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8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08-07-15
    采矿工程
    基于有限单元技术的紫金山金铜矿区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李长洪, 张永, 蔡美峰, 关金龙, 郑本伟, 郦亮
    2008, 38(07):  1-4+18. 
    摘要 ( 18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紫金山金铜矿区的地应力实测资料以及矿区的地质构造条件,运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地应力场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实测点地应力值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求出回归系数,较为准确地反演矿区地应力场,得到了紫金山金铜矿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这对研究矿山露天地下联合开采过程中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地下采矿方法和开采顺序等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理想点法的金属矿山扩建方案选择
    郑明贵, 蔡嗣经
    2008, 38(07):  5-8.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矿山扩建方案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矿山今后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扩建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对矿山企业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分析金属矿山扩建方案选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待研究样本矿山的生产现状,构建了一套设计方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理想点法选出了样本矿山5 000 t/d生产规模下的最佳扩建方案,并对该扩建方案进行了优化,对其财务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可为矿山扩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加锚岩体复合弹模的研究
    方从严, 张雷
    2008, 38(07):  9-11+26. 
    摘要 ( 1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岩体加锚的物理效应,将被全长粘结锚杆加固的岩体当作一复合体,根据其受力后变形的特点,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推导了该复合体在锚杆的轴向和垂直锚杆轴向的弹性模量,并利用界面元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均表明,加锚能提高岩体的弹性模量。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给出了实用的简化计算公式。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合理保留层厚度研究
    许传华, 任青文
    2008, 38(07):  12-14. 
    摘要 ( 17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浅部资源日益减少,露天开采矿山不断向深部及地下开采转移,国内外多座矿山相继进入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状态。因此如何确定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矿山保留层厚度是个重要且有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数值分析,根据在同一剖面矿房不同顶板线位置,矿房上方同一个点的位移收敛情况,建立确定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保留层厚度的位移收敛判据。并应用该法对某大型矿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的安全隔离层厚度,为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依据。
    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破损区岩体力学特性研究
    甄红锋, 张继勋, 刘志远
    2008, 38(07):  15-18. 
    摘要 ( 16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地应力区围岩稳定分析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对围岩破坏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引入等效模型的概念,对破损区域内围岩在破坏前后分别建立等效模型,进行数值力学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力学特性曲线,对围岩开挖破碎带岩体主要力学参数(强度、变形模量等)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定量研究,得到了岩体主要力学参数的变化数值,为岩体稳定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开挖后围岩扰动区域的划分标准。
    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研究
    王亮清, 唐辉明, 夏元友, 李长冬
    2008, 38(07):  19-21+155. 
    摘要 ( 20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弹性模量的确定是国内外岩石力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采用损伤力学、声波测试方法与Monte-Carlo模拟技术,从理论上推导出估算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弹性模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贵州省鱼简河水库拱坝地基弹性模量估算中。通过与原位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利用该方法所确定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岩体的实际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的初步研究阶段,当需要对岩体弹性模量作出初步判断时,可以利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与室内岩块试验的方法估算不同风化程度岩体的弹性模量。
    溶浸液矿化度与电导率关系模型研究
    朱泮民, 焦学然, 时晓, 孙占学, 史维浚
    2008, 38(07):  22-23+83. 
    摘要 ( 1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浸液的电导率与矿化度值存在相关性。在室内地浸采铀模拟试验中,根据对溶浸液的电导率和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可由溶浸液电导率快速获得其矿化度,为下一步现场地浸采铀中获得溶浸液矿化度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块损伤演变研究
    杨大勇, 高玮
    2008, 38(07):  24-26. 
    摘要 ( 1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岩块的各向同性弹性损伤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损伤演变方程的新思路,并推导得到了岩块在单向压缩下的损伤演变方程及临界损伤值。
    露天转地下开采前期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田泽军, 南世卿, 宋爱东
    2008, 38(07):  27-29+159. 
    摘要 ( 18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铁矿山面临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问题,而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会遇到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和如何实现生产衔接。针对露天转地下开采的主要问题即平稳过渡措施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平稳过渡的措施方案:分期建设、增加脉内措施井(巷)工程、回收残矿等,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矿物工程
    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研究
    邓志敢, 李存兄, 魏昶, 李旻廷, 梁艳辉, 吴慧玲
    2008, 38(07):  30-33+161. 
    摘要 ( 1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 浸出剂浓度、浸出液固比、矿石粒度、添加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时间3~4 h、浸出温度150 ℃、硫酸用量25%~30%、液固质量比1.2∶1、矿石粒度-200目、添加剂用量3%~5%的条件下,经两段氧压酸浸后,钒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EPS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利, 温建康, 刘美林
    2008, 38(07):  34-37+147. 
    摘要 ( 16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冶金技术是一种针对贫、杂、细矿石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传统选冶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生物冶金过程中的金属硫化矿的溶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硫酸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的EPS及其与金属离子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仅与Fe3+发生了络合,从而验证了胞外聚合物是通过与其络合的Fe3+的氧化作用来溶解金属硫化矿物的。
    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稳质降尾试验研究
    苏兴国, 刘桂云
    2008, 38(07):  38-42. 
    摘要 ( 1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对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浮选尾矿品位升高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降低浮选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强磁选精矿采用细筛-脱泥-重选流程既能稳定浮选质量,又能达到降低浮选尾矿品位。
    某褐铁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卢东方, 张英, 周瑜林, 王毓华
    2008, 38(07):  43-45+57. 
    摘要 ( 15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地铁矿石中主要铁矿物为褐铁矿和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等硅酸盐,磨矿过程中,极易泥化,导致可选性变差。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磁选、浮选及重选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对这种类型的褐铁矿,采用强化矿浆分散,强磁选分离工艺是最合适的。在原矿铁品位为37.34%的情况下,可获得铁精矿品位54.12%、回收率62.16%的良好技术指标。
    电化学调控浮选在梅山选矿厂的应用研究
    张剑锋
    2008, 38(07):  46-48+60. 
    摘要 ( 1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DH-1#电化学调整剂在梅山铁矿的应用研究情况。通过实验室试验,找到在原矿含硫为3%时,电化学调控浮选的适宜药剂条件为DH-1# 150 g/t,乙基黄药40 g/t,2#油100 g/t。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试验,获得了硫精矿S品位39.03%、尾矿S品位0.440%、S回收率78.53%的选别指标。使用DH-1#电化学调整剂调控浮选,可以节省乙基黄药捕收剂用量58%以上,每年可以产生349.562万元的经济效益。
    大孤山选矿厂三选车间工艺流程现状及改进建议
    高志喆, 唐学飞, 邓本旭, 郑洁
    2008, 38(07):  49-53. 
    摘要 ( 16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大孤山选矿厂三选车间入选矿石性质、原矿磁性特征及磨矿粒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工艺流程一段磨矿分级、二段磨矿分级、一次磁选、一次脱水槽、二次磁选、细筛再磨、过滤前选别、供水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操作方法、完善工艺流程、改进磨矿选别设备和提高精矿品位的措施。
    低品位磷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刘俊, 龚文琪, 申求实, 王恩文
    2008, 38(07):  54-57. 
    摘要 ( 19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选矿方法已经越来越难处理低品位的磷矿,生物浸出技术由于其经济、环保的特点在湿法冶金领域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但在浸磷方面的应用国内外都较少。本研究采用从安徽省某煤矿酸性水分离出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采用紫外线和微波诱导方法,培养出的硫杆菌种能够产生更多的硫酸。使用经过诱变的微生物浸出中国湖北钟祥的低品位磷矿,可以达到比原菌更好的浸出效果。在生物浸出的过程中加入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磷的浸出率。
    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二次分级旋流器参数优化研究
    高太, 徐小革, 张国庆
    2008, 38(07):  58-60. 
    摘要 ( 1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采用溢流型球磨机与水力旋流器组合,用于一段、二段闭路磨矿分级工艺。自投产以来,二段磨矿分级效率低,一直制约着后继工艺的选别作业。通过采用国产FX660-GX水力旋流器与进口Krebs水力旋流器的对比和水力旋流器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采用180 mm的溢流管、135 mm的沉砂口配置的水力旋流器,可以满足现场工艺的要求。
    碳化法处理巴盟菱镁矿
    易小祥, 杨大兵, 李亚伟
    2008, 38(07):  61-63. 
    摘要 ( 17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碳化法处理巴盟菱镁矿,以煅烧制得的轻烧镁为原料,经消化、碳化、浸出和煅烧后,可获得MgO品位大于99.41%的高纯活性产品,MgO回收率达61.34%。其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800 ℃,轻烧时间2.5 h,振动磨磨矿时间2.5 min,消化时间30 min,重镁水加温温度150 ℃,CO2通气量8 L/min,通气时间3 min,固液比60∶1,二次碳化的pH值7.0。
    鞍山地区铁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建议
    王忠红, 陈强, 刘华艳
    2008, 38(07):  64-66. 
    摘要 ( 16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鞍山地区铁矿资源及铁矿石矿物组成情况,按矿石结构构造、嵌布粒度等方面分析了鞍山地区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点,并对高效开发鞍山地区铁矿资源提出了建议。
    浅议进口铁矿石粒度指标
    袁晓鹰, 孙灿
    2008, 38(07):  67-69+151. 
    摘要 ( 2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进口铁矿量增加较快,而进口铁矿石的质量指标之一——粒度,是贸易双方非常重视的一项指标。介绍了铁矿石粒度指标的重要性,并就铁矿粒度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参考。
    地质与测量
    大兴安岭南东段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模型——以喇嘛罕矿床为例
    李德亭, 曾庆栋, 刘建明, 刘红涛
    2008, 38(07):  70-73. 
    摘要 ( 18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点查明了喇嘛罕Ag-Pb-Zn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扫面-测深技术,对矿化脉和预测区段进行精细的三维地球物理勘查,探测矿化地质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其规模。总结出了该地区的成矿规律和地质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型和找矿勘查模型,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通过少量的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对矿区的资源远景作出评价。
    广西大厂矿田钻孔化探元素多元统计分析研究
    杨晓坤, 秦德先, 冯美丽
    2008, 38(07):  74-76. 
    摘要 ( 17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矿的复杂性,多样性是矿产资源的共性,其研究难点是成矿过程中的演化问题。地化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化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选取广西大厂矿田钻孔有关元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内成矿作用的复杂和多次矿化叠加改造的现象,Zn和Sn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密切相关,而与Au等元素表现出无直接关系。Sb、Pb、Ag和Cu可作为Zn和Sn的找矿指示元素。
    赤峰黄家营子铜矿东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张作伦, 曾庆栋, 于昌明, 叶杰, 刘建明, 刘红涛, 李德亭, 覃锋, 陈伟军
    2008, 38(07):  77-79. 
    摘要 ( 1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黄家营子铜矿东区成矿前景,指导进一步探矿工作,对勘察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发现地表已知矿脉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该矿地表探槽控制20余米,为进一步了解已知矿脉向地下深部延伸情况,尝试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特征的EH4电磁成像系统来解析区内深部地质结构、矿化异常体特征。在EH4电磁测深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已知控矿断裂向下延伸400余米,但异常呈串珠状。综合研究表明,该矿点具有很好的赋矿条件,但矿化强度需通过进一步的工作加以证实,同时证实了EH4电磁成像系统解析深部地质构造的有效性。
    蚀变岩Au-Ag相关性及其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高帮飞, 周迎春, 郭春影
    2008, 38(07):  80-83. 
    摘要 ( 1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典型Au,Ag矿床的统计研究发现,蚀变岩Au-Ag相关性对矿床的矿化类型有指示作用,即Au-Ag相关系数高,Au和Ag可以同时成矿;Au-Ag相关系数低,Au或Ag独立成矿。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Au,Ag的分异,主要与Au、Ag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初始岩石建造特征以及热液来源和演化等有关。Au-Ag相关性较蚀变岩石Au/Ag比值更能反映热液流体的叠加作用。运用该方法可以推断矿床潜在矿化类型,对已有矿山的探矿增储及资源综合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钟姑矿田铁矿成矿模式与规律及找矿标志
    高道明, 洪东良
    2008, 38(07):  84-87. 
    摘要 ( 17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钟姑矿田是宁芜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在前人工作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类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本矿田“三楼三型五式”和“格状-通道-成群-配套-三层楼”的成矿规律,富碱富铁、高氧化度和低镁质岩浆岩,三叠系含钙质页岩、灰岩和含膏盐地层及重磁异常组合是其找矿标志。对目前开展的新一轮铁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构TIN法填挖方计算方法研究
    杨友长, 景妮
    2008, 38(07):  88-91. 
    摘要 ( 20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填挖方计算精度,采用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法,构建设计模型与现实模型。通过一次构TIN进行填挖方计算时,在填挖分界处计算模型复杂,很难用计算机自动化实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二次构TIN法,通过解算矢量三角形,使计算模型简单化,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实现。阐述了二次构TIN实现填挖方计算的方法和具体步骤,给出了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数学模型。
    机电与自动化
    三维普通克立格插值建立非层状矿体块段模型的研究
    刘亚静, 李梅, 姚纪明
    2008, 38(07):  92-95+99. 
    摘要 ( 18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三维空间数据插值方法的研究在技术上难度较大、结构上程度复杂的特点,利用已有的二维空间数据插值长期发展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地质统计学为理论基础,详细研究了三维普通克立格(Kriging)块段插值方法的关键步骤。同时,介绍了建立非层状矿体块段模型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方法。针对插值过程中信息点的数据搜索问题提出了真三维空间的椭球扇区搜索方法,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最后,从底层开发了块段建模可视化软件,在某矿山得到了验证,对非层状矿体模型的模拟和矿体储量计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柱浮选充填及工业应用
    张敏, 刘炯天
    2008, 38(07):  96-99.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是提高浮选柱分选效率和降低浮选柱高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指出了填料充填与筛板充填两种充填方式的区别及填料充填浮选柱在工业应用中的缺陷,分析了两种充填方式对浮选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浮选结果的影响。以筛板充填为基础,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浮选段进行优化充填,提出了筛板充填和蜂窝管充填的高效混合充填模式。该充填模式的特点是利用蜂窝管降低涡流,减小射流气泡的径向分散;利用筛板继续分割破碎气泡,延长气泡路径,稳定泡沫层。把混合充填模式应用到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选矿工业试验中,柱体底部大尺度涡旋得到抑制,气泡径向弥散均匀,矿浆停留时间延长,显著改善分选过程和指标。
    磁选柱在本溪钢铁集团选矿厂的应用
    周凌嘉, 赵通林, 陈中航, 柳德旭
    2008, 38(07):  100-102. 
    摘要 ( 1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本溪钢铁公司提铁降硅工程中,磁选柱成功应用于本钢南芬和歪头山两大选矿厂,实现了最终精矿品位68.50%以上,二氧化硅小于4.50%的指标。实践证明磁选柱能够有效地剔除磁团聚中夹杂的连生体和单体脉石,是“提铁降硅”工程首选的精选磁铁矿获得高品位精矿的设备。
    核物理选矿技术的应用
    郭铁梁
    2008, 38(07):  103-104+107. 
    摘要 ( 1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核物理选矿中的吸收法为例,通过分选设备系统的介绍,对其分选原理的工艺过程加以论述。分别从给料系统、照射系统、探测系统及分离系统介绍了核物理选矿技术的应用。
    LJK联合磁性矿除铁器的研制与应用
    唐奇, 张奕
    2008, 38(07):  105-107. 
    摘要 ( 16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LJK联合磁性矿除铁器的设计原理、主机结构、工作过程、主要特点及应用情况。LJK联合磁性矿除铁器因其具有自动监测和自动除铁、带矿量少,不漏铁、广泛适用于各种磁性矿石除铁,因而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大型静压轴承工作状态的数值模拟
    冯素丽, 李志波, 宋连国, 刘刚
    2008, 38(07):  108-111. 
    摘要 ( 1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有限元法求解简化的雷诺方程,建立了静压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PDL计算出了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油腔内所需的压力和流量,得出了润滑油流经轴承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腔偏位角、半径间隙、润滑油粘度等影响因素与流量和油膜的承载能力的关系,为静压轴承供油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性试验及应用
    张春阳, 曹平, 仵锋锋, 万琳辉
    2008, 38(07):  112-113+123. 
    摘要 ( 1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矿仓放矿装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矿石堵塞、粘仓,严重影响了矿石装运效率,如果采用人工处理,安全隐患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稳定性,通过磨损试验以及现场试验后,证明了其作为矿仓内壁衬板的可行性。
    一种新型滚动轴承在自磨机上的应用
    谢理, 刘振东, 郑树刚
    2008, 38(07):  114-115. 
    摘要 ( 19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专利号为200710065224.0的专利,成功地研制出了适合于自磨机的单列球面滚动轴承。该轴承进料端采用整体结构,出料端采用剖分结构,轴承的内、外圈采用GCr15SiMn,滚动体选用G20Cr2Ni4A优质渗碳轴承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滚动轴承克服摩擦力矩所消耗的电能小,可节电达10%~15%。替换φ5500 mm×1800 mm自磨机滑动轴承进料端整体轴承最高温度10 ℃左右,出料端轴承最高温度20 ℃左右,节能效果显著。
    安全与环保
    中外粉尘监测技术的比较
    田冬梅, 蒋仲安, 姚建, 牛伟
    2008, 38(07):  116-119. 
    摘要 ( 18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粉尘的危害指出进行粉尘监测的意义,讨论了国内外粉尘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法律法规实施、监测仪器精度、监测仪器创新和监测防护措施等方面对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找出存在的主要差距,为我国未来粉尘监测技术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杨秀敏, 胡振琪, 胡桂娟, 杨秀红, 李宁
    2008, 38(07):  120-123. 
    摘要 ( 1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方法及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今后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岩石受载破坏前兆特征——声发射平静研究
    尹贤刚, 李庶林
    2008, 38(07):  124-128. 
    摘要 ( 15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岩石加载室内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及其声发射特性,得到了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性——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累积数、声发射事件率等相关曲线及参数,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事件率与应力水平、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着重讨论了一次性加载过程中非脆性破坏的岩石在加载接近峰值强度时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增长速度减小,也即这一阶段出现明显的耗时现象;并且在此阶段监测到的声发射事件率出现明显下降,出现声发射相对平静阶段。而对于脆性破坏岩石来说,这一阶段则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耗时”现象,声发射的监测也没有声发射相对平静期现象。结合室内试验,还对现场岩体失稳破坏声发射监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更好地应用声发射手段进行岩体稳定性现场监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高温后砂岩冲击破坏前兆的试验研究
    万国香, 李夕兵, 尹土兵
    2008, 38(07):  129-131. 
    摘要 ( 14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高温后砂岩样品,在SHPB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冲击试验,获得了高温后砂岩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动载强度基本上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预测岩石宏观破坏前兆现象的能量加速释放理论(AER)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表征能量加速释放程度的参数值均小于1,表明在岩石试件最终破坏之前,弹性应变能呈加速释放。参数z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表明岩石临破坏前能量加速释放的程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能量加速释放理论(AER),首次运用能量加速释放理论揭示高温后岩样在冲击载荷下临破坏的能量释放特征。
    有岩爆倾向岩石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袁子清, 唐礼忠, 杨小聪
    2008, 38(07):  132-135. 
    摘要 ( 17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次循环加卸载条件下,通过对有岩爆倾向的石英闪长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AE数)、能量、事件率、能率与应变、时间的关系以及AE信号的频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经历了初始压密段和非弹性塑性破坏段2个阶段。卸载条件比初始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活动要强烈,卸载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岩石非稳定性破坏;岩石在发生破坏前,AE率与能率突然急剧增大;在加载-卸载-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主频表现出了先低频再中频,最后到高频并伴随次高出现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为此类岩体的岩爆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有机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在生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志娟, 庞桂林
    2008, 38(07):  136-139. 
    摘要 ( 19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疆乌兰陵格膨润土为原材料,添加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得一系列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原土和有机土进行XRD、SEM及粘度表征。XRD结果表明,改性后蒙脱石层间距由1.337 nm增加到2.538 nm;SEM结果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已经插层进入蒙脱石层间。将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去除生物废水中谷氨酸。当pH=5.6,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用量为2 g/L时,谷氨酸的去除率可达到40.09%。
    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罗志红, 朱青
    2008, 38(07):  140-143. 
    摘要 ( 15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矿业城市经济结构、环境、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业城市面临的转型困境,介绍了国外矿业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比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就制订投融资、财税、人才、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综合利用
    利用铁尾矿制备多相复合材料的研究
    刘明, 徐利华, 邸云萍, 仉小猛, 郝洪顺
    2008, 38(07):  144-147. 
    摘要 ( 14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攀枝花选钛尾矿为主要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实现合成与烧结一体化,烧结制备了Fe3Si-Ti(C,N)复合多相材料,探索了一条低成本利用尾矿合成复合多相材料的新途径。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烧结体的物相、显微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产物主晶相为Fe3Si和Ti(C,N)。通过SEM和EDS可知,生成的Ti(C,N)相富集在Fe3Si相的周围。样品的体积密度和表面洛氏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合成温度为1 500 ℃、保温时间为4 h时,所得的烧结体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ρ=4.331 g/cm3)和表面洛氏硬度(HR15N=85.0)。
    河北某低品位难处理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甘永刚, 宋永胜, 李文娟
    2008, 38(07):  148-151. 
    摘要 ( 20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河北某低品位难处理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矿(-12 mm)预先抛废、二段磨矿、二次磁选、粗精集中分级再磨多次精选、中矿先脱泥沉砂分级再磨再选,可获得含铁6000%以上、回收率35.00%(对磁性铁回收率52.47%)的总精矿。将总精矿进一步分级,最终可获得含铁65%以上的铁精矿。
    生产技术
    乌拉特前旗湾兔沟铁矿控制废石混入率的研究
    陈世江, 张飞, 吴国良
    2008, 38(07):  152-153. 
    摘要 ( 15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乌拉特前旗恒泰矿业有限公司湾兔沟铁矿(采用浅孔留矿法)废石混入率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出合理的矿石贫化的控制指标,同时结合该矿地质特征和采矿技术条件,提出几点降低废石混入率的技术措施。
    起动保护在螺旋分级机上的应用
    张杨林
    2008, 38(07):  154-155. 
    摘要 ( 13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螺旋分级机主轴和减速箱的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过程。1年多实际运用表明,该保护装置起到了保护螺旋分级机减速箱及主轴的作用,确保了设备的正常生产。
    超细碎尾砂在排土场排放的探索
    徐克林, 周学礼
    2008, 38(07):  156-156+159. 
    摘要 ( 13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凹山选矿厂超细碎尾砂向排土场排放,遇到如运输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电铲和铁路路基下沉等问题。采取降低尾砂水份、岩石与尾砂合理搭配、向坡面抛洒尾砂等措施,较好地实现了超细尾砂向排土场排放。
    采空区矿柱安全回采技术与实践
    朱昌玉
    2008, 38(07):  157-159. 
    摘要 ( 14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口山铅锌矿井下资源日益枯竭,开采空区中间或周边的残留矿柱、矿壁尚可维持生产。对浅孔留矿法采空区的4个总矿量近9.5万t的矿柱做了可采性分析。设计采取倾斜电耙道的浅孔留矿法回采这些矿柱。为确保安全,在矿柱与空区间预留2.0 m的长矿柱。成功地回收了其中2个矿柱的3万t矿量,回采率达55.0%~58.3%,贫化率为4.3%~5.2%。这种安全回收残柱的方法可在类似矿山中推广。
    专题综述
    渣浆泵断轴原因及对策
    贾向阳
    2008, 38(07):  160-161. 
    摘要 ( 15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渣浆泵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断轴问题,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从中找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对策。经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于正常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