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9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09-08-17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综述
姑山矿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王文潇, 郑明贵, 蔡嗣经
2009, 39(08): 1-4+34.
摘要
(
1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姑山矿是以铁矿石开采加工生产为主业的矿山企业,矿山整体基础条件较好,但也存在较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认为水文地质因素、资金成本因素、环境安全因素、技术因素、人才因素是主要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和改革等措施,以实现促进矿区可持续和谐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采矿工程
CMS实测地下矿采空区建模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王运敏, 刘海林, 孙国权
2009, 39(08): 5-9.
摘要
(
1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空区的形状进行过多的简化,使得建立的空区模型过于简单,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较差。借助三维激光空区监测系统对地下矿山采空区进行三维扫描,精确的获取激光头到空区边界的距离。将全站仪测量的定位点坐标输入到CMSposprocess处理软件,将生成的数据输入到矿业工程软件3Dmine中建立起空区的实际赋存模型。研究用VC++编写出可以将3Dmine软件输出的块体质心点坐标直接导入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建立起空区力学模型,形成从实测模型到力学计算模型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石人沟铁矿空区稳定性分析工程实践,对石人沟铁矿-60 m水平南区空区进行静力计算,分析空区稳定性,获得了良好效果。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铁矿山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贾文龙, 范继涛
2009, 39(08): 10-14+34.
摘要
(
17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资源保障能力的大小受生产能力、矿石品位以及保有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矿山的生产能力越大,开采出的矿石越多,其对当前资源供给的保证能力就越强;保有储量越多,剩余可开采年限越长,其对长期的资源保证能力也就越有利;拥有矿产资源的品位越高,矿石质量越好,其保证能力也越高。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露天铁矿山进行综合分析,甄别出对我国铁矿石供应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矿山,并就其在我国铁矿资源供应中所处地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的政策建议。
岩体工程失稳的塑性能突变判据及其应用
韩现民, 李晓
2009, 39(08): 15-18.
摘要
(
1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工程失稳形式的判定是近年来岩石工程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能量耗散原理、突变理论,提出了岩体工程灾变失稳的塑性能突变判据,并应用于金川二矿水平矿层的稳定性判定,结合水平矿层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声波探测结果,得出结论:水平矿层现已遭受新的破坏,处于峰值强度后的破裂状态,水平矿层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发生突然性的灾变失稳。
采空区处理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张军胜, 李俊平, 宋士生
2009, 39(08): 19-22.
摘要
(
18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陕西东桐峪金矿采空区处理和地压控制研究为背景,提出了切槽放顶法和切顶与矿柱崩落法,研究了采空区处理的参数设计方法,形成了缓倾斜采空区处理的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到效果观测的一整套的理论、实践和评价体系。
溃坝水流计算方法研究
魏勇, 许开立, 郑欣
2009, 39(08): 23-25.
摘要
(
3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溃坝水流计算对溃坝过程进行模拟,预测溃口发展及溃坝洪水过程线,对于大坝失事后果的评估,防洪减灾以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常见溃坝水流计算方法,例如溃口平均宽度、坝址最大流量、坝址流量过程线等。最后利用溃坝计算方法对某尾矿库溃坝砂流进行了预测。
长距离泵送混凝土砌碹支护研究
张后全, 韩立军, 贺永年, 夏继宗, 贾文亮
2009, 39(08): 26-28.
摘要
(
17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400 m水平水仓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内且底板极具亲水膨胀性,在高构造应力、高地应力以及高膨胀应力的作用下,原有普通锚网索喷支护方案无法维持水仓围岩的基本稳定;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围岩破坏原因剖析,结合原支护方案的不足,决定对水仓围岩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砌碹支护方案。首次将长距离泵送混凝土技术引进到矿山砌碹支护中,弥补了普通人工砌碹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软弱膨胀岩层中的水仓,仅通过锚网索喷很难维持巷道的基本稳定;对松动围岩二次注浆加固后,可有效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和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全断面钢筋混凝土砌碹支护结构,可有效控制巷道的严重底鼓变形。
边界品位的动态规划优化模型及算法
初道忠, 王青
2009, 39(08): 29-31+65.
摘要
(
19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边界品位优化现有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边界品位动态规划优化模型以及算法步骤。该模型考虑矿体的开采顺序和矿床不同区段的品位分布,实现了地下开采边界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结合。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并在非洲某铜矿进行了应用。
柔性隔墙膏体废石联合充填应用研究
严积松, 周旭
2009, 39(08): 32-34.
摘要
(
20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开采延伸至地表1 000 m以下,矿体赋存及开采条件逐渐复杂化,会泽采选厂矿区实施对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改革。采用膏体废石联合充填技术结合柔性隔墙方式,进行了分层连续回采的研究。实现了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高采场出矿强度,降低矿石贫损指标,进一步扩大废石充填量,达到无废害开采的目标。
矿物工程
云南某微细粒嵌布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刘水红
2009, 39(08): 35-38.
摘要
(
17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赤铁矿矿石中铁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生产上采用磁选、重选工艺,只能获得铁品位为57%左右的铁精矿,不能满足铁精矿品位大于62%的球团生产要求。为此,对该矿石进行了提高精矿品位的选矿试验。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在-0.038 mm占86%的最终磨矿细度下,获得了铁品位为62.20%,铁回收率为56.36%的铁精矿。
印度尼西亚某海滨铁矿砂选矿试验研究
陈平, 吕宪俊, 邱俊, 杜飞飞
2009, 39(08): 39-41+56.
摘要
(
19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国内某企业开发印度尼西亚某海滨铁矿砂提供依据,对该铁矿砂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和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砂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钛磁铁矿、钛铁矿和赤铁矿;采用湿式预选—磨矿—磁选工艺流程,在-325目76.63%的磨矿细度下,可获得铁精矿产率为59.50%,TFe品位为60.28%,回收率为76.13%的较好选别指标。
胺类捕收剂在铁精矿脱硅反浮选中的作用机制
谢国先, 罗廉明, 张树洪
2009, 39(08): 42-44.
摘要
(
1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理论上分析了铁精矿和硅质矿物的表面电性与矿浆pH的关系,以及胺类捕收剂在矿浆中的水解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胺类捕收剂在铁精矿脱硅反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强碱性条件下,胺类捕收剂主要以RNH
2
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地与硅质矿物作用,达不到降硅的目的;酸性过强时,矿浆中胺阳离子(RNH
+
3
)浓度过高,胺阳离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减少甚至失去与矿物颗粒的吸附作用,同样不能取得好的分选效果。因此,铁精矿反浮选脱硅时,应根据矿石性质控制pH值,使矿浆中保持适当的胺阳离子浓度。铁精矿|脱硅
富含可溶性盐高硫铅锌矿无碱浮选工艺研究
冯忠伟
2009, 39(08): 45-48+56.
摘要
(
16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铅锌矿有些高硫铅锌矿石中硫酸锌、硫酸亚铁等可溶性盐类含量高,使浮选矿浆中存在大量的Zn2+,Fe2+等金属离子。按常规浮选工艺用石灰抑制黄铁矿时,这些金属离子与石灰作用产生大量的氢氧化物沉淀,对铅锌矿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造成铅锌矿物不能有效分选。为减少可溶性盐对铅锌浮选的影响,采用在矿浆自然酸碱性(酸性)下浮选铅锌矿物的无碱工艺,选铅时以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作抑制剂,以苯胺黑药和丁铵黑药作铅捕收剂,选锌时以水玻璃、亚硫酸钠、羧甲纤维素作调整剂,以PN405作锌捕收剂,获得了含铅59.57%,铅回收率为75.14%的铅精矿和含锌53.93%,锌回收率为93.70%的锌精矿。
云南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皇甫明柱, 王宏菊, 刘全军
2009, 39(08): 49-52+79.
摘要
(
15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大型铅锌矿低品位氧化带的矿石含铅2.37%,含锌4.60%,铅、锌氧化率均高于90%,以往一直没有开采。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硫化—黄药浮铅和脱泥—硫化—新型胺类捕收剂KZF浮锌的工艺流程,取得了铅精矿铅品位39.92%,含锌5.18%,铅回收率61.31%,锌精矿锌品位37.03%,含铅1.23%,锌回收率67.29%的较好工艺指标。
用组合抑制剂实现铜铅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米丽平, 孙春宝, 李青, 徐涛, 刘欣伟
2009, 39(08): 53-56.
摘要
(
1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玻璃+亚硫酸钠+CMC为铅的组合抑制剂,对某地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的铜铅混合浮选精矿进行了铜铅分离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组合抑制剂用量、浮选浓度及抑制剂作用时间对铜铅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它们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1次粗选、2次扫选、2次精选闭路浮选,获得了铜品位为27.19%,含铅5.13%,铜回收率为97.26%的铜精矿和铅品位为72.98%,含铜1.46%,铅回收率为88.08%的铅精矿,实现了铜铅的高效分离。
青海某含砷金精矿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李岩, 周桂英, 宋永胜
2009, 39(08): 57-59.
摘要
(
14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某金矿石为难处理含砷硫化金矿石,其浮选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只有41%左右。为此,对该浮选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焙烧段数、焙烧温度对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保护碱种类及用量、矿浆液固比、浸出时间对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使浮选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了90.54%。
河南某红柱石矿选矿工艺研究
张成强, 李洪潮, 张颖新, 张红新, 田敏
2009, 39(08): 60-61+65.
摘要
(
1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河南某红柱石矿矿石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干式强磁选抛尾—重介质粗选—分级干式强磁精选—摇床和湿式强磁选强化回收的选别工艺流程。采用该流程,取得了精矿总产率为5.46%,总纯度为97.11%,红柱石总回收率为65.95%的试验指标,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技术方案。
难选氧化铁矿用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进展
梅建庭, 白雪莲, 罗一丁, 董吉, 赫荣安
2009, 39(08): 62-65.
摘要
(
1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按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介绍了作为难选氧化铁矿浮选捕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的汞
邱志君, 付冉冉, 应海松, 康继韬
2009, 39(08): 66-68.
摘要
(
17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铁矿石中汞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溶样方法、试液酸度、干扰元素的允许量及仪器工作条件。该方法检出限为0.032 μg/L,精密度为4.5%,线性范围为0~40 μg/L,加标回收率为97.2%~104.8%,可应用于铁矿石中汞含量的日常检测。
地质与测量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铟富集规律初探
罗卫, 尹展, 戴塔根
2009, 39(08): 69-71+86.
摘要
(
20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伴生分散元素铟的储量之大为世界所罕见。通过研究该矿田不同矿床、矿体中铟的含量变化特征来探讨矿田内铟的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田中铟的富集与锡的关系密切;铟的含量存在以龙箱盖岩体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随深度增加而提高的规律。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及其特征和分类
肖晓林, 朱志敏
2009, 39(08): 72-75+105.
摘要
(
2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被认知的一种重要矿床类型,因其巨大的经济和理论研究价值受到矿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新资料和文献,定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是指一类具有贫硫化物、富铁氧化物(低钛磁铁矿±赤铁矿)矿石的热液型铜或铜-金多金属矿床。其基本特征为:有用金属以Cu或者Cu-Au为主,矿石硫含量低;矿床属热液矿床,有大范围的Na-K蚀变;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石富磁铁矿和(或)赤铁矿,铁氧化物钛含量低;与火成岩关系不明确。根据矿床成因可将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分为岩浆成因矿床、非岩浆成因矿床和混合成因矿床。
改进空心包体应变计测量裕源井田地应力
隋智力, 乔兰, 孙歆硕, 李远, 高稳
2009, 39(08): 76-79.
摘要
(
19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西省河东煤田属于国内储量较大的煤矿之一,矿区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必须进行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了解其变化规律。采用应力解除法改进型空心包体应变计测量地应力,应用新的温度影响修正技术,研究温度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效果,并在围压率定试验中综合考虑树脂弹模和应变片位置的影响,推导出围压率定的修正公式,提高了地应力测量结果的精度。测量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均为近水平方向,为NNW向,各测点测得的主应力大小在14 MPa左右。在同一平面内,同一种地应力在不同点的大小方向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出现突变现象,说明矿区地应力场比较均匀。
丰山铜矿的地应力测量与分布特征
毕忠伟, 丁德馨, 张明, 金峰
2009, 39(08): 80-82+86.
摘要
(
17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应力解除法,在丰山铜矿-50 m和-100 m中段进行了6个点的三维应力测试,获得了6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资料。结果表明:矿体南缘应力值较大,最大主应力在15 MPa左右,北缘应力值较小,最大主应力在8.0 MPa左右;矿区地应力随地形起伏而变化,明显受地形地貌控制,同时岩体自重和构造作用是形成地应力的主要因素,二者在不同区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南区以构造应力为主,深部地区以自重为主。为该矿的生产和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马坑铁矿中矿段的生产勘探
姜益丰
2009, 39(08): 83-86.
摘要
(
20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坑矿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体井下磁铁矿。经过近几年马坑铁矿首采矿段的生产实践,通过详细的生产勘探,探采结合,利用开拓、采切、回采工程,对矿体进行了详细的二次圈定,进一步加深了对矿体的认识。为降本增效,介绍了马坑铁矿中矿段的生产勘探,包括勘探网度、影响因素、探采结合,合理优化等,进一步加强生产勘探工作,达到高效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
铁山矿床铁山庙和石门郭矿段的构造关系
文启付, 王海军
2009, 39(08): 87-90+96.
摘要
(
18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山矿床铁山庙、石门郭2矿段的构造关系多属推断,构造地质依据尚不充分,直接影响到地采设计方案。为此,分析矿床地质,找出原地质报告对2矿段构造关系认识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2矿段构造关系的方法。首先,运用反射波地震勘探和电测深确定构造关系由原F
13
逆冲断层调整为F
13
正断层;其次,用钻探直接控制2矿段的衔接部位,证实F
13
断层为正断层,同时在F
13
的北部附近又新发现F
701
正断层。F
13
、F
701
正断层和铁山庙矿段南部基底正断层F
4
共同形成了田洛庄地堑。
深部资源勘探成果思考及开采过渡方式选择
李新, 李泽营, 许雁超, 刘万山
2009, 39(08): 91-92+96.
摘要
(
15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述庙沟铁矿深部资源地质勘探所取得的有关Ⅱ号矿体围岩性质、产状、厚度、尖灭、矿石质量、结构、构造以及铁矿石资源量等勘探成果。从本次勘探存在问题、勘探问题解决建议2个方面,论述庙沟铁矿深部资源地质勘探后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露天转地下2种开采过渡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露天扩界开采至372 m水平转入地下”的开采过渡方式是最合理的开采过渡方式。
机电与自动化
矿山智能安全节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赵志刚, 刘杰, 张军, 王晨, 吴鹏
2009, 39(08): 93-95.
摘要
(
20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论矿井中的矿车是否工作,电机车供电系统都处于供给状态,不仅存在着大量的电能损耗和泄露,而且时刻给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隐患。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矿山智能安全节电控制系统,在架线上所有矿车不用电的时候,将电供给自动断掉,当矿车需上电时自动送电。实际测试表明,在给井下安全作业带来了可靠保证的同时,节电效果明显。
矿用自卸汽车平顺性虚拟仿真技术及试验研究
常绿
2009, 39(08): 97-100+129.
摘要
(
16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在ANSYS中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创建车架弹性体中性文件,把车架弹性体中性文件导入ADAMS。分别建立车架上其他构件、前桥、后桥、横拉杆、A形架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ADAMS中。在ADAMS中建立轮胎模型及前后悬挂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整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生成C级路面模型。针对车速为10、20、30和40 km/h 4种车速,在随机路面上进行平顺性试验。利用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在C级路面上虚拟试验驾驶员座椅前后、左右和垂直3个方向的加速度。虚拟试验与实车试验的结果表明,建立的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具有足够的精确性,这为矿用自卸汽车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矿用电机车调速控制系统研究
王淑芳, 杨智勇, 席巍
2009, 39(08): 101-105.
摘要
(
20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交直流调速控制方法的分析,采用直接转矩控制作为矿用电机车调速的控制策略。对直接转矩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采用MATLAB语言中的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下建立矿用电机车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及较好的高速性能。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基于TI公司TMS320LF2407DSP与IPM相结合的矿用电机车调速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以及现场测试显示该控制系统具有牵引力大,调速性能好、便于维护、节能等优势。
矿山井下人员监测的研究
厉丹, 王超, 钱建生, 刘丹
2009, 39(08): 106-110.
摘要
(
1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下危险区域中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在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做到提前预警,通过结合联动系统防止危险事故发生。对于光线缓慢变化和突然变化的环境下的移动目标,分别提出用结合帧差法的改进的在线调节学习速率混合高斯模型和结合颜色梯度以及数学形态学的背景建模方法进行检测,并通过HSV颜色模型有效去除了阴影,从而快速准确定位运动目标。
SGA3723矿用汽车货箱轻量化设计的实现
石金鹏, 杨祖一
2009, 39(08): 111-113+129.
摘要
(
17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网格划分的技巧和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有效的解决矿用汽车货箱结构和尺寸庞大的问题。货箱在整车的结构当中是一个比较大的结构件占了整个SGA3723矿用汽车自重的四分之一,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整车的自重,在设计中占有一定的重要性,在节约材料和燃油上都有一定的帮助。
尾矿输送水力计算的计算机实现
万俊力, 赵宇新, 李绪忠
2009, 39(08): 114-115+118.
摘要
(
16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将尾矿输送水力计算分析与计算机操作结合,探索了尾矿输送水力计算的计算机实现方式。使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程序,根据界面提示输入参数,计算机可自动完成尾矿输送水力计算并输出设计计算书,计算结果精确度高,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T-GCT磁选机在漓铁选矿厂的工业试验
杨书春, 沈军海, 韩伟新
2009, 39(08): 116-118.
摘要
(
18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T-GCT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具有磁包角大、选别带长,磁系按功能分区,磁场均匀渐变,磁场力强,带精矿漂洗水装置等特点。将T-GCT磁选机在浙江漓铁集团选矿厂与现场原来采用的普通永磁筒式磁选机进行工业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为粗选作业的一、二段磁选,T-GCT磁选机使精矿回收率分别提高1.48和0.56个百分点;在作为精选作业的三段磁选,T-GCT磁选机使精矿品位提高0.96个百分点。
企业物流重组与竞争力研究
高绪祥
2009, 39(08): 119-121+139.
摘要
(
17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铜冠物流公司的现状以及各二级单位存在管理、服务水平低而且还各自为政、相互恶性竞争等问题,提出以“整合资源、集中管理、组建物流分公司”的思路来解决以上问题。着重论述了内外部重组的方式方法。内部重组着重强调资源的整合、集中管理,突出组织间的联系和管理层次,着重市场开发和客户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外部重组着重强调与外部的联系、沟通。最后提出借助物流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机制。
安全与环保
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漏风特性的实验研究
杜翠凤, 王宾, 刘志军, 梅林芳, 盛建红
2009, 39(08): 122-125.
摘要
(
1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冶铁矿是由露天转地下并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井,生产过程中地表漏风严重,导致井下通风困难。为控制地表漏风,拟通过回填崩落围岩和抛尾矿颗粒形成覆盖层。基于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对4种粒径岩石颗粒的孔隙率及覆盖层的漏风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孔隙率与覆盖层高度的关系。其结果不仅为大冶铁矿确定覆盖层高度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其他矿山也具有参考价值。
矿体遗留采空区灾害隐患评估及治理研究
邓金灿, 孟中华, 毛建华
2009, 39(08): 126-129.
摘要
(
1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105#矿体详查结果,对矿体内民采采空区及其遗留坑道进行了统计和分类,详细介绍了空区的规模和分布情况,并对空区的危害和隐患进行了评估,提出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空区治理方案,同时也制定了与之对应的空区治理实施过程中的地压监测方案。通过近1年的空区治理施工,已治理结束的空区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
德兴铜矿酸性水处理调控系统优化
鄢榕青
2009, 39(08): 130-131.
摘要
(
1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兴铜矿为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山,采区边坡、采矿作业面及废石场等产生的酸性废水污染源点多面广,酸性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因而酸性水处理系统调控难度大。主要阐述德兴铜矿通过优化矿山酸性水处理调控系统,采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方法,达到控制和减少酸性废水产生和排放,提高酸性水的处理能力。
冬瓜山铜矿某卸矿站综合防尘系统设计与应用
吴江, 吴冷峻
2009, 39(08): 132-134.
摘要
(
1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冬瓜山铜矿-580 m中段卸矿站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1套综合防尘系统,该系统由高压喷雾降尘系统、通风排尘系统和超限喷雾系统3个部份组成,高压喷雾降尘系统较彻底的解决了本水平下料的粉尘污染问题,本水平的降尘效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提高了其他水平的降尘效率;通风排尘系统应用后,在其它水平下料后5 min内,能使-580 m中段卸矿站粉尘浓度低于20 mg/m
3
;而超限喷雾系统的应用,使风流在通过水幕后其粉尘浓度降低70%以上。该系统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
徐宏达
2009, 39(08): 135-139.
摘要
(
22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库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仍然缺乏法规条件和技术基础。应该着手建立尾矿库失事概率分析和失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估算基础上的风险评价体系。不仅论证尾矿库工程安全,而且和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相联系,把能够降低下游风险的非工程措施放在重要位置。这个体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建立完整的法规体系;逐步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尾矿库的可接受风险和容忍风险的风险标准;对下游人员、经济、社会、环境损失做出评价,对尾矿库的风险做出判断,给出制定各类预案的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创建与考评
侯茜, 王云海, 程五一, 程春花, 王璐明
2009, 39(08): 140-142+148.
摘要
(
18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我国现阶段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我国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必要性,阐明了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概括地说明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系统地描述了整个安全标准化等级考评过程。最后得出,金属非金属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及其评定能够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矿山行业安全标准化进程。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考评机构的监管、细化实施办法等关于安全标准化实施工作的建议。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在矿山选址中的应用
石永国
2009, 39(08): 143-144+157.
摘要
(
17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在矿山选址中的应用。结合浙江省某非煤矿山的实际情况,按照矿山现状特点及矿山相关资料,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标准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提出了对矿山原所选矿址的调整方案。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安全技术参考,为矿山基建及今后开采提供安全技术指导。
淀粉衍生物DSX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的吸附
鲁栋梁, 夏璐, 王磊
2009, 39(08): 145-148.
摘要
(
16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以氮为中心的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和磺化,合成了淀粉衍生物硫代氨基淀粉黄原酸盐(DSX),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X处理Cu
2+
,Pb
2+
,Zn
2+
,Cd
2+
浓度均为20 mg/L的模拟重金属废水,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 ℃,pH为7,DSX投加量为1.5 g/L,处理时间20 min时,Cu
2+
,Pb
2+
,Zn
2+
, Cd
2+
的吸附去除率分别达到99.5%,99.4%,99.0%,99.2%。
膨润土吸附水中Zn2+的影响因素研究
孟庆梅, 孙晨光, 刘晓东, 丁述理
2009, 39(08): 149-152+178.
摘要
(
15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邯郸钙基膨润土及其钠化土对Zn
2+
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中Zn
2+
的初始浓度、液固比、pH值、吸附时间、搅拌速度、温度、膨润土粒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及其钠化土对Zn
2+
的吸附在2 h时都基本达到平衡;提高溶液的pH值、吸附温度和搅拌速度,延长吸附时间,降低膨润土的粒度、Zn
2+
的初始浓度和液固比,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膨润土对Zn
2+
的吸附率;在混合体系中,共存离子Pb
2+
对两种膨润土吸附Zn
2+
的效果都几乎没有影响,而Cr
6+
却会降低?街峙蛉笸炼訸n2+的吸附率。
矿山酸性废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启动及工艺特性研究
王英刚, 孙丽娜, 魏德洲
2009, 39(08): 153-157.
摘要
(
19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转盘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率的微生物固定化装置,很适合处理水量适中的矿山酸性废水。研究了生物转盘反应器启动阶段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10%接种量接种,连续6次培养后,可完成反应器的启动;伴随着多次反复培养挂膜进程,Fe
2+
氧化周期不断缩短,由最初的100 h降低到70 h,同时生物膜对Fe
2+
的氧化能力不断趋于稳定。考察了反应器在稳定阶段时,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和入口浓度对Fe
2+
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合理转盘转速为7 r/min。
综合利用
用梅山硫酸渣生产氧化铁红的试验研究
包永明
2009, 39(08): 158-162.
摘要
(
1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梅山铁矿硫酸渣的附加值,进行了以该硫酸渣为原料,用选矿方法生产氧化铁红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筛分分级—筛下预磨—漂洗—超细磨—碳硫钙镁反浮选—硅反浮选工艺,获得了Fe
2
O
3
含量达98.19%,SiO
2
含量为0.48%的磁材级氧化铁红和Fe
2
O
3
含量为95.06%,SiO
2
含量为0.83%的颜料级氧化铁红,而筛分筛上产品和反浮选泡沫产品可直接作为铁精矿。
四川某硫铁矿尾矿再选试验研究
王淑红, 董风芝, 孙永峰
2009, 39(08): 163-166.
摘要
(
15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某硫铁矿尾砂中硫含量偏高,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长期堆存产生大量的酸性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对该硫铁矿尾砂进行了再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尾砂磨至-0.074 mm占64.76%,以石灰为调整剂、乙黄药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采用一粗一扫二精的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产率为8.90%,有效硫品位为45.31%,有效硫回收率为83.11%的硫精矿,而且该硫精矿的烧渣铁品位达60%左右,可直接作为铁精矿出售。
从库存金尾矿中回收金的试验研究
索明武, 任华杰
2009, 39(08): 167-169.
摘要
(
15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金渠金矿已闭库的马桥沟尾矿库存有尾矿180万t左右,平均金品位达0.87 g/t。为开发利用该尾矿,对其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00目占78%的再磨细度下,采用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作为联合捕收剂,辅之以硫酸铜的活化作用,经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可从该尾矿中获得金品位为12.49 g/t,金回收率为81.36%的金精矿。
从某冶炼厂水淬铜炉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
田锋
2009, 39(08): 170-173.
摘要
(
14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造锍熔炼过程、炉渣冷却方式及冷却速度、炉渣物质组成对炼铜炉渣浮选回收铜的影响,并指出熔融炉渣的冷却方式及冷却速度是影响铜炉渣浮选回收铜的主要因素。以水玻璃为分散剂和抑制剂、丁基黄药和P3为组合捕收剂,对国内某铜冶炼厂水淬铜炉渣中的铜进行浮选回收,在-320目占90%的磨矿细度下,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17.08%,铜回收率为56.98%的试验指标。
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现状
王桂芳, 吕宪俊, 邱俊, 张帅
2009, 39(08): 174-178.
摘要
(
14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在助悬剂、吸附剂、过滤剂、软膏基质、乳化剂、糊剂、粘合剂、无机抗菌剂、载体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在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
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现状
王桂芳, 吕宪俊, 邱俊, 张帅
2009, 39(08): 174-178.
摘要
(
15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在助悬剂、吸附剂、过滤剂、软膏基质、乳化剂、糊剂、粘合剂、无机抗菌剂、载体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在膨润土作为药用辅料方面今后的研究方向。
我国铜尾矿资源调查分析
余良晖, 贾文龙, 薛亚洲
2009, 39(08): 179-181.
摘要
(
17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调查,利用全国各铜矿山历年的铜精矿产量、选矿比等相关数据,对全国和各省(区)的铜尾矿总量进行了分析统计,并对各省(区)的铜尾矿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为我国铜尾矿资源的开发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
生产技术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河三选厂技改实践
黄敬忠
2009, 39(08): 182-183.
摘要
(
1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河三选厂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的生产状况,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并对浮选药剂制度进行了调整。通过这些改造,使破碎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破碎产品粒度大幅下降,浮选生产指标显著改善,为选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