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0-10-15
    采矿工程
    高应力区卸压与锚杆支护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王文杰
    2010, 39(10):  1-5. 
    摘要 ( 4206 )   PDF (1293KB) ( 3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FLAC3D分析了不同卸压率下,锚杆排间距参数改变对巷道变形程度及锚杆受力的影响;分析了赞比亚谦比西铜矿卸压开采及锚杆支护下巷道变形破坏程度以及武钢金山店铁矿喷锚网支护方式下的巷道变形破坏程度。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表明,卸压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大小,锚杆支护并不在于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程度,而在于协调巷道周围岩体的变形。因此,高应力区巷道维护中应以地压控制为主,并配合有效的支护方式和参数才能控制巷道变形并保持稳定性。
    基于菱形思维的围岩失稳支护研究
    杨志军, 任奋华
    2010, 39(10):  6-9. 
    摘要 ( 2044 )   PDF (1667KB) ( 1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菱形思维的理论运用在巷道的支护方式中,根据巷道的具体特征确立了支护方式的特征元,建立了符合巷道支护方式的物元模型。从不同的特征元出发,发散生成多个不同的支护物元,依据岩体力学的知识建立了支护的收敛条件。对生成的物元进行筛选,并运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最终确定最优的巷道支护方式。
    地下开采诱发地表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
    穆伟刚, 孙世国, 冯少杰
    2010, 39(10):  10-12,43. 
    摘要 ( 4131 )   PDF (3342KB) ( 34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岩体移动研究进展,对7种预测地表移动变形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某煤矿开采工程实例,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方法预测了地表移动规律和变形趋势,用Excel表对其数据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其走向、倾向剖面典型曲线及其岩体移动参数表达式,从而为实际工程中预测地表移动和变形提供了参考价值。
    充填井下关键隔离层控制地表沉陷的数值模拟
    王晓军, 方胜勇, 刘绩勋
    2010, 39(10):  13-16,87. 
    摘要 ( 2730 )   PDF (5938KB) ( 2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矿山空场采矿法多中段回采过后形成较大范围的采空区,大面积采空区的存在是造成地表沉陷的主要诱因。为保证下部中段安全回采,控制地表沉陷,提出在深部中段回采之前,选择合理中段实施整体充填,形成应力隔离层。为保证充填关键隔离层方案的可靠性,以某金矿为实例,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整个回采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下沉位移量进行分析,得到了切合实际的模拟结果,验证了充填隔离层在多中段回采中控制地表沉陷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现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缓倾斜薄矿脉分条推进连续出矿高效采矿工艺
    芦世俊
    2010, 39(10):  17-19,23. 
    摘要 ( 4174 )   PDF (2456KB) ( 28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存在的共同难题是矿山生产能力低,回采难度大。某矿通过采用斜井开拓,胶带提升,中段胶带运输连续出矿,分条推进回采工艺,不留或少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采,控制采幅,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贫化,有效地解决了开采和运输难题,为薄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其研究结果对缓倾斜薄矿脉的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粗糙集属性约简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王云海, 李春民, 谢旭阳
    2010, 39(10):  20-23. 
    摘要 ( 2209 )   PDF (1196KB) ( 19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建立尾矿坝浸润线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的过程中,预测精度低、计算时间长等问题较难解决,并且严重制约SVR模型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尝试引入粗糙集(RS)算法对训练样本的输入属性进行约简,同SVR算法共同建立浸润线预测模型。实例证明,RS-SVR模型有效降低了SVR模型在迭代时的计算难度,并使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由此可得,RS-SVR结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例应用中都具有可行性。
    基于结构体系简化的液压支架阻力确定
    孟达, 沈杰, 赵援
    2010, 39(10):  24-27,37. 
    摘要 ( 1717 )   PDF (4001KB) ( 15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采高综放采煤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结构体系简化对液压支架-顶板-上覆岩层以及垮落岩体的运移规律、内力确定、位移计算和动态平衡拱、拱下多跨梁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和上浮岩层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室内相似模拟试验对其运动规律进行验证,同时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损伤力学模型对大采高实际开采情况下顶板-上覆岩层的内力变化以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使结构体系法得到肯定。
    露天金属矿境界优化实用算法
    顾晓薇, 葛舒, 王青, 辛明印, 胡志强
    2010, 39(10):  28-30. 
    摘要 ( 2781 )   PDF (1703KB) ( 2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给出一个基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和品位块状模型的露天金属矿境界优化实用算法。该算法通过浮锥扫描与排除,在几何定界得到的最大境界范围内,剥去那些境界剥采比大于给定经济合理剥采比的部分,得到最优境界。该算法可以方便地处理不同方向和区域具有不同帮坡角的情况,而且可以在不同的标高范围用不同的台阶高度。应用表明,算法的计算效率高,适应和实用性强。
    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流固耦合稳定性研究
    张强, 巢梨花
    2010, 39(10):  31-33,175. 
    摘要 ( 3724 )   PDF (3395KB) ( 2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平川铁矿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仿真模型。在分析了露天采场地下水渗流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场和应力场的两者耦合模型,对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进行了有限元二维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稳定性计算。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整个露天采场区域典型边坡剖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安全稳定系数。对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计算出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较为吻合,边坡破坏的剪出口是一致的,破坏曲线也较吻合。
    基于SPSS的我国铁矿石供应安全评价
    刘贤信
    2010, 39(10):  34-37. 
    摘要 ( 1904 )   PDF (1185KB) ( 1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会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铁矿石供应安全评价的需要,选取相关指标,建立了铁矿石供应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计算所得安全度,对我国近几年铁矿石供应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国家制订矿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矿物工程
    石墨提纯方法进展
    葛鹏, 王化军, 解琳, 赵晶, 张强
    2010, 39(10):  38-43. 
    摘要 ( 4483 )   PDF (1215KB) ( 5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石墨提纯的各种方法,主要有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和高温提纯法,系统地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在进行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之后,得出经过改进的碱酸法仍不失为工业提纯石墨的最好方法。
    硫化钠在铜铅分离中的应用
    孙伟, 董艳红, 张刚
    2010, 39(10):  44-47,56. 
    摘要 ( 2288 )   PDF (4518KB) ( 2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硫化钠对经黄药浮选的铜铅混合精矿的脱药效果,以及脱药后的混合精矿对新型组合抑制剂DW的敏感性;肯定了硫化钠的脱药效果和DW对脱药后的铜铅混合精矿的抑制性差异;应用紫外吸光光度法和溶液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硫化钠脱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硫化钠水解产生HS-与吸附在矿物表面的黄原酸根离子发生竞争吸附,使吸附在矿物表面的黄原酸根离子解吸,是硫化钠对经黄药浮选的铜铅混合精矿具有明显脱药效果的根本原因。
    江西某钨矿选矿工艺研究
    罗仙平, 杨备, 罗礼英, 周晓文, 张俊
    2010, 39(10):  48-51,56. 
    摘要 ( 3990 )   PDF (4545KB) ( 30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钨矿属原生石英-钨铋多金属矿石类型。分析了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点,系统全面地研究了该矿石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探索了重要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为粗粒、少杂、好分选矿石,采用(跳汰+摇床)分级粗选—浮选脱硫—强磁精选工艺,处理WO3含量为 0.51%的原矿,可获得WO3含量为64.27%、回收率77.65%的钨精矿。
    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过程中铁粒生长特征研究
    贾岩, 倪文, 郑斐, 封金鹏, 王中杰, 徐承焱
    2010, 39(10):  52-56. 
    摘要 ( 4296 )   PDF (3277KB) ( 35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国内某种难选鲕状赤铁矿的特点,进行了深度还原试验,对其深度还原过程中铁粒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二元碱度等不同试验因素对焙烧产物中铁粒的聚集、兼并和长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有利于铁颗粒的聚集和长大,过高的二元碱度不利于铁颗粒的兼并和生长。
    鄂西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机理及分选有效途径探析
    祁超英, 余永富, 张亚辉
    2010, 39(10):  57-60. 
    摘要 ( 3907 )   PDF (2074KB) ( 2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分析了鄂西鲕状赤铁矿的矿石性质,通过对几种国内典型难选氧化铁矿石与鄂西鲕状赤铁矿石的还原焙烧—磁选对比研究发现,鄂西鲕状赤铁矿与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的磁化焙烧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对鄂西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降低矿石还原焙烧粒度(0.2 mm以下)、采用闪速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是开发鄂西鲕状赤铁矿的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方向和途径。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矿石性质研究
    韦东
    2010, 39(10):  61-64. 
    摘要 ( 4007 )   PDF (2270KB) ( 30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鄂西地区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基本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重点介绍了赤铁矿、褐铁矿、磷灰石、鲕绿泥石、石英等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以及赤铁矿和胶磷矿等目的矿物的嵌布特性,并对磷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总结了提铁降磷的途径和存在的主要难点。
    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行为研究
    陈勇, 宋永胜
    2010, 39(10):  65-67. 
    摘要 ( 2349 )   PDF (1226KB) ( 1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镍黄铁矿自诱导和外控电位浮选的基本行为。结果表明,镍黄铁矿在酸性条件下,可实现自诱导浮选,并且通过外控电位可以控制它的浮选行为;但碱性条件下镍黄铁矿不能实现自诱导浮选,即使施加外控电位也难以改变它的浮选行为。通过对外控电位浮选循环伏安曲线的分析,单质硫可能是镍黄铁矿表面形成的主要的疏水性产物。
    酸法堆浸中矿石结垢及防垢机理研究
    严佳龙, 吴爱祥, 王洪江, 王贻明, 刘伟芳, 黄明清
    2010, 39(10):  68-71,150. 
    摘要 ( 3939 )   PDF (5958KB) ( 3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堆浸过程中,矿石表面容易发生结垢,从而导致浸堆渗透性降低,最终影响浸出率。以云南某高泥高碱铜矿石酸法堆浸工艺为背景,通过对堆浸结垢矿石进行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结垢物以CaSO4为主,其产生的原因是浸出过程源源不断地生成Ca2+并引入SO42+;通过添加不同防垢剂进行试验,借助电镜扫描分析,验证了防垢剂对于矿石结垢有明显抑制作用,防垢剂作用机理主要是螯合增溶和晶体畸变作用。
    某含银多金属锰矿选矿富集工艺研究
    余丽秀, 唐祥虎, 张然, 宋广毅
    2010, 39(10):  72-74. 
    摘要 ( 2133 )   PDF (1237KB) ( 18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分析了某含银多金属锰矿实现锰、银分离的难点,参照类似性质矿石的处理工艺,并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指出其合适的开发利用工艺为干式筛分分级—粗粒干式强磁选—细粒湿式强磁选—混合精矿湿法冶金浸出。通过实验室试验,最终获得锰品位31.59%、银品位657.9 g/t、铁品位11.72%,锰回收率90.24%、银回收率91.29%、铁回收率78.51%的混合精矿,为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开发利用该矿石奠定了基础。
    安徽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李岩, 刘爽, 徐政
    2010, 39(10):  75-77,184. 
    摘要 ( 1832 )   PDF (2522KB) ( 26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安徽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磁重联合试验方案,并通过磁选入选细度、磁场强度、重选入选细度等条件试验,最终得到含硫36.11%,含砷0.03%,回收率为17.81%的合格硫精矿及含金16.84g/t,含砷13.63%,金回收率为47.63%的金精矿。
    某赤铁矿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李剑铭
    2010, 39(10):  78-80. 
    摘要 ( 1641 )   PDF (1233KB) ( 2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某赤铁矿的矿石性质,从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用量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该矿物的浮选工艺技术条件,并参考条件试验结论完成了一粗三精两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铁品位62.55%、铁回收率71.57%的铁精矿。
    温度对微波碳热还原钒钛磁铁矿的影响研究
    马莽原, 白晨光, 邱贵宝, 于要伟, 邓青宇
    2010, 39(10):  81-84. 
    摘要 ( 3417 )   PDF (2730KB) ( 2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温度是影响扩散系数和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了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钒钛磁铁矿还原过程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微波碳热还原钒钛磁铁矿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 400~1 500 ℃的温度区间能显著改善传质条件和还原效果,实现渣铁分离,得到钒铁合金。
    选别物料平衡计算数学模型的探讨
    肖云, 王海臣
    2010, 39(10):  85-87. 
    摘要 ( 3087 )   PDF (1612KB) ( 2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的多金属矿石选矿流程平衡数学模型充分尊重了化验的精矿品位,忽视了调整后的原矿和尾矿品位的合理性。针对经典数学模型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了升级改造,新的数学模型兼顾了原、精、尾品位,对各产物的品位进行了更系统、更全面、更贴近实际的调整,因而调整的结果更科学、更合理、更可靠,能满足矿山选别指标调整的需要。
    高浓度尾矿输送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
    赵宇新, 李绪忠, 万俊力
    2010, 39(10):  88-89. 
    摘要 ( 2572 )   PDF (1173KB) ( 2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陕西千家坪钒矿尾矿输送系统为例,介绍了高浓度尾矿输送工程的设计方法,并针对地形起伏较大的输送管线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工程建成后,经试运行,运行状况良好,对同类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地质与测量
    多元素X荧光测量技术在某金矿外围找矿中的应用
    吴丽荣, 周四春, 吕少辉, 王自运
    2010, 39(10):  90-93,133. 
    摘要 ( 2087 )   PDF (3396KB) ( 20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多元素X荧光测量仪对川西北某金矿外围约4.05 km2勘查区进行扫面工作,通过对As,Pb,Cu,Zn,Fe等指示元素的测量来寻找和圈定金矿化带,并以γ能谱测量与土壤快速α测量为辅助手段,最终综合化学金分析来捕获并确认金矿的有利赋存位置,为山地工程布设提供依据,提高了在该金矿外围找矿的成功率。
    马坑铁矿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与疏干防治对策
    陈跃升
    2010, 39(10):  94-98,105. 
    摘要 ( 2147 )   PDF (2873KB) ( 1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马坑铁矿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顶板直接岩溶充水矿床,开采以来不断发生的岩溶水涌(突)水灾害严重制约着矿区安全生产。地下水流场的形态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反映,利用不同时期的岩溶水动态观测数据,绘制并分析了矿区多个时段岩溶水的流场形态,总结发现随着矿区岩溶水不断疏干,矿区岩溶水系统补给、径流与排泄更多受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同时也因岩溶发育及岩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下水流场形态变化在空间上不仅没有很好的一致性,也明显地制约着矿区岩溶水的全面疏干。针对矿区流场形态变化的主控因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疏干防治对策。
    顾及基准点稳定性的高崩溃污染率坐标转换模型
    龙仁波, 高井祥, 于子宴
    2010, 39(10):  99-101. 
    摘要 ( 3983 )   PDF (1190KB) ( 27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区基准点布设时间较早,容易发生位移的特点,为确保高精度GPS控制网坐标系统转换后的质量,克服基准点位移对转换成果的影响,提出顾及基准点位移的高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理论,建立坐标转换参数的估计模型和转换后GPS网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兖州某矿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选择分布合理且稳定的基准点,很好地保留了GPS技术高精度的特点,并为矿区建立了高精度的坐标基准。
    岩体结构面产状模糊密度统计分析方法
    吴鹏程, 孙其国, 房定旺
    2010, 39(10):  102-105. 
    摘要 ( 2435 )   PDF (1397KB) ( 18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极点密度统计原理为基础,采用三维统计方法,由空间解析几何直接计算统计夹角。在密度统计过程中,把岩体结构面样本在空间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假设成正态分布。按照这样的分布规律统计空间上各极点的概率密度,并用球面投影原理和方法形成密度图。
    机电与自动化
    基于物联网的井下涌水自动监测与智能识别研究
    张海龙, 王涛, 余浪, 石宇
    2010, 39(10):  106-109. 
    摘要 ( 2113 )   PDF (2209KB) ( 20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不断发生的透水事故,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结合的涌水量自动监测报警与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对井下水位进行自动监测,对水组分和周围环境进行智能识别,大大地减少了透水事故的发生。生产试验证明,该系统简单可行,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监测、报警和智能识别功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城市采沉区次生湿地生态治理GIS系统空间数据组织
    汪金花, 赵林, 李军帅
    2010, 39(10):  110-113,141. 
    摘要 ( 2098 )   PDF (3544KB) ( 20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工湿地生态治理技术的发展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广,塌陷区生态的评估与管理是当前矿业工程的热点之一。针对塌陷区生态治理与评估的实际需求,以资源型城市唐山为例,运用COMGIS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城市采沉区次生湿地生态治理GIS系统的总体结构,有机结合了生态园区空间信息、采沉区塌陷信息、及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创新了GIS图属结合数据库模式,实现第二层次数据库的索引链接,组合人工次生湿地评估、城市采沉区生态治理等多种相关信息,构建图数结合的信息平台,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与生态治理的评估与空间分析建立一种全新的数据平台。
    无线遥控破碎清塞机的开发研制
    郝其昌, 吉万健, 尚启文, 孙振波, 王琦
    2010, 39(10):  114-119,133. 
    摘要 ( 1939 )   PDF (3455KB) ( 17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内各类露天矿山各种类型破碎机的入料口格筛处、井下溜井口的格筛处,经常发生大块卡死形成阻塞,或者小块、粉状物料由于潮湿形成拱状棚料,严重影响物料流动。新研制的破碎清塞机可对大块物料进行破碎,对粉状物料进行破拱疏通。该设备采用液压传动和液压冲击破碎。无线遥控、电控及手动系统3种方式可快速转换,工作机构上可装液压锤、液压钳、液压铲斗、抓斗和挖斗等工具。可实现破碎、钳碎、铲、抓、挖、勾、挑、扒等多种功能。生产应用证明该设备可给矿山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在金属矿山的应用
    柳明明, 谢振华, 张建业
    2010, 39(10):  120-122. 
    摘要 ( 4963 )   PDF (1791KB) ( 39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的三维模拟、深部开采引起的高温环境模拟。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可以实现风网解算、风流模拟、热模拟、经济性模拟的功能,能够满足金属矿山三维通风系统管理的要求。实践表明,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能够满足矿山信息化管理要求,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矿山突水可视化仿真
    周耀东, 曹志国, 李翠平
    2010, 39(10):  123-125,138. 
    摘要 ( 3348 )   PDF (2617KB) ( 2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高突水风险,在对矿井突水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式,建立矿山水灾突水仿真系统,即首先通过对巷道网络的数据处理,设计和实现了面向水灾的井下巷道三维可视化系统,然后利用改进的Dijkstra迭代算法对巷道的突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最后以时间序列的方式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巷道突水过程可视化显示。通过应用于某矿山,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地下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可视化系统开发
    闻磊
    2010, 39(10):  126-128,138. 
    摘要 ( 1888 )   PDF (4497KB) ( 19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开挖必然会导致地表发生相应的移动与变形,而当地表的移动变形超过某一范围时,就会破坏地表的建筑物。通过预计地表的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的大小和影响范围,就可以判别建筑物是否受到开采的影响以及受到开采影响的程度,从而科学指导地下开采。主要以概率积分法为理论基础,Matlab软件为编程平台,实现了地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的可视化,充分利用Matlab平台的优势,弥补了过去相似软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为地表移动变形计算分析提供了帮助。
    浮选柱内微孔发泡器发泡性能研究
    黄光耀, 陈雯, 冯其明, 欧乐明
    2010, 39(10):  129-133. 
    摘要 ( 2371 )   PDF (1882KB) ( 19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数字摄像技术获得浮选柱内气泡图像,采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处理软件对气泡大小及直径分布率进行统计、计算,考查了发泡器平均孔径、润湿性和表观气体速率对气泡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泡群Sauter直径随发泡器的平均孔径、表观气体速率减小而减小;发泡器润湿性对气泡大小有显著影响,与疏水型发泡器相比较,亲水型微孔发泡器有利于产生小气泡。采用小孔径、亲水型微孔发泡器发泡,所产生的气泡群有利于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
    辊压机挤压粉碎模型的研究
    刘金超, 程相文
    2010, 39(10):  134-138. 
    摘要 ( 2153 )   PDF (1343KB) ( 18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对辊压产品粒度预测的准确性,基于M.Torres提出的由于物料对辊面挤压力不均而进行分割的思想,对辊压机的挤压粉碎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滦县粉碎厂试验设备进行现场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用MATLAB软件对选择函数和破碎函数模型进行拟合,确定影响辊压机出料粒度的各个参数,得出相应的选择函数和破碎函数模型。对辊压机辊子进行轴向分割后,根据试验数据求出相应的模型参数。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在本钢烧结矿生产中的应用
    朱庆虹
    2010, 39(10):  139-141. 
    摘要 ( 1967 )   PDF (1167KB) ( 2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钢炼铁所需的主要原料为烧结矿,在生产过程中烧结矿品位高低和碱度波动对高炉生产影响很大。介绍了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在检测烧结矿中SiO2,CaO,TFe 的含量方面的特点及其检测机理,分析了检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通过对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检测的数据与化验数据的对比,肯定了该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安全与环保
    尾矿综合利用与无尾矿山建设探讨
    梅国栋
    2010, 39(10):  142-145. 
    摘要 ( 2016 )   PDF (1216KB) ( 16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论述我国尾矿当前的堆存量、年产出量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尾矿大量堆存所带来的安全、环境、土地及资源等问题,进一步强调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工作必要性,以及尾矿综合利用带来的安全、环境、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提出了对已有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将新建矿山建设为无尾矿山的尾矿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思路。从加强尾矿综合利用数据统计及综合利用科技调研、政府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尾矿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加强舆论宣传和国内外技术交流等方面提出尾矿综合利用措施。
    开采沉陷预计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周复旦, 赵长胜, 丁佩, 李定鹏
    2010, 39(10):  146-150. 
    摘要 ( 4334 )   PDF (2844KB) ( 29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照安徽某矿区逐年开采计划,利用自主开发的沉陷预计软件MSPS对开采工作面进行预计,分析未来5年内该矿区沉陷区、积水区范围和地物破坏情况,并计算出塌陷地复垦应投入的资金量,为该矿区制定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和投入资金提供依据,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工作面采掘空间流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王家臣, 赵洪宝
    2010, 39(10):  151-153,180. 
    摘要 ( 1753 )   PDF (2987KB) ( 1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U型通风方式下,以CFD数值模拟软件为手段,对工作面采掘空间的流场分布和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空气密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沿风流自进风巷、工作面至回风巷的过程中,风流场变化呈先简单、后复杂、再简单的趋势,在进风巷和回风巷与工作面采掘空间交叉处,风流场变化最复杂;工作面采掘空间的瓦斯浓度沿风流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仅在局部位置发生较大变化,且煤壁侧的瓦斯浓度明显高于采空区侧瓦斯浓度;U型通风条件下,工作面靠近进风巷端部靠近煤壁侧和上隅角瓦斯集聚区最可能出现局部瓦斯超限的区域;上隅角瓦斯集聚区形状呈三角形。
    沸石除磷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林海, 贾小宇, 郭丽丽
    2010, 39(10):  154-158. 
    摘要 ( 1994 )   PDF (1832KB) ( 2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中磷含量较高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采用廉价的天然沸石为基体材料,选择镧离子为无机载入离子,氯化镧为无机载入剂对沸石进行复合处理,处理后的沸石除磷能力提高了83.83个百分点,最佳复合条件为pH=10,LaCl3浓度0.4%,复合时间1 h,复焙烧失温度200 ℃,复焙烧失时间1 h。复合材料吸附磷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与幂函数相比,叶洛维奇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阐明复合吸附材料在除磷过程中的吸附机理。通过对材料进行扫描电镜对比测试分析,可知在制备复合吸附材料的过程中,沸石表面形貌、微观孔径大小和形状均发生了变化。
    基于模糊层次和集对分析的尾矿库安全评价及预测
    尹君, 王玉杰, 吕林, 陈先锋
    2010, 39(10):  159-161,188. 
    摘要 ( 1949 )   PDF (2385KB) ( 18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尾矿库安全管理面临的决策需求出发,通过对尾矿库危险源进行分析,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预测指标体系,详细探讨了差异度和集对势在尾矿库安全评价和预测方面的应用。分别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理论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和预测,确立了尾矿库的安全等级,反映尾矿库安全管理水平,分析尾矿库安全状况发展趋势,探索了一条安全评价与预测相结合的新途径,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泡沫除尘技术在综掘面的应用
    高庆丛, 王德明, 王和堂, 任万兴, 李永生
    2010, 39(10):  162-164. 
    摘要 ( 2470 )   PDF (1504KB) ( 2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灾害严重的现状,在系统分析泡沫除尘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掘工作面泡沫除尘应用工艺,并应用于平顶山一矿戊10-21180掘进工作面。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掘进机司机处,泡沫对全尘的降尘效率达到87.90%,为水雾降尘的2.10倍;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达到75.97%,为水雾的2.37倍,防尘效果显著,有效治理了掘进面粉尘灾害。
    转炉尘泥磁选尾矿吸附铜离子试验研究
    罗立群, 李明辉, 王韬, 刘林法
    2010, 39(10):  165-168. 
    摘要 ( 1991 )   PDF (1845KB) ( 19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转炉尘泥的磁选尾矿为原料,研究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尘泥磁尾去除铜离子的适合条件是尘泥磁尾投加量为8.0g/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时间为50 min,此时Cu2+去除率为97.86%。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尘泥磁尾投加量>铜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反应以表面吸附为主,伴随少量置换反应。
    氢氧化镁吸附处理水中三价砷的研究
    杨金辉, 王劲松, 陈思光, 杜欣, 邓钦文
    2010, 39(10):  169-171. 
    摘要 ( 2180 )   PDF (1288KB) ( 20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研究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As3+模拟废水,考察了振荡反应时间、氢氧化镁用量、反应温度及溶液pH值对As3+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处理含As3+的废水,操作简便,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等温方程,吸附容量为4.04 mg/L。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管理建议
    李军
    2010, 39(10):  172-175. 
    摘要 ( 3301 )   PDF (1189KB) ( 35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开采的比例相当大,出现过变形、破坏的约占一半,由于边坡的高度大,边坡滑坡等灾害已经成为危及矿山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金属非金属露天矿边坡管理技术和水平低,是导致近年来边坡重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边坡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根据我国金属非金属露天矿边坡存在的问题和趋势,分别对监管部门和矿山企业提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建议。
    综合利用
    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备聚合硫酸铝铁的研究
    黄自力, 陈治华
    2010, 39(10):  176-180. 
    摘要 ( 2394 )   PDF (1244KB) ( 20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铝土矿浮选尾矿在600 ℃下焙烧3 h后,按照硫酸溶液(浓度45%)与焙砂5∶1的液固比,在100 ℃下浸取3 h,铝、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1.65%和94.10%。浸出液中通过适量添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制备的聚合硫酸铝铁液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同水样的混凝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于浊度的降低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
    旋流喷射浮选柱回收铜镍尾矿中镍的研究
    程瑜, 宋永胜
    2010, 39(10):  181-184. 
    摘要 ( 2178 )   PDF (1349KB) ( 2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资源的再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针对某铜镍矿年排放尾矿量大、尾矿中的镍以细粒单体为主的特点,应用旋流喷射浮选柱对尾矿进行了再选试验研究。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工业试验,经1次粗选、1次扫选、3次精选后从含镍0.23%的尾矿中得到含镍2.78%,回收率14.02%,MgO含量降至8.25%的精矿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我国铜尾矿二次资源再利用技术现状
    关红艳, 徐利华, 周冰, 李兴旺, 任玲, 翟玮
    2010, 39(10):  185-188. 
    摘要 ( 3742 )   PDF (1218KB) ( 3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品位铜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高效开发铜尾矿变得越发迫切。简要介绍了我国铜尾矿资源现状,并阐述了铜尾矿资源再利用的工艺路线及最新研究进展。在对各种铜尾矿资源再利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利用多种有价离子在不同酸度下高效富集分离的无机湿化学选矿工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