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3-10-15
    采矿工程
    特大型复杂矿区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新模式研究
    邵安林
    2013, 42(10):  1-4. 
    摘要 ( 13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东部矿区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此类特大型复杂矿区开发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品(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了理论模型,实践了“以技术攻关实现关键环节点突破、以工程管理实现工序间线联动、以全矿区整体优化实现面拓宽”的发展思路。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的实施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干湿循环条件下砂岩强度劣化试验研究
    张鹏, 柴肇云
    2013, 42(10):  5-7+11. 
    摘要 ( 13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峰值强度呈指数关系降低。即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强度劣化是一个内部基质结构损伤累积、扩展直至破坏的渐进性过程,可通过劣化度定量描述。研究成果将为遭受干湿循环作用的工程体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安全评价提供有益的依据。
    综放开采不同采放比的采场矿压特征
    王金安, 高治国, 王利, 刘腾
    2013, 42(10):  8-11. 
    摘要 ( 12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甘肃省华亭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离散元UDEC数值模拟建立7种不同采放比工况,针对优化采放比、适当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后安全回采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研究,得出采放比为1∶2.5的工况为最优方案,提高回采率的同时保证了安全回采的可行性,为相似煤层综放工作面合理采放比的确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椭圆形深凹露天矿时效边坡稳定性基础理论研究
    任高峰, 郭星强, 任少峰
    2013, 42(10):  12-15+20. 
    摘要 ( 12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假设深凹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参数随时间呈平稳性时间序列变化,并视其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弹性体,且同时承受自重应力和水平应力共同作用。利用时间序列建模,得到任意时间下相关岩体强度参数的预测值关系式。在对其进行椭圆形喇叭曲面开挖情况下,取其边坡任意水平岩环作为力学分析的模型,结合轴比论、库伦-莫尔理论以及微元体临界下滑条件推导出具有时效性的椭圆形深凹露天矿边坡环向应力表达式,拟合椭圆形深凹露天矿稳定边坡形状。该边坡不仅能保证其稳定性,而且能减小剥采比,改善矿山经济效益。
    基于围岩松动圈现场测量的巷道支护优化
    钱振宇, 任奋华, 苗胜军, 李楷, 冀东
    2013, 42(10):  16-20. 
    摘要 ( 141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三山岛金矿深部-600 m水平巷道围岩的松动圈范围与应力状态,使用RSM-SY6型声波检测仪进行围岩松动圈现场测量,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围岩应力,验证测量结果。基于现场测量的结果和应力分布情况,采用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对三山岛金矿的巷道支护形式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可以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并为矿山今后的支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崩落法和充填法联合开采在金山店铁矿的应用研究
    梅甫定, 王如坤, 夏鸿
    2013, 42(10):  21-24. 
    摘要 ( 123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征地搬迁费用的增加,同区段崩落法和充填法联合开采得到越来越多的金属矿山企业的青睐。以金山店铁矿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该开采方法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采场优化布置方式和地表控制效果分析,以及2种开采方法之间衔接层的安全厚度。
    V类松动圈巷道协同锚固技术的应用
    黄学志, 郭远博, 吴松
    2013, 42(10):  25-27+31. 
    摘要 ( 14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顺和煤矿西翼轨道运输大巷穿越三煤组含煤地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确定了巷道支护方案。采用“锚-网-索-喷-注”协同支护方式充分复合围岩天然承载结构作用,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通过巷道变形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变形在设计范围内。工程试验表明,该方案支护效果好,与架棚支护相比,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那林金矿倾斜中厚矿体的应用
    陶冠, 周波, 伍垂志, 陆芳萍
    2013, 42(10):  28-31. 
    摘要 ( 108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详细介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那林金矿实验研究的情况。根据矿体的赋存特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该矿的倾斜中厚矿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验采场选择在660 m中段676 m分段至684 m分段14~20勘探线之间,工业储量22 778 t,实验取得的采矿损失率与贫化率分别为23.65%和18.18%。
    复线隧道爆破优化设计与实践
    柳明, 张昌锁
    2013, 42(10):  32-35+39. 
    摘要 ( 13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风平岭2号隧道复线隧道进口开挖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隧道施工爆破过程中对邻近隧道进行现场的振动监测,应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控制不同目标、不同间距情况下最大起爆药量,炮眼布置方案等。既有隧道和新开发隧道间采用超前锚杆加固,增强稳定性。通过对振速波形图的分析,找到延时爆破最大振速的段位,降低该段位最大装药量以便降低最大振速,保证邻近隧道振动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指导后续施工。
    基于岩层移动理论的矸石条带充填采空区可行性研究
    徐春云
    2013, 42(10):  36-39. 
    摘要 ( 119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弹性地基梁为基础,建立条带充填采煤岩层移动的力学模型,并对充填体承载基本顶岩梁进行了有限元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条带充填体的布置方式、间距以及宽度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表明:基本顶岩梁在充填体支撑内侧边缘处受力最大,在相邻两充填体之间的未充填区域中部变形最大;充填体以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间隔布置能有效地封闭采空区的瓦斯,减少回风巷中瓦斯浓度;充填体的稳定性随采深和采高的增大而减小,随充填体宽度的增大而增大。
    泡沫砂浆充填体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耀平, 苏晓萍, 谭伟, 杨双有, 郭维军
    2013, 42(10):  40-42. 
    摘要 ( 140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采矿法在地下金属矿床开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将国外的先进技术——泡沫混凝土技术成功引入充填采矿工艺中,并且在国内推广使用,首先选取地质条件比较独特的某公司三矿区F17以东采场进行试验。通过对三矿区采一工区9条进路分别在3、7、28 d进行泡沫砂浆充填体强度的检测,可以看出泡沫砂浆充填体的强度已经达到公司充填体强度的指标。同时泡沫砂浆充填体相对普通的砂浆充填体而言具有轻质性、易流动性、均衡性、抗离析性、接顶率高等优点,且所耗费成本低廉,从而可以看出在公司三矿区F17以东采场中采用泡沫砂浆充填技术是经济可行的。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数值模拟计算参数的研究
    刘德峰, 王锐涛, 耿亚东, 刘伟
    2013, 42(10):  43-46+71. 
    摘要 ( 13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值模拟中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详细介绍了M.Georgi法和Hoek-Brown法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的基本原理,以东升庙铅锌矿的岩体力学参数确定研究为例,以室内岩石试验为基础,测出岩块试件的物理力学参数,再综合考虑岩体节理裂隙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岩体力学参数。通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该矿的矿柱回收模型,进行地表沉降位移模拟,并对该矿区2号矿体的间柱和采空区顶板的3个位置的位移模拟曲线和同等位置的位移实测曲线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Hoek-Brown法所确定的岩体力学参数较接近实际情况,可以作为该矿间柱回收模拟的基础数据。
    某大高度富水硐室底板砂浆锚索施工实践
    郭成钺
    2013, 42(10):  47-49. 
    摘要 ( 149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保某大断面富水硐室可长期使用及经受后期采动影响,针对现场硐室底板渗水严重及水泥砂浆锚固性能不足,提出了水泥端锚全长砂浆锚索施工方式,数值模拟研究了锚网索底板支护对支护承载结构的影响,得出底板锚网索能改善底板弯矩分布并提高底板承载结构的稳定性。实践表明:底板锚索合格率达到了97%,所述施工方式可有效解决类似条件下底板锚索由于水及施工高度太高带来的施工难题。
    矿物工程
    齐大山铁矿石高压辊磨产品磨矿及解离特性研究
    袁致涛, 朱烁, 李丽匣, 谢琪春
    2013, 42(10):  50-53+57. 
    摘要 ( 14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齐大山铁矿细碎矿石为对象,考察其高压辊磨机粉碎产品的磨矿特性和单体解离特性,并与实验室颚式破碎机粉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目标粒度分别为0.074和0.280 mm时,辊压产品的邦德球磨功指数分别比颚破产品的降低13.96%和28.23%;在-0.074 mm占80%磨矿细度下,-3.2和3.2~0.074 mm辊压产品与对应颚破产品的相对可磨度分别为0.83和0.86;辊压产品与颚破产品相比,-0.5 mm粒级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15.16个百分点,不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物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5.55~0.98个百分点;辊压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易于解离的连生体,而颚破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难以完全解离的连生体。
    机械化学法获得单相Fe3O4颗粒的热力学条件
    布林朝克, 张邦文, 邢瑞光, 张奇伟, 张胤
    2013, 42(10):  54-57. 
    摘要 ( 152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采用机械化学法从Fe2O3或粗粒Fe3O4获得单相Fe3O4纳米颗粒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机械力储能对铁氧化物机械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铁氧化物的机械化学分解温度随储能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导致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相在热力学上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发生变化。据此,在储能-温度坐标系上确定了以Fe2O3或Fe3O4为起始反应物的机械化学反应体系中期望物相Fe3O4的热力学稳定区,从而得出了获得单相Fe3O4颗粒的热力学条件。
    内蒙古某低品位难选铅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罗仙平, 杜显彦, 赵云翔, 邹丽萍
    2013, 42(10):  58-62. 
    摘要 ( 14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铅锌矿石由于铅锌品位低、锌主要以铁闪锌矿形式存在、铅锌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其他矿物共生密切、含有较多与铁闪锌矿可选性相近的磁黄铁矿而难选。根据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铅—铅尾矿弱磁选分离磁黄铁矿—弱磁选尾矿浮锌—锌尾矿浮黄铁矿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为42.27%、铅回收率为71.46%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4.11%、锌回收率为70.93%的锌精矿及硫品位为34.89%、硫回收率为85.66%的综合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选矿试验
    杜淑华, 陈利民, 廖力
    2013, 42(10):  63-66+75. 
    摘要 ( 12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浮选精矿焙烧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可获得金品位为61.88 g/t、砷含量为4.21%、金回收率为77.57%的金精矿和作业金浸出率为75.85%、对原矿金回收率为17.02%的尾矿浸出液,两者的金回收率合计达到94.59%。金精矿经焙烧预处理,焙砂砷含量降到0.38%、金品位提高到88.40 g/t;焙砂氰化浸出的作业金浸出率达93.28%、对原矿金回收率为72.36%,金精矿焙砂和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的综合金回收率为89.38%。
    某难处理金矿石选冶工艺研究
    白海静, 倪青林, 李文娟, 蔡镠璐, 闫鲜, 刘美林
    2013, 42(10):  67-71. 
    摘要 ( 135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选冶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在-200目占80%的磨矿细度下,可以获得金品位为57.32 g/t、金回收率为84.00%的金精矿;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可以先在-200目占70%的磨矿细度下获得金品位为60.09 g/t、金回收率为82.26%金精矿,然后在-200目占90%的再磨细度下获得金浸出率为10.70%的浸出液,金的总回收率达92.96%。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
    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浮选行为
    王永龙, 张芹, 周亮, 唐忠杰
    2013, 42(10):  72-75. 
    摘要 ( 135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可浮性,并比较了六偏磷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淀粉、腐植酸钠这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浮选微细粒胶磷矿的适宜条件应为矿浆温度45 ℃、用NaOH调节矿浆pH=10、油酸钠用量6×10-4 mol/L;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抑制能力的强弱排序为腐植酸钠>六偏磷酸钠>淀粉>焦磷酸钠>硅酸钠。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王守敬, 卞孝东, 张艳娇, 刘广学, 马驰
    2013, 42(10):  76-79. 
    摘要 ( 109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脉石矿物可划分为长石和石英等及黏土和云母等两类。前者嵌布粒度较粗,与赤铁矿关系不密切,较易通过选矿去除;后者嵌布粒度极细且与赤铁矿紧密共生,难以通过选矿分离,但其烧失量较高,可以通过灼烧降低其含量。据此建议采用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灼烧(可与炼铁过程合并)工艺处理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最后在总结以往一些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工艺矿物学研究应注重矿物集合体嵌布特征的研究。
    地质与测量
    基于最优波段组合的TM影像土地覆盖信息分类
    刘德儿, 于海霞1, 兰小机, 陈元增
    2013, 42(10):  80-83. 
    摘要 ( 175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TM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利用率不高,影响土地覆盖信息分类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波段组合的分类方法。以赣州市章贡区2006年的TM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和波段间的相关性计算最佳指数;其次根据研究区域特征,引入修正植被指数,并对原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最佳指数、修正植被指数和前3个主成分量,认为PC3、RNDVI、Band1为最优波段组合。最后结合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法对最优波段组合成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得到的整体分类精度为86.237 5%,kappa系数为0.825 3。
    强风化岩质边坡软弱结构层EH-4探测工程实例分析
    谭卓英, 钟文, 胡天寿, 王晓军
    2013, 42(10):  84-87+92. 
    摘要 ( 14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EH-4大地电磁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现场探测方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优势,对某强风化边坡进行了现场探测,掌握了其低电阻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结合钻孔数据和地质分析,对地层岩性进行了解译,查明了软弱结构层的分布。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对强风化边坡内赋存的软弱结构层进行超前的宏观预测,值得在相关领域推广运用。
    西双版纳特殊景观条件下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蒋宗林, 宋慈安, 唐专红, 文件生, 荣红, 刘华应
    2013, 42(10):  88-92. 
    摘要 ( 112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勐腊县南坡铜矿为异常区,总结了热带雨林景观条件下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时,作为铜矿重要指示元素在土壤中的最佳富集层位、富集粒度及富集性状,为今后在该区开展化探工作时正确解释和评价异常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
    基于Kriging与IDW融合算法的氧化带DTM拟合方法
    李迪, 胡乃联, 李国清, 杨桦
    2013, 42(10):  93-96+100. 
    摘要 ( 125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矿带取样数据属于广域离散型数据,而传统插值方法对于离散型数据不能很好地拟合,误差较大。为此,基于Kriging法的区域化变量及距离幂次反比法(IDW),提出了将二者融合的新算法,并以国内某大型露天钼矿为例进行研究,得出该算法简单易行,且能大幅提高氧化带数字地面模型(DTM)拟合精度的结论。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热液蚀变及其分布特征
    张春鹏, 曾南石
    2013, 42(10):  97-100. 
    摘要 ( 14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广西龙头山金矿热液蚀变矿物的分布特征,认为电气石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K-Ar同位素年龄测定,推断电气石化、硅化为早期热液蚀变,与流纹斑岩、角砾熔岩有关,而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等与后期花岗斑岩以及黑云母花岗斑岩脉等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结果表明这一金矿床的产出深度略大于一般所报道的大多浅热液金矿床。
    机电与自动化
    露天采矿机复合切割轨迹对比研究
    孙宽, 李鑫, 韩流, 周伟, 邓有燃
    2013, 42(10):  101-105. 
    摘要 ( 136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露天采矿机的实际切割轨迹,总结了露天采矿机的基本作业方式,分析了切割轨迹的影响因素,综合xy方向的分速度进行积分得到了顺时针和逆时针2种切割方式的轨迹计算模型,确立了切割轨迹长度L与水平方向速度v、开采深度h、滚筒半径R、转速ω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T1255露天采矿机进行研究,得到了2种切割轨迹的长度、差值与hR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顺时针比逆时针切割轨迹长,单位切割次数功耗最大相差达到6.83 kN·m;固定转速时,2种切割轨迹随h增加而增加,变动转速时,顺时针切割轨迹随采深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h=0.5 m时达到最大,逆时针切割轨迹随着采深变化持续增加,在最大采深处达到最大。
    基于矩阵相似度的探地雷达成果图解译技术
    孙祥鑫, 何磊, 明世祥, 张连恒, 马银
    2013, 42(10):  106-109. 
    摘要 ( 190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量现场解译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雷达成果图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程度含水情况图像的规律性,基于所有图像都可以用颜色值矩阵表示、矩阵的相似度表示图像相似程度的思想,提出了矩阵相似度判别探地雷达成果图含水程度的方法,运用图像颜色值矩阵提取函数对图像进行了提取,计算了不同类别含水情况的特征矢量中心值,并验证了矩阵相似度在探地雷达成果图解译中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于ArcGIS Engine的Flac数值模型剖切及云图自动构建方法
    伍伟斌, 纪洪广, 曹善忠
    2013, 42(10):  110-111+115. 
    摘要 ( 15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Flac3D的云图查看功能,基于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在模型单元信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六面块体网格单元类型的剖切算法,沿3个坐标轴方向实现剖切并且快速生成彩色云图。利用此方法,可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软件中对数值模型剖切实现快速查看矿区3个坐标轴方向的应力状况。
    陕西省尾矿库遥感调查与环境影响分析
    强建华
    2013, 42(10):  112-115. 
    摘要 ( 123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SPOT-5、RAPIDEYE等卫星遥感数据对尾矿库识别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出陕西省尾矿库分布现状,并对其存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陕西省截止到2012年有尾矿库270座,集中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类型以铅锌矿、铁矿和钼矿等为主;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占用大量土地,所含的有害成分对河流水体产生污染,部分病库、危库存在泥石流隐患。
    基于组态软件的磨机供料自动监控系统
    于仲安, 张姿
    2013, 42(10):  116-119+123. 
    摘要 ( 14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组态软件与PLC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某选矿厂磨机供料系统的自动监控系统。在采用的MCGS组态界面中,为布料皮带机提供了顺序下料、料位优先下料和模糊控制下料3种下料方式,便于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同时,为了保证整个选矿生产的连贯性,对磨机供料系统中矿仓出料口的出料量进行变频控制,达到恒定给矿的目的,使球磨环节能够正常运行。用户可以在组态软件中通过实时曲线、历史曲线以及报警等功能实现远程监控。
    CCTS型粗粒磁选机对贫磁铁矿石的预选效果
    常鲁平, 孙放, 杨任新
    2013, 42(10):  120-123. 
    摘要 ( 136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贫磁铁矿石预先干式磁选抛尾效率较低的问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CCTS型湿式永磁滚筒粗粒磁选机,其单机处理能力为150~200 t/h,筒体表面磁感应强度为400~500 mT,入选物料粒度上限可达15 mm。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CCTS型湿式永磁粗粒磁选机普遍适用于国内外各种贫磁铁矿石,且抛尾效率明显高于干式抛尾。在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李官集铁矿、山东苍山铁矿等多家矿山的工业应用效果展示了CCTS型湿式永磁粗粒磁选机良好的推广前景。
    圆盘加压过滤机在酒钢400万t选矿厂的应用
    王国栋, 刘千帆, 高泽宾
    2013, 42(10):  124-127. 
    摘要 ( 15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钢原有650万t选矿厂采用盘式真空过滤机过滤铁精矿,滤饼水分一般达15.5%~16.0%,有时甚至更高。酒钢新建400万t选矿厂为使精矿滤饼水分低于13%以满足烧结工序的需要,在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GPJ-120型圆盘加压过滤机作为精矿过滤设备。设备投入使用后滤饼水分平均在12.69%、干基利用系数平均为1.03 t/(m3·h)、滤液固含量小于3%,达到了预期目标。圆盘加压过滤机在酒钢新建400万t选矿厂的成功应用显示了其在处理难过滤金属矿产物料方面的推广价值。
    基于LabVIEW的潜孔钻机冲击频率采集系统
    张永玺, 杨琛, 李东明, 闫杰
    2013, 42(10):  128-129+151. 
    摘要 ( 11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潜孔钻机冲击频率的实时提取,成功地提取到了某型潜孔钻机开孔冲击频率,为进一步根据冲击频率实现对潜孔钻机的智能控制、冲击性能分析、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等工作提供了参考。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信号保真度高,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安全与环保
    露采爆破振动对拟建水库坝体影响研究
    赵奎, 王明, 何文, 王晓军, 柯新华
    2013, 42(10):  130-133+139. 
    摘要 ( 13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露天采场采用中深孔爆破,采场最终边界附近拟建酸性水库坝体。为了研究露天采场爆破振动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对露天采场爆破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爆破振动的最大振速公式;其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坝体处最大振速公式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露采不同时期爆破振动作用下坝体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露采一期爆破振动过程中,坝体是稳定的;露采二期爆破振动过程中,坝体稳定性较差,提出了降低单段最大药量的技术措施。
    铜陵新桥地区土壤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泽群
    2013, 42(10):  134-135+139. 
    摘要 ( 105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铜陵新桥地区表层土壤中Cu、Pb、Zn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富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金属元素富集区域的空间分布与已知矿床位置较为一致,指出金属元素的富集与矿业活动密切相关。对于Pb、Zn元素,农业施肥及灌溉同样造成大面积的富集,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冶山矿区废弃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与评价
    汪静
    2013, 42(10):  136-139. 
    摘要 ( 112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景观资源条件方面进行了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引入管理学中SWOT分析模型的概念,从矿山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引用旅游学中的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和打分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体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分级。指出只有不断突破创新,积极发展旅游业,才能实现冶山矿区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规律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徐伟伟
    2013, 42(10):  140-143. 
    摘要 ( 115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研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所处阶段,研究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发生的行业、时段、地区、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内在规律,基于“综合论”模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比国外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地下采矿爆破振动对地面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杨凯, 吕淑然, 董华兴
    2013, 42(10):  144-147. 
    摘要 ( 12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地下矿山在采矿过程中,大多数矿山采用炸药爆破进行开采,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将会传播到地面,对地面建筑设施的安全产生影响。针对此问题,开展了采场爆破振动对地面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得到了爆破振动的监测数据。选取了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评价方法对影响后果进行分析,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地下采场爆破振动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利用该公式对不同药量、不同距离的爆破振动速度进行预测,并就振动速度、频率、持续时间3个参数与火车通行振动产生的相应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就采场爆破振动提出药量控制标准。
    余华寺矿地表尾矿干堆对地下开采的影响研究
    李俊超, 许梦国, 甘仕伟, 雒凯, 余涵
    2013, 42(10):  148-151. 
    摘要 ( 116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地表尾矿干堆对井下开采的影响,建立了余华寺矿区三维模型,利用FLAC3D分析软件,对地表尾矿干堆进行了模拟,最终得出地表干堆对井下生产水平的应力和位移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近地表部分影响大。上盘矿岩接触带和矿体走向两端出现了高应力区,需要对此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矿山正常生产。
    杏山铁矿北排土场减载优化设计
    宋志飞, 辛晓平, 孙世国, 徐秀鸣
    2013, 42(10):  152-154. 
    摘要 ( 12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杏山矿北排土场下部有重要的工业广场,为了保证排土场的绝对安全,杏山矿北排土场需要进行减载,并确定最佳的减载方案。应用滑移场理论、数值模拟方法、极限平衡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并得到了相关的优化减载方案。最后得出了排土场在常规条件和饱和条件2种工况时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减载后排土场稳定性显著提高。
    风机并联运转效能分析及工况优化
    王从陆, 吴国珉, 王根
    2013, 42(10):  155-157. 
    摘要 ( 14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构建风机并联运转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机并联运转的等效风阻变化规律。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了风机总能耗最小的条件。以铜绿山矿井通风系统作为实例,分析了风机工况点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并联风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风量、风压和风机之间的匹配关系;并联通风系统中风量调节的难度大;风门或风墙对风流分配的影响巨大;日常通风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门管理和均衡需风量。
    攀钢采矿废石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及环境效应
    胡庭先, 徐争启, 孙娇, 张翔, 王朋冲, 李萍
    2013, 42(10):  158-162. 
    摘要 ( 11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静态浸泡试验考察攀钢采矿废石中V、Ti、Cr、Fe 4种重金属在不同pH和浸泡时间下的溶出情况,为矿山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V和Cr的溶出量总体上随着pH值的上升而增大,Fe的溶出量与此相反,而Ti的溶出量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很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4种重金属的溶出量均发生无规律的波动,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废石中含量高的重金属,其溶出率不一定大。4种重金属的溶出强度总体上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从溶出强度判断,V和Ti具难溶出性,Cr具弱到难溶出性,Fe具中等到强溶出性。Cr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需对其加强监测,其余3种重金属对环境影响不大。
    生产技术
    YLH型盘式磁选机在汝阳东沟钼矿的应用
    姚伟
    2013, 42(10):  163-164. 
    摘要 ( 113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汝阳东沟钼矿选矿厂为解决从选钼尾矿中回收磁铁矿时以BKW型筒式弱磁选机作为粗选设备存在的磁性铁回收率低下问题,采用YLH型盘式磁选机对铁粗选作业进行了改造,同时对选铁流程其他环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相应优化。改造后,在保证最终铁精矿全铁品位不低于60%的情况下,使铁粗精矿的磁性铁回收率至少提高了25.38个百分点,为最终铁精矿磁性铁回收率达到62%以上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了YLH型盘式磁选机对磁铁矿连生体良好的回收能力。
    国产辊套对程潮铁矿球团厂进口辊压机的修复效果
    焦淑芳, 邹鹏, 刘曙
    2013, 42(10):  165-166. 
    摘要 ( 134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潮铁矿球团厂采用中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辊套对辊面磨损后的德国洪堡公司产RP-P3.6-120/50B型辊压机进行修复,不仅节约了3/4的修复费用并大大缩短了修复周期,而且修复后辊压机的使用效果与辊面未磨损时相当,即辊磨铁精矿的比表面积平均可比未辊磨铁精矿的比表面积增大320 cm2/g,辊磨铁精矿所制生球的落下强度可比未辊磨铁精矿所制生球的落下强度提高1.2~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