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9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09-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综述
2008年中国选矿年评
魏德洲, 高淑玲, 刘文刚, 王明强
2009, 39(09): 1.
摘要
(
1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纵观2008年国内选矿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进展,在矿石准备、有色金属选矿、黑色金属选矿、非金属选矿、微生物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尾矿处理及环保等方面均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工作。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选别指标方面,特别是在铜、铅、锌等难选矿石的分选及铁矿石的提质降杂方面。此外,在微生物选矿、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而在选矿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及选矿新设备的研发方面则显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我国铁矿石反浮选技术发展综合评述
宋仁峰, 李维兵, 刘华艳, 薛敏
2009, 39(09): 2.
摘要
(
16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浮选技术的作用与发展,分析了反浮选技术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机理,介绍了我国反浮选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及特点,提出今后加强反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
采矿工程
地下洞室锚固结构的力学特性与锚固机理研究
李新平, 代翼飞, 郭运华, 徐剑
2009, 39(09): 19-23+28.
摘要
(
17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岩体、金属锚杆、砂浆胶结材料看作一种锚固岩体复合增强材料,通过能量等效的原理,建立岩体复合增强材料的层状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锚固岩体的等效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针对地下洞室的扇形锚固结构,认为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锚杆的间距也随之增加,因此地下洞室锚固岩体的等效力学性质将随着锚杆间距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建立起地下洞室锚固岩体的等效力学参数与锚固深度之间的函数变化关系,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地下洞室锚固结构的等效性质,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上述问题的解决将对地下洞室的扇形锚固支护中的锚固机理有更清楚的认识。
全长注浆岩石锚杆与围岩体相互作用下的锚固机理研究
朱训国
2009, 39(09): 24-28.
摘要
(
1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根据锚固体与围岩体界面遵循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建立了注浆岩石锚杆的剪应力的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体与注浆岩石锚杆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围岩体中注浆岩石锚杆的实际受力下的剪应力的分布函数和轴向载荷的分布函数。同时,根据中性点的概念,建立了中性点的计算公式。最后,详细分析了影响锚杆实际受力的各种因素对其受力的影响,为分析其锚固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基于SEM的大理岩单轴受压全过程细观损伤量化研究
倪骁慧, 朱珍德, 武沂泉
2009, 39(09): 29-32+88.
摘要
(
18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基于SEM的大理岩细观损伤全程数字化跟踪试验方案,对四川锦屏大理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细观损伤的全程试验。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微裂纹的萌生、生长及贯通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提取试样在受荷过程中微裂纹的面积、方位角、长度等基本几何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理论对获取到的32组试样微裂纹的损伤全过程的细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大理岩试样微裂纹的方位角、长度和间距服从变参数的广义极限分布这一结论。
鞍千矿矿石特性及可钻性研究
邱景平, 邢军, 孙晓刚, 孙厚广, 李纯阳
2009, 39(09): 33-37.
摘要
(
15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鞍千矿和齐大山铁矿主要矿种的岩石力学参数、矿物组成、颗粒粒度、细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探求了矿石细观组成、结构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等矿石特性对可钻性的影响,摸清了影响矿石可钻性的内在因素,揭示了鞍千矿矿石难钻、钻头寿命低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鞍千矿和齐大山矿主要矿种进行了可钻性分级和钻头寿命预估,为鞍千矿提供了钻头消耗定额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优选与矿石特性匹配的钻头和优化钻机工作参数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指导意义。
膏体充填尾矿浓密规律初探
刘晓辉, 吴爱祥, 王洪江, 严庆文, 容苡
2009, 39(09): 38-41.
摘要
(
17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锥浓密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浓缩设备,具有极大的生产能力,可获得较高的底流浓度,为膏体充填料的制备提供了保障。简要介绍了某矿深锥浓密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将浓密过程中的矿浆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澄清区、沉降区、临界浓度区以及压缩区4区域。分别对各区域浓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固体颗粒在锥体内的3浓密阶段,并估算了正常负荷下底流浓度的变化范围:76%~82%,为现场系统故障预测与排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集值迭代的多专家主观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
李德顺, 许开立, 李春晨
2009, 39(09): 42-43+50.
摘要
(
1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系统综合评价中往往需要建立多个指标体系,并赋以权重来体现不同指标贡献的特点,首先指出了层次分析法的不足之处,然后将多位专家的信息进行了迭代,并以区间的形式给出了2指标的比较值,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并减少了一致性检验的过程。实例表明,该法减少了评价指标的比较次数,能够合理地反映评价指标权重,为系统综合评价确定主观权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人工假顶充填体稳定性数值分析
谢盛青, 王新民, 史良贵, 赵彬, 张钦礼
2009, 39(09): 44-47.
摘要
(
20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焦家金矿北部矿山矿岩破碎、充填体稳定性不理想,本研究对该矿不同进路的采场结构和人工假顶承载层厚度条件下承载层及相邻充填体的应力、应变、塑性变形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非线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12种模型的承载层压应力过大,极有可能发生破坏;相邻充填体几乎均发生压坏现象,进路回采安全性差。故建议优化人工假顶构筑工艺,增加承载层强度,提高进路回采安全性。
预锚地下连续墙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许文杰, 王运永, 赵福平
2009, 39(09): 48-50.
摘要
(
18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预锚地下连续墙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合一实际工程,采用岩土分析软件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把地下连续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提高了34.8%,抗滑安全系数提高了16.8%。增强了墙体的稳定性。预锚地下连续墙方案竣工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和地下连续墙处于完全稳定状态,且涌水量显著降低,因此预锚地下连续墙在类似边坡治理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理论和模式初探
张福良, 胡郅虹, 尹仲年
2009, 39(09): 51-53+57.
摘要
(
15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内涵为出发点,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理论,即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理论、效率理论、市场力量理论、战略发展和调整理论等。初步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3种模式: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
金渠金矿采矿方法沿革及优化
常荣凤, 员洪波
2009, 39(09): 54-57.
摘要
(
1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渠金矿有扩大采选能力的空间和需求。为此,用优选法进行采矿方法选择;用数值模拟法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凿岩爆破参数。同时采用分段采准分层回采工艺;预留点柱支撑顶板,局部采用长锚索和锚杆支护,并用光面爆破减少顶板的破坏,用水准测量动态地监测顶板的下沉量。对采矿方法研究的投入,使采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得以成功使用,取得损失率为5.68%、贫化率为12.15%,直接成本为19.07元/t的技术经济指标,把采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500 t/d,
矿物工程
王家滩菱铁矿流态化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冯志力, 余永富, 刘根凡, 陈雯, 张汉泉
2009, 39(09): 58-60+73.
摘要
(
17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王家滩菱铁矿在流态化状态下的磁化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条件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焙烧矿样中菱铁矿热解率大于94.5%,磁性铁转化率大于89.94%;在弱还原气氛(1.5%CO)、800~1060 ℃的温度条件下,获得了铁回收率大于90.00%,精矿品位大于58.00%的指标;在1 000 ℃的温度条件下,无论在弱还原气氛(0~1.05%CO)还是弱氧化气氛(0.47%~1.85%CO)中焙烧,均能获得铁回收率大于90.00%的良好指标。
吉林临江难选铁矿石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高文义, 张松波, 印万忠, 韩跃新
2009, 39(09): 61-63+77.
摘要
(
16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临江羚羊铁矿石含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含铁矿物,铁矿物组成和构造极为复杂,脉石矿物鲕绿泥石极易泥化,故该矿石是一种极为难选的铁矿石。通过对该矿石进行焙烧—磁选试验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焙烧—磁选可以使精矿品位最高达到60.83%,尾矿品位27.60%,精矿回收率64.10%。该试验研究为吉林临江羚羊铁矿石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马钢和尚桥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葛新建
2009, 39(09): 64-69+116.
摘要
(
1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和尚桥铁矿石的矿石特点,进行了矿石的高压辊磨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和高压辊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以及高压辊磨、3~0 mm粗粒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分别取得了精矿品位64.87%~66.06%、回收率72.00%左右的较好指标。针对低品位磁铁矿矿石的特点,根据对工艺指标、运行成本和流程合理性的分析对比,推荐高压辊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和高压辊磨、3~0 mm粗粒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两个流程为和尚桥铁矿石合理选矿工艺流程。
十二烷基磺酸钠浮选赤铁矿的研究
郑贵山, 刘炯天
2009, 39(09): 70-73.
摘要
(
18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捕收剂的时,赤铁矿的可浮性。考察了pH值、钙离子、氟化物和六偏磷酸钠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DS做捕收剂时,赤铁矿浮选的最佳pH=3~4,加入氟化钠有利于浮选。而钙离子、六偏磷酸钠对赤铁矿浮选起到抑制作用。氟硅酸钠对浮选有一定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显示,SDS的捕收作用是静电力吸附。
东鞍山难选铁矿捕收剂的合成及工业应用
梅建庭, 乌兰图雅, 赫荣安, 杨威
2009, 39(09): 74-77.
摘要
(
19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东鞍山入选铁矿石铁品位降低和组成变化,KS-Ⅰ捕收剂面临很大的挑战,难以满足炼铁工业的要求。设计和合成了一种KS-Ⅲ捕收剂,并应用于东鞍山烧结厂的浮选试验。与KS-Ⅰ浮选药剂相比,1号矿样铁精矿品位提高0.43个百分点、尾矿铁品位降低0.56个百分点以上、捕收剂的单位耗量减少6.89个百分点,铁的回收率提高0.31个百分点。
石煤空焙—低酸浸出提钒的试验研究
付自碧
2009, 39(09): 78-80+112.
摘要
(
17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5种不同的工艺对湖北某地区石煤进行的提钒试验表明,该石煤采用空焙—低酸浸出工艺提钒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用量和酸浸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表明,在物料粒度-0.147 mm,焙烧温度900~950 ℃,焙烧时间1~1.5 h,酸浸温度常温,硫酸用量2.5%和酸浸时间1 h的条件下,钒转浸率可达77.51%~80.33%。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陈红轶, 姚国成
2009, 39(09): 81-83+194.
摘要
(
2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全面分析了8种工艺的机理、特点、适用范围,综合评价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在展望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基础上,指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复杂多金属氧化矿中金银回收技术研究
邱廷省, 李国栋, 方夕辉
2009, 39(09): 84-88.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复杂多金属矿含有金、银、铜、铅、锌等可供回收的金属元素,主要研究了采用浮选法回收多金属矿中的金和银。原矿含金2.40 g/t,银150.00 g/t,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5%及适宜的药剂条件下,针对该矿石的特殊性,试验采用强化分散矿泥,强化浮选等技术措施。在一次快速浮选、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综合混合精矿中金的品位为27.15 g/t,回收率为50.19%,银的品位为2181.66 g/t,回收率为60.42%的浮选指标。
西藏弄如日金矿浮选试验研究
刘旭, 王化军, 王延兵, 王爱国, 李腊梅, 谢玉铃
2009, 39(09): 89-91+164.
摘要
(
16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西藏弄如日金矿的矿石性质,采用一次粗选、四次扫选、二次精浮选工艺流程,磨矿细度-0.074 mm占91.97%,丁黄药和丁胺黑药为捕收剂,水玻璃为分散剂,2
#
油为起泡剂,浮选得到金精矿产率为3.00%,金品位为172.83 g/t,金回收率93.79%,尾矿中金品位为0.36g/t,为该矿石开发利用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
MAC-12捕收剂提高金银回收率的浮选试验研究
刘文, 谢文兵
2009, 39(09): 92-93+97.
摘要
(
1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金矿金载体矿物分散,金嵌布粒度微细,采用常规捕收剂金回收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新型MAC-12捕收剂对该金矿石进行强化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MAC-12是一种金高效捕收剂,在pH=9左右的弱碱性条件下,金的回收率比丁胺黑药提高5.41个百分点,金品位提高18.74 g/t,MAC-12的使用改善了金的浮选指标。
专题综述
云南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杨玮, 覃文庆, 张建文
2009, 39(09): 94-97.
摘要
(
1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云南某单一硫化铜矿,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研究,通过Mac-10与680黄药捕收剂的组合使用,经过两段磨矿,闭路试验指标:铜精矿品位27.32%,回收率93.10%。元素银在铜精矿中也得到富集,便于综合利用。
矿物工程
某难选钼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赵平, 邵伟华, 张艳娇, 刘广学, 常学勇
2009, 39(09): 98-101.
摘要
(
16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钼矿因矿石氧化率高、含矿泥多,碳酸盐脉石矿物含量高,造成选矿难度较大。选矿试验采用硫化钼和氧化钼混合浮选全浮选流程,粗精矿浓缩后在高碱度下加温精选,精选精矿酸处理除去碳酸盐及其它酸溶脉石矿物,得到合格的钼精矿,试验指标为原矿钼品位0.17%,钼精矿品位45.65%,钼回收率70.68%。
新型JM-208起泡剂在钼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钟在定, 王永超, 温晓婵
2009, 39(09): 102-103+119.
摘要
(
1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堆城钼业公司钼矿浮选原采用的起泡剂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造成粗选起泡、精选易发粘等问题。采用新型JM-208起泡剂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JM-208可完全替代钼浮选现用杂醇类起泡剂,能有效改善操作条件,提高技术指标,降低药剂成本。
西藏某钨钼多金属矿中黑钨矿的试验研究
朱一民, 周菁
2009, 39(09): 104-107+178.
摘要
(
16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较好地从西藏某地钨钼多金属矿回收矿石中的黑钨矿,研究采用3种不同选矿工艺方案,均获得良好的试验指标。最终选用工艺最简单的浮选—磁选—重选方案,以适应在西藏特殊环镜下使用。该工艺为细粒黑钨矿的选矿提供了有效途径。
斑岩铜矿铜钼分离工艺研究
王洪忠
2009, 39(09): 108-112.
摘要
(
15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钼的特性及铜钼分离技术发展现状,探讨了铜钼分离最佳工艺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选用巯基乙酸作抑铜浮钼分离抑制剂,可以很好地解决钼矿选别作业回收率低的问题。在选定的最优化条件下,经过多次精选后,钼精矿品位最终可稳定在含Mo 50.00%以上,铜钼分离钼的回收率可提高到85.00%。
方铅矿氧化过程中温度和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研究
贾清梅, 曹兵, 陈娟浓, 太军君
2009, 39(09): 113-116.
摘要
(
16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用硫酸铁作氧化剂,在pH=2、温度50 ℃和25 ℃时对不同浓度氧化介质中方铅矿进行氧化试验。通过试验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并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分析温度和氧化介质浓度对方铅矿氧化速率的影响,在50 ℃条件下,用Fe
2
(SO
4
)
3
作为氧化剂时,溶液的浓度为100 mg/L时反应进行很快。当溶液的浓度越高时,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就越高,越容易生成PbSO
4
沉淀,阻碍反应的进行。而在25 ℃时,反应非常缓慢甚至不进行。
水热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
牛永效, 付建飞, 席晓凤, 王恩德, 李志勇
2009, 39(09): 117-119.
摘要
(
16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镁石为原料,通过煅烧,制得氧化镁粉末,然后将氧化镁和尿素碱溶液反应,通过氧化镁水合法制备出了超细氢氧化镁颗粒,同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氢氧化镁颗粒的晶相、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溶液浓度和添加剂对氢氧化镁晶体的晶相和颗粒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当溶液浓度为2.5 mol/L,添加剂为PEG 6000的情况下,制备出了半径为250 nm,片厚约150 nm,晶形完整,大小均一的六方片形超细氢氧化镁颗粒,但是样品的纯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地质与测量
基于钻孔数据的地质面Delaunay三角剖分
陈永锋, 陈晓鹏, 魏丽英
2009, 39(09): 120-122.
摘要
(
1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钻孔数据对地质面进行三角剖分是三维地质建模的一个重要部分,Delaunay三角剖分具有优美的数学特性,且已有很多成熟的算法,对传统凸包生成、三角剖分和空外接圆检测等算法进行了改进。分析表明,提高了算法效率。
丹巴燕子沟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侯林, 汪雄武, 彭惠娟
2009, 39(09): 123-127.
摘要
(
2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燕子沟金矿床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永西穹窿核部。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于泥盆系危关群浅变质黑色岩系中。矿体的形成与含金石英粗脉和细石英网脉有关,且受断裂控制明显。NNW向牦牛河断裂和EW向磨子沟断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小断裂共同构成的米字型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良好的运移和储存空间。另外,岩浆、变质作用也对成矿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查明矿(化)体得知外围找矿必须受构造及赋矿岩层的控制,根据这一特点,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起到了指导作用,对于在川西地区泥盆系危关群第四岩组碳质千枚岩中寻找似层状大型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机电与自动化
管流矿化在新型浮选柱设计中的应用
李国胜, 刘炯天, 邓丽君, 曹亦俊, 王永田
2009, 39(09): 128-131+134.
摘要
(
15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管流矿化的概念及其实施条件,对基于原矿管流矿化和中矿管流矿化方式的几类柱式浮选设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管流矿化方式在诸如实现高效紊流矿化和优化设备结构形式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优化管流矿化实施条件的几点措施和研究方向。
大型浮选机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胡广平, 王锐
2009, 39(09): 132-134.
摘要
(
20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选矿设备正在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介绍了一种适合大型浮选机的自动控制装置整体设计方案以及由此所做的一些研发工作。试验表明,该自动控制装置能够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且操作和维护方便、简单。
液压驱动隔膜浆体泵的研究与设计
王恩鹏, 战昭义, 孙荣权, 郭易
2009, 39(09): 135-137.
摘要
(
18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一种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两相流体的浆体泵,论述它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该泵在隔离方式、流量平稳性和可靠性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种新型破碎机的设计
王元生, 黄之初
2009, 39(09): 138-139+172.
摘要
(
20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内的破碎机破碎后的粒度比较大且不均匀,能耗也比较高。设计出一种新型低能耗、破碎效果好的破碎机,破碎机内转盘高速抛撒,外转筒高速反向撞击,使物料在被不断地抛撒打击,并与后续不断进入的物料高速碰撞过程中,被破碎成粉料。合格细料经内置筛筛分排出,粗料继续被破碎。经过多次实际试验,证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该类破碎机有利于从节能、高效等方面综合提高建材、矿山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ANN的煤岩破坏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胡敬朋, 杨公训
2009, 39(09): 140-142.
摘要
(
16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为基础,研究了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电磁辐射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的原理及特点,将电磁辐射自适应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声发射和电磁辐射序列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可以有效预测电磁辐射和声发射信号,为判定煤岩变形破裂状态提供依据。
栾川钼矿跟管钻进套管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范黎明, 殷琨, 王茂森, 博坤
2009, 39(09): 143-145.
摘要
(
1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栾川钼矿地层属于典型的硬、碎、漏、塌极复杂底层,勘探取样作业使用跟管钻进方法,但发现套管螺纹常有断裂现象发生。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套管进行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讨论跟管钻进中套管螺纹破坏的原因,认为螺纹在受到多次冲击下产生的疲劳破坏是其断裂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套管优化设计方案,将新设计的套管用于现场,克服施工难题。
基于PLC的架空索道监控系统设计
于仲安, 陈少卫
2009, 39(09): 146-149.
摘要
(
18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架空索道的种类和特点,循环式双线索道的基本组成,分析了架空索道电气控制系统,在研究了架空索道电气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PLC的架空索道监控系统,给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基于UML的矿山内部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王成钢, 王晓东
2009, 39(09): 150-151+159.
摘要
(
20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矿山应用的物资管理及内部市场为例,阐述了UML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中各阶段的主导思想、应用和意义,着重讨论和解决了UML在完成各阶段主要任务中的应用场合、分析设计流程以及阶段衔接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UML提供了灵活、易读且无二义性的表达模式。提高了系统分析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效率,并能快速地反应需求变化。
地下矿用炸药现场混装技术的新进展
秦虎, 龚兵, 熊代余, 李明旭, 李鑫
2009, 39(09): 152-154+164.
摘要
(
22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矿山高效采掘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上向中深孔的高效机械化装药。尤其是当上向深孔局部孔壁因挤压变形、错位严重时,常规装药法有可能无法实施,或者因炮孔装药质量差致使爆破效果不佳,而影响爆破落矿生产的正常进行。介绍了近年来BCJ系列乳化炸药装药车在地下金属矿山的试验研究情况,特别是在双鸭山铁矿,实现了上向垂直深孔(孔径
φ
90 mm,最大孔深≥30 m)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该矿采用深孔挤压爆破落矿提供了技术保障。
安全与环保
井下泥石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宋卫东, 王艳辉, 杜建华, 王永清, 刘红光
2009, 39(09): 155-159.
摘要
(
1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井下泥石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大气降雨量及其持续天数、黄土厚度及性质、地表塌陷、矿山开采、地表水人为排放等对井下泥石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为井下泥石流发生危险度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ANSYS在排土场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
张锋春, 梁力, 戴玉买
2009, 39(09): 160-164.
摘要
(
1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运用ANSYS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的基本原理,结合某石灰石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问题,对排土场进行了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的地震时程分析。得出排土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不同位置质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特征,对边坡工程的动力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测压钻孔三相泡沫密封液的试验研究
禹东方, 陈学习, 马尚权, 柏松
2009, 39(09): 165-168.
摘要
(
13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选择合适的封堵钻孔裂隙三相泡沫,通过对3种发泡剂、4种稳泡剂和3种不同粒径范围固相填充物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发泡倍数高、稳定时间长和携带固体物能力强的三相泡沫密封液材料配比,即:水溶液质量比0.4%的发泡剂FP-1、1%的稳泡剂WP-3和4%的粒径范围0.2~1 mm的混合固相填充物。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材料配比的三相泡沫封堵测压钻孔裂隙,具有封孔时间短、测定过程快、测定值准确性高等特点,对提高瓦斯压力测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BOTDR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充填法采矿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周冬冬, 高谦, 翟淑花, 许凤光, 张梅花
2009, 39(09): 169-172.
摘要
(
16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司家营铁矿南区开采过程中采场稳定性以及地表沉降情况,选取一个盘区所在的剖面进行物理力学模型试验,并引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开采过程中模型内部的应变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总体呈稳定状态,采场顶板和地表沉降量较小,矿柱应变变化平稳,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是可行的。BOTDR传感技术对模型变形监测十分有效,其分布式、精度高、易布置、不易受开采扰动等优点,可以作为模型试验监测技术加以推广。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马萃林, 朱明, 王建华
2009, 39(09): 173-175+191.
摘要
(
16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强度折减理论与FLAC软件相结合,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软件来模拟分析边坡稳定性。以应力应变云图、单元位移矢量图、塑性状态图、分层破坏屈服面图及安全系数对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进而合理评价边坡的稳定状态。
综合利用
拜耳法赤泥选铁工艺研究
孙永峰, 董风芝, 刘炯天, 王淑红
2009, 39(09): 176-178.
摘要
(
19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在分析赤泥性质的基础上,考察赤泥选铁的途径和最佳条件。分析发现赤泥铁渣中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和水化铝硅酸盐。研究了以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赤泥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技术,并确定赤泥选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750 ℃,焙烧时间20 min,掺碳量6%,磁选次数2次,磁选磁感应强度0.1 T。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铁精矿品位为62.36%,回收率49.60%,S含量0.273%,达到了试验效果。
凝胶注模铁矿尾矿浆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袁蝴蝶, 尹洪峰, 任耘, 张军战, 卢琳琳
2009, 39(09): 179-181+184.
摘要
(
19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梅山尾矿为原料配制成浆料,用NDJ-1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其粘度。研究了pH值、分散剂的含量、固相含量以及尾矿粒度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6时,随着pH值的增加浆料的粘度呈下降趋势,当pH值>6时,随着pH值的增加浆料的粘度呈上升趋势;当分散剂的含量<0.25%时,随着分散剂含量的增加浆料的粘度呈下降趋势,当分散剂含量>0.25%时,随着分散剂含量的增加浆料的粘度呈上升趋势;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浆料的粘度增加;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颗粒发生团聚,使得表观粒度增大,溶剂化后,颗粒充分分散,因而粘度呈上升趋势。
强磁选和重选联合回收尾矿和冶炼尾渣中铁的研究
陈志友, 陈秋虎
2009, 39(09): 182-184.
摘要
(
1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和离心选矿机重选联合工艺,可以有效回收选矿尾矿、赤泥、浸金尾渣和焙烧中矿的铁资源。研究表明,首先采用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在背景场强0.7~0.9 T下粗选抛尾,抛除大量的脉石矿物,使铁矿物得到富集;再对强磁选粗选精矿采用离心选矿机在转速为400 r/min,洗涤水为2 400~2 600 mL/min进行精选,可以得到Fe品位60%以上的铁精矿,并且有较高的精矿回收率。
浮选法从某尾矿中回收硫的试验研究
杜飞飞, 吕宪俊, 孙丽君, 陈平
2009, 39(09): 185-188.
摘要
(
1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某选矿尾矿进行回收利用,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浮选系列试验研究,确定了浮选回收硫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扫选中矿再精选的试验流程,粗选丁基黄药用量为300 g/t,MIBC 60 g/t,CaO调浆至pH值为8.5;扫选丁基黄药150 g/t,MIBC 30 g/t;精选不加药的条件下,得到硫品位35.95%,回收率65.12%的硫精矿及硫品位20.86%,回收率9.64%的硫中矿。
生产技术
立式碎磨机主轴转速的研究
刘湘衡
2009, 39(09): 189-191.
摘要
(
1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了立式碎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立式碎磨机主轴转速的计算公式和合理转速的范围。一方面,主轴转动产生的最大挤压力必须大于物料的粉碎强度;另一方面,物料自由下落辊轮高度的时间必须大于主轴转过一定弧度所需时间。通过振动分析,要求主轴转速不能超过主轴临界转速的3/4。只有在该转速范围内立式碎磨机才能更加高效、节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立式碎磨机主轴转速的研究
刘湘衡
2009, 39(09): 189-191.
摘要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了立式碎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立式碎磨机主轴转速的计算公式和合理转速的范围。一方面,主轴转动产生的最大挤压力必须大于物料的粉碎强度;另一方面,物料自由下落辊轮高度的时间必须大于主轴转过一定弧度所需时间。通过振动分析,要求主轴转速不能超过主轴临界转速的3/4。只有在该转速范围内立式碎磨机才能更加高效、节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鞍钢砬子山矿区合理边坡设计参数的探讨
张宝才, 肖辉
2009, 39(09): 192-194.
摘要
(
1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鞍钢砬子山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初步开采设计方案,确定了露天矿边坡的地质分区,分析了各分区的岩体结构特点,上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高的块状结构,下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低的顺倾层状结构,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单纯形优化法对各分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砬子山矿区的合理边坡设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