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2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3-06-17
上一期
下一期
采矿工程
爆堆矿岩块度分布的计算机图像自动处理系统
璩世杰, 刘际飞, 许文耀
2013, 42(06): 1-4+37.
摘要
(
13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建立的计算机矿岩块度图像自动识别处理系统,引入了“双阈值亮点膨胀递减循环处理”技术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在二值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爆堆图像进行两次平滑去噪,运用拉普拉斯算子边缘检测法提取岩块边界。配合单一型链结区域增长法创造性地提出最小距分割法运用于区域分割。采用R-R函数对该处理结果进行了双对数回归分析,得到了爆堆矿岩块度分布结果。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误差一般不大于10%,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测试方法。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双轴加载岩石破裂研究
徐世达, 姜坤序, 蔺甲
2013, 42(06): 5-8+12.
摘要
(
119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中粗粒花岗岩,应用声发射技术,通过施加不同侧向压力,对双轴加载方式下花岗岩试样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序列特征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抗压强度、声发射活动特征与侧向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侧应力增大了竖向抗压强度,加载端临界侧向应变是侧向应力影响竖向抗压强度的关键。当加载端临界侧向应变为正值,即试件在该方向受拉时,侧向应力对竖向抗压强度的增强起到正作用;反之,起负作用。同时,侧压力对声发射序列特征影响也比较明显。侧压力较小时,岩石在加载初期只有较少的声发射事件,在破坏前出现大量的声发射事件,声发射序列在应力峰值前表现为单峰型;侧应力较大时,较小的应力扰动即可诱发微裂隙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较多的声发射事件,致使声发射序列表现为群震型。这对于岩石破裂失稳预报很有意义。
铝土矿山平巷施工中的管棚超前支护
付宗智, 曹平
2013, 42(06): 9-12.
摘要
(
121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某铝土矿山井建平巷开挖掘进施工过程中,碰到一个约60 m宽大断层破碎带,围岩自稳能力差,施工不当就会引起冒顶等垮塌事故,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采用工作面超前钻探,针对软弱破碎带采用小管棚超前支护可以保证巷道顺利的掘进。详细介绍了该段巷道掘进中管棚支护设计参数与施工要求,工程历经2个多月,顺利通过该破碎带。
矽卡岩巷道支护方式的数值模拟分析
王平, 王明旭, 许梦国, 甘仕伟, 李俊超, 余涵
2013, 42(06): 13-15.
摘要
(
10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矽卡岩水理性较强,当矽卡岩遇水时力学性能变化较大,会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某铁矿山矽卡岩岩体中的不同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其巷道变形及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引入了锚喷加锚杆联系链的支护方式,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数据分析比较,得出锚喷加锚杆联系链的支护方式对巷道的稳定性最有利。
断层影响下底板应力分布和破坏分析
牛心刚, 马海峰, 李传明, 李家卓, 史文豹, 张永将
2013, 42(06): 16-19+48.
摘要
(
154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下向二步进路开采上向充填采矿应用研究
李示波, 刘丰韬, 王京生
2013, 42(06): 20-22.
摘要
(
150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南任铁矿区极不稳定矿岩进路充填采矿效率低、安全性差的现状,在现场勘察、试验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持顶板暴露面积不变的下向二步进路回采上向充填的方案。在顶板支护优化与逐孔爆破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回采效率和采场的安全性,对该地区极不稳定破碎岩体安全高效开采有示范意义。
上向分段废石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广山铁矿的应用
胡维, 庄明营
2013, 42(06): 23-24+28.
摘要
(
13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山铁矿原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由于矿石稳固性差,采矿巷道跨冒严重,近几年来应用上向分段废石、尾砂胶结嗣后充填采矿法,不仅解决了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环保问题,而且还有效地回收了矿产资源。采矿回收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3%,贫比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低于5%。
露天矿爆破振动对建(构)筑物稳定性影响研究
刘洪兴, 璩世杰, 何文, 邓飞
2013, 42(06): 25-28.
摘要
(
10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露天矿爆破振动对矿山附近的边坡及民用建筑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露天采场当前爆破振动条件下,民房处的最大三维合成振速远小于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说明爆破振动对民房影响不大,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而边坡的最大三维振速在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范围内。数值模拟得到了边坡在爆破振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范围1.742~1.843,说明边坡在爆破振动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因此采用《爆破安全规程》判定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建(构)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尹格庄金矿水砂充填采场脱水技术试验
肖刚, 李树鹏, 姜磊, 曹先进
2013, 42(06): 29-30+34.
摘要
(
12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尹格庄金矿新式充填脱水笼的结构、滤水材料,并对脱水笼的受压、滤水、尾砂沉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现场试验表明:脱水笼滤出充填水含砂量较少,经取样烘干测算滤水尾砂含细泥量≤0.5%。连续充填条件下新式脱水笼滤水效果明显。
人工矿柱稳定性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相有兵, 谭伟, 赵康, 王晓军
2013, 42(06): 31-34.
摘要
(
110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金矿因矿柱回收导致顶板不稳固,以及矿体不能充分回收的问题,确定采用人工矿柱代替原生矿柱来对顶板进行支撑。通过对原生矿柱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论证了在矿体走向较短的情况下,人工矿柱可代替原生矿柱;并且开采跨度较小时,适当减小人工矿柱尺寸可节约生产成本。
焦家金矿破碎岩体岩石力学分级稳定性研究
邱俊刚, 张洪训, 邱林, 张钦礼, 潘丕业
2013, 42(06): 35-37.
摘要
(
12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焦家金矿焦家矿区进行不同地质条件区域岩石取样,进行实验室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分析岩石力学参数。通过采用Q系统分级法、RMR分级法和BQ分级法对矿岩体分级并进行对比,提交不同岩体分类分级,并提出在不同岩石条件下采场安全作业规格,对提高安全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复合顶板综采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庄又军, 刘汉慈, 张帅
2013, 42(06): 38-41+52.
摘要
(
119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矸石带巷旁支护的优点是节省支护材料、稳定性较好,缺点是矸石带的可缩量大、前期支护阻力小、顶板下沉量大、构筑矸石带的劳动强度大。对于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状况,尤其是对巷旁充填段复合顶板的控制是沿空留巷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及现场留巷情况分析巷旁充填矸石带后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状况,模拟不同充填矸石带宽度对留巷效果的影响,得出在此条件下成功应用巷旁充填3 m宽矸石带沿空留巷的技术。
小型石灰石矿地下开采采矿方法的改进
张国荣
2013, 42(06): 42-45.
摘要
(
12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进小型石灰石矿地下开采采矿方法,结合新罗矿区22个石灰石地下矿山实际情况,进行了石灰石地下开采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新罗矿区小型石灰石地下矿山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分析了如何改进小型石灰石地下矿山的采矿方法。得出结论:只采矿房不回收矿柱,实行一步骤回采,采用矿柱永久支撑法处理空区,是小型石灰石地下矿山很合适的空区处理方法;原采空区应采用“避开”或人工砌筑假柱完善矿柱支撑体系进行处理;改房柱法为留矿法进行采矿,能提高小型石灰石地下矿山回采率,使回采率从30%以内提高到40%~55%。
宝山矿井下碎石黄泥胶结充填系统应用及成本分析
袁梅芳
2013, 42(06): 46-48.
摘要
(
11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宝山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碎石黄泥泵送胶结充填系统,从30多组碎石黄泥泵送胶结充填料中选择了7组配比进行强度测试。在满足采矿工艺要求和可泵性、充填体强度的前提下,使用黄泥替代32%的水泥,最终强度只降低0.65 MPa(9.7%),而充填成本可节约23.78元/m3
基于Java 3D的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小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王新生, 马海涛, 宁化展
2013, 42(06): 49-52.
摘要
(
15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利用断面法和Delaunay三角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2种算法思想,重点论述了利用Delaunay三角网中的三角形计算土方的算法思想。首先根据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3个顶点的高程判断此三角形区域是填方、挖方还是填挖方都有。然后根据情况利用合适算法计算三角形区域填挖方量。最后利用Java 3D语言编程开发了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小软件,结合实例计算证明此软件所涉及的算法正确,有效。
矿物工程
Fe
2
O
3
逐级还原顺序起源分析
布林朝克, 郭婷, 张邦文, 邢瑞光, 张奇伟, 张胤
2013, 42(06): 53-57+92.
摘要
(
15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铁氧化物的分解反应热力学及其与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热力学之间的联系,得到了铁氧化物还原反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更为合理的表达式,由此揭示了Fe
2
O
3
逐级还原顺序的起源。分析得出:Fe
2
O
3
的逐级还原顺序源自其分解顺序。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具有与其分解反应完全平行的热力学规律。以570 ℃为温度界限,铁氧化物各还原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的大小顺序发生变化,导致各还原反应间的耦合模式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Fe
2
O
3
的两种逐级还原顺序及Fe
2
O
3
的两种还原方式。
云南某中等品位胶磷矿矿石正反浮选工艺研究
周新军, 秦磊, 胡淼, 张晓洲
2013, 42(06): 58-60+66.
摘要
(
109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中等品位胶磷矿矿石属于典型的硅钙质磷块岩。为了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87.72%的棒磨细度下,经1粗1精1扫正浮选和1粗1扫反浮选,可获得P
2
O
5
品位为30.22%、MgO含量为0.71%、P
2
O
5
回收率为83.72%的磷精矿,产品质量达到酸法加工用磷矿石一等品标准。
玉龙铜矿Ⅰ号矿体混合矿石选矿试验
郭文鹏, 陈飞, 陈一锋, 李文娟, 蔡镠璐, 宋永胜
2013, 42(06): 61-66.
摘要
(
136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西藏玉龙铜矿Ⅰ号矿体的开发提供依据,对该矿体各矿带矿石组成的混合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除铜外还伴生有钼、铜以硫化铜和氧化铜两种形式存在、钼主要以硫化钼形式存在的特点,试验采用硫化铜钼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混浮尾矿再浮选氧化铜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18.13%、铜回收率为79.31%的综合铜精矿和钼品位为45.97%、钼回收率为79.39%的钼精矿。
河南某白云母矿石选矿试验
陆康, 张凌燕, 张丹萍, 胡林强, 管俊芳
2013, 42(06): 67-70+74.
摘要
(
11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河南某地白云母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50.20%的磨矿细度下,首先通过高梯度强磁选去除黑云母、磁铁矿、赤褐铁矿和电气石等含铁杂质,然后在pH=3的酸性条件下用十二胺将白云母与石英、长石等分离,最终可获得白云母含量为91%、白云母回收率为70.75%、Fe
2
O
3
含量为5.10%的白云母精矿,精矿质量满足橡胶填料的工业要求。
油酸钠或十二胺体系中菱镁矿及其伴生矿物的浮选特性
姚金, 印万忠, 王余莲, 张丽丽, 侯英, 马英强
2013, 42(06): 71-74.
摘要
(
136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低品级菱镁矿矿石的选矿提纯提供参考,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捕收剂油酸钠和十二胺用量、矿浆pH以及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对菱镁矿及其伴生矿物白云石、蛇纹石、滑石、石英可浮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指出可以采取先在自然pH条件下通过十二胺反浮选除去石英、滑石和部分白云石,再在pH=11并添加适量六偏磷酸钠条件下通过油酸钠正浮选将菱镁矿与蛇纹石和剩余白云石分离的方法来有效降低菱镁矿矿石中杂质伴生矿物的含量。
内蒙古某含碳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
张德文, 巫銮东, 邱廷省, 李晓波, 林德才
2013, 42(06): 75-79+83.
摘要
(
13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内蒙古某含碳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有机碳含量高并以隐晶质形式存在、铅锌硫化物嵌布粒度微细等特点,采用磨矿后预先浮选脱碳—铅锌硫依次浮选—铅、锌粗精矿精选前进行再磨的工艺流程对其进行选矿试验,并在铅精选时加入碳的高效抑制剂铁铬木质素磺酸盐,最终获得了铅品位为53.67%、铅回收率为56.93%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4.64%、锌回收率为83.19%的锌精矿和硫品位为36.89%、硫回收率为59.11%的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气浮法脱除模拟锌浸出液中的油酸钠
欧乐明, 秦大梅, 万丽, 冯其明
2013, 42(06): 80-83.
摘要
(
115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采用气浮法对锌浸出液进行有机杂质净化提供参考,以φ35 mm×200 mm浮选柱为气浮设备,对Zn
2+
浓度为45 g/L、油酸钠浓度为2×10-4 mol/L、pH值为5.1的模拟含油酸钠锌浸出液进行气浮净化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气浮时间、泡沫层厚度和表观气速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浮时间为6 min、泡沫层厚度为1 cm、表观气速为0.096 cm/s条件下,油酸钠脱除率达到91.69%,Zn
2+
保留率为92.94%;3个因素中,气浮时间对油酸钠脱除率的影响最显著,表观气速的影响次之,泡沫层厚度的影响相对最弱。
铁基复合材料新型跳汰床石应用研究
黄闰芝, 陈建华, 陈建明, 杨林院
2013, 42(06): 84-86+89.
摘要
(
15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河选矿厂针对跳汰机所用传统天然硫化矿床石存在的密度偏小、粒度不均匀、形状极不规则、易磨损等不足,研制出一种铁基复合材料新型跳汰床石,并在实验室应用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应用试验。工业试验结果显示,与采用天然硫化矿床石相比,采用新型跳汰床石可使抛废率提高19.04个百分点,精矿锡、铅、锌品位分别提高0.34、0.09、0.96个百分点,锡、铅、锌损失率分别降低5.74、7.13、6.05个百分点,锡富集比提高0.83,从而充分证明了新型跳汰床石的性能优势。
地质与测量
高密度电法在矿山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
李彬, 庹先国, 张赓, 汪楷洋
2013, 42(06): 87-89.
摘要
(
10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的高密度电法为基础,采用一种特殊的接地辅助装置克服了该方法在矿区基岩裸露地面的接地障碍,并将其应用于某矿区内已知断层和地下采空区的探测任务中。资料解译成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在此类勘察任务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浅钻X射线荧光测量在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杨海, 葛良全, 熊盛青, 谷懿, 张庆贤
2013, 42(06): 90-92.
摘要
(
12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单人背包式钻机简单便携、对地形要求低与野外X射线荧光测量现场化、快速化、低成本的特点,对西天山航磁异常查证过程中发现的矿化点进行了剖面测量,获得了地表以下4~5 m的矿化信息。与传统槽探相比,该方法没有庞大的工作量,更高效,更经济,并且反应矿化信息深度更深,为野外发现矿致异常并及时追踪和现场异常评价提供了高效的、便利的勘查手段。
园珠顶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楚克磊, 余长发, 林良庄, 林秀广
2013, 42(06): 93-95+103.
摘要
(
10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园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观察,结合对各阶段包裹体及H、O同位素的测试结果,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并与少量大气降水相混合。园珠顶矿床中辉钼矿与黄铜矿产状及成因机制不同,辉钼矿主要来自于成矿斑岩体,大气降水的参与以及钾化蚀变作用是导致辉钼矿沉淀的主要原因,而黄铜矿应为成矿流体长时间与围岩交代的产物。
机电与自动化
基于IDL的尾矿识别系统开发与应用
常睿春, 崔之熠, 王茂芝
2013, 42(06): 96-99.
摘要
(
131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基于IDL语言开发的“高光谱尾矿识别与分布系统”的关键技术(光谱特征分析、图像掩膜、尾矿识别与分布)、系统流程和构架设计,详细讨论了面向行业应用的系统设计思路。以高光谱遥感尾矿信息识别与圈定为目标,分为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分析、遥感影像掩膜处理、尾矿识别和尾矿分布等4个功能模块,并在赣东北地区的德兴铜矿尾矿区进行实验,得到了实验区尾矿分布图,并与实际尾矿区分布图进行对比,证明了软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铜鑫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坝GPS位移监测系统
周玉新, 项宏海, 汪斌
2013, 42(06): 100-103.
摘要
(
115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尾矿坝位移监测多为人工监测,监测频度和精度难以满足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根据铜鑫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的具体情况,设计安装尾矿坝GPS位移监测系统,从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数据离散度控制较好,最大位移控制在精度限定的范围以内,系统完全达到预定精度。
Coupling连接在竖井高压大直径无缝钢管连接中的应用
汤小林
2013, 42(06): 104-105.
摘要
(
12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在赞比亚KONKOLA矿管子井安装中,既没有采用传统的法兰连接或套管焊接,又没有采用快速接头连接,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Coupling连接安装法,这种新工艺的应用为竖井高压大直径无缝钢管快速高质量地安装提供了技术、工艺上的保证。
立式水仓钢结构设施安装
漳立永
2013, 42(06): 106-108.
摘要
(
13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赞比亚KONKOLA铜矿KDMP项目985 m水泵房的立式水仓钢结构设施的安装情况。由于施工方案合理,施工方法及步骤行之有效,安全技术措施到位,既避免了措施工程的发生,又缩短了工期,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安全与环保
三山岛金矿围岩温度梯度测试及工程热环境分析
赵兴东, 修国林, 杨竹周, 华海洋, 刘自成, 李威
2013, 42(06): 109-113.
摘要
(
11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井下热湿工程环境调查,分析三山岛金矿热害产生的根本原因。依据工程热湿环境调查结果,布设该矿围岩温度测试的测点位置,通过对不同中段相对应位置的温度曲线回归,得出三山岛金矿正常围岩温度梯度为2.2 ×10
-2
℃/m,受井下地热影响区域其地温梯度为2.6×10
-2
℃/m。通过对该矿不同热源进行分析,其围岩散热、机械设备、空气压缩及地热资源是致使三山岛金矿井下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对类似矿山热源分析及其治理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层间界面摩擦强度特性研究
朱君星, 张默, 曹作忠, 李东
2013, 42(06): 114-117.
摘要
(
14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干式堆存技术近年来逐渐被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尾矿库堆存技术相比,尾矿干式堆存能够降低尾矿含水量,增强尾矿的力学性能,提高尾矿库的整体稳定性。在利用土工织物大型编织袋充灌尾矿干堆新技术中,土工织物编制袋层间界面的摩擦强度是影响和决定整个尾矿干堆场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根据制作加工简易的大型土工“似直剪仪”,进行不同含水率和法向压力下的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摩擦抗剪强度试验,得出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层间界面摩擦系数和抗剪强度关系曲线,同时用一阶线性拟合的摩擦抗剪强度方程较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该抗剪强度方程能够反映土工织物层间界面摩擦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变形特征,为尾矿土工织物编织袋干式堆存筑坝的稳定性计算提供依据。
西石门铁矿通风系统改造
卢杰, 蒋仲安, 牛伟, 祁建东, 张发胜
2013, 42(06): 118-120+125.
摘要
(
10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石门铁矿北区回风斜井井筒坍塌,中区部分通风巷道被破坏,南区40 m至80 m中段原有的通风巷道全部被破坏,使得各采区通风效果逐渐变差。井下通风不畅,炮烟难以及时有效排出,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在科学测量铁矿现有通风系统的井下风压、风速、温度、湿度及其巷道参数的基础上,对铁矿通风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绘制了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进行通风参数的计算,确定出通风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立足于西石门铁矿目前的采矿生产和巷道布置的实际条件,同时充分考虑了深部开拓的规划,便于深部通风方案与现通风方案的衔接,涉及巷道布置、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及设备、开采技术条件、开拓开采方法等现状和矿井总体规划、开拓开采计划、接替计划等因素。
地震作用下某尾矿坝三维动力稳定性分析
张力霆, 路志南, 李强, 张军
2013, 42(06): 121-125.
摘要
(
10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Fortran语言进行ABAQUS二次开发,编写邓肯-张E-υ模型和等效黏弹性的Umat子程序。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应力法对尾矿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及液化分析,计算了正常运行工况下辽宁省北票某尾矿坝在水平地震波影响下的加速度、动剪应力、动孔压增长模式及液化区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尾矿坝沿坝轴方向加速度最大值出现在距坝底3/4高度处的堆积坝坡面上,放大系数为1.82;坝体最大动剪应力呈层状分布,由坡内向坡外逐渐减小,且数值不是很大;动孔压增长为不规则曲线上升模式,在2~6 s的强震区起伏变化较大,之后趋于平缓;液化区主要集中在沉积滩浅层区域和坝体顶部浸润面以下区域,未贯穿整个坝体。
金东矿业公司铅锌选矿废水处理新工艺研究
王志刚, 陈享享, 张益玮, 韩会丽, 刘述忠
2013, 42(06): 126-128+133.
摘要
(
13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好地解决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梅仙选矿厂铅锌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问题,在分析原PAM废水处理工艺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对JCSS废水处理新工艺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并考察了处理后废水的铅锌浮选效果。结果表明,采用JCSS工艺可以使选矿废水中的COD
Cr
和Cu
2+
、Pb
2+
、Zn
2+
浓度大大低于回用水要求,处理后废水回用于选矿生产不会影响选矿指标,并且JCSS工艺的运行成本比原PAM工艺低1.484元/t。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梅仙选矿厂决定采用JCSS工艺取代原PAM工艺。
黄金矿山深井制冷通风技术应用研究
刘多文, 李许胜, 韩宗欣, 赵振鹏, 施鲁兵
2013, 42(06): 129-133.
摘要
(
99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分析了黄金矿山深井生产高温高湿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结合矿山的通风现状,进行了深井水源热泵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矿井废水的二次利用,温度、湿度、风量都满足了规程的要求和生产的需要。研究内容为同类矿山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露天坑的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廉杰, 郑茂兴, 武飞, 李云云
2013, 42(06): 134-137.
摘要
(
12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对地表存在的露天坑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避免发生各类灾害,对露天坑的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露天坑对周边建、构筑物等的影响程度,对露天坑进行了分类,并对露天坑的主要危害进行了分析。结合不同条件的露天坑,提出了露天坑治理与综合利用的不同措施,并对各措施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阐述,并以工程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说明。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露天坑处理的相关理论,并对不同条件下露天坑的实际处理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玉石洼铁矿通风系统优化效果模拟研究
杨丽, 丁伟, 谭聪
2013, 42(06): 138-142.
摘要
(
11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石洼铁矿22#采场为研究背景,依据气体运动及求解理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模型对22#采场的优化方案进行效果仿真及反风模拟,并将模拟风量与设计风量、正常通风与反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各测点断面风流速度和风量,掌握该反风方式的影响区域及井下各巷道反风时的通风状况、风流方向、风量大小及稳定性。模拟结果与设计结果基本吻合,在反风条件下,各主要回风道的进风量基本达到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并且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在10 min内实现主运输巷道内风向反转。研究表明,通风改造方案确实可行有效,通风线路、方向和风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风机反转,反风效果亦能达到要求。
煤矿塌陷地水体叶绿素a高光谱监测进展与挑战
林丽新, 汪云甲, 熊集兵
2013, 42(06): 143-147+150.
摘要
(
11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矿区水体塌陷地水体叶绿素a时空分布监测始终是个薄弱点和难点。高光谱遥感技术能提供实时、更新、精度较高的信息来对这一特殊水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概述了前人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叶绿素a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运用到煤矿区塌陷地水环境的挑战,并对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和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某金矿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建军, 王卫忠, 任仲罕, 周启明, 曹善忠
2013, 42(06): 148-150.
摘要
(
15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毒有害气体是金矿主要危险源之一。通过对某金矿现场实测和调查,表明金矿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N、S的氧化物,主要来源是爆破产生的炮烟和无轨设备产生的尾气,主要影响因素因地点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采场和掘进巷道中,被截留在爆堆中的炮烟在通风结束后缓慢释放,会导致有害气体浓度短时间内积累,并达到较高浓度;在运输巷及斜坡道中,由于内燃机驱动的无轨设备较多,有害气体浓度主要受无轨设备数量、内燃机总功率大小及通风量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其中CO的浓度与通风量有较大关系。
矿井救生舱与井下空间环境模拟研究
游波
2013, 42(06): 151-154.
摘要
(
13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我国矿山井下作业环境条件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我国矿山救生舱的设计原则,包括供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及有害气体的去除、隔热性、压力系统、电磁干扰等方面的研究。在矿井救生舱自身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井下空间环境模拟条件,为安全人工智能仿真实验奠定了实验基础。
尾矿坝渗流计算及排渗设计
金佳旭, 梁力, 陈天宇, 徐宏达, 董天文
2013, 42(06): 155-157.
摘要
(
127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渗流稳定是影响尾矿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浸润线位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尾矿坝安全稳定。以具体尾矿坝为例,根据现场钻孔实测资料,选取合适的计算参数和边界条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对排渗设施正常运营和发生破坏两种情况下的尾矿坝渗流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初期坝的透水性与尾矿坝渗流稳定关系密切,一旦初期坝的防渗层淤堵,出口处的渗透性降低,坝体的整体浸润线升高,甚至有可能在坝坡处出渗。采用局部水平孔排渗的方案,可以有效地起到排渗的作用,降低坝体的浸润线,保证坝体的安全。
基于点云数据的矿区路面裂缝提取技术
敖建锋, 周鸣, 徐亚楠, 于海霞
2013, 42(06): 158-160.
摘要
(
110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区井工开采时地表沉陷导致的路面裂缝是井工开采常见的损害之一。首先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获取方式将扫描数据按扫描线进行分解,再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突变点的良好检测功能,对矿区沉陷区域内扫描数据中各扫描线包含的路面裂缝信息进行提取,实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综合利用
北海某高岭土尾矿中石英砂的选矿提纯试验
刘思, 高惠民, 胡廷海, 管俊芳, 金俊勋, 任子杰
2013, 42(06): 161-164+167.
摘要
(
14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北海某高岭土尾矿的矿物成分95%以上为石英。为了给该尾矿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按照擦洗—分级—棒磨—分级—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酸擦洗原则流程对其进行石英砂提纯的选矿试验,获得了粒度为0.6~0.1 mm、SiO
2
含量达到99.91%、Fe
2
O
3
含量为79.88 μg/g的高白石英砂产品,并结合选矿试验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针对将来的实际生产提出了不仅可产出高白石英砂,还可获得陶瓷原料、普通石英砂、高岭土等副产品的推荐工艺流程。
钢渣粒度分布对钢渣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
易龙生, 温建, 汪洲, 万磊
2013, 42(06): 165-167.
摘要
(
107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钢渣水泥用钢渣粉的颗粒级配优化提供指导,研究了不同研磨时间下钢渣粉的粒度特性以及相应钢渣水泥的胶凝性能,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钢渣粉各粒级与钢渣水泥胶砂强度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钢渣的比表面积增大,活性增强,从而使钢渣水泥胶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都得到提高。钢渣粉中小于20 μm的颗粒、特别是10~20 μm粒级对钢渣水泥胶砂的强度起促进作用,而大于20 μm的颗粒对钢渣水泥胶砂的强度起阻碍作用,因此要使钢渣水泥具有更好的胶凝性能,应设法提高-20 μm尤其是10~20 μm粒级的含量,同时减少+20 μm粒级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