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1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2-07-15
    专题综述
    现代金属矿业的发展主题
    古德生, 周科平
    2012, 41(07):  1-8. 
    摘要 ( 16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是矿业大国,但非矿业强国。为了加速金属矿业现代化,依据国情,思考未来,提出了我国金属矿业的三大发展主题,即绿色开发、深部开采和智能采矿。对发展主题的相关定义、内涵、创新背景、科技需求与发展前景等分别进行了讨论,进而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学术思想。
    采矿工程
    程潮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诱发地表变形规律
    宋卫东, 王欣, 杜建华
    2012, 41(07):  9-12+18. 
    摘要 ( 160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武钢程潮铁矿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GPS测量和水准测量,建立了193个水平位移点和95个沉降点的地表塌陷监测系统,对塌陷区中心和周边地带进行为期12个月的地表变形监测,特别是对沉降量、沉降漏斗发展过程剖面图、矿区关键构筑物的变形、地表移动边界随时间及地下采空区的扩展关系分析,总结出该矿地表塌陷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体开采顺序的数值分析
    杨继胜, 余伟健
    2012, 41(07):  13-18. 
    摘要 ( 13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体开采工作,根据某矿山实际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分析了不同中段(垂直方向)和同一中段(水平方向)矿体的回采顺序(共5个方案),并综合比较了应力场分布、围岩移动规律和孔隙水压力聚集等指标,得到了最优回采方案。结果表明,对于该矿Ⅱ3矿体,不同中段的回采顺序宜采取从上往下方式,而同一中段回采时,应采用中央向两端的顺序。
    尾砂胶结物充填采空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费鸿禄, 杨卫风, 张国辉
    2012, 41(07):  19-22. 
    摘要 ( 125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柱的安全回采及采空区处理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员的安全。以内蒙古某矿区铁锌多金属矿山工程地质为依据,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探测多次爆破下回采巷道围岩损伤累计增长规律,通过尾砂胶结物充填技术,以FLAC3D模拟巷道围岩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主要是应力、应变及变形位移量的分析,对矿山安全回采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厚煤层综放面切眼跨度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贾尚昆, 李晓辉, 高建政
    2012, 41(07):  23-27. 
    摘要 ( 13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放面切眼是一种特殊的煤层巷道,由于其跨度大、顶煤厚和围岩整体强度低等特点,导致切眼围岩稳定性较低,支护困难。以西沙河煤矿1901综放面为研究背景,在现场生产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切眼围岩的破坏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详细分析不同切眼跨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切眼跨度的增大,顶板及两帮塑性区增大,最大位移值增大;且应力由帮部向顶角转移,顶角破坏严重,应重点支护。最后提出支护方案,并进行工业性试验,效果良好。
    龙泉尾矿坝渗流场计算分析及降水工程设计
    陈国强, 陈柏林, 余克林, 杨宏光
    2012, 41(07):  28-30+34. 
    摘要 ( 12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坝的渗流状态是影响尾矿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坝体浸润线是尾矿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以浙江龙泉尾矿库为例,通过尾矿坝渗流场的模拟,对传统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浸润线进行对比验证,以确定坝体浸润线,并设计采用辐射井降水技术降低坝体浸润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工程效果。
    渐进式大直径空孔螺旋掏槽成腔过程数值模拟
    柯波, 李萍, 冯超东, 钟华明
    2012, 41(07):  31-34. 
    摘要 ( 155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ANSYS/LS-DYNA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对渐进式大直径空孔螺旋掏槽爆破成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炸药爆炸体积扩展过程中腔体形态变化的直观图形。结果表明:爆破应力波以柱面波的形式传递,而且空孔能较好地起到自由面的作用,同时还验证了渐进式大直径空孔螺旋掏槽成腔理论的合理性。整个数值模拟研究实现了掏槽爆破成腔成型过程的可视化,对预测掏槽爆破效果和优化爆破技术参数具有积极意义。
    金川二矿区16行保安矿柱回采可行性研究
    江文武, 徐国元, 李国建
    2012, 41(07):  35-37. 
    摘要 ( 13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FLAC3D软件,以保安矿柱控制地压活动作用能力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保安矿柱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柱形成初期,它能有效地抑制其相邻区域的地压活动。然而,当矿柱垂直高度增加时,矿柱发生变位破坏,储存在矿柱内部的应变能得到了释放,其矿柱自身的整体刚度降低,矿柱控制地压活动的作用效应随之减弱,它已不可能以“刚度较大的整体结构”在地压控制过程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因此,在对该矿柱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该矿柱进行安全回采。
    粗糙节理对应力波透射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谢冰, 杨仁华, 夏祥
    2012, 41(07):  38-41. 
    摘要 ( 13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算例验证了利用UDEC研究应力波在节理位置传播时的透射率的可靠性;基于所定义的中线截距平均值与节理起伏均方根,建立了10种含不同粗糙程度的节理模型。研究表明,当节理的中线截距平均值相同时,应力波通过粗糙节理的透射率随节理起伏均方根的增大而降低;当节理起伏均方根相同时,应力波通过粗糙节理的透射率随节理中线截距平均值的增大而增大。 节理|粗糙度|应力波|透射率
    西石门铁矿南区贫富兼采技术研究
    任凤玉, 常帅, 刘娜
    2012, 41(07):  42-44+49. 
    摘要 ( 16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石门铁矿南区受浅部采场盗采严重、出矿品位低、产能低以及深部矿体开采难度增大、开拓滞缓影响,生产中出现产量任务紧、原矿品位低、过渡衔接困难等问题。为此,在分析岩体可冒性的基础上,提出上部贫矿与下部富矿平行开采的方案,并通过改进回采方法,达到提高矿石生产能力和实现贫富兼采的目的。此外,针对深部开拓滞后问题,提出主体工程分段同时施工的技术措施,以加快下位工作面开拓进度。
    复杂条件下深井软岩开拓巷道变形破坏分析
    李男男, 顾士坦, 于凤海, 蒋邦友
    2012, 41(07):  45-49. 
    摘要 ( 146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650 m开拓大巷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受到东西相邻工作面回采影响,巷道围岩发生了严重的变形破坏。现场围岩探测分两步:前期围岩松动圈探测和后期围岩钻孔可视化探测,得到了松动圈的范围及围岩裂隙发育情况,同时对比得出围岩破坏范围向深部延伸,松动圈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松动破坏现象。根据深井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力学特性,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巷道受力模型并分析了大巷周围受力关系,提出了倾斜工作面倾向的“传递梁”结构和两工作面顶板垮落后大巷顶板所形成的“局部块”结构。结合现场钻孔可视化探测结果及现场观测,总结出大巷变形特点及造成巷道围岩变形的原因,为大巷二次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同时为类似矿井开拓巷道的支护提供借鉴。
    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爆破拆除数值模拟
    佘勇, 池恩安, 赵明生
    2012, 41(07):  50-52+55. 
    摘要 ( 15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保册亨岩架大桥拆除爆破的顺利进行,在拆除爆破前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分别考虑了爆破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差异,建立了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对所提出的爆破方案进行了预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浅孔爆破与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确定利用此方案进行爆破施工。通过与实际爆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值模拟技术可对爆破方案进行验证并优化,能够有效地指导爆破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覆盖层漏风特性研究
    张亚宾, 乔兰, 甘德清, 陈超
    2012, 41(07):  53-55. 
    摘要 ( 146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首钢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漏风的实际问题,以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理论为依据,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孔隙率条件下覆盖层的漏风特性,得到了不同孔隙率条件下覆盖层厚度与漏风系数的关系,对指导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破碎带水理特性对大孤山铁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刘志仲, 法立滕, 马宁, 李辉
    2012, 41(07):  56-58. 
    摘要 ( 145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孤山露天矿破碎带在暴雨下的稳定性问题,重点分析水理特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AC2D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含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岩体的水理性质,进而影响其稳定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边坡的强度逐渐降低,安全系数也呈减小趋势。当含水率达到7.39%时,安全系数为1,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含水率大于这个值时边坡发生破坏。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的简易数值模拟方法
    范才兵, 李占科, 王学明
    2012, 41(07):  59-63. 
    摘要 ( 275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钢集团赤峰金鑫矿业有限公司类比德兴铜矿的闪长斑岩和变质千枚岩边坡确定的最终边坡角太小,导致剥离量太大,开采效益低下。为此,应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PHASE2确定最终边坡角,并应用二维极限平衡法确定最终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计算表明,该矿的最终边坡角上盘应不超过48°,下盘应不超过50°,相应的平均稳定性系数分别为2.99、3.49。研究证明该方法简便、直观、快速、可靠。
    黄泥-碎石泵送胶结充填料性能研究及应用
    袁梅芳
    2012, 41(07):  64-66. 
    摘要 ( 17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破碎的井下废石为充填骨料,黄泥为黏结材料,水泥为胶结材料,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黄泥-碎石泵送胶结充填料,通过7种配比的室内试验和井下现场泵送充填配送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泵送性能。研究表明该充填料具有泵送浓度高、初凝快、强度大、可泵性好、对管道磨损小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破碎矿岩预应力全长锚固数值分析
    康宝伟, 王贻明, 吴粲, 李占炎, 王晶军, 吴爱祥
    2012, 41(07):  67-70. 
    摘要 ( 160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色集团卢安夏铜业公司巴鲁巴铜矿下盘凿岩巷道矿岩破碎,易风化垮塌,遇水易泥化崩解。普通注浆锚杆无法满足此处巷道稳固性要求,考虑使用预应力锚杆,给围岩提供主动支护。利用FLAC3D软件对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比较了全长锚固的预应力注浆锚杆和普通注浆锚杆在控制巷道变形中的不同力学原理。模拟显示,预应力注浆锚杆能够减少巷道顶板沉降量达10 mm以上,相比普通注浆锚杆,提高了近2倍。因此,在矿岩破碎带,采用预应力注浆锚杆维护巷道稳定性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支护效果,还需对巷道顶板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形成喷锚联合支护。
    矿物工程
    内蒙古某高硫铜铅锌多金属矿浮选试验
    马龙秋, 周世杰, 李阔
    2012, 41(07):  71-76. 
    摘要 ( 16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高硫铜铅锌多金属矿矿石性质复杂,金属矿物之间共生密切。按探索试验确定的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抑硫浮锌流程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粗4精1扫铜铅混浮、1粗1精1扫铜铅分离、1粗4精1扫抑硫选锌、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可以获得优质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硫精矿,且产品中其他杂质元素含量均较低,达到了铜、铅、锌、硫分离效果。
    提高江西某高硫铜矿铜回收率试验
    胡淼, 彭会清, 周海欢, 张晓舟
    2012, 41(07):  76-78. 
    摘要 ( 16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高硫铜矿山逐步转向地下开采,矿石性质变化较大,现场工艺流程难以适应入选矿石性质的变化,导致铜回收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在现场工艺流程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新型高效捕收剂PLQ-4应用及中矿再磨再选系统优化改造研究。研究表明,采用PLQ-4部分替代丁基黄药,将更多中矿直接给入再磨系统,减少未解离铜矿物在流程中的循环,最终可取得铜品位为22.75%、回收率为83.85%的铜精矿,与模拟现场工艺技术条件下的实验室指标相比,在精矿铜品位相当的情况下,铜回收率提高了2.82个百分点。
    内蒙某磁黄铁矿型硫化铜矿选矿试验
    邱廷省, 杨云, 赵冠飞
    2012, 41(07):  79-81. 
    摘要 ( 138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某磁黄铁矿型硫化铜矿由于采出矿石硫品位不断升高,给铜硫综合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对铜硫综合回收工艺及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产品细度为-74 μm占75%,以QP-03为铜矿物捕收剂、X为浮铜尾矿中硫的活化剂,采用1粗2精1扫浮铜、1粗1精1扫选硫、中矿顺序返回的优先浮选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可以获得铜品位为20.81%、回收率为92.97%、含硫38.81%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4.37%、回收率为52.49%、含铜0.34%的硫精矿。
    新疆某微细粒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李吉云, 陈慧杰, 袁艳, 魏婷婷
    2012, 41(07):  82-84. 
    摘要 ( 199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新疆某铜品位为0.52%、钼品位为0.028%的细粒嵌布铜矿石进行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工艺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铜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60%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与Z-200为组合捕收剂(质量比为1∶4),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可以获得铜品位为20.52%、铜回收率为92.54%、含钼0.95%、钼回收率为78.04%的铜钼混合精矿。  
    铜镍硫化矿浮选中镁质硅酸盐矿物的抑制途径
    曹钊, 张亚辉, 孙传尧, 曹永丹
    2012, 41(07):  85-87+94. 
    摘要 ( 18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铜镍硫化矿中MgO脉石矿物的晶体结构、理化性质及其与可浮性的关系,总结了铜镍硫化矿浮选中含镁脉石矿物进入浮选精矿的可能途径及对策,着重介绍了含镁脉石矿物表面活化离子的作用及消除机理,最终得出采用高效金属离子络合剂对矿物表面进行清洗预处理,恢复矿物的原本浮游性,再用选择性抑制剂抑制含镁脉石矿物,将是处理含镁硅酸盐铜镍硫化矿物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老挝某红土型铝土矿矿石溶出性能研究
    徐石头
    2012, 41(07):  88-90. 
    摘要 ( 16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老挝某铝土矿矿石溶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得出该矿石的适宜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150 ℃,溶出时间40 min,石灰添加量3%,循环母液苛性碱质量体积浓度220 g/L,母液氧化钠与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3.40,配料固含量350 g/L,配料中氧化钠与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1.45。在此条件下Al2O3的溶出率达80%。
    朝鲜某复杂难选钽铌锆矿选矿试验研究
    高玉德, 韩兆元, 王国生
    2012, 41(07):  91-94. 
    摘要 ( 150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朝鲜某大型碱性花岗岩型钽铌锆矿床矿石化学成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有用矿物之间以及与脉石矿物之间解离性差的特点,采用细磨—脱泥—钽铌锆混合浮选流程处理该矿石,在原矿Nb2O5、ZrO2、Ta2O5品位分别为1.17%、3.12%、0.046%情况下,最终可获得Nb2O5、ZrO2、Ta2O5品位分别为9.43%、24.95%、0.36%,回收率分别为77.37%、76.77%、75.13%的钽铌锆混合精矿。
    四川某难选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
    张凌燕, 李向益, 邱杨率, 管俊芳, 彭伟军, 秦元祥, 姜甫
    2012, 41(07):  95-98. 
    摘要 ( 154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开发年代较久的四川某细粒难选石墨矿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较低的问题,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对粗精矿再磨再选次数、低品位中矿的处理工艺、全闭路流程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固定碳含量22.46%的试样,采用1次粗磨1次粗选1次扫选,粗精矿5次再磨6次精选,中矿1~中矿4合并再磨再选、再选精矿返回再磨1作业,中矿5~中矿7合并进入再磨2作业,最终获得了固定碳含量为90.47%、回收率为87.34%的精矿。
    组合捕收剂LG-01反浮选贵州某碳酸盐磷矿
    徐伟, 兰丰, 杨松, 胡德禹, 张仁忠, 陈跃, 解田
    2012, 41(07):  99-101+105. 
    摘要 ( 15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实验室合成的一种含羟基、羧基及硫酸酯基团的阴离子捕收剂LSMFS,与一种廉价脂肪酸皂组合复配出一种新型碳酸盐磷矿捕收剂LG-01,以P2O5品位为25.31%的贵州某碳酸盐磷矿为对象进行了反浮选效果研究,并用IR分析法探讨了组合捕收剂的主要成分分别与碳酸盐磷矿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表明,组合捕收剂LG-01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温度不敏感的低毒、高效捕收剂,1次粗选即可获得P2O5品位为34.79%、回收率为90.64%、含MgO 1.01%的优质磷精矿。
    青海小沙龙铁矿石工艺矿物学和可选性研究
    肖小强, 王生龙, 张涛
    2012, 41(07):  102-105. 
    摘要 ( 166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详细阐述了青海小沙龙铁矿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的类型及结构构造、主要化学成分、铁物相、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铁矿物的嵌布特征、磁铁矿的嵌布粒度及解离特征,并对原矿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流程的可选性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磁铁矿大多呈细粒、微细粒稠密或稀疏浸染于脉石矿物中,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比较密切;磁铁矿的嵌布粒度比较细,当磨矿细度为-0.028 mm 占85%时,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达到85%左右;2段磨矿—2段磁选工艺流程更简洁,能耗和经济效益指标更优越。
    地质与测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产勘查靶区优选
    齐文涛, 木合塔尔·扎日, 吴天伟, 张琨, 刘学良
    2012, 41(07):  106-109. 
    摘要 ( 16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固体矿产勘查靶区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层次分析法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而可以对找矿靶区进行评价和优劣排序,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可以为找矿靶区的圈定提供系统的依据。  
    TIN结构多分辨率地形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关键技术
    韩永, 丁圆婷, 赵艳楠
    2012, 41(07):  110-111+116. 
    摘要 ( 164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Quadtree算法将整个区域的DEM数据进行静态分块,对各个子块分别构造TIN,通过VDPM简化算法将TIN简化生成不同分辨率的层次模型,最后应用四叉树算法建立有效的空间索引模型,实现显示时的动态调度。当视点位置改变时,实时调整四叉树结构,从而实现地形的实时可视化。多分辨率LOD算法不仅能简化数据,还能使三维视觉效果更接近真实地形状况。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西南地区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李富, 李华, 杨剑
    2012, 41(07):  112-116. 
    摘要 ( 135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EH4电导率成像系统方法原理及其特点,并探讨其探测深度。论述目前西南地区地质调查中的物探方法技术,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以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云南德宏州隐伏构造深部探测、武定矿产调查、云南抗旱找水和腾冲火山口探测方面的应用为例,证明使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西南地区地质调查中的可行性。
    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碎斑熔岩地球化学特征
    司秋亮, 王恩德, 崔天日, 李伟, 吴新伟, 江斌, 李林川
    2012, 41(07):  117-119. 
    摘要 ( 13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兴安岭柴河地区开展1∶50 000区调工作时发现了碎斑熔岩体。柴河碎斑熔岩是一种特殊成因的火山岩,属太平洋岩系钙碱质系列岩石,岩石分类属于流纹岩类,稀土配分属铕亏损且轻稀土富集型,Rb、Th元素富集,Ba、K元素亏损明显。
    机电与自动化
    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左敏
    2012, 41(07):  120-122+140. 
    摘要 ( 204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区视频监控系统是矿山的一个重要系统,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均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很难实现对矿山的全方位监控。为此提出了利用机器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视觉技术实现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利用该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实现对矿山的全面监控。
    数字矿山建设中的系统应用集成与数据共享方法
    孙效玉, 张维国, 杨宏贤
    2012, 41(07):  123-125+129. 
    摘要 ( 12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山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系统独立运行和数据独立使用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应用数字矿山理念进行系统应用集成与数据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既实现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和数据共享,又保证各应用系统运行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还不给各研制单位增加过多的额外工作量,提出了通过总控平台进行系统应用集成、通过数据复制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并根据矿山企业的业务特点,分实时转换、定时转换、人工控制转换3种情况进行数据转换。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佟彦军, 冯夏庭, 孙伟博, 王燕
    2012, 41(07):  126-129. 
    摘要 ( 18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场混装炸药车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是解决炸药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安全问题的理想手段。针对现场混装重铵油炸药车存在的原料测量和输送控制精度较低,所生产炸药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新型的混装车控制系统,在流量控制中采用了闭环控制,并采用了模糊-PID混合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炸药生产过程中原料配比和流量的精确控制,保证了配料精度,大大提高了混装炸药车的生产效率和炸药质量。
    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节点的设计
    梁毓明, 张振利
    2012, 41(07):  130-132+140. 
    摘要 ( 13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井下的环境和设备监控,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方式,通过传感器监测节点将数据传送给汇聚节点,再通过汇聚节点传送给网关节点,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在保证井下设备的本质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关节点,并按GB3836.4 IIC级别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作为本质安全性验证目标,确保了网关节点在井下安全、可靠地使用。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采空区无线监测系统
    吕均琳, 任高峰, 王玉杰, 赵利坤
    2012, 41(07):  133-135. 
    摘要 ( 13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矿山采空区灾害特点,借助虚拟仪器技术和LabVIEW 软件的开发环境,选择矿山用遥测仪器和无线接收装置,设计了采空区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显示、处理及分析顶板位移变化和采空区压力变化数据,为采空区灾害预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帮助。
    基于FLUENT的浮选柱旋流分选结构数值模拟
    翟爱峰, 刘炯天
    2012, 41(07):  136-140. 
    摘要 ( 156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保障大型工业应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旋流分选效果,设计了多旋流分选结构来代替原先的单旋流分选结构,利用FLUENT软件对这2种旋流分选结构进行的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表明,多旋流分选结构入料横截面与中心纵剖面的速度都明显高于单旋流结构,因而其中的旋流力场和矿物浮选速度也大于单旋流结构;多旋流分选结构浮选柱内部的湍流强度明显高于单旋流结构浮选柱,所以多旋流结构更有利于强化气泡矿化效果,提高微细矿物的分选指标。
    安全与环保
    基于耗散结构的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演变趋势
    连达军, 汪云甲
    2012, 41(07):  141-144+147. 
    摘要 ( 1190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耗散结构分析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的演变趋势。首先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及其特征,提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利用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借助于RS技术测算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各状态变量值并进行采动变化趋势拟合,基于此构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模型。最后以山西潞安矿区某典型开采沉陷区为例进行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测算及其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巢形”采动变化趋势;可分解为4个演变阶段,即采后4~8 a的急剧下降阶段,采后9~12 a的缓慢下降阶段,采后13~22 a的低水平(约为6.0)维持阶段和采后23~40 a的缓慢复苏阶段。
    尾矿浆体输送管道震动的分析与消除
    李达伦, 李晋生
    2012, 41(07):  145-147. 
    摘要 ( 169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容积泵流量、压力始终是脉动的特点,在分析隔膜泵排入管道内流体的流量Q、压力P与管道水利特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在管道并联空气补偿罐的方法以达控制或消弱管道震动的目的。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所运用空气补偿罐的设计方法,对生产现场的工程师来说是很有实用价值。
    综合利用
    梅山铁尾矿强磁再选粗精矿深度还原试验
    杨龙, 韩跃新, 袁致涛, 高鹏
    2012, 41(07):  148-150. 
    摘要 ( 142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梅山铁矿石中弱磁性铁矿物含量很高,导致梅山尾矿的铁品位较高。梅山铁矿选矿厂对该尾矿进行了强磁再选,获得了铁品位为31.80%的再选粗精矿。为获得合格的铁产品,东北大学对该再选粗精矿进行了深度还原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1 275 ℃,还原时间为60 min,料层厚度为30 mm,配碳系数为2.0,煤粉粒度为-2.0 mm情况下进行深度还原,金属化率为89.20%的还原物料经1段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80.05%、回收率为98.03%的弱磁选铁粉。
    河南某钼矿尾中钨钼硫的选矿回收试验
    周新民, 宋翔宇, 李翠芬
    2012, 41(07):  151-154. 
    摘要 ( 125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河南某选钼尾矿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钼、硫、钨矿物选矿综合回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样磨至-200目占70%时,经钼、硫、钨优先浮选闭路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钼品位为48.35%、回收率为61.24%的钼精矿,硫品位为38.72%、回收率为84.81%的硫精矿,钨品位为48.70%、回收率为78.16% 的钨精矿。
    安徽某铁尾矿中铜硫的选矿回收研究
    叶雪均, 熊立
    2012, 41(07):  155-157. 
    摘要 ( 120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安徽某铁矿磁选尾矿中铜矿物粗细不均,次生硫化铜含量较高,且部分黄铜矿被黄铁矿包裹等特点,在原铜硫混浮—铜硫分离工艺前进行了增设快速浮铜工艺环节的研究,并对混精再磨、分离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试验确定的半优先浮铜闭路试验流程处理该试样,可获得铜品位21.48%、回收率达82.85%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8.34%、回收率为84.43%的硫精矿,试验铜回收率较生产平均铜回收率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助浸剂对攀钢钒尾渣酸浸提钒的影响
    李秀敏, 张一敏, 黄晶, 刘涛
    2012, 41(07):  158-160+168. 
    摘要 ( 14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攀钢钒渣提钒尾渣为原料,采用硫酸+助浸剂体系进行了浸出提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和助浸剂C混合浸出可以更好地打开对钒的包裹,促进H+的反应和钒的浸出,在助浸剂C用量4%,硫酸体积浓度15%,液固比1.5 mL/g,浸出温度90 ℃、浸出时间2 h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73%,跟直接酸浸相比,钒浸出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达到了较理想的浸出效果。
    云锡某尾矿重选精矿再选试验
    平福先
    2012, 41(07):  161-164. 
    摘要 ( 13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云锡公司某尾矿库库内含锡尾砂离心重选产物的粒度组成,锡矿物的分布特点、物相、解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试样进行了再选试验。结果表明,重选产物经强磁脱铁、沉降脱泥、2粗1精1扫正浮选、1粗1精1扫反浮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锡品位为4.28%、回收率为46.71%的锡石精矿,以及铁品位为36.79%、回收率为77.78%的铁磁性中间产物。
    用低硅铁尾矿制备贝利特水泥
    史伟, 张一敏, 陈铁军, 刘涛, 罗文斌
    2012, 41(07):  165-168. 
    摘要 ( 149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湖北某地铁尾矿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制备贝利特水泥的研究,考察了原料配比、煅烧温度和活化剂石膏掺量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0.90%的铁尾矿和69.10%的石灰石为原料,在1 350 ℃煅烧1 h,再添加相当于熟料质量0.60%的活化剂石膏,制得的贝利特水泥3、28 d的强度指标达到了PI42.5R水泥的要求,且其主要矿物种类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相一致,但贝利特矿物的含量明显超过传统的硅酸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