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采矿工程
    新城金矿Ⅴ#矿体-580 m中段顶柱采矿方法研究
    张洪训, 王青元, 朱万成, 蒋金宝, 沙鸥, 朱兆文
    2012, 41(12):  1-4+13. 
    摘要 ( 15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新城金矿Ⅴ#矿体-580 m中段顶柱回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采场的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案。介绍了开采方案的盘区及采场划分、采准工程布置、回采顺序、回采工艺和巷道掘进及顶板管理等。为了验证开采方案的正确性,运用振弦式锚杆测力计和钢尺收敛计对采场和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采矿方法是合理的,为顶柱的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下向进路侧帮可动块体的稳定性力学分析
    何书, 赵奎
    2012, 41(12):  5-8+13. 
    摘要 ( 13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下向进路侧帮矿体在上覆充填体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在综合分析侧帮矿体与充填体交接处可动块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充填体对进路侧帮可动块体的力学效应。结果表明,充填体对侧帮可动块体的稳定性影响与进路高宽比、侧帮矿体的力学性质及可动块体的滑移面倾角有关,阐明了充填体作用下下向进路侧帮可动块体的变形破坏机理,推导了可动块体顶面受充填体作用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可动块体在充填体作用下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武山铜矿开采的工程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精细化采矿技术在果洛龙洼金矿的应用
    朱先洪, 景泮印, 付建新, 孙新博, 曹帅
    2012, 41(12):  9-13. 
    摘要 ( 15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大限度提高矿石回收率并降低贫化率是矿山生产的基本要求,尤其对于金、银等贵金属。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长期的金矿开采生产中摸索出一条精细化采矿的路线,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青海山金沟里金矿果洛龙洼矿区为背景,详细介绍了精细化采矿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包括精细地质调查、精细测量、精细建模、方案优选及精细设计、精细施工等,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矿柱安全厚度确定
    谷中元, 谢亮波
    2012, 41(12):  14-16+23. 
    摘要 ( 15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工程实际,基于K.B.鲁佩涅依特理论估算法,计算得到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矿柱合理厚度应在12.34~17.11 m之间,并利用MIDAS/GTS 数值模拟软件对境界矿柱厚度为12 m、14 m、16 m、18 m等4个数值模拟方案进行了计算。从境界矿柱沉降、采场底臌、境界矿柱最大拉应力和采场围岩最大压应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境界矿柱厚度的最佳值为16 m。
    袁家村露天铁矿基建剥离工程优化研究
    赵博深, 王晓帆, 赵洪泽, 蒋孝海
    2012, 41(12):  17-19. 
    摘要 ( 192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袁家村露天铁矿设计年产2 200万t铁矿石。前期开采为山坡露天,后转为深凹露天矿,设计服务年限为38 a(不含基建时间),矿山基建期3 a,第4 a投产,第5 a达产,稳产34 a。剥采比为2.9 t/t。前期山坡露天基建面临工作面小且少,新水平准备慢,设备效率不能充分发挥,破碎站场地提前准备等问题。同时,也要尽量缩短基建期和正常生产期的过渡时间,做好大小设备的过渡衔接。因此,对基建计划,尤其是新水平准备与基建期和正常生产期的过渡进行优化,保证了基建期的顺利进行,以便在正常生产第1 a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邻帮预裂爆破在司家营铁矿的应用研究
    许文耀, 王湘桂
    2012, 41(12):  20-23. 
    摘要 ( 149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的爆破实践表明,随着司家营露天铁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大,不同区段不同岩性的边坡岩体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稳现象。基于压缩应力波和准静态气体压力共同作用理论, 应用兰格弗斯的研究结果,对在强风化绿泥岩中进行的邻帮预裂爆破的爆破技术参数选取进行了基本分析和讨论,同时根据在司家营铁矿进行的工业应用试验及其结果,提出了选取邻帮预裂爆破技术参数的基本原则,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预裂效果和降震效果。
    司家营露天矿边坡滑坡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宋爱东, 郭献章, 高瑞永
    2012, 41(12):  24-27+31. 
    摘要 ( 13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家营铁矿东边坡为复杂条件下的露天矿边坡,其倾向、倾角与地层基本一致,产状对边坡稳定性不利,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且受爆破震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前期开采并没有对边坡进行过有效的支护处理,边坡暴露一定的时间后,在降水及爆破震动的影响下,出现多处滑坡和潜在的滑坡征兆。结合该矿东边帮局部滑坡现象,分析了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探讨了永久性边坡治理措施。
    郑家坡铁矿采矿方法的优化
    张飞, 谢明星, 王忠明
    2012, 41(12):  28-31. 
    摘要 ( 16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郑家坡铁矿采矿方法优化为工程背景,通过对缓倾斜中厚矿体、顶板不稳固、易透水、大水、矿床松软、夹石多而矿体破碎的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分段菱形矿房嗣后充填法。该采矿方法适合于矿体厚度为6~15 m,倾角10°左右的部分(可以视为缓倾斜中厚矿体),夹石在开采过程中部分剔除,损失和贫化趋于中等平衡,对提高该矿的产量和促进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桃冲铁矿民采空区治理方案优化选择
    谢其全, 杨家冕, 孙丽军
    2012, 41(12):  32-34. 
    摘要 ( 161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冲铁矿七中段采准作业所揭露的民采空区形态极为复杂,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生产。为消除隐患,针对民采空区的赋存状态和特点,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民采空区治理方案。
    软破薄矿体无爆破开采技术与工程实践
    孙杰, 孙国权, 姚香
    2012, 41(12):  35-37+49. 
    摘要 ( 15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岷县天昊黄金公司矿岩极为破碎,矿体薄,品位低,充填开采成本高,地表不允许塌陷等不利条件,在现场调研、力学试验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经深入研究,确定采用适合该矿体特征的沿走向脉内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矿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无爆破落矿、破岩—装运连续、进路式上向废石充填、采切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安全性好,实际工程应用实现了回采率90%,贫化率8%。
    和睦山矿采矿方法的改进
    汪令松, 王新民
    2012, 41(12):  38-40. 
    摘要 ( 12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睦山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矿房回采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空区后,采场出现顶板冒落、矿柱垮塌等现象,导致矿区矿石贫化率大,回采率低。通过分析,矿区矿岩稳定性差是造成采场顶板冒落、矿柱垮塌的主要原因,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能有效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石回采率。
    矿物工程
    机械活化铁氧化物的碳热还原热力学
    布林朝克, 郭婷, 赵瑞超, 张邦文, 张胤
    2012, 41(12):  41-45. 
    摘要 ( 174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机械活化对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机械活化铁氧化物的储能构成,并建立了铁氧化物机械力储能与碳热还原热力学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热力学产生显著影响的机械力储能形式是位错吉布斯自由能和无定形化吉布斯自由能;铁氧化物的碳热还原温度随机械力储能的增加而降低(其中Fe2O3的碳热还原温度降低不显著);另外,Fe3O4从按照1/4Fe3O4+CO=3/4Fe+CO2发生还原转为按照Fe3O4+CO=3FeO+CO2发生还原的转折温度随Fe3O4机械力储能的增加而线性下降。
    内蒙古某难选赤铁矿石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
    王翠玲, 王化军, 耿超, 李国兴, 时成帅
    2012, 41(12):  46-49. 
    摘要 ( 136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东某地产烟煤为还原剂、QM为助还原剂,对内蒙古某难选赤铁矿石进行直接还原—两段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试验,在还原剂和助还原剂与矿石的质量比分别为40%和30%、直接还原温度为1 200 ℃、直接还原时间为3 h、两段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 mm占70.63%和-0.043 mm占90.48%、两段弱磁选磁场强度均为110 kA/m的条件下,获得了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91.74%和91.46%的粉末铁产品,从而为该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备选技术方案。
    福建某低品位钾长石矿石选矿试验
    方夕辉, 庄杜娟, 张林龙
    2012, 41(12):  50-53+61. 
    摘要 ( 144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福建某低品位钾长石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为调整剂、十二胺+柴油为浮云母的捕收剂、氢氟酸和十二胺分别为浮钾长石的活化剂和捕收剂,采用强磁选除铁—脱泥—浮选除云母—钾长石与石英浮选分离工艺处理该矿石,可以获得K2O含量和回收率分别为9.84%和82.82%的钾长石精矿及SiO2含量和回收率分别为98.80%和26.07%的石英精矿,钾长石精矿达到陶瓷工业对一级品钾长石原料的质量要求,石英精矿符合玻璃工业对低档石英砂原料的质量要求。
    悬浮式干选机在柏泉铁矿的工业试验
    纪莹华, 王德志, 王艳玲, 孙翠芳, 于峰
    2012, 41(12):  54-56+74. 
    摘要 ( 31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悬浮式干选机是大连海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磁铁矿石干式预选设备。采用该设备对承德柏泉铁矿的超贫磁铁矿石进行了干选抛尾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柏泉铁矿原来使用的CTG800×1400磁滑轮相比,该设备使抛尾率由5.20%提高到了20.24%,入磨矿石品位由提高0.50个百分点上升到了提高1.12百分点,抛出尾矿的磁性铁含量由1.16%降到了0.75%。经济效益分析显示,采用该设备后,柏泉铁矿每年可多产铁精矿1.65万t,按目前价格,相应产值增加1 650万元/a。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罗仙平, 陈晓明, 钱有军, 吕玲芝, 罗礼英
    2012, 41(12):  57-61. 
    摘要 ( 16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石中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银主要以银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等形式与方铅矿密切伴生。为合理开发该矿产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78%的磨矿细度和石灰形成的pH=11碱性条件下,以乙硫氮+丁铵黑药为铅银矿物的捕收剂、ZnSO4+Na2SO4为锌矿物的抑制剂优先浮选铅及伴生银矿物,浮铅银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浮选闪锌矿,可获得铅品位为57.05%、铅回收率为88.11%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48.31%、锌回收率为86.29%的锌精矿,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到87.99%。
    四川某难选硫化铅锌银矿石浮选试验
    邱廷省, 赵冠飞, 朱冬梅, 杨云, 张宝红
    2012, 41(12):  62-65+94. 
    摘要 ( 17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四川某铅锌银矿原选矿工艺不能适应矿石性质变化,而且在流程中使用氰化物的问题,对该矿矿石重新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85%的磨矿细度下,以石灰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优先选铅,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选锌,可获得铅品位为51.80%、铅回收率为64.75%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53.55%、锌回收率为91.83%的锌精矿,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到83.75%。试验不仅使铅、锌、银的回收率与现场工艺相比有明显提高,而且实现了铅锌无氰分离。  
    浮选起泡剂及其研究新进展
    黄建平, 卢毅屏, 赵刚, 王德庭, 钟宏, 顾敏洲, 刘广义
    2012, 41(12):  66-74. 
    摘要 ( 143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要分析了浮选起泡剂的基本结构及其对起泡性能的影响,从天然起泡剂、酸性起泡剂、碱性起泡剂、中性起泡剂5个方面对常规浮选起泡剂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总结了近年来新型浮选起泡剂的研究进展及组合起泡剂的应用情况,最后预测了浮选起泡剂今后的发展趋势。
    地质与测量
    电吸附找矿方法在凤凰山铜矿区的应用
    毛政利, 朱宝训, 赖健清
    2012, 41(12):  75-76+83. 
    摘要 ( 14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凤凰山铜矿区南部相思树测区进行了电吸附找矿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思树测区主成矿元素Cu的电吸附异常与已知的隐伏矿体的产出位置十分吻合,说明电吸附找矿方法在凤凰山铜矿区应用效果很好;进而在矿区北部杉木岭测区进行了电吸附找矿方法的应用,根据主成矿元素Cu的电吸附异常圈出了2处找矿有利区域。
    磁法勘探在浅层断层定位中的应用
    李怀良, 庹先国, 朱丽丽
    2012, 41(12):  77-78+94. 
    摘要 ( 148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探测区域的磁性变化规律,确定引起各种特征磁性异常的原因,形成有规则的异常对比图及能直观反应地质特征的等值线异常剖面图,以此推断探测区域所存在的疑似断层。对比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解释,验证了磁法勘探在断层定位中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多维分形方法在宁镇铜多金属成矿带化探中的应用
    王海欧, 黄顺生
    2012, 41(12):  79-83. 
    摘要 ( 142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多维分形理论出发,利用C-A多维分形模型方法对宁镇铜多金属成矿带1∶20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区内与成矿相关元素的含量与面积双对数关系,得到元素的区域异常下限及局部异常下限,并通过与85%累计频率法及均值加2倍标准离差法对应的异常下限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内C-A多维分形模型方法确定的局部异常下限及其异常范围更为合理,并体现了最小面积最大含矿率的原则,同时,还从多维分形的角度验证了研究区内成矿的多期性,并且认为Cu、Pb、Zn的成矿潜力较好,Ag次之,Au要稍差一些。
    机电与自动化
    ERP系统在金属矿山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公佩暖
    2012, 41(12):  84-87. 
    摘要 ( 13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金属矿山ERP系统通用性和适用性不强的特点,提出了功能全面的矿山ERP系统设计理念。在阐述了金属矿山ERP系统的功能划分的基础上,设计编制了安全管理模块中的施工质量考评功能,继而提出了一种符合矿山生产实际的软件体系结构。  
    滑坡监测预警研究及工程应用
    董湘龙, 庹先国, 王洪辉, 李怀良, 张赓, 朱丽丽
    2012, 41(12):  88-90. 
    摘要 ( 14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工程实例,在了解滑坡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远程无线监测预警系统,结合人工深部位移监测,形成了一种对滑体深部及地表综合监测的方法。通过分析其应用效果,此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全面、预警及时等优点,对协助滑坡的防治,预警灾害等有一定的工程适用价值。  
    安全与环保
    红透山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循环风研究与应用
    袁梅芳, 石长岩, 李志超, 李印洪, 刘伟强, 姚银佩, 申延
    2012, 41(12):  91-94. 
    摘要 ( 167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单阐述可控循环风原理;突破局部循环通风方式,在红透山矿深部开采中段成功实现系统循环通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红透山矿的运转情况,并建立循环风流净化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监控设备,确保循环风满足井下安全工作环境的要求。该系统运行指标良好,安全可靠,解决了通风困难和通风节能问题。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突水风险评价
    王朋飞, 李翠平, 李仲学, 赵怡情
    2012, 41(12):  95-98. 
    摘要 ( 13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矿井突水事故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矿井的突水事故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在分析和归纳矿井突水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矿井突水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逐一打分,得到各项指标的均值,最后依据评分表计算出评价结果。通过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矿井突水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为符合客观实际。  
    反程序开采底板岩层破裂区分布的探测研究
    和树栋, 赵同彬, 耿清友
    2012, 41(12):  99-102. 
    摘要 ( 135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瑞利波探测技术、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木城涧煤矿+450 m水平近距离反程序开采三槽煤层的底板裂隙发育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得出受二槽煤开采引起的三槽煤底板的破坏程度的分区及其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三槽底板处于二槽开采引起的裂隙带范围内;在距离三槽底板19~7.8 m处的岩体受二槽煤开采影响引起的裂隙尤为发育;三槽底板的中砂岩段岩层基本保持完整状态,该段为三槽底板稳定的关键层位。现场钻探试验与探测结果基本吻合,反映出了瑞利波探测技术探测反程序开采底板岩层裂隙发育情况的可信度,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反程序开采的卸压效果、卸压区域进行了分析。  
    南洺河铁矿和万年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对策
    李志学, 南晋武
    2012, 41(12):  103-105+110. 
    摘要 ( 18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洺河铁矿与万年煤矿同属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煤矿赋存于上部石炭、二迭系,铁矿为奥陶系与火成岩接触交代成矿,位于煤矿底部。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坑涌水量大,下层煤承受压力大,对矿山的安全开采构成直接威胁。通过对矿山所处水文地质系统特征的分析,用数值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并根据2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关系,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提出了2矿共用疏干排水系统,统一解决矿山水患的方案,避免重复建设,可节约大量基建和运行费用。  
    岩体质量分级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及应用
    付玉华, 王兴明
    2012, 41(12):  106-110. 
    摘要 ( 16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Fisher判别理论用于岩体质量分级,建立岩体质量分级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声波纵波速度、体积节理数、节理面粗糙度系数、节理面风化变异系数、透水性系数6个指标作为岩体质量分级判别因子,以工程岩体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DA(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模型稳定可靠、判别精度高、分类性能良好,且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岩体质量等级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红透山铜矿尾矿库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李晓雷, 魏忠义
    2012, 41(12):  111-114+118. 
    摘要 ( 14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库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尾矿库复垦适宜土地类型选择的原则,影响重污染尾矿库复垦方向的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排灌水条件、基底污染、稳定性、土壤质地、pH值、含盐量、土地成片面积等13个因子出发,采用综合偏差率方法,对宜旱田、宜园、宜林、宜牧草4个方向进行评价,得出影响红透山尾矿库各评价单元复垦方向的总偏差率。比较合理的复垦方向主要为二级或三级牧草地,三级林地,为保护矿区环境,主要复垦方向应选择牧草地和灌木型林地,主要的限制性因子为污染、基底的稳定性、土壤质地。研究成果为尾矿库复垦及后期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邓肯-张模型参数对尾矿坝变形计算的影响
    刘寒鹏, 王东元, 马志军
    2012, 41(12):  115-118. 
    摘要 ( 18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土工试验得到承德某铁矿尾矿库尾矿砂邓肯-张(E-B)本构模型参数,采用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该尾矿库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E-B模型中参数KnK bm进行了尾矿库变形特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n取值对尾矿库的变形计算结果精度影响较大,其中参数K对尾矿库垂直向位移影响最大,n对水平位移影响最大,因此以上2参数合理取值对于尾矿库变形计算极其重要。
    阿加隆洼金矿区植被恢复方法
    陈健, 张增民
    2012, 41(12):  119-122. 
    摘要 ( 14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阿加隆洼金矿位于青藏高原,矿山生产占用和破坏植被超过295 520 m2,矿区生态环境需要恢复。针对矿山生产现状及植被适宜性等问题,在野外调研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石灰中和固化矿山尾渣,采用污泥改良矿体围岩,配合原有土壤进行复垦,种植适应性优质牧草的方法恢复植被,实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格局安全。
    综合利用
    某矿全尾废石混合处置体性能研究
    李涛, 王洪江, 吴爱祥, 孙伟
    2012, 41(12):  123-126. 
    摘要 ( 12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单轴压缩、凝结时间及塌落度试验,研究了某矿全尾废石混合处置体的性能与灰砂比及料浆浓度之间的关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处置体抗压强度主要与灰砂比相关,与料浆浓度关系不大,而凝结时间、塌落度及扩散度主要与料浆浓度相关,与灰砂比几乎没有关系;混合处置体的28 d抗压强度应介于1.0~2.0 MPa,灰砂比应小于1∶12,质量浓度应取81%~83%。
    矸石膏体充填材料力学特性试验
    张新国, 江宁, 张玉江, 江兴元, 张保良
    2012, 41(12):  127-131+135. 
    摘要 ( 151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淄博矿业集团岱庄煤矿膏体充填为研究背景,在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充填材料物化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试验得出了膏体充填材料最优配比,同时对养护28 d后的膏体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所置换的煤的力学性能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膏体充填材料在有围压作用下有较高的残余强度,表现出明显塑性强化特征,同时得出膏体材料的内摩擦角和黏结系数;与充填置换的煤的力学性能对比表明膏体材料塑性变形比煤更显著。
    充填采矿用全尾砂胶结材料流变特性研究
    邹正勤, 高谦, 南世卿
    2012, 41(12):  132-135. 
    摘要 ( 155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是反映料浆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全尾砂胶凝料浆的自流稳定输送,在石人沟铁矿现场开展了水泥全尾砂料浆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水泥全尾砂料浆流变特性的分析,揭示影响全尾砂胶凝料浆流变性的因素,并建立砂浆流动性和稳定性分别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充填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生化浸出—萃取—电积提取废弃线路板中铜
    周吉奎, 胡洁
    2012, 41(12):  136-139. 
    摘要 ( 134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接种代号为GZY-1#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改进9K培养液为浸出剂、N902为萃取剂、硫酸溶液为反萃剂、铅基合金板和不锈钢板分别为电解槽的阳极和阴极,在室温下对广东清远进田有色金属公司废弃线路板重选尾渣中的铜进行了生化浸出—萃取—电积试验。在选定的合适条件下,试样中铜的平均浸出率达到95.29%,浸渣平均铜含量降至0.088%;浸出液经萃取—反萃取—电积,获得了纯度达到99.95%的电积铜。试验不仅使废弃线路板重选尾渣中的铜得到了高效回收,还解决了铜对废弃线路板重选尾渣中非金属材料综合利用的干扰问题。
    用石英尾砂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
    王长龙, 倪文, 乔春雨, 王爽, 吴辉
    2012, 41(12):  140-143. 
    摘要 ( 16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秦皇岛鑫华玻璃厂的石英尾砂制备石英尾砂-水泥-石灰体系蒸压加气混凝土,在石英尾砂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21.57 m2/kg,4种原料石英尾砂、石灰、水泥、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65∶20∶10∶5,铝粉膏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0.06%,水料比为0.57,拌和水温为55 ℃,静停养护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2 ℃和4 h,蒸养压力、温度、时间分别为1.25 MPa、185 ℃、12 h的条件下,制品的强度达到A3.5级,干密度达到B06级。X射线衍射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制品中主要水化产物为托贝莫来石和C-S-H凝胶。
    凡口铅锌矿充填用细粒级尾砂脱泥与过滤试验
    李茂林, 王帆, 孙肇淑, 刘鹏, 崔瑞
    2012, 41(12):  144-147+152. 
    摘要 ( 17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凡口铅锌矿充填用细粒级尾砂过滤困难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旋流器脱泥试验,并通过实验室真空抽滤试验和陶瓷过滤机单滤板过滤试验考察了旋流器沉砂的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ZI 100旋流器,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大量脱除细粒级尾砂中的-9.98 μm微细粒矿泥,并可使沉砂满足浓度大于60%、作业产率大于40%的要求;所得沉砂过滤性能良好,实验室真空抽滤时的滤液透过速度达到现场细粒级尾砂用盘式过滤机给矿的4倍左右,用陶瓷过滤机单滤板过滤时滤饼水分可降至23%以下。
    低硅铁尾矿多孔陶粒的制备及污水处理效果
    王德民, 宋均平, 刘博华, 雷国元, 刘署, 罗文斌, 程易金
    2012, 41(12):  148-152. 
    摘要 ( 166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尾矿添加量达77%的多孔陶粒,并通过试验室曝气生物滤柱考察了所制备陶粒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陶粒表面粗糙,内部多孔,表观密度、显气孔率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33 g/cm3、54%和19.80 μm,重金属浸出试验浸出液中的重金属浓度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该陶粒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柱对模拟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CODCr、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4.26%、84.01%和25.87%;滤柱内陶粒上附着的微生物种类丰富,进水端单位质量陶粒上的生物脂磷总量可达371.63 nmol/g,陶粒表面和内部分别占90.79%和9.21%。
    唐钢某气淬钢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刘丽娜, 韩秀丽, 贾清梅, 金永龙, 杨静波, 李志民
    2012, 41(12):  153-155. 
    摘要 ( 128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唐钢某气淬钢渣中铁的选矿分离提供矿物学依据,采用化学分析、铁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该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渣的物质组成及其中铁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根据研究结果,指出该渣选铁时的目的矿物是褐铁矿、磁铁矿和金属铁,其中褐铁矿的分离需采用磁化焙烧或直接还原等方法,而磁铁矿和金属铁可通过常规物理选矿方法进行选别,但应采用阶段磨选工艺,且最终磨矿细度应小于40 μm。
    生产技术
    小直径溜井堵塞治理方案
    刘慎刚, 厉洪涛
    2012, 41(12):  156-157. 
    摘要 ( 129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吴庄铁矿6#溜井在起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堵塞情况。通过对堵塞类型的判断,对堵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订了治理溜井堵塞的具体方案。总结出采用反井钻机施工的小直径溜井要及时进行扩大溜井断面,以消除溜井堵塞对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