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9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09-07-15
    专题综述
    尾矿浸出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
    吴爱祥, 王少勇, 王洪江
    2009, 39(07):  1-4. 
    摘要 ( 16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介绍了我国尾矿资源的现状以及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堆浸工艺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尾矿浸出工艺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国内外工业应用实例。分析了尾矿浸出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尾矿库浸出的新思路,并指出尾矿库浸出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尾矿库浸出广阔发展前景。
    采矿工程
    诱导条件下节理岩体流变断裂自然崩落判据研究
    袁海平, 王金安, 赵奎
    2009, 39(07):  5-9+42. 
    摘要 ( 1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诱导条件下节理岩体流变断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了节理岩体流变断裂3类不同破坏机制,确定了以分支裂纹扩展长度作为节理岩体破坏评判依据的3种破坏机制时的统一流变断裂破坏准则。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节理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自然崩落的3个必要条件为破坏条件、临空面条件和平衡条件,并推导和建立了岩体流变断裂破坏和自然崩落的判据数学表达式,最后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了计算机程序,为流变断裂型矿岩自然崩落规律研究和崩落速度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方法。
    基于灰关联分析法的采矿方法优选
    王新民, 谢盛青, 赵彬, 张钦礼
    2009, 39(07):  10-12+32. 
    摘要 ( 1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新桥硫铁矿提出的3种采矿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将影响采矿方法的因素分为经济指标、安全指标、资源利用率、技术指标4大类;最终得出3种采矿方法的关联度依次为0.865,0.75,0.712,因此选择方法一,即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矿山实践表明,灰色关联理论能够较好地进行采矿方法选择,且得出了比较科学的分析结果。
    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在深井矿山应用研究
    李冬青, 杨承祥, 施士虎
    2009, 39(07):  13-15+23. 
    摘要 ( 18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新型立式砂仓制备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通过特殊的立式砂仓,合理的控压助流风水造浆技术,将极细粒级的全尾砂直接制备成高浓度砂浆,按试验的配比加入水泥和其它辅料,经搅拌槽充分搅拌混合并调节浓度后,高浓度全尾砂浆或胶结全尾砂浆自流输送到深井充填采空区。有效控制回采区域地压,实现深井安全高效开采。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充填采矿矿山,为无废矿山开采奠定了基础,对金属矿山开采工艺和采矿方法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
    节理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
    张力民, 吕淑然, 刘红岩
    2009, 39(07):  16-19. 
    摘要 ( 19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节理的存在是岩体明显区别于岩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岩体具有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节理影响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够很好模拟岩体内节理分布及裂纹产生与扩展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数值流形方法,对3种不同节理岩体,即无节理岩体、均布水平节理岩体、均布垂直节理岩体等在均布于垂直于圆周方向上的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由模拟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节理的存在对岩体的破坏模式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完整岩体的破坏形式呈现出了很好的对称性,而水平及垂直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节理分布的控制。
    深埋矿体开采顺序浅探
    刘炜, 陈勇
    2009, 39(07):  20-23. 
    摘要 ( 1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山开采向深部转移,出现的地压问题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冒顶、片帮及岩爆等。针对出现的这类问题,对深埋矿体的阶段开采顺序进行了研究,利用2D-σ程序对2种不同的阶段开采顺序进行了模拟,对其应力场及位移场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上行式开采顺序,可以较好地改善应力及位移状态,减弱矿山深部开采出现的冒顶及片帮。
    露天空区处理工艺技术方法探索
    张东方
    2009, 39(07):  24-26+76. 
    摘要 ( 1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洛钼集团三道庄露天矿下部存在大量空区威胁露天采矿安全问题,通过对采空区的归类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采空区选用不同的空区处理工艺技术,比如,中深孔爆破和深孔爆破等,处理了145次,空区面积达116.3 hm2,体积达1 339.2万m3的空区,有效地解决了采矿安全问题,为矿山采空区的治理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模式,使空区治理工作逐步实现了有序化、正规化、科学化。对解决国内同类型矿山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余震动对上游法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曹金海, 段蔚平, 吴小刚
    2009, 39(07):  27-28+72. 
    摘要 ( 1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游法尾矿库利用库内尾矿堆筑后期子坝,其库内尾矿在矿山生产期内长期处于欠固结状态,密实度较低,结构松散,对地震作用非常敏感,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液化区,导致坝体失稳。结合某一上游法筑坝的尾矿库工程研究项目,分析余震动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所得成果可以为类似尾矿坝工程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大水矿山倾斜帷幕下采矿方法实践
    张勇
    2009, 39(07):  29-32. 
    摘要 ( 1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大水矿山特殊条件下安全采矿,谷家台铁矿采用近矿体顶板灰岩帷幕注浆堵水技术成功解决了地下水难题,在倾斜帷幕保护下应用预控顶中深孔分段充填采矿法进行矿房回采,对该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等做了介绍,生产实践证实该采矿方法较好地满足了水下采矿要求。
    露天铁矿爆破开采炸药单耗预测
    李战军, 温健强, 郑炳旭
    2009, 39(07):  33-35+38. 
    摘要 ( 17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铁矿爆破开采的炸药单耗预测为例,介绍了运用Kuznetsov和Rosin-Rammler 数学模型在给定大块率情况下,所需炸药单耗的预测方法及其计算过程。根据使用经验,对在露天矿爆破开采中使用Kuznetsov和Rosin-Rammler 数学模型进行爆破参数优化等提出了评价和建议。
    一种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新方案
    杨晓雷, 刘让
    2009, 39(07):  36-38. 
    摘要 ( 15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及围岩性质,提出了一种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新方案, 不单独拉底,用延伸大孔的办法同时崩落矿房与形成平底结构。探讨该方案的采场要素及工艺过程,给出了炸药单耗及试验中所用的装药及联线方式。最终从本次试验中得到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苍山铁矿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优化
    柳志森
    2009, 39(07):  39-42. 
    摘要 ( 18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建设过程中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的确定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为确保苍山铁矿项目在建成后能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调研、考察、咨询、查阅资料并进行论证等手段,从项目可研到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井下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通过调整优化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形成了目前正在实施的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将先前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中不合理的因素变为合理,为企业今后的高效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露天矿山采剥工艺的再认识
    汪忠海
    2009, 39(07):  43-44+176. 
    摘要 ( 1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矿山的采剥工艺参数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设计、生产单位一定要适合市场的变化来选择工艺参数。
    矿物工程
    西藏玉龙氧硫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周桂英, 温建康, 宋永胜, 李岩
    2009, 39(07):  45-46+65. 
    摘要 ( 1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玉龙氧硫混合铜矿黄铁矿含量高、氧化率较高、次生铜含量大、易泥化脉石含量高、矿石性质复杂等特点,开展了多种流程结构的选矿试验及生物浸出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推荐采用部分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工艺,可得到铜精矿铜品位19.54%,铜回收率82.07%的较好技术指标。
    一段格子型球磨机与平底旋流器分级配置的应用实践
    秦同文, 王连生, 王德明
    2009, 39(07):  47-49. 
    摘要 ( 18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QG-3660型一段球磨机与改进的φ660平底水力旋流器配置,球磨机处理量达到240 t/h,球磨机利用系数达4.4 t/( m3·h)。该水力旋流器适用于粗粒分级,分级效率高,沉砂嘴不堵塞,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价值。
    低品位鲕状褐铁矿风选试验研究
    霍杰, 李名凤, 舒伟, 王成
    2009, 39(07):  50-52. 
    摘要 ( 2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以海南儋州鲕状褐铁矿为试样,原矿品位40.15%,重点对此矿石进行了风选的可选性研究。再配以焙烧—磁选,最终得到了铁品位56.55%,回收率84.50%的铁精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褐铁矿选矿时产生的严重泥化现象,节水节能。
    某铅锌多金属矿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李正要, 王玲
    2009, 39(07):  53-56+102. 
    摘要 ( 19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复杂的某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铅锌分离研究。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和铅锌物相,查明了矿石中铅、锌、金、银矿物的种类及粒度嵌布特征,采用优先浮选流程,以氧化钙和硫酸锌抑制硫、锌,用SN-9作捕收剂得到合格铅精矿,以硫酸铜活化锌得到合格锌精矿,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4.06%和86.80%,伴生的金银富集于铅精矿和锌精矿。
    大排铅锌矿选矿药剂制度的调整与实践
    洪国平, 杨敏
    2009, 39(07):  57-58+157.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铅和硫包裹严重,锌在pH=9左右时活性较强,难以抑制的低品位复杂铅锌矿选矿,采用亚硫酸钠和硫酸锌作联合抑制剂,以乙硫氮和丁基黄药作为组合捕收剂,在低pH值条件下,有效地提高了铅、锌的回收率。
    某选矿厂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张丛香, 白晓鸣, 王长艳
    2009, 39(07):  59-62+108. 
    摘要 ( 18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某选矿厂自投产生产后,由于原矿性质的变化,流程各作业技术指标及工艺参数与设计偏差较大,各作业量的分配及工艺参数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选别流程进行的全面考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采取措施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在稳定质量的同时优化流程结构,降低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
    汝阳公司选铁车间提高铁精矿品位的改造实践
    高威海
    2009, 39(07):  63-65. 
    摘要 ( 1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公司针对铁精矿品位的状况,实行了磨机大规格和增加磨矿段数,并增加磁精选次数的工艺改造,铁精矿品位由43.00%提高到63.0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地质与测量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成矿预测模型
    毛政利, 闫继涛, 赖健清
    2009, 39(07):  66-68. 
    摘要 ( 15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传统的成矿预测研究中,一般只能定性地研究矿床的形成与定位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但这些因素对成矿的贡献程度则很难给出一个定量的值,而BP人工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映射功能则能很好的拟合成矿作用过程这样的高度非线性耦合关系,因此,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成矿预测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注浆帷幕体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张省军, 孙辉, 王在泉
    2009, 39(07):  69-72. 
    摘要 ( 20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注浆堵水帷幕的稳定性,利用MTS815.02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注浆帷幕体的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注浆帷幕体受压破坏全过程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在应变达到某临界值后,渗透系数开始急剧增大,此时裂隙产生。另外,裂隙和注浆结石对渗透系数有明显的影响。
    排序扫描线算法在克里格估值中的应用
    孙卡, 翁正平, 李章林, 吴冲龙
    2009, 39(07):  73-76. 
    摘要 ( 2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样品数据和块体数据所在的地理坐标转换到搜索椭球体的走向、倾向、垂向所构成的坐标系中;然后在新坐标系中沿各轴向对样品数据、块体数据进行排序;最后以搜索椭球体的最小矩形包围盒为边界,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来确定影响当前块体品位的样品数据,从而加速克里格估值过程。
    深降比法预测稳态环境下矿坑最大涌水量
    轩慎民, 张金振
    2009, 39(07):  77-78. 
    摘要 ( 19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矿坑最大涌水量的传统方法有3种:作图法、最小二乘法求解法、线性回归分析求解法。这些方法均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进行定量预测,要求的条件较多,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而本方法则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以等效无阻尼通道为桥梁,总结出地下水在矿坑中涌出的运动规律,建立涌水量于深降间的方程,要求的条件简单操作比较方便,结果准确。
    机电与自动化
    料层粉碎、多碎少磨与惯性圆锥破碎机
    夏晓鸥, 孙锡波, 唐威, 罗秀建
    2009, 39(07):  79-83+89. 
    摘要 ( 15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了现有的粉碎理论,从物料破碎机理出发,对“料层粉碎”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碎磨成本与入磨粒度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多碎少磨”工艺流程的重大现实意义,简述了惯性圆锥破碎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表明了惯性圆锥破碎机是基于料层粉碎原理、能满足“多碎少磨”工艺要求的新型节能超细破碎设备。
    Sandvik与Nordbeg圆锥破碎机的应用实践
    苏兴国, 王长艳
    2009, 39(07):  84-85. 
    摘要 ( 15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鞍山地区贫赤铁矿选矿工艺中,破碎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对Sandvik与Nordbeg中细碎圆锥破碎机设备结构及技术指标的对比,提出鞍山地区贫赤铁矿破碎工艺中,联合应用Sandvik和Nordbeg圆锥破碎机,破碎效果更佳。
    水平磁系高梯度磁选机在梅山选矿厂的应用
    杨龙, 张军, 汤玉和
    2009, 39(07):  86-89. 
    摘要 ( 2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脉动高梯度磁选是分选弱磁性矿物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有垂直磁系和水平磁系脉动高梯度磁选机。通过采用多梯度技术和水气卸矿技术的水平磁系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在上海梅山选矿厂的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设备的选别指标达到生产现场垂直磁系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选别性能,其长期运行的选别效果变化不大。上海梅山选矿厂在该设备没有更换选别介质盒的情况下,生产运行3个月基本无堵塞,说明该设备设计合理,卸矿方式先进有效。
    金属矿山单轨运输远程总线图形图像监控系统
    王庭有
    2009, 39(07):  90-92+146. 
    摘要 ( 18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所开发的金属矿山单轨运输远程总线图形图像监控系统,即将安装运行。介绍了运输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监控界面、功能、主要技术特点和软件片断。运输监控系统成功运行后,将提高矿石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
    大新锰矿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吴仲雄, 王永涛
    2009, 39(07):  93-96. 
    摘要 ( 14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计算机语言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地质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开发了三维矿山可视化系统软件;并以该软件为平台,据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的现状和设计资料,建成了大新锰矿矿山可视化系统。
    自动装卸线PLC控制在矸石装运中的应用
    于淼
    2009, 39(07):  97-99. 
    摘要 ( 17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大量掘进矸石、煤矸石的排矸效率,对矸石进行顺利有序排放,依据PLC设计程序,介绍了PLC对自动装卸线的控制过程与方法,制定了排矸车装卸与运输自动控制方案,编写了控制系统的梯形图及指令程序,将指令程序通过编程器送入PLC进行系统模拟调试后,现场安装使用。通过自动装卸线PLC控制,使目前大多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时的信号收发不可靠,系统经常出现信号机指示不准确,误运作等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同时延长了电机车使用寿命,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梅山铁矿数字化采矿建设现状与展望
    徐志强, 张明峰
    2009, 39(07):  100-102. 
    摘要 ( 18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地测采专业基础管理、采矿生产过程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3个方面总结回顾了梅山铁矿近几年在数字化采矿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地下矿山数字化采矿发展现状,展望了梅山铁矿数字化采矿建设的发展方向。
    选矿过程矿浆液位的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梁蕾, 李振国
    2009, 39(07):  103-105+135. 
    摘要 ( 19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选矿过程分级环节泵池中的矿浆液位,设计了模糊智能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算法,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对泵池内矿浆液位的控制,来解决矿浆液位剧烈变化引起泵的吞吐量变化,以致水力旋流器工作分级效果降低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稳态误差小于0.17%,提高了水力旋流器的分级能力。
    数字脉冲脱磁器原理及制作
    刘维生, 祝玉华
    2009, 39(07):  106-108. 
    摘要 ( 18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RLC振荡电路的理论分析,阐述了铁磁性物质的去磁原理,讨论了数字脉冲脱磁器的工作过程和器件的作用。数字脉冲脱磁器创新点在于通过按键输入、液晶屏显示、单片机控制,实现了灵活调整充电强度和放电强度,使其适用于各种含磁量的铁粉,块矿和粒矿的退磁。
    便携式XRF分析仪快速测定主元素Fe含量
    张震, 赖万昌, 于新华, 陈小强, 王广西, 张林
    2009, 39(07):  109-110+150. 
    摘要 ( 2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XRF便携式分析仪进行铁合金主元素的快速分析研究,拓展了该类仪器在矿产调查领域以外的应用。讨论了铬铁和镍铁合金样品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二元比例法分析二元样品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二元比例法分析铬铁和镍铁样品中的合金元素与主元素铁的含量是可行的。
    脉冲滤筒除尘器对超细粉体的净化
    张一帜, 陈海焱, 林莉君, 覃金珠, 杨军瑞
    2009, 39(07):  111-114. 
    摘要 ( 2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脉冲滤筒除尘器对粒径分布为0.5~5 μm的超细粉体进行净化试验。测试了除尘器净化效率、除尘器阻力及过滤风速等主要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说明:脉冲滤筒除尘器对于粒径为0.5~5 μm的超细粉体,在过滤风速为0.8~1.25 m/min时,除尘器阻力小于300 Pa;过滤风速为2.8 m/min时,阻力小于1 200 Pa,净化效率达99.999 7%。该脉冲滤筒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阻力损失低,节约除尘系统的动力消耗的优点,有利于在超细粉体净化工艺中的应用。
    基于Geo-Slope的拜耳法干式赤泥堆场稳定性分析
    欧孝夺, 樊克世, 饶平平
    2009, 39(07):  115-118+163. 
    摘要 ( 1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拜耳法工艺生产赤泥的特点,分析了平果铝赤泥堆场的特征以及堆场内赤泥的物理力学指标;结合干法排放、堆存赤泥所引起的堆场表面裂缝问题,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具体成因,并采用Geo-Slope软件中的SLOPE/W模块计算裂缝条件下赤泥堆积坝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使赤泥坝静力安全系数降低0.5%左右,赤泥坝在当前堆积到二级子坝正常工况下是稳定的。
    专题综述
    煤矿爆破除尘消烟剂的试验研究
    陈学习, 马尚权, 柏松, 欧盛南
    2009, 39(07):  119-121+126. 
    摘要 ( 1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煤矿爆破除尘消烟剂效率低、原材料不易获得、价格昂贵等缺点,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试验配合比,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爆破除尘消烟剂。该除尘消烟剂由吸湿剂、表面活性剂、消烟剂、缓蚀剂等组成。以这4个因素作为变量,利用均匀设计3.0软件对除尘率和消烟率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求出给定现场试验条件下除尘消烟的最优值。优化后的水溶液质量配比组合是:吸湿剂5%、表面活性剂1%、缓蚀剂0.4%、消烟剂0.2%。应用试验表明,该除尘消烟剂能够方便高效地降低煤矿井下爆破产生的有毒粉尘和烟雾,在安全环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电与自动化
    粉尘作业场所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
    田冬梅, 姚建, 蒋仲安, 牛伟, 郑斌
    2009, 39(07):  122-126. 
    摘要 ( 19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粉尘作业场所的安全问题越发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安全评价已经不适用新的发展需求,必须对粉尘作业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对降低由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有重要意义;从人-物-环-管理4个因素着手,分析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得出12个二级影响因素,进而得出40个三级影响因素,建立了粉尘作业场所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的理论,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粉尘作业场所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应用校验其合理性。
    倾斜井巷围岩与空气间的热交换研究
    陈喜山, 苗翠芳, 谷卉颖
    2009, 39(07):  127-130+154. 
    摘要 ( 15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不断增加,井巷围岩与空气热交换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研究一般情况下围岩与空气间的热交换规律对井下热源分析和风温预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调热圈理论,在不考虑湿交换和其它井下热源的前提下,导出了倾斜井巷围岩与空气热交换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解析解,并用金洲矿业集团金青顶矿区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及源头控制技术展望
    赵玲, 王荣锌, 李官, 陈明
    2009, 39(07):  131-135. 
    摘要 ( 1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矿山酸性废水的来源,特点,产生机理及国内外处理方法。针对矿山酸性废水特点,论述了源头控制技术,最后提出利用粉煤灰覆盖废石堆和尾矿库技术,对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进行源头控制,达到以废治废、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缩减处理成本的目的。
    催化协同臭氧氧化滴状黄药废水的研究
    段海霞, 刘炯天, 郎咸明, 王京城
    2009, 39(07):  136-138. 
    摘要 ( 16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铁矿浮选中含有的黄药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采用活性炭和紫外光与臭氧联用氧化雾化后的黄药。试验考察了pH值、臭氧通入量、活性炭、雾化、自由基捕获剂对黄药去除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曝气/O3/UV/GAC和雾化/O3/UV/GAC两种方法。结果表明,将废水雾化,不调节pH值,反应35 min,臭氧通入量为300 mg/L, 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6.3%,比曝气/O3/UV/GAC联用黄药的去除率提高了15%。该工艺可以作为含有黄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手段。
    浅析国内外尾矿坝事故及原因
    魏勇, 许开立, 郑欣
    2009, 39(07):  139-142. 
    摘要 ( 1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设施是矿山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潜在的危险源。尾矿坝溃坝事故不仅使尾矿流失,严重时还多破坏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列举了许多国内外重大的溃坝事故和溃坝所造成的损失,分析了溃坝原因,提出了在生产中应吸取的教训及预防措施。通过国内外的实例说明,希望引起大家对尾矿坝安全工作的重视。
    焦散线法对岩石类介质的适用性研究
    刘彩平, 段庆全
    2009, 39(07):  143-146. 
    摘要 ( 19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具有非均质性、不连续性,其动态断裂性能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对焦散线法在岩石类介质的适用性进行研究,期望获得裂纹尖端周围焦散斑的大致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3类岩石材料均未发现焦散斑。从试验和理论估算角度,指出了岩石类材料难以拍摄到、甚至不出现焦散斑的原因。
    多风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监测点布局优化研究
    谢贤平, 段在鹏
    2009, 39(07):  147-150. 
    摘要 ( 2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现多风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管理和自动监控,在系统的适当位置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提供必要的数量信息,以反映和估计系统的运行状态,是计算机在线优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系统监测点的设置与测点数目、测点位置以及网络分解方法都有关。同时考虑测点设置与三者的关系,将使问题复杂化。将之分解为2个层次的问题:首先,暂时不考虑测点位置和网络分解方法的影响,用菲波那奇法决定测点数目;然后,在测点数目给定的基础上,确定测点优化位置,进而得到最优分解及相应的最大模差。应用实例表明,它使得问题容易解决,而且计算工作量也不大。
    铜绿山矿露采废水综合处理利用工程
    魏阳, 李相军, 丁辉, 付慧芳
    2009, 39(07):  151-154. 
    摘要 ( 1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铜绿山矿露天废水排放的危害以及废水综合治理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了最优质水处理利用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的结合、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以节省建设投资,充分运用成熟技术和科研成果确保处理废水的质量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实施最优方案效果明显,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提高废水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工程取得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赢,为建设零排放矿山迈出坚实的一步。
    综合利用
    包钢选矿厂强磁选粗精矿磁化焙烧—弱磁选尾矿回收稀土的选矿工艺研究
    蔡震雷, 曹明礼, 车丽萍, 余永富, 胡鸿雁
    2009, 39(07):  155-157. 
    摘要 ( 2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包钢选矿厂强磁选粗精矿经磁化焙烧—弱磁选所得尾矿进行稀土的选矿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弱磁选尾矿经预先脱碳并经混合浮选后得到的混合浮选精矿,对其进行了单一流程及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的全流程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REO品位64.41%,回收率18.13%的稀土精矿产品。同时,对试验流程的改进和优化提出了建议。
    我国铁矿尾矿综合利用
    赵瑞敏
    2009, 39(07):  158-163. 
    摘要 ( 1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我国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介绍了几家尾矿中有价金属回收工艺和设备情况,对尾矿的利用以及尾矿库复垦开发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矿尾矿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黄兰椿, 周永章, 付善明, 杨志军, 张澄博, 蔡立梅
    2009, 39(07):  164-168. 
    摘要 ( 17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宝山是我国华南大型的含硫化矿物多金属矿山。对该矿山尾矿的研究表明,尾砂中富含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及石英、黏土等,其中金属元素Zn具有回收价值。根据尾砂的成分特征和现有尾矿回收利用技术,本研究针对大宝山金属硫化物尾矿提出一种综合利用途径,即首先对尾砂进行筛分和重选,分离轻、重矿物。针对重矿物,通过浮选富集回收金属元素Zn,通过氧化焙烧回收硫,通过氯化焙烧回收其它金属元素以及磁化回收铁矿物。重选后的轻矿物可以直接利用和筛分利用。该工艺实现尾矿资源化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达到无尾矿矿山的目标。
    梅山尾矿分级脱水试验研究
    于发, 曹沛萍, 安太平
    2009, 39(07):  169-172. 
    摘要 ( 1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梅山尾矿水分太高,并且难脱水,给尾矿综合利用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个难题,2006年在选矿厂开展尾矿分级脱水工业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设备为FX-200型水力旋流器、TT-24 m2陶瓷过滤机、XMZ-340/1250型厢式压滤机。试验压力在0.08~0.09 MPa的情况下,获得了水分为14.84%,过滤系数为0.458 t/(m2·h),产率为42.68%的粗粒级尾矿产品;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后的细粒级尾矿利用现有的压滤机脱水,产品水分和压滤生产时间都增加。分级脱水对节约生产成本也有好处,根据计算,每吨可以节约0.58元。
    矿渣在地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聂轶苗, 牛福生, 张锦瑞
    2009, 39(07):  173-176. 
    摘要 ( 15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渣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阐述了矿渣的性质,并对利用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论述了矿渣在地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对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生产技术
    鑫阳选矿厂投产技改实践
    梅向阳
    2009, 39(07):  177-179. 
    摘要 ( 1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鑫阳选矿厂采用原矿干式预选抛尾、三段一闭路破碎、二段闭路磨矿、粗精矿再磨再选生产工艺流程,针对投产初期生产出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生产工艺设备得到完善,为选矿厂顺利达产创造了条件。
    KP07复合絮凝剂提高浓密机处理能力的试验研究
    刘桂云, 许洪刚, 孙长胜
    2009, 39(07):  180-182. 
    摘要 ( 1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新增φ53 m浓密机处理能力不足,造成底流浓度低、溢流浓度大、尾矿输送电耗增加、水量流失,直接影响循环水质量及φ140 m浓密机的稳定运行,首先通过实验室试验对国内外目前应用较成功的絮凝剂进行筛选,筛选出进口纳尔科絮凝剂83384及KP07复合国产絮凝剂效果较好,一是沉降速度较快,二是对浮选指标影响较小。为此采用该两种絮凝剂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
    钼精矿浮选工艺中抑制磷杂质的工艺方法
    宋念平, 张宗合, 吴玉洁, 李付博
    2009, 39(07):  183-184. 
    摘要 ( 1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钼精矿阶段选磷偏高状况,探索出钼精矿浮选工艺中抑制磷杂质的工艺方法。采用联合配药的药剂制度,综合使用水玻璃和氟硅酸钠作为抑磷剂,将水玻璃添加于一段磨矿球磨机,并以1.5~2 kg/t的用量加入;将氟硅酸钠按30 g/t添加于二段磨矿球磨机,磷得到控制,并控制在0.02%~0.03%,满足了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