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2-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采矿工程
负压强制脱水数值模拟与分析
张超兰, 周科平
2012, 41(02): 1-4+11.
摘要
(
146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强制脱水可加快充填的脱水速度,减小密闭墙的静水压力,有必要探索其脱水规律及最佳工艺参数。开发基于FEPG的水力充填负压强制脱水数值模拟的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负压强制脱水渗流速度与其影响因素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分析了不同脱水参数的负压强制脱水渗流速度。研究显示,随着脱水管中负压压差的增大,充填体内平均渗流速度增大,但负压增大至一定程度,对平均渗流速度的影响趋向于平稳,且随着充填高度的增大,平均渗流速度降低,随着负压管横向和纵向间距增大,平均渗流速度单调递减。
中东地区某矿山中深孔爆破技术参数的优化
王彦龙, 米丽平, 王维东
2012, 41(02): 5-8+76.
摘要
(
13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东地区某金属矿山巷道掘进中中深孔爆破为研究对象,针对巷道断面设计、炸药性能、凿岩设备等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炮孔布置、装药技术、连线及起爆方式等技术参数的优化。生产实践证明,参数优化后的凿岩爆破技术具有安全系数高、掘进速度快、巷道断面规整、掘进成本低等优点。研究可为国内矿业进入中东矿业市场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国内、国际类似矿山亦有借鉴作用。
北洺河铁矿卸压开采研究与应用
何荣兴, 任凤玉
2012, 41(02): 9-11.
摘要
(
15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洺河铁矿-95 m水平4
#
采场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底板含不稳岩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而且受相邻采场采动压力作用的时间长达2 a之久,进路联巷及回采进路在掘进过程中或成巷后不久就发生片帮冒顶。二次支护中投入大量U型可缩式金属拱架,但仍未能控制住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为此采用了卸压措施,获得显著成效。详细介绍了4
#
采场的卸压开采经验,并对卸压参数与最佳卸压时间等进行讨论。
望儿山采空区变形机理研究
邱龑, 尤春安, 王睿, 麻壮志, 王韶辉
2012, 41(02): 12-15+29.
摘要
(
155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望儿山金矿一、二号井为例,对井筒在采空区塌落影响下的失稳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对井筒及采空区的现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采空区围岩的塑性区分布状况、应力场、位移场以及井壁上部的水平应力和水平位移状况。
全面采矿法在尔呷地吉铅锌矿的应用
沈德顺, 谢贤平, 马付超
2012, 41(02): 16-18+32.
摘要
(
15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山矿体的基本特征及赋存条件,结合公司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情况,提出采用普通全面采矿法及其变形方案接力电耙出矿全面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回采率,降低了贫化率、损失率、劳动强度及采矿成本,实现了矿山的快速投产、达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证实了此法的合理性、适宜性。
露天矿边坡爆破震动动力响应分析
窦晓峰, 周玉新, 许传华
2012, 41(02): 19-21.
摘要
(
19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结合云南某露天矿边坡工程实例,建立边坡爆破震动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自编程序,将爆破震动实测速度时程曲线转化为加速度时程曲线来计算荷载,运用Ansys软件对该边坡进行模态分析和爆破震动加速度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边坡爆破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矿山边坡的动态特征以及爆破震动对边坡的扰动作用。
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变化规律分析
江东辉, 孙强, 朱术云, 杨秀元
2012, 41(02): 22-24+44.
摘要
(
16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岩石渗透率变化与岩石破坏过程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岩石渗透性能随应变的变化特点及渗透率-应变和渗透率-应力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岩石渗透率增长起始点与岩石的膨胀点近似对应,随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率可划分为3个变化区间:压密区间、峰前屈服区间、峰后区间。岩石破坏过程变化主要是由尺度等级较小的微破裂的相互作用和生长最终形成主干断裂,进而形成贯通性的渗透通道。同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
揭盖回填法处理民采浅埋薄矿体滞留空区研究
甘德清, 卢宏建
2012, 41(02): 25-26+39.
摘要
(
155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民采浅埋薄矿体滞留空区的合理处理方法,以唐山地区某矿山为研究背景,根据民采空区的赋存条件及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法——揭盖回填法,给出了揭盖回填法的适用条件、实施程序,丰富了采空区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进行滞留空区的处理提供了指导作用。
复杂地层中深孔爆破盲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潘玉忠, 池恩安, 陈斌, 徐滔, 赵飞
2012, 41(02): 27-29.
摘要
(
200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六盘水红桥新区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质地貌,岩层积水、溶洞多且存在很多裂缝,在前期的工程爆破中经常出现局部盲炮现象。结合工程实践所出现盲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按照所提出的预防措施进行爆破作业,爆后盲炮率明显降低,可见这些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下盘无台阶边坡开采工艺在新桥露天矿的应用
黄伟强
2012, 41(02): 30-32.
摘要
(
142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新桥矿床地质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突破常规露天开采设计,在国内首次采用下盘无台阶边坡开采工艺,形成了176 m高的光帮边坡;并对光帮边坡稳定性开展了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解决了高陡边坡稳定性难题。多年实践表明,下盘无台阶边坡开采工艺在新桥矿的应用是成功的,取得了良好经济效果,可为类似矿山开采提供借鉴。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突水危险性分析
雷家好, 孙世国, 冯少杰
2012, 41(02): 33-35.
摘要
(
1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虎台矿开采煤层最大厚度130 m,采区大型断裂带14条,开采历史80余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应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实际工程资料分析了老虎台矿开采的突水危险性,详细分析了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突水水源包括第四纪冲积层含水层、地表水、移动盆地中积水、断层水及老采区水;突水通道主要是受开采影响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及活化的断层。通过分析得出现今73003
#
及73004
#
开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很高,须采取必要措施方可继续开采。
火成岩下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杜斌斌, 陆菜平, 刘彪, 刘辉, 王毅
2012, 41(02): 36-39.
摘要
(
15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芦岭矿Ⅱ884-1工作面为依据,模拟了不同火成岩条件下的老顶(火成岩)破断和应力变化规律。在老顶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当火成岩侵入面积大时,其顶底板压力盒应变的峰值就较大,当侵入面积相同时,其顶底板压力峰值则基本相同。在老顶厚度不同的条件下,当火成岩厚度加大时,其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的距离也相应增大。当火成岩侵入面积相同而厚度不同时,火成岩厚度大的应变峰值较大。研究结论不仅为该面的控顶设计及顶板处理提供了依据,也为火成岩侵入条件下的顶板运动和破断提供了技术参考。
“三软”煤体复杂多变复合顶板煤巷动态支护技术
成俊峰, 高明仕, 王伟东, 乔雪, 王龙龙
2012, 41(02): 40-44.
摘要
(
150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三软”煤巷支护难题,分析其围岩变形破坏特性、围岩和支护体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围岩对支护的动态力学响应等问题,从最优支护方案、最佳支护时间、后期补强等巷道支护全过程出发,提出以左旋高强预应力锚杆、M型钢带、超高强让压锚索、锚索梁等新型高强支护方式为关键技术手段的动态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在枣园煤矿22071机巷得到了成功应用,可为相类似煤层巷道提供参考。
充填料浆的配比试验研究
胡尊杰, 李明, 苗强, 侯兴玉
2012, 41(02): 45-47+81.
摘要
(
15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使某铁矿采空区充填时不设回水设备又不能跑浆,所以必须保证充填料浆在短时间内达到乳化状态。通过对充填料浆添加水玻璃来改变浆体的乳化时间,并通过砂浆流变试验和注模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下的砂浆的流动性及强度变化规律。最终考虑流变特性、抗压强度和乳化时间3个影响因素,确定为浓度50%,灰砂比1∶〖8,水玻璃添加剂1∶116。
深井多硐室影响下围岩稳定性控制
孙昌兴, 韩立军, 李云, 董叶茂
2012, 41(02): 48-50.
摘要
(
145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磴槽煤矿十平巷泵房硐室因受复杂围岩应力条件、埋置深度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支护难度较大。针对此硐室的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硐室失稳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临近水仓施工对泵房硐室的应力、位移的影响,进而采用“三锚”支护手段,对泵房与水仓间的岩体进行整体加固,以达到对泵房硐室稳定性的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小龙潭露天矿西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宋志飞, 王晓婷, 彭红艳, 赵洪颖
2012, 41(02): 51-53+56.
摘要
(
130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矿开采具有劳动条件好,作业安全,生产能力有保障及损失率低等优点,因此露天矿的开采程度在不断加大。运用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2种分析方法对小龙潭露天矿西帮344边坡在正常条件下和饱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边坡在2种条件下的稳定性结论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后期的采矿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
近水平露天矿内排重复剥离量及留沟深度
赵俊, 尚涛, 刘记鹏, 刘福明
2012, 41(02): 54-56.
摘要
(
163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近水平露天矿分区开采中全压帮、半压帮及全留沟内排方式的特点,并得出了在全压帮和半压帮内排条件下计算重复剥离量的公式。运用露天采矿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矿山内排端帮单双环运输的运距,建立了以留沟深度为基本变量的经济效益数学模型,推导出留沟深度的效益函数,使压帮内排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最后分析了影响最佳留沟深度的因素,得出对于近水平缓倾斜露天矿田内排,开采深度、坑底宽度和端帮边坡角对最佳留沟深度影响较大。
爱普铁矿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缪玉松, 张义平, 左宇军, 杨玉蕊
2012, 41(02): 57-59.
摘要
(
13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MR分析了岩石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普氏理论对巷道围岩坚固性进行运算,最后运用phase2有限元分析模拟巷道周围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以上三者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爱普铁矿巷道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对巷道维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合理的巷道围岩压力分析和模拟,能够正确地反映围岩的分布特征,对今后预测评价巷道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矿物工程
某微细嵌布贫赤铁矿石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
朱德庆, 邓秀兰, 春铁军, 潘建, 肖永忠, 阮志勇
2012, 41(02): 60-62+66.
摘要
(
149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某赤铁矿石铁品位约27%,大部分铁矿物嵌布粒度在5 μm左右。对该矿石进行煤基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磁场强度对弱磁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原矿压团后与烟煤(煤与矿的质量比为2∶1)在1 150 ℃下还原焙烧100 min,所得还原矿的金属化率为93.41%;还原矿磨至-0.043 mm占90.22%后在63.68 kA/m的磁场强度下经1次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75.71%、金属化率为92.11%、铁回收率为91.12%的铁精矿。
分散态磁化焙烧—磁选回收某金尾矿中的铁
陈延信, 姚艳飞, 酒少武, 赵博
2012, 41(02): 63-66.
摘要
(
14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分散态磁化焙烧—磁选方法对某金尾矿中含量为27.26%的铁进行回收试验,着重考察了焙烧时间、磁场强度、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絮凝剂(油酸+煤油)用量对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原料于850 ℃和CO所占气体体积分数为2%的气氛中分散态磁化焙烧5 min,对得到的焙烧矿在磁场强度为111.44 kA/m、分散剂和絮凝剂掺量分别为2.50和5.64 kg/t的条件下进行1次弱磁选,可以获得品位为57.15%、回收率为81.43%的铁精矿。
菱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矿物的转化行为
闫树芳, 孙体昌, 许言
2012, 41(02): 67-72.
摘要
(
145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进一步深入开展菱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的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以嘉峪关某菱铁矿石为试样,通过XRD、SEM和能谱分析以及热力学计算研究了菱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各种矿物的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煤用量较小时,固相反应首先生成铁(镁)橄榄石,多余的铁矿物以孚氏体形式存在并在孚氏体内部形成金属铁核;增加煤用量可使金属铁核周围的孚氏体也被还原为金属铁,从而使铁颗粒得以长大。此外,随着煤用量的增加,主要脉石相铁镁橄榄石也会由于经历铁镁橄榄石→铁橄榄石→孚氏体→金属铁的反应历程而形成部分铁颗粒。
氧化锰矿石直接还原制备锰铁合金
周超洋, 吴光亮
2012, 41(02): 73-76.
摘要
(
165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氧化锰矿石为原料,采用直接还原工艺制备锰铁合金,重点研究了碱度、配碳系数、添加剂加入量对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碱度是实现渣与金属分离的重要条件,配碳系数影响产物中金属的迁移、聚集,添加剂对降低渣系熔点、促进金属相聚集长大效果明显。试样在碱度为2.0、配碳系数为1.0、添加剂配入量为CaO+AlAl
2
O
3
+SiO
2
+MgO总量的5%、温度为1 350 ℃条件下还原焙烧30 min,可获得金属锰含量约71%、金属铁含量约17%、碳含量约7%的锰铁合金。
印尼某海滨砂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张俊辉, 张渊, 杨永涛, 徐明
2012, 41(02): 77-81.
摘要
(
17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国内某企业开发印尼某海滨砂铁矿资源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磨矿—弱磁选流程和预选抛尾—分级—磨矿—弱磁选流程对该矿矿样进行了选矿试验,前者获得了Fe品位为55.31%、TiO
2
含量为9.32%、Fe回收率为87.29%的铁精矿,后者获得了Fe品位为54.62%、TiO
2
含量为9.49%、Fe回收率为88.35%的铁精矿。两流程相比,铁精矿指标相近,但后者可减少占原矿37.73%的磨矿量和占原矿7.16%的末段磁选量,故将其作为推荐流程。
两种捕收剂反浮选菱镁矿的效果对比
王倩倩, 李晓安, 魏德洲, 张思慧
2012, 41(02): 82-85+120.
摘要
(
16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以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采用自行研制的阳离子捕收剂Wely对辽宁海城地区的菱镁矿进行反浮选脱硅试验,并与常规菱镁矿反浮选捕收剂十二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捕收剂适宜的矿浆pH均为5左右;在合适的用量下,两种捕收剂与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配合均可获得MgO品位>47%、SiO
2
含量<0.2%的菱镁矿精矿,但Wely所获MgO回收率比十二胺高2.15~4.06个百分点,可达77.15%~83.64%,证明Wely对硅酸盐矿物有更好的选择性捕收性能;水玻璃作抑制剂时所需用量达六偏磷酸钠的10倍,且精矿回收率较低,因此六偏磷酸钠更适合作为菱镁矿反浮选的抑制剂。
镍黄铁矿和黄铜矿无捕收剂电位调控浮选分离
陈勇, 宋永胜, 刘爽, 周成英
2012, 41(02): 86-88+98.
摘要
(
147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寻求镍黄铁矿和黄铜矿浮选分离的有效方法,通过单矿物试验研究了两种矿物在无捕收剂条件下的电位调控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将矿浆电位控制在合适的区间,只需添加起泡剂即可较好地实现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pH为4.21时,合适的电位区间为-550~-750 mV或250~450 mV;pH为10.27时,合适的电位区间为-200~400 mV。
铁矿石阳离子反浮选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邱廷省, 张卫星, 方夕辉, 张宝红
2012, 41(02): 89-93.
摘要
(
150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近年来铁矿石反浮选阳离子捕收剂理论研究、铁矿石反浮选新型阳离子捕收剂研究以及铁矿石阳离子反浮选工艺研究的进展,介绍了铁矿石阳离子反浮选技术的工业应用现状。认为随着阳离子捕收剂合成工艺及反浮选工艺的日趋成熟,阳离子反浮选技术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难选铁矿石的处理。
黄铜矿生物浸出机制研究进展
曾伟民, 邱冠周
2012, 41(02): 94-98.
摘要
(
15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解决黄铜矿生物浸出效率较低的难题,需要从生物浸出机制入手。回顾了生物浸出机制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理论到“接触作用”理论,再到“间接作用-直接接触作用-间接接触作用”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这些理论的相关模型和解释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指出黄铜矿生物浸出机制尚未定论,还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地质与测量
新疆恰尔隆一带硅质岩建造的发现及其成矿特征
黄建国, 杨瑞东, 曾磊, 朱存金, 魏玉燕
2012, 41(02): 99-101.
摘要
(
165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新疆恰尔隆一带沉积硅质岩建造剖面,分析主要岩石、沉积环境、成矿特征,认为其古地理环境为浅海、半深海盆地,硅的来源可能为火山源或与之相关的海底喷流。该建造中,特别是侵入其内的细晶花岗闪长斑岩含有较为丰富的Ag、Pb和Zn等成矿元素,局部地段可富集成矿,为该地区找寻银、铅锌多金属矿提供了找矿方向。
基于随机共振的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反演方法
王国富, 韦秦明, 张海如, 张超凡, 张法全
2012, 41(02): 102-104.
摘要
(
153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深入研究均匀半空间瞬变电磁法解析式迭代法的特点,总结出“龙格”多解和系统受噪声污染产生的多解在物理表现形式上是统一的,因此引入随机共振算法来消除“龙格”多解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此反演方法有效地解决了TEM全区视电阻率迭代算法反演时的多解现象,并且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面向金属矿山的矿体三维构模系统开发
刘亚静, 李梅, 王政
2012, 41(02): 105-107.
摘要
(
15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介绍面向金属矿山的矿体三维构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地质数据库特点、地质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和系统主要模块功能。系统能够在三维环境下很好地表达矿体空间延展的各种特性,解决矿床的品位分布及成矿规律研究、储量准确计算等问题,为矿山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提供准确、全面及科学的决策依据。
从马坑铁矿看我国南方岩溶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
陈彦美, 陈植华, 康彩琴
2012, 41(02): 108-113+152.
摘要
(
17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南方金属岩溶矿山存在突水事故频发、地下水资源枯竭、岩溶塌陷等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用地下水系统理论指导岩溶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查明矿区岩溶水系统的边界、内部结构及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可使水文地质工作更具方向性和目标性。利用地下水位自动监测、高精度自动示踪试验、三维可视化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等新技术、新方法,查明河道渗漏、岩溶水集中径流通道等关键水文地质问题,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减少资金投入。
机电与自动化
双三维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建设
于萍萍, 陈建平, 于淼, 马贺清
2012, 41(02): 114-120.
摘要
(
17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地上地下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地矿工程各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上下真三维一体化大型矿山数字集成方案,并以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进行了数字矿山仿真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具体实施技术方案研究,实现了地上与地下真三维一体化、二维地质资料与三维地质模型的统一管理与分析、“分区式”数字矿田矿段的阶段性集成,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操作,是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层次、多阶段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对矿山的发展建设、资源勘查评价、信息化综合管理以及面向公众普及矿山相关知识的公益性、科普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识别在金属矿山运输的运用
姚惠林, 张松兰, 鄂以帅
2012, 41(02): 121-123+131.
摘要
(
151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视觉识别功能的矿山监控系统在不需要人为干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的方法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动态场景中目标的定位、识别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既能完成对日常运输监控又能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做出处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金属矿山井下单轨运输系统建模及优化
谢新颖, 魏镜弢, 张啸海
2012, 41(02): 124-126.
摘要
(
15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井下矿井机车运输效率,以所有机车平均速度最高为目标建立了井下单轨运输系统模型。 使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机车运行的最优组合,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避免改进前遗传算法收敛过早,陷入局部极值点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井下单线运输系统运输效率有较大程度提高, 且溜井完全有能力为所有机车提供服务,基本不会出现排队等待装矿的现象。
T-GCTS磁选机在密地选矿厂的工业试验
王晓峰, 刘兵, 杨书春, 李长胜
2012, 41(02): 127-131.
摘要
(
16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攀钢密地选矿厂为了提高粗选作业的选别指标和单机处理量,应用T-GCTS1230型中磁场磁选机与生产中使用的CTS1030型磁选机进行了对比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品位相近的情况下,试验系列比生产系列粗精矿品位提高1.11个百分点、粗选尾矿品位降低0.54百分点、粗选作业回收率提高0.92个百分点,单机处理量可满足130 t/h的要求。根据试验结果,T-GCTS1230型中磁场磁选机已经在密地选矿厂16个系列全面推广,据估算,其经济效益为1 077万元/a。
振动筛工作参数对筛分效率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石秀东, 赵魏维, 赵加洋, 薛兵财
2012, 41(02): 132-134.
摘要
(
135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YD2000型振动筛为对象,按正交试验法对不同工作参数组合下振动筛筛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对比模拟出的筛体运动轨迹的形状和扫描面积,得出使YD2000型振动筛筛分效率最大化的的工作参数组合应为激振力38 kN、支撑弹簧刚度18.47 kg/mm、激振力与水平面夹角20°、支撑弹簧夹角60°。采用该参数组合对实际YD2000型振动筛进行改进,使筛子的处理能力提高了21%。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导正块结构优化
王光磊, 任红, 李文飞, 陈新勇
2012, 41(02): 135-137.
摘要
(
16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体反循环钻具系统中双壁钻具内外管之间有同轴定位装置导正块。目前使用的长方形导正块对循环系统压力损耗较大,故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导正块结构进行优化。针对双壁钻具环状间隙内导正块结构开展研究,设计出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六边形导正块。以压力变化为评价标准,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导正块处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优选出六边形导正块。再对六边形导正块处压力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六边形导正块可使局部压力损失减小,相对于其他几种导正块性状而言,是较优结构。
安全与环保
河床及空区群下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解联库, 曹辉, 许文远, 杨小聪
2012, 41(02): 138-140+148.
摘要
(
15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综合分析南洺河铁矿复杂水文地质情况、民采空区分布散乱及南洺河铁矿与万年矿之间的特殊空间位置关系等复杂开采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岩体稳定性特征分析和安全开采影响因素分析,对南洺河铁矿开采过程中其自身及下游万年矿矿井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南洺河铁矿安全开采合理建议,为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面向火灾的通风网络解算与三维可视化表达
曹志国, 李仲学, 李翠平, 刘丰志
2012, 41(02): 141-143.
摘要
(
15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风网络解算是地下矿火灾仿真的前期工作基础,如何进行面向火灾的地下矿通风网络解算及建立相应可视化系统十分重要。针对此,构建通风网络系统图模型,以斯考德-恒斯雷算法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对通风网络解算结果进行优化储存,实现了网络解算结果的高效快速调用。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了通风网络解算结果的可视化图文表达,为进一步的火灾仿真奠定了基础。最后,以某金属矿山为例,运用Java语言和JOGL绘制技术,实现了地下矿通风网络解算及其可视化图文表达,证实了该算法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0 m超高加筋土挡墙在宁化行洛坑钨矿的应用
贺健
2012, 41(02): 144-148.
摘要
(
16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超高加筋土挡墙的设计过程与建造及挡墙的变形特征。较大墙高宜采用加筋土挡墙,其对地基的适应性强,占地少,建造周期短。行洛坑钨矿原矿运输铁路跨越深沟谷,与栈桥相比较后,采用了加筋土挡墙方案,设计建造了二级30 m超高加筋土挡墙作为路基,1 a累计最大水平位移16~83 mm,最大沉降24~115 mm,建成5 a来运行正常。
新型高效波纹过滤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刘丽梅, 陈宜华, 黄河
2012, 41(02): 149-152.
摘要
(
15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所研制波纹过滤材料的除尘效率、清灰效果、运行阻力等性能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过滤材料的除尘效率达到99.8%,对于2 μm粉尘收尘效率达88%,波纹过滤材料的收尘性能较好。多次过滤清灰后的波纹滤料因采用表面处理,运行阻力基本稳定,说明该滤料对粉尘剥离效果好,滤料使用寿命长。
综合利用
河南某钼尾矿中白钨的浮选回收试验
廖德华, 陈向
2012, 41(02): 153-156.
摘要
(
15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回收河南某钼尾矿中的白钨,采用预先分级—+0.15 mm粗粒级再磨—1粗1扫脱硫浮选—1粗1扫1精常温钨浮选—1粗3扫5精加温钨浮选流程对该尾矿进行了浮选试验,获得了WO
3
品位为60.14%、WO
3
回收率为77.78%的钨精矿。仅粗粒级再磨避免了次生矿泥的产生和钨矿物的过粉碎,加温时加入抑制剂LY使含钙类脉石矿物得到了更好的抑制,这些手段为获得较好的试验指标提供了保障。
贵州某磷尾矿再选试验研究
刘安荣, 聂登攀, 张覃, 曾从江, 耿家锐, 薛安
2012, 41(02): 157-158+165.
摘要
(
15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某磷矿石浮选尾矿中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其次为氟磷灰石。采用自制的高效捕收剂AB和1段磨矿、1粗1精氟磷灰石反浮选工艺对该尾矿进行分离白云石与氟磷灰石的再选试验,在磨矿细度为-75 μm占62.50%,抑制剂磷酸用量为14 kg/t,AB用量粗选为300 g/t、精选为100 g/t的条件下,获得了P
2
O
5
品位为22.29%、P
2
O
5
回收率为56.72%、MgO含量为4.23%的磷精矿和MgO品位为19.97%、MgO回收率为93.38%、P
2
O
5
含量为5.68%的镁精矿,为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某硫铁矿烧渣选铁除砷工艺研究
董风芝, 王苹
2012, 41(02): 159-161.
摘要
(
15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武汉某化工公司的硫铁矿烧渣进行弱磁选富集铁矿物—化学法除砷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80%、磁场强度为160 kA/m的条件下弱磁选1次,所得精矿铁品位为61.91%、铁回收率为92.96%、硫含量为0.682%、砷含量为0.381%;弱磁选精矿以盐酸作浸出药剂,在矿浆浓度为40%、酸固比为1∶25、搅拌强度为300 r/min条件下浸出40 min,滤除废酸后用水清洗3次,最终能够制备出铁品位为63.35%、铁回收率为92.88%、硫含量为0.325%、砷含量为0.083%的铁精粉。如何在保证脱砷效果的同时提高硫的脱除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海南岛北部红土型褐铁矿开发问题探讨
张家友, 周芳芳, 傅杨荣, 杨奕
2012, 41(02): 162-165.
摘要
(
16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归纳了海南岛北部红土型褐铁矿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将面临的选矿技术、土地占用、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选矿技术攻关、尝试以租代征土地使用新模式、在矿业开发中结合土地整治、做好矿区将来的生态恢复规划等对策建议。
生产技术
深部开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防治水技术的应用
薛宗建, 刘晓飞, 李梅娟
2012, 41(02): 166-167.
摘要
(
162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加大,为防止煤矿水害事故发生,要求水害防治技术不断提高。针对郑煤集团一六井深部21下山21091工作面标高相对较低、“带压”开采的情况,采用底板注浆加固技术进行水害防治,从而增加了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提高了其阻水抗压能力,确保了该矿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