采场下一步生产回采做出合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RMRQ系统分类所得出的结论与普得铁矿实际开采稳定性情况相吻合。将以上2种评价方法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对今后预测评价岩体稳定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矿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的模拟试验研究
    宋晓猛, 杨淼, 刘勇, 相国瑞
    2010, 39(9):  159-161,165. 
    摘要 ( 1837 )   PDF (4012KB) ( 17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皖北矿区恒源煤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室内模拟淋滤试验,检测淋滤液中的Na+,SO2-4,F-,Fe,总溶解固体,总硬度等污染组分的质量浓度以及pH,电导率,分析研究岩样在淋滤作用下的污染组分的溶出规律以及其随淋滤量增加而衰减的拟合衰减幂数曲线。结果表明,淋滤液中pH值变化不明显,呈中性偏弱酸性,SO2-4,F-,Mn等组分超标,其他重金属Cr,Cu,Pb,Cd等未检出;在淋滤试验前期,部分污染组分浓度很高,如Na+,总溶解固体和总硬度等,后期随着淋滤量的增加而呈现衰减趋势,并趋于稳定,其衰减方程基本符合幂数关系。表明在淋滤作用下岩样污染组分对地下水水质存在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环境演化过程。
    基于Sensor Web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蒋锐, 宋焕斌, 朱杰勇
    2010, 39(9):  162-165. 
    摘要 ( 2035 )   PDF (3958KB) ( 17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产开采会改变矿区及周围的地质环境,从而引发各类地质灾害。随着矿产开采向深部发展,矿山遭受灾害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因而对风险进行统一化管理逐步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预警需要获取在采矿过程中矿山的地质和环境的实时变化情况。目前许多矿山已经建立了局部监测网络,但是由于传感器类型以及对现象的描述与表达的多样性,将监测信息汇集到管理部门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工作。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ensor Web的系统架构。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计
    高盼, 郭广礼
    2010, 39(9):  166-169. 
    摘要 ( 1620 )   PDF (4015KB) ( 17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了随机介质理论在隧道开挖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独岩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模型,选取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并编程实现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K1+700隧道断面实测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综合利用
    煅烧煤系高岭土和硅粉用于混凝土的对比试验
    杜小满, 刘钦甫, 邢楠, 张金山, 程宏飞
    2010, 39(9):  170-172,187. 
    摘要 ( 1888 )   PDF (4021KB) ( 16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煅烧煤系高岭土细粉按一定比例等量取代水泥配制C50高性能混凝土,系统研究了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用工程常用的活性掺合料硅粉作平行试验进行对比,探讨煅烧煤系高岭土细粉代替硅粉用作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700 ℃热处理得到的煅烧煤系高岭土具有相当高的水化活性,当掺量同为10%时,掺煅烧煤系高岭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而且其对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增强效果优于硅粉。
    氰化尾渣综合利用工艺分析与探讨
    王洪忠
    2010, 39(9):  173-176. 
    摘要 ( 5286 )   PDF (3914KB) ( 3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我国黄金矿山综合开发利用及含铜、砷浮选金精矿氰化尾渣处理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金银浸出的原因及机理。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加入混合添加剂、采用两段焙烧、氰化前加入助浸剂共磨,氰化尾渣中金、银的浸出率分别提高到82.92%和61.54%,浸渣中金、银品位分别降至0.55 g/t 和30 g/t。
    铝土矿选矿尾矿深加工及在PVC塑料中的应用
    霍成立, 刘明珠, 赵武, 金胜明, 杨华明
    2010, 39(9):  177-181. 
    摘要 ( 1806 )   PDF (5496KB) ( 20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土矿尾矿是对铝土矿进行选矿之后残留下来的一种以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云母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杂物料。尾矿的堆存会带来环境污染、土地占用等问题,同时又将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对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成当务之急。在对尾矿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以及热分析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尾矿进行了超细加工、表面改性,并开发其作为填料在PVC制品中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尾矿热稳定性好,成分与常用的无机填料相似,超细加工后粉体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作为填料具有技术可行性。以尾矿粉60%和20%的填充量分别制得了软质PVC板材和化工用PVC-U管材,制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这种应用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尾矿的附加值,而且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尾矿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材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刘淑贤, 聂轶苗, 牛福生
    2010, 39(9):  182-185. 
    摘要 ( 1614 )   PDF (4542KB) ( 19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矿渣和尾矿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工业液体硅酸钠作结构模板剂,制备了无机矿物聚合物材料,分别对不同制备条件的地质聚合物的7 d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尾矿质量为矿渣质量的80%时所得到的产品的抗压强度最大,为45.10 MPa。Na2SiO3与NaOH的质量比为50%∶50%时所得到的产品的抗压强度最大,为63.79 MPa。固液比为0.35时所得到的产品的抗压强度最大,达38.35 MPa。养护期为14 d时所得到的产品的抗压强度最大,达71.25 MPa。加入钢渣量为固体总量20%时抗压强度最大,为61.86 MPa。
    生产技术
    搅拌设备立式传动机架结构的改进
    谢志刚
    2010, 39(9):  186-187. 
    摘要 ( 1482 )   PDF (2129KB) ( 14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了搅拌设备及立式传动机架的结构,通过对传动机架受力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传统的立式传动机架结构的缺陷及轴承使用寿命短的原因,改进后的传动机架结构更合理,改善了轴承及机架的受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