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智能爆破的产生背景及新思维
    汪旭光, 吴春平
    金属矿山    2022, 51 (07): 2-6.  
    摘要1295)      PDF (1312KB)(828)    收藏
    工程爆破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系统的研究领域。但是,现阶段爆破技术面临着理论未有根本性突破、爆破过程的多元异质信息难以获取、缺乏有效的爆破环境感知技术、爆破施工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统一的数据交互与信息处理机制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爆破技术向“精密控制”方向发展的步伐。近年来,信息化已成为时代潮流,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渗透融合。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我国爆破行业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智能爆破”发展方向。论文介绍了智能爆破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新思维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技术进展
    李国清, 王 浩 侯 杰, 胡乃联
    金属矿山    2021, 50 (11): 1-12.  
    摘要1211)      PDF (1321KB)(869)    收藏
    智能矿山作为未来矿山的生产方式,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受到普遍关注。从宏观战略引导和矿山建设实践两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目标、理念、建设经验、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 的成果。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矿山建设的战略导向和代表性建设实践,得出国外先进矿山采用从矿山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推进方式,我国矿山则从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引导下的智能化战略入手,历经了从数字矿山到智 能矿山的逐步发展过程。对比国内外矿山智能化建设特点后总结得出,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技术积累、融合创新、推进速度、协同建设等方面优势,以数字化技术、5G技术、人工 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支撑,形成与自身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相匹配的技术方案与推进方式。最后总结得出我国的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于,结合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以矿床模型的延伸 应用和匹配于智能矿山的开采工艺变革为前提,在标准化的数据资源规划基础上,构建面向5G+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的生产管控应用场景,实现面向大数据的全局优化决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成业, 李军, 雷少刚, 杨金中, 杨楠
    金属矿山    2022, 51 (03): 1-27.  
    摘要1072)      PDF (1834KB)(585)    收藏
    矿区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监测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前提,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方面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研究的进步,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从矿区地表要素类型识别以及矿区植被、土壤、水体、大气、生态系统的参数反演与监测方面归纳和剖析了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新兴遥感数据的应用提升了监测的时空分辨率,矿区地表要素识别以及参数反演方法得到了优化改进,提升了识别和反演的精度;深度学习和遥感云计算平台在矿区应用中崭露头角。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①深度学习在矿区地表要素识别的应用尚未完全展开,缺乏矿区遥感地表分类体系标准与大规模高分样本库,矿区地表要素识别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②矿区定量遥感参数反演的广度有待拓展,反演与监测方法研究有待深入;③矿区多要素参数的中高分辨率、长时序、高频次同步观测与协同分析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①构建矿区遥感地表分类体系与大规模高分样本库,跟踪最前沿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矿区地表典型要素的高精度识别;②研究矿区场景下的定量遥感物理机理建模方法,拓展遥感反演的矿区要素参数,提升反演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③融合矿区多源大数据,实现参数的中高分辨率、长时序、高频次的体系化同步定量遥感反演与监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露天深孔台阶精细爆破技术研究进展
    谢先启, 黄小武, 姚颖康, 何理, 伍岳
    金属矿山    2022, 51 (07): 7-18.  
    摘要1058)      PDF (3836KB)(754)    收藏
    21世纪以来,随着凿岩设备和爆破器材等新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露天爆破开采规模不断扩大,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技术进入了精细化的新阶段。近年来,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精细爆破理念,总结叙述了露天深孔台阶爆破领域内智能爆破设计、露天凿岩设备、数码电子雷管、现场混装炸药、装药结构和起爆网路6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研发的智能爆破设计系统的种类较多,需结合生产实践加大推广力度,更好地辅助爆破工程设计;②我国露天凿岩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进一步提升凿岩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③数码电子雷管和现场混装炸药提升了爆破器材的本质安全性,且有利于改善破岩效果和降低爆破振动;④装药结构和起爆网路是露天深孔台阶精细爆破技术的重要体现,但相关基础理论尚不完善,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最终实现炸药能量的精确释放并提升能量利用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燊毅, 刘兴平, 蒋之飞, 陈松, 任浏祎, 包申旭
    金属矿山    2022, 51 (06): 115-121.  
    摘要971)      PDF (2672KB)(194)    收藏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 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 矿石 Y2O3 品位为 0. 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 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 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主要嵌布于非金属矿物中,少量硅铍钇矿 内有石英包裹体,极少数硅铍钇矿与磁铁矿伴生,少量褐钇铌矿与锆石连生,极少数褐钇铌矿内有石英包裹体。 两种 稀土矿物都以微细粒嵌布为主,硅铍钇矿主要集中在 - 0. 074 mm 区间内,占比为 76. 47%;褐钇铌矿主要集中在 -0. 053 mm 区间内,占比为 76. 92%。 对矿石开展磁选—浮选联合工艺预富集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 074 mm 占 60% 时,采用磁选除铁,除铁尾矿采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浆,水玻璃作为抑制剂,水杨羟肟酸、油酸钠和氧化石蜡皂组合 捕收剂进行浮选,初步得到了 Y2O3 品位 2. 32%、回收率 40. 09%的稀土精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智慧矿山技术体系研究与发展路径
    王国法, 庞义辉, 任怀伟
    金属矿山    2022, 51 (05): 1-9.  
    摘要957)      PDF (2060KB)(584)    收藏
    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理念与内涵,阐述了现阶段智慧矿山建设存在的关键共性难题,提出了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与智能化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性,构建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总体技术体系架构,从生产矿井与新建矿井两个维度提出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技术路径,明确了不同建设条件矿井进行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建设的重点内容。系统阐述了张家峁煤矿、巴拉素煤矿智能化建设经验与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了我国智慧矿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双碳”背景下露天矿智能化建设新模式的技术路径
    顾清华, 李学现, 卢才武, 阮顺领, 江 松
    金属矿山    2023, 52 (05): 1-13.  
    摘要797)      PDF (3164KB)(341)    收藏
    随着智能化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开采模式需要不断革新,目前我国露天矿智能化建设存在不少 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采矿设计和工艺已不能适应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智能装备的发展,“双碳”背景下对原有的生产 模式和装备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回顾露天矿智能化建设的现状,重点围绕“双碳”背景下露天矿低碳智能开采转型 升级问题,探索了一种低碳、连续、高效、安全的露天矿智能化建设新模式———CDEC 采矿模式。 该模式内涵包含 4 个 方面,即清洁能源开发及碳封存与利用( Carbon)、露天矿开采设计的新理念( Design)、新能源智能装备定制化方案 (Equipment)以及露天矿无人连续生产工艺(Continuous)。 随后分别从构建多能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探索露天矿 山低碳连续生产工艺、开发碳封存与生态碳汇技术体系 3 个方面探讨了该模式的技术路径。 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 利用+新能源装备+碳封存与利用”的绿色能源供给利用方式,形成“移动缓冲装载机(可选) +无人驾驶+破碎系统+皮 带运输或升降装置”的无人连续生产工艺,为“双碳”背景下露天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我国深部矿井热环境调控研究近 20 a 进展及展望
    王运敏, 李 刚, 徐 宇, 任甲泽, 贾敏涛, 周 伟
    金属矿山    2023, 52 (03): 1-13.  
    摘要767)      PDF (3472KB)(340)    收藏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转移,高地温热害成为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逐渐成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耗能形式,影响着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概述了矿井通风传 热理论发展脉络和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剖析了目前常用的降温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深部矿井热环境调 控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机械制冷通风降温是目前主要的矿井热害治理方式,但存在成本高、维护困难、冷 量利用率低、降温效果不理想等不足。 为提高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效果,应秉持“节源开流”的新思路,在矿井开拓过程 中实施主动降温措施,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联合降温。 此外,可结合智能通风系统精准控温降低冷量消耗,采用循环 通风降温技术提高冷量利用率,应用高性能降温防护服应对特殊高温场景。 将传统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思路转变为地 热资源利用理念,实现矿井热环境调控与地热资源开采协同,是高效解决深井降温和升级矿井能源结构体系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矿山地质环境“天—空—地—人”协同监测与多要素智能感知
    陈国良, 时洪涛, 汪云甲, 周大伟, 刘 鑫, 王行风, 庄会富
    金属矿山    2023, 52 (01): 9-16.  
    摘要755)      PDF (2568KB)(388)    收藏
    矿区地质灾害突出、环境问题复杂,其多尺度、连续性和整体性监测及生态环境多要素耦合演变机理研 究,是我国矿区生态保护总体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 为解决矿区地质环境多平台、多要素、多尺度和时空协同监测问 题,基于对地观测技术、地基设备和人工调查手段,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天—空—地—人”立体协同监测及多要素精 准感知技术体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矿区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融合模型,开发知识引导和数据学习双向驱动的 智能化地质环境信息提取方法,从而实现矿区全生命周期地质环境演变的智能反演与感知。 研究表明:“天—空— 地—人”协同监测与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多要素精准感知,是矿区生态环境多要素耦合演变机理研究的重要基 础,能够为矿山地质环境“信息智能获取—知识学习—辅助决策”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撑,为矿区安 全高效开采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铝灰的处理技术、环境评价及相应管理政策
    沈凌峰 王 丽 徐 芮 吕 斐
    金属矿山    2021, 50 (07): 16-26.  
    摘要538)      PDF (1267KB)(668)    收藏
    铝灰是制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含有大量的金属铝及铝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工业回收和再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常含有Cr、Cd、Pb等重金属元素和F-、Cl-、CN-等有害离子,在污染土壤的同时,还会随着重金属元素和有害离子迁移导致地下水污染。随着我国2020年铝灰产量进一步上升,寻求经济绿色的铝灰回收方法、恰当的环境评价方法和合理可行的管理政策迫在眉睫。从铝灰处理方法、环境评价方法和铝灰管理政策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处理铝灰的方法、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现阶段而言,国内外铝灰处理方法主要分为铝灰回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中铝灰回收又分为火法回收和湿法回收。其中火法的无盐回收法,不引入盐类添加剂,污染较小、回收率较高,在未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铝灰资源化是以铝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建材和药剂,由于材料成本较低、性能优越,对环境的污染少,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环境评价方法则是以《土壤环境(试行)评价标准》(HJ 964—2018)和《地下水环境评价标准》(HJ 610—2016)为基础,结合多种统计方法给出包括环境变化趋势、承载上限等在内的评价结论,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科学的评价方法。铝灰管理政策是从国家法规、地方政策和部分企业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铝灰危害性和当前堆积管理政策,给企业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总而言之,从铝灰处理、环境评价和管理政策不难看出,科研和生产势必要紧密结合,推动铝灰处理方法朝着绿色无毒、综合利用的方向前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数码电子雷管在高瓦斯矿井岩巷爆破掘进中的应用
    杨仁树, 鲍舟琦, 王雁冰, 胡少银, 谢平, 贺治浩
    金属矿山    2022, 51 (07): 27-34.  
    摘要408)      PDF (2364KB)(426)    收藏
    传统的电雷管只有5个段别,不能满足孔内分段技术对延期时间的要求。数码电子雷管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可任意设定爆破延期时间,最小延时时间可设为1 ms,满足瓦斯巷道130 ms内完成爆破过程的要求。另外,目前煤矿岩巷深孔爆破掘进中,由于炮孔底部岩石夹制作用增大导致出现炮眼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数码电子雷管,应用孔内分段掏槽爆破技术,将原先掏槽孔内连续装药改为分段装药,实现了分段延时起爆。将新技术方案在淮南顾北煤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码电子雷管,应用孔内分段技术,对比原方案单循环进尺提高了约0.7 m,炮孔利用率提高了约10%,平均块度减少了15%左右,且断面完整没有明显大块,为下一循环提供了良好条件。预估月进尺可由65 m提升至100 m,总体上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作为数码电子雷管在井下岩巷掘进的先行试验,在高瓦斯情况下数码电子雷管仍可正常使用,可为今后类似岩巷的爆破掘进施工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岩石钻孔爆破能量调控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冷振东, 高启栋, 卢文波, 陈 明, 周桂松, 范 勇
    金属矿山    2023, 52 (05): 64-76.  
    摘要408)      PDF (4979KB)(986)    收藏
    岩石钻孔爆破过程涉及复杂的温度—流体—应力—化学( T—H—M—C)耦合过程的相互作用,其实质 是炸药能量释放、传输与转化过程,研究爆破能量调控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降低有害效应具有重要 意义。 聚焦炸药非理想爆轰模型、炸药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机制、爆破能量传输模型、爆破能量分配规律等方面,系统梳 理了岩石钻孔爆破中炸药能量释放、传输与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炸药爆破破岩的能量利用率依赖 于整个爆轰波的压力分布,炸药非理想爆轰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在波后稀疏波内释放;传统的波阻抗匹配理论对爆 破破岩过程的描述过于简化,并不能合理地描述炸药和岩石之间的能量传输过程;可以从炸药能量的释放过程和传 输转化两个环节实现对爆破能量的调控,主要有基于性能可调炸药的爆破能量调控技术、基于电子雷管精确延时的 爆破能量调控技术、基于起爆位置和起爆方式的爆破能量调控技术、基于装药结构优化的爆破能量调控技术等。 在 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岩石钻孔爆破能量调控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该技术 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人工智能背景下采矿系统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顾清华, 江松, 李学现, 卢才武, 陈露
    金属矿山    2022, 51 (05): 10-25.  
    摘要340)      PDF (2418KB)(522)    收藏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采矿系统工程作为采矿工程与系统工程的交叉学科方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梳理了采矿系统工程涉及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采矿系统工程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通过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综述了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采矿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对象,最后指出了未来采矿系统工程在跨学科应用、大系统优化及智能采矿方面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以进化计算和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化无人采矿装备,无人采矿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模式,采矿生产各工艺流程智能化和多系统融合大数据平台等4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引领智能矿山建设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采矿工艺的结合必将推动采矿系统工程学科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人工智能在矿物加工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汤化明, 王玲, 杨国华, 贾蓝波, 熊雨婷, 夏亮亮, 王龙, 刘胜昌, 聂轶苗, 刘淑贤
    金属矿山    2022, 51 (02): 1-9.  
    摘要304)      PDF (1471KB)(349)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具有很好地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可以排除依赖人为经验操作所导 致的稳定性低和可解释性差等问题,成为矿物加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在对人工智能矿物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原理简单阐述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在矿物鉴定、磨矿和浮选过程的预测和监控等工艺 流程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统一标准的矿物数据集、 增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加强矿物加工工艺全流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 究、开发全流程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矿物加工设备等研究方向,可为加速推进该领域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预裂爆破成缝宽度与线装药密度关系试验研究
    王亚强 杨海涛, 李 晨 马海洋 李二宝,
    金属矿山    2021, 50 (07): 89-95.  
    摘要282)      PDF (2295KB)(535)    收藏
    随着我国露天矿山高台阶陡帮开采工艺的应用,预裂爆破控制技术成为保护边坡、控制爆破振动次生灾害的重要手段。为了对矿山临帮区域的预裂爆破关键工艺参数(线装药密度)及不同线装药密度下的 预裂成缝宽度进行精确计算,以乌山铜钼矿为例,结合岩体破坏判据及炸药爆炸压力作用规律,对预裂爆破线装药密度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预裂孔开裂及预裂缝贯通时的线装药密度理论公式。结合矿山典 型岩性——黑云母花岗岩物理力学测试参数,计算得出矿山典型岩石开裂及预裂缝贯通时的线装药密度分别为0.196 kg/m、0.528 kg/m。通过数值模拟及回归分析,讨论了线装药密度与预裂爆破成缝宽度之间的关系 ,选取线装药密度0.50、0.54、0.57、0.60 kg/m 4种方案,对预裂孔自起爆至形成贯通裂缝全过程的网格单元失效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线装药密度为0.5~0.6 kg/m时,预裂缝宽度与线装药密度可用如下函数 关系描述:y=-172x2+213x-60 (R2=0.98),且预裂缝宽度随着线装药密度增加而增大。在试验矿山开展了现场预裂爆破试验,并对预裂缝后方30 m处的爆破振动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贯通的预裂缝后方30 m 处综合减振率达31.3%以上;未贯通的预裂缝存在沾帮联结现象,且减振效果明显降低,相对于预裂缝贯通时,减振率降低了4.3%~5.6%;当预裂缝贯通后,线装药密度进一步增加0.06 kg/m,降振率仅提高了1.3%,进 一步分析认为:当预裂缝完全贯通后,继续增大线装药密度对降振效果的提升意义不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二次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试验研究
    石家力 黄自力 秦庆伟 袁晨光 陈精智 周 毅
    金属矿山    2021, 50 (07): 206-210.  
    摘要237)      PDF (1835KB)(494)    收藏
    次铝灰是再生铝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成分复杂,含盐量高。襄阳某再生铝厂二次铝灰产量巨大,长期堆存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为减轻二次铝灰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二次铝灰的高值化利用 ,采用水洗—酸浸—聚合熟化工艺制备聚合氯化铝。试验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pH值等条件对聚合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和盐基度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聚合氯化铝进行XRD、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表 征分析。结果表明:水洗渣酸浸液在聚合温度70 ℃、聚合时间5 h、聚合pH值3.0等优化条件下,制备出产品的氧化铝含量、盐基度分别为9.09%和46.30%,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质量标准;XRD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合 成的聚合氯化铝中金属杂质含量较低,氯化钠含量较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氯化铝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和聚合态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甘肃北山大旗山首例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的发现: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成功案例
    丁书宏 , 叶红刚 , 魏万鸿
    金属矿山    2021, 50 (08): 122-130.  
    摘要236)      PDF (5496KB)(333)    收藏
    大旗山中型铅锌矿是甘肃省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发现的首例陆相火山—次火山热 液型铅锌 矿床。该矿床是在筛选 1∶20 万区域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开展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圈定异常,利用 1∶1 万岩 石测量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获得的大旗山铅锌矿重要找矿发现。通过 深部钻探工程控制, 矿床达到中型规模,实现了大旗山一带的找矿突破,找矿前景可观。大旗山铅锌矿的发现表明 ,通过区域化探异常 筛选,逐步聚焦异常查证,选择合理的查证方法,能有效提高找矿效率,缩短找矿周期。大旗 山铅锌矿找矿成功,也 证实了甘肃北山大面积出露的中二叠统方山口组火山岩地层具有良好的铅锌找矿前景,对区域 找矿具有重要的示 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张家洼铁矿崩落转充填采矿工艺及结构参数研究
    赵增山, 张舟, 金爱兵 , 毕坤
    金属矿山    2021, 50 (08): 1-9.  
    摘要235)      PDF (3458KB)(514)    收藏
    随着绿色矿山理念的发展,崩落法矿山逐渐向充填法转型,隔离矿柱厚度和矿房参数对崩落转充填 后采场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张家洼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对隔离矿柱位 移进行求解获得保证下部充填采场稳定的隔离矿柱安全厚度。同时,利用 FLAC3D软件对不同矿房跨度和充填工 艺回采过程中的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最优采矿工艺和结构参数。研究表明:①12.5 m 厚隔离矿柱能够 满足过渡阶段采场稳定性;②15 m 矿房跨度顶板拉应力集中较大,且顶板位移显著增大,为了确保回采安全,优先 采用 10 m 矿房跨度,在顶板条件好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 12 m 跨度;③采用 3 MPa、4 MPa 和 5 MPa 强度的人工假顶 均可保证下中段开采过程中采场稳定,因此可将 3 MPa 作为人工假顶的充填体强度标准;④阶段矿房内人工假顶 上部采用 1 MPa 充填体整体充填满足二步采充填体单侧揭露稳定要求,可降低原设计多次不同强度分层充填带来 的施工组织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氧化锑矿选别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进明 , 陈建华 , 董发勤, 杜明霞 , 傅开彬
    金属矿山    2021, 50 (12): 21-27.  
    摘要230)      PDF (1904KB)(321)    收藏
    氧化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锑矿资源,但目前还不能得到高效回收,氧化锑矿选别仍是选矿领域的一个 难题。开展氧化锑矿回收基础理论和工艺研究,对于延长锑资源利用年限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 来,广大选矿科技工作者对氧化锑矿选别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些选别方法主要包括重选法、硫化浮选法、直 接浮选法等。对氧化锑矿选别工艺与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在重选 方面要开发高效微细粒氧化锑矿重选回收装备,并研究其在复杂力场中的运动规律;在硫化浮选方面需要加强硫 化机理研究,筛选高效、低廉的硫化剂,降低硫化温度,硫化前对氧化锑进行预富集;在直接浮选方面应继续加强氧 化锑矿浮选机理研究,提高浮选药剂的捕收能力与选择性,并加强氧化锑矿溶解的浮选溶液化学研究,开展氧化锑 与其他脉石矿物表面异相凝聚、溶解离子表面转化等交互作用行为及机理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钨矿选冶废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孟祥松, 孙伟, 高志勇, 韩海生, 张晨阳, 刘若华, 陈攀, 刘润清, 岳彤, 王艳秀, 亢建华, 林上勇, 景高贵, 吴美荣, 杨磊
    金属矿山    2021, 50 (06): 86-97.  
    摘要222)      PDF (2472KB)(320)    收藏
    钨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钨矿选矿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水玻璃、固体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等,钨冶炼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COD、氨氮、氟化物、磷和砷等,因此钨矿选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其中,COD是钨矿选冶废水中很难去除的污染物,其来源于废水中残留的脂肪酸盐或羟肟酸盐浮选药剂。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结合钨矿选矿和冶炼常用流程,对钨矿选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影响废水循环利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于钨矿选矿废水,原浆混凝技术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从源头降低尾矿水的COD,应考虑推广应用;同时,应大力发展钨矿选矿厂内各种中矿精矿浓密机溢流水、精矿干燥脱水返回至原浮选流程的实践,此举对原流程浮选指标影响最小,且可节约浮选药剂。对于钨冶炼废水,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势必要采用组合工艺处理,而电化学技术由于管理运行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而有望成为钨冶炼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