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2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采矿工程
    基于有限元法的矿柱开采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卢宏建, 张晋峰
    2013, 42(07):  1-3+104. 
    摘要 ( 140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武钢金山店铁矿矿柱现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矿柱开采可行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方案矿柱开采过程中围岩和地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矿柱开采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金山店矿柱采用不同方案开采地表破坏区域进行了圈定,确定了合理的矿柱开采方案。
    高承压水上采煤可行性分析及安全开采评价
    申建军, 刘伟韬, 王现伟, 刘云娟
    2013, 42(07):  4-7+70. 
    摘要 ( 13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深部矿井承压水上采煤导致的底板突水问题,在深部开拓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安全开采评价。通过对某矿区深部扩大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域煤矿可开采。利用底板岩体渗流模型及修正的水力参数,基于FLAC3D各向异性渗透模型进行应力场-渗流场耦合模拟,得出底板破坏深度。结果表明:正常区段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25 m,受构造破坏区段底板破坏深度为50 m。根据突水系数法对安全开采深度及工作面斜长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持0.06 MPa/m的突水系数,采取疏水降压措施,把水头疏降到-950 m标高时,15煤层工作面的开采是安全的。
    采场内矿柱回收新技术在铝土矿中的应用
    任卫东
    2013, 42(07):  8-11+16. 
    摘要 ( 124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重庆铝土矿及豫西铝土矿回采矿柱的成功实践,介绍新型替代法在铝土矿山矿柱回收中的应用,为国内矿山矿柱回采及顶板管理提供可行的工程技术。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提高矿山矿石回收率,增加矿山经济收入,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回采都十分有利,具备积极推广应用的意义。
    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曾海柏, 陈孝刚, 陶志刚, 谢行
    2013, 42(07):  12-16. 
    摘要 ( 14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南芬露天铁矿下帮高陡边坡为例进行理论研究,基于对该露天铁矿边坡工程地质的认识,深入研究边坡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分区对其节理进行调查统计,确定出优势节理,并根据边坡优势节理的分布组合关系,判定出该露天矿采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分析出其稳定状况和预见发展的变化趋势。分清岩体高边坡的破坏模式,有利于掌握它的滑动方向、规模大小、滑坡形态和滑坡机理;再对所研究边坡有针对性地采取可靠有效的加固、防护及监测措施,对保证露天矿高陡边坡的稳定性以及露天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软岩膨胀变形特性及释放规律研究
    明建
    2013, 42(07):  17-19+23. 
    摘要 ( 121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张家洼铁矿的矽卡岩和红板岩2类软岩,采用同等条件下干湿交替的循环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膨胀变形特性和释放规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岩石的膨胀性具有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释放并趋于一个定值的规律,所揭示的规律可为软岩工程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大断面综采开切眼一次成巷施工技术
    张文涛, 陈群忠, 李爱军, 雷喜良, 戴子栋
    2013, 42(07):  20-23. 
    摘要 ( 13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陈四楼煤矿21208综采工作面切眼施工为例,针对该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研究了综采工作面大断面切眼综掘一次成巷的施工工艺,通过总结其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类似条件下大断面开切眼巷道的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某含铜磁铁矿采矿方法改进
    远洋
    2013, 42(07):  24-26+30. 
    摘要 ( 124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开采的要求,为了提高矿山回收率,减少废物排放,某含铜磁铁矿矿山把原有空场采矿方法变更为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变更后,矿山采矿回采率由81.2%提高到95%,盘活铁(铜)矿石25万t,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消除了空场引起的岩体环境负效应。
    地下开采对高速公路隧道的影响研究
    王乐杰
    2013, 42(07):  27-30. 
    摘要 ( 140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掌握地下煤层开采对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影响程度,保护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通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结合高速公路隧道特点,分析了地下开采对高速公路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采动损坏等级为一般建筑物的Ⅰ级损害标准,属于轻微损坏;隧道内的2处Ⅴ级围岩,应采取适当的抗变形措施来减小采动影响。研究结果指导了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对相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规划建设区采动影响分析方法探讨
    张广伟, 王乐杰, 方军, 曹新款
    2013, 42(07):  31-34+37. 
    摘要 ( 13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业城市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受到采动或老空区影响的状况,为分析采动对规划建设区的影响程度,以某煤矿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开采沉陷预计相结合的方法,就开采对规划建设区的采动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为规划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地下金属矿山新型无矿柱连续开采方法试验研究
    杨小聪, 杨志强, 解联库, 卫明
    2013, 42(07):  35-37. 
    摘要 ( 130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安庆铜矿1#矿体整体开采方案的试验研究,提出一种地下金属矿山新型无矿柱连续开采方法:利用高强度尾砂胶结充填体和出矿底部结构的三角矿柱形成隔离层替代阶段间水平矿柱,并通过合理的采场布置、回采顺序和充填方法,确保各阶段采场安全高效开采。该方法为全矿体连续开采提供一种新思路,对丰富连续开采理论有着一定意义。
    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开采方案研究
    陈宪龙, 徐志宏, 肖福龙
    2013, 42(07):  38-40+44. 
    摘要 ( 17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马钢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与诱导冒落相结合作为和睦山矿体首采段的采矿方法,双工作面回采诱导冒落法为其采矿方案。采用较大结构参数(-150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5 m×12.5 m,-162.5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2.5 m×12.5 m)与诱导冒落技术,确定了采准工程施工顺序和回采顺序并进行了试验采矿工程,对松软矿岩采准巷道提出掘支技术措施,保证了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次卸荷中边坡应力变化规律的相似试验研究
    陈超, 张亚宾, 甘德清
    2013, 42(07):  41-44. 
    摘要 ( 14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相似试验,研究了驻留矿体开采边坡岩体应力变化机理,分析了边坡稳定性情况。研究表明,在露天开采过程中,水平应变呈增加趋势,地应力向露天采空区方向卸荷;驻留矿体的开采过程中,水平应变呈减小趋势,边坡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地应力向地下采空区方向卸荷,在地下采空区周围形成应力集中区,从而使边坡表面水平应力呈减小趋势。但驻留矿体的开采不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与工程应用
    袁博, 张召千, 张百胜, 周舟
    2013, 42(07):  45-48+53. 
    摘要 ( 13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注浆技术在破碎回采煤巷中的运用。分析了注浆加固机理:注浆液通过充填、压密等作用提高破碎围岩的强度,改变围岩的破坏机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通过UDEC数值模拟和高河煤矿现场实测数据得到:模拟巷道顶底板相对最大位移量为307 mm,两帮相对位移量为229 mm;实测顶底板相对最大位移量为359 mm,两帮相对位移量为262 mm,模拟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该注浆加固技术可为破碎围岩支护提供指导意义。
    极弱胶结地层中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冯伟, 韩立军, 任光住, 张帆舸, 李云
    2013, 42(07):  49-53. 
    摘要 ( 12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五间房西一矿中央变电所这一极弱胶结地层中硐室群的稳定性问题,采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硐室群及相邻巷道在多次施工扰动效应下的围岩变形规律和稳定性控制方案,提出了初次支护采用网喷+拱形支架,二次支护采用单层钢筋砌碹混凝土,交叉点处超前支护或临时支护的复合支护方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 硐室群及相邻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较好,达到了理想的支护效果,对于极软胶结地层条件下大型硐室群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新岩滑坡地震与交通动荷载响应分析
    马玉飞, 陈剑平, 牛宏志, 熊辉, 项良俊, 何隆祥
    2013, 42(07):  54-57+61. 
    摘要 ( 149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动荷载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吉林省在建汪延高速公路上的新岩滑坡为依托,借助GeoStudio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地震荷载与模拟交通震动荷载,通过滑坡稳定性系数的变化来研究2种动荷载对滑坡的影响。通过加荷前后的对比发现,施加动荷载后滑坡稳定性系数均大大降低,并且施加交通震动荷载后稳定性系数下降值略大于施加地震荷载后的下降值。由此可知,在该滑坡中这2种动荷载对滑坡内应力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特别是交通震动荷载对其稳定性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公路滑坡在震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国国有企业在南非矿产资源投资中的社会责任
    刘东
    2013, 42(07):  58-61. 
    摘要 ( 117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从中国经理人的态度和案例企业的实践2方面,探讨了在南非的中国国有企业在当地矿产资源投资活动中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突出与冲击地压煤层工作面预测敏感指标研究
    赵武强, 魏夕合, 唐兵2, 许春兆
    2013, 42(07):  62-66. 
    摘要 ( 147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深部开采特殊工程地质力学环境下,掘进工作面动力灾害预测准确率低及低指标突出现象,结合下峪口矿2#煤层区域强度差异性及瓦斯赋存不均衡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现场试验,构建了2#煤层深部掘进工过面动态组合预测指标体系。研究表明:掘进迎头煤体结构Ⅰ~Ⅲ类、顶板岩层坚硬完整时,钻屑量S值和钻屑粒度分布指数Sξ值的相关性明显,Sξ预测超过30%时存在冲击地压危险性;迎头煤体结构Ⅳ~Ⅴ类、煤层异常增厚区域时,Sξ值与S、Δh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表现为相关性不明显,S、Δh2差异程度显著,S≥6 kg/m、Δh2≥120 Pa时存在突出危险性;断层、褶皱构造应力异常区及采动叠加应力影响区同时存在冲击与突出危险;现场试验掘进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冲击准确率100%,预测指标及临界值合理有效。
    矿物工程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作齐大山铁矿反浮选抑制剂
    朱一民, 贾静文, 任佳, 刘杰, 李艳军
    2013, 42(07):  67-70. 
    摘要 ( 14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溶媒法合成的一种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DRJ为铁矿物抑制剂,对铁品位为43.57%的鞍钢齐大山铁矿选矿厂磁选混合精矿进行了反浮选工艺技术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羧甲基淀粉DRJ对铁矿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DRJ用量为400 g/t、CaCl2为200 g/t、LKY为600 g/t、矿浆pH=11.5的情况下,1次反浮选即可获得铁品位为65.95%,回收率为89.22%的铁精矿。精尾矿的XRD和SEM分析表明,DRJ除对铁矿物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外,还在浮选时表现出良好的分散作用。
    陕西某含铅钼矿石选矿试验
    黄汝杰, 谢建宏, 张崇辉, 刘振辉
    2013, 42(07):  71-74. 
    摘要 ( 140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某含铅硫化钼矿石中的钼铅矿物以原生硫化物为主,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微,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1粗1扫钼铅混浮、钼铅混合粗精矿再磨、3次混合精选、1粗2扫2精钼铅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获得了钼品位为52.32%、回收率为92.50%、含铅4.52%的钼精矿和铅品位为40.98%、回收率为70.42%、含钼0.43%的铅精矿。
    用X射线辐射分选机预选某金铜共生矿石
    王泽红, 陈晓龙, 韩跃新, 徐昌
    2013, 42(07):  75-78. 
    摘要 ( 23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峰金厂沟梁金矿石中的金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根据矿石这一特点,对碎至150~0 mm矿石中150~90、90~30 mm粒级进行了X射线辐射预选试验,分离阈值按铜含量来选取。结果显示:150~90 mm粒级1粗1扫分离阈值分别为0.1和0.07时,可获得Cu品位为1.26%、Au品位为9.80 g/t、Cu回收率为96.27%、Au回收率为90.61%的预选精矿;90~30 mm粒级1粗1扫分离阈值分别为0.06和0.04时,可获得Cu品位为1.32%、Au品位为6.77 g/t、Cu回收率为98.69%、Au回收率为96.75%的预选精矿;全流程预选抛尾产率达35.08%。这说明,金主要与黄铜矿共(伴)生时,可用铜含量来确定X射线辐射分选机富集金时的分离阈值。
    云南某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
    刘豹, 孙乾予, 刘淼
    2013, 42(07):  79-82. 
    摘要 ( 155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难选氧化铜矿石氧化程度高、泥化严重,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其中硫化铜矿嵌布粒度较粗。按先浮硫化铜矿物,再浮氧化铜矿物的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铜矿物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矿泥通过中矿返回不断循环、积累的问题;闭路流程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1.43%、回收率为47.73%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17.41%、回收率为19.39%的氧化铜精矿,综合精矿的铜品位为20.09%、回收率为67.12%。
    广西某钼矿石选矿试验
    刘浩, 孙伟
    2013, 42(07):  83-85+96. 
    摘要 ( 15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某钼矿石钼品位较低,金属矿物种类单一,主要为辉钼矿,但嵌布粒度较细。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粗磨—粗选—粗精矿再磨—精选流程是处理该矿石的高效节能流程,采用1粗2扫6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可获得钼品位为49.67%、回收率为 92.70%的钼精矿。
    山东某低品位铜钼矿石选矿试验
    王淑红, 孙永峰
    2013, 42(07):  86-88. 
    摘要 ( 12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某斑岩型铜钼矿石铜钼品位较低,硫化铜、硫化钼占总铜、总钼量的90%以上。对该矿石进行了铜钼回收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条件下进行铜钼混合浮选预抛尾,铜钼混合精矿再磨至-0.043 mm占80%的情况下进行铜钼分离浮选,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0.34%、回收率为90.23%的铜精矿,钼品位为50.33%、回收率为87.53%的钼精矿。
    某高结合率氧化铜矿石酸浸试验
    吕晋芳, 简胜, 杨林
    2013, 42(07):  89-90+152. 
    摘要 ( 153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氧化铜矿石中主要铜矿物为赤铜矿和硅孔雀石,铜品位达6.91%,氧化率为98.30%,结合率为45.60%,适宜采用硫酸浸出工艺回收铜。对硫酸浸出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为185.6 kg/t、矿浆浓度为35%、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0%、浸出时间为1.5 h的情况下,获得了95.51%的铜浸出率。
    山东某金矿石浮选试验
    李艳军, 陈波
    2013, 42(07):  91-92+96. 
    摘要 ( 12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某低硫石英脉型金矿石中的金粒度较均匀,以裂隙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石英中。对该矿石的磨选工艺技术条件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条件下,采用1粗2扫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61.33 g/t,回收率为93.73%的金精矿。
    河北某低品位磷铁矿石选矿试验
    赵丙辉, 史有俊, 康志谦, 葛敏, 田江涛, 危刚
    2013, 42(07):  93-96. 
    摘要 ( 137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某低品位磷铁矿石属出露地表、风化程度较高的含磷铁黑云母辉石岩。对优先浮磷再弱磁选选铁流程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粗3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优先选磷,选磷尾矿1粗1精弱磁选选铁,可以获得P2O5品位为34.19%、含铁0.23%、P2O5回收率为95.24%的磷精矿,以及铁品位为64.31%、P2O5含量为0.11%、全铁回收率为48.86%、磁性铁回收率为97.88%的铁精矿。
    我国钽铌资源的特征及选矿技术
    程征, 伍喜庆, 杨平伟
    2013, 42(07):  97-100. 
    摘要 ( 158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我国钽铌资源单一矿床少、共伴生矿床多、矿石品位低、钽铌矿物与其他矿物密切共生、钽铌矿床区域分布高度集中等突出特点。根据钽铌矿物与其他矿物密度的差异,以及钽铌矿物嵌布粒度的粗细等特点,归纳总结了钽铌矿物的回收工艺:对仅钽铌矿物密度大,且钽铌矿物嵌布粒度较粗的矿石,通常采用以重选为主的分选工艺;对有多种矿物密度大,且钽铌矿物嵌布粒度较粗的矿石,多采用重选与磁选、电选等相结合的分选工艺;对有多种矿物密度大,且钽铌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的矿石,多采用以浮选为主的分选工艺。
    地质与测量
    新疆某砂岩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浸意义
    陈亮, 谭凯旋,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2013, 42(07):  101-104. 
    摘要 ( 168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智利月亮山铁铜矿岩矿磁化率与密度关系分析
    鲁佳, 方维萱, 李天成
    2013, 42(07):  105-108. 
    摘要 ( 165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磁性测量为主,密度测量为辅的技术方法,研究智利月亮山铁铜矿区岩矿磁化率与密度关系,认为该区岩矿可分为磁(赤)铁矿型、含铜磁铁矿型、赤铁矿(镜铁矿)型、角砾岩型,岩矿的磁化率和密度、TFe含量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TFe含量越大,磁化率越高,密度越大,TFe含量越小,磁化率越低,密度越小。在月亮山矿区以后的找矿工作中,对磁(赤)铁矿、含铜磁铁矿等高密度、高磁化率异常以及黄铁矿、镜铁矿等高密度、低磁化率异常进行圈定,定位找矿靶区,是一个很好的勘查手段。
    老王寨金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邓碧平, 刘显凡, 卢秋霞, 赵甫峰
    2013, 42(07):  109-112+117. 
    摘要 ( 14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床岩矿石氢、氧、碳、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成矿流体中的水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水,碳同位素组成表现为幔源特点,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幔源硫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云南老王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热液过渡,同时引发壳幔物质混染而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机电与自动化
    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的研究与设计
    计宏
    2013, 42(07):  113-117. 
    摘要 ( 15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煤矿具体开拓方式,提出一种新的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根据井下开拓巷道与采准巷道不同的环境条件,分别采用CAN总线协议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进行组网,融合了传统有线网络的可靠性、实时性与无线网络的灵活性、适应性等优点。针对采准巷道环境恶劣、噪声严重的特点,利用巷道信道模型与仿真实验分析了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在巷道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煤层气地面集输地理信息系统符号库设计
    张彦敏, 芮小平, 刘真余
    2013, 42(07):  118-121+125. 
    摘要 ( 143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以ESRI的高级GIS组件Arc-Engine提供的符号绘制类库为工具,实现符号定制、符号库的导入与导出、符号管理、符号的全数据存储机制以及符号应用的一般方法。针对点符号类型,研究了其在图层中应用的自适应方法,使之能够自动与地图上的其他元素相匹配。将该方法应用到煤层气地面集输地理信息系统中,效果良好,对采用ArcGISEngine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矿山安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熊海涛, 蒋承睿, 任宇峰, 贾攀
    2013, 42(07):  122-125. 
    摘要 ( 13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证矿山安全知识管理系统中安全知识的安全授权,同时保证授权能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进行变更,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信誉,提出了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构造了权限六元组,通过用户间的操作关系建立信任网络,然后计算直接信誉和间接信誉,从而来判断用户是否可对知识进行操作进行授权。结果表明,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模型能够对矿山安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安全知识实现安全和可靠的访问控制。
    国内外大型液压旋回破碎机的发展现状
    邱静雯, 郭文哲, 付晓蓉
    2013, 42(07):  126-134. 
    摘要 ( 242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Metso公司的SUPERIOR60-110E型、FLSmidth公司的TS型和UD型、Sandvik公司的CG系列、ThyssenKrupp公司的KB系列和BK系列旋回破碎机为各公司的代表机型,分别介绍了4家国外著名破碎机制造公司当今各自最先进的大型液压旋回破碎机的技术特点;同时对我国北方重工和中信重工的大型液压旋回破碎机的技术特点也进行了介绍;针对国内设备厂家在该领域的不足,对我国大型液压旋回破碎机的重点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磁选环柱磁系的改进
    陈广振, 王培信, 金镇, 贾西寅
    2013, 42(07):  135-138. 
    摘要 ( 152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孤山选矿厂磁选环柱弱磁粗选尾矿铁品位高于现场筒式磁选机的问题,对原磁选环柱进行了增设1个常通电励磁线圈和在所有励磁线圈上增设聚磁环轭的改造,研究了改进后磁选环柱的重要工作参数,并对改进前后的磁选环柱进行了选矿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在设备工作参数和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磁选环柱既保证了精矿质量,又降低了尾矿铁品位2.2个百分点,提高了精矿铁回收率2.95个百分点,达到了理想的改造效果。
    基于ANSYS的高梯度磁选机磁场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郑霞裕, 李茂林, 崔瑞, 郭娜娜
    2013, 42(07):  139-143. 
    摘要 ( 185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NSYS模拟了不同的磁介质排列组合方式下磁介质周围的磁场特征。结果表明:磁介质上下对齐排列与上下交替排列对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基本没影响,但磁介质上下交替排列更有利于对磁性颗粒的捕集;一定程度增大磁介质充填率有利于改善分选效果,但磁介质充填率过高不仅阻碍矿浆的正常流动,而且会降低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影响磁性颗粒的捕集;采用横截面积更小、截面形状合适、饱和磁化强度更高的磁介质都有利于提高磁介质周围的磁场强度及磁场梯度。
    承德某选矿厂磨机运行专家系统
    张杰, 王建民, 杨志刚, 李艳姣
    2013, 42(07):  144-148. 
    摘要 ( 17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磨机运行过程中具有的大惯性、滞后性和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自寻优控制的专家系统。将模糊控制、自寻优控制和常规PID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承德某选矿厂一段磨矿分级系统的自控设计,并且采用PLC和工控机构成了一个DCS系统。实践表明,该专家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而且能大大地减轻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安全与环保
    强降雨作用下山谷型尾矿坝浸润线演化规律
    戴绘, 秦卫星, 张岳安
    2013, 42(07):  149-152. 
    摘要 ( 133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降雨常导致山谷型尾矿库水位快速涨落,揭示强降雨作用下降雨过程与雨停后浸润线变化规律对保证该类尾矿坝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以某山谷型尾矿坝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单元网格数值模型,基于非稳定非饱和渗流理论系统研究了库水涨落全过程降雨与库水涨落共同作用下坝体浸润线位置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①降雨初期只有初期坝附近浸润线升高;②降雨继续一段时间后,浸润线全面升高,干滩长度不断变小;③降雨停止不久,浸润线会持续全面抬升并达到最高位置,干滩长度达到最短;④降雨停止一段时间后,浸润线逐渐全面下降直至回归初始位置,且浸润线回位时刻远滞后于雨停时刻。因此,为保障山谷型尾矿坝遭遇强降雨时的安全,建议根据坝体浸润线演化特点分期突出重点进行监测,特别要重视雨后几天浸润线的监测工作。
    基于灾害风险的尾矿库监管层次划分体系研究
    袁利伟, 金龙哲, 陈玉明
    2013, 42(07):  153-158. 
    摘要 ( 13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国内外事故的统计及我国尾矿库的特性分析,表明尾矿库失事主要集中在低坝小库,而不是中大型库,体现出我国对尾矿库的安全监管层次划分并不合理。综合分析了我国尾矿库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灾害风险程度的尾矿库安全监管层次的划分方法。在综合尾矿库自身特征、安全度及危害严重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尾矿库灾害风险分类,将尾矿库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较高风险及一般风险4类,并配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形成合理完善的尾矿库安全监管层次划分体系,以有效地降低尾矿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矿山井下排水系统可靠性分析
    邵必林, 吴琼
    2013, 42(07):  159-161+165. 
    摘要 ( 140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考井下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利用可靠性理论中的状态转移矩阵分析法,论证了传统参考规范中关于备用水泵台数限定的不合理性;指出在排水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设备台数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以往排水系统分析中的缺陷,将不同排水系统进行分类研究,以提高可靠性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声发射累计差量指标在采空区失稳预报中的应用
    马雄忠, 王文杰, 莫焕东, 叶鹏
    2013, 42(07):  162-165. 
    摘要 ( 141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评价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声发射事件率累计差量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一段时间内的声发射波动情况,能更准确地进行采场、采空区失稳预测。基于灰色理论建立声发射事件率累计差量指标的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于佛子冲铅锌矿104号矿体采空区失稳预报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综合利用
    含钛铁尾矿制纳米级TiO2的结构及性能
    邓强, 杨林, 卜显忠, 孟昌中, 王兵, 陈婧
    2013, 42(07):  166-168. 
    摘要 ( 134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贵州某低品位细粒难选钛铁矿还原焙烧—弱磁选选铁尾矿为原料,采用酸化焙烧—水解工艺制得高品位纳米级TiO2粉末,采用XRD、SEM、TEM和BET等手段对TiO2粉末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以难降解酚类化合物4-硝基酚为对象,评价了TiO2样品光催化降解4-硝基酚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粉末属纳米级锐钛矿精矿,颗粒粒径在几十纳米;TiO2粉末呈介孔结构,平均孔径在5 nm左右;TiO2粉末对4-硝基酚显示了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240 min的降解率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