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8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8-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综述
铁矿分选技术进展
李振, 刘炯天, 魏德洲, 朱建凤, 刘莉君, 丁起鹏
2008, 38(05): 1-6.
摘要
(
15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目前铁矿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行典型的分选工艺(重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流程、全弱磁场磁选流程、弱磁场磁选-浮选联合流程、焙烧-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流程)进行评述,以及对高效分选设备强磁场磁选机、磁选柱、CSX型磁场筛选机、高频振动细筛、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总结,评述了铁矿分选技术进展情况,并对铁矿分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采矿工程
温度-水对深部砂岩动静弹性参数的影响
周莉, 李德建, 王春光
2008, 38(05): 7-11.
摘要
(
19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鹤岗南山矿深部砂岩干燥与饱水试件在20℃~95℃状态下进行超声波测试,得到深部砂岩在干燥与饱水状态下的弹性波速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单轴压缩实验所得静弹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0℃上升到95℃时,通过干燥与饱水状态岩样的弹性波波速呈不同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差异较大;干燥岩样的波速比小于饱水后的波速比,随着温度的升高,干燥与饱水波速比曲线线形变化较为复杂,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干燥岩样动、静态弹性模量大于饱水后动、静态弹性模量,且动态弹性模量大于静态弹性模量;干燥与饱水岩样的动、静泊松比变化规律性较差。
基于梁模型的正断层应力分析与ANSYS数值仿真
徐小丽, 季明, 高峰, 廖孟科, 高桠楠
2008, 38(05): 12-14+153.
摘要
(
15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层开采经常遇到断层,依据梁模型就煤岩正断层处进行应力分析和ANSYS数值模拟,认为断层处应力值仅与断层处的载荷集度及断层倾角有关,ANSYS数值分析结果与梁模型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可为顶板破断支护提供参考。
程家沟铁矿露天坑排尾后地下采场参数的研究
张艳博, 李占金, 甘德清
2008, 38(05): 15-19.
摘要
(
15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程家沟铁矿利用废弃的露天坑排放尾矿这一现状,从分析矿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入手,并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排尾后的地下采场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从而确定了排尾高度和排尾后的地下采场参数,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控制措施。
白云东矿高陡边坡滑体变形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张怀静
2008, 38(05): 20-23+116.
摘要
(
18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白云鄂博铁矿东矿C区出现的边坡失稳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剖面,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该边坡当前状态、按原计划开挖状态进行模拟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并且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模拟结果,对C区边坡失稳提出卸载及加固方案。
基于BPNN与ANFIS的铀矿产品价格时间序列预测比较研究
王元元, 杨仕教, 戴剑勇
2008, 38(05): 24-27.
摘要
(
1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系统涉及到矿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及风险利率水平等主要变量,其中,矿石价格起主导作用,且其波动性呈非线性特征,难以用经典的时间序列理论来预测,因而难以实现矿业投资决策系统的最优化。以铀矿资源为例,采用BP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技术,并结合时间序列技术分别建立铀矿产品价格的BP神经网络和ANFIS时间序列模型,并对铀矿产品价格的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铀矿石价格的ANFIS时间序列比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露天采空区排尾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陈超, 张亚宾, 甘德清
2008, 38(05): 28-31+113.
摘要
(
1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转地下矿山利用露天采空区排尾时,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影响导致地下开采矿房顶板稳定分析的复杂化。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技术手段,分析、总结了不同采掘条件和排尾条件下露天采空区的渗流场和应力场分布规律,并对渗流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耦合分析。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当最大排尾高度为40 m时,地下矿房的顶板是稳定的。
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岩体可爆性分级方法
李蓉, 宋娟, 何永延
2008, 38(05): 32-34+48.
摘要
(
1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岩石的密度、抗拉强度、冲击动载强度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岩体可爆性分级评判指标,以相似数定义相似权的方法,按一种客观性标准确定指标的权重,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建立基于相似权的岩体可爆性分级判别属性测度模型。针对一些岩石样本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判别,说明模型的使用方法和岩体可爆性分级评判过程。由于属性识别理论能很好地解决某类问题具有多个模糊属性的综合评价,且置信度准则是根据评价集具有有序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因而可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同时评价模型采用客观性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岩石断裂破坏过程中微缺陷量化表达的研究
张飞, 陈世江
2008, 38(05): 35-36+43.
摘要
(
1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石在断裂破坏过程中微缺陷的定量描述始终是CT图像分析的关键。结合分形理论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微缺陷量化表达的全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岩石在断裂破碎过程中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为真正掌握岩石破坏机理奠定了基础。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井下采矿方法研究
马旭峰, 徐帅, 刘显峰
2008, 38(05): 37-39.
摘要
(
1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鞍钢集团鞍山矿业公司眼前山铁矿露天转井下生产的需要,根据眼前山铁矿的矿体赋存条件和矿岩特性,提出了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生产中应该注意的覆盖层厚度及挂帮资源回收的2个主要问题,并对可能采用的3种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VCR法和自然崩落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的矿山生产技术指标优化研究
王兴东, 李克庆
2008, 38(05): 40-43.
摘要
(
1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基本特征的分析,提出将其用于解决矿山生产技术指标优化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量大、建模困难的问题。在确立基于数据挖掘的矿山技术指标优化系统的实施步骤的基础上,以弓长岭铁矿为背景,运用统计类和知识发现类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地质、采矿、选矿、球团等生产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其生产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矿山技术指标的优化不仅可行,而且行之有效。
矿物工程
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李玲, 黄松涛, 温建康, 武名麟, 刘美林
2008, 38(05): 44-48.
摘要
(
2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比较复杂的镍浸出液的分离问题,研究了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的吸附模型,同时考察了树脂用量、溶液pH值、镍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镍铁浓度比对树脂的吸附量及镍和铁的分离系数。结果显示:镁在D401树脂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 模型,存在着单分子层吸附和双分子层吸附。镍不符合以上两个模型。溶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C
Ni
=0.5 g/L、pH=4、[Mg]/[Ni]=3:1、
T
=36 h。50 mL的树脂用量时吸附较多,镍对镁的分离系数明显提高。不进行酸洗、碱洗时树脂吸附较大,分离系数增大。
几种硫酸盐矿物可浮性的晶体化学研究
卢烁十, 孙传尧
2008, 38(05): 49-52.
摘要
(
17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浮选体系中3种矿物的可浮性大小为重晶石>天青石>石膏;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为石膏>天青石>重晶石。利用XPS和红外光谱测试探讨了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油酸钠与3种硫酸盐矿物之间的作用是化学吸附,十二胺为物理吸附,水杨羟肟酸则是与矿物发生螯合反应。对矿物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3种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M
n+
-O
2-
键断裂程度与矿物可浮性密切相关。
歪头山铁矿选矿厂磨选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
高烈
2008, 38(05): 53-55.
摘要
(
17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自磨磨矿按矿石解理面破碎及排矿粒级宽的特点,进行磨选工艺优化,达到早解离、早抛尾、早回收,实现磨选技术指标最佳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辉钼矿柱式分选工艺研究
吕发奎, 刘炯天
2008, 38(05): 56-59+65.
摘要
(
1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钼矿石分选大多采用传统的浮选机,流程长、工艺复杂、效率低。使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河南两种不同类型的的钼矿石进行了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的分选指标。柱式分选的成功实践为钼矿石分选工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攀枝花钒铁精矿钠化焙烧提钒新工艺研究
曾尚林, 曾维龙
2008, 38(05): 60-62.
摘要
(
18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钠化剂种类、配比等对攀枝花钒铁精矿焙烧的影响, 得出了焙烧阶段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为1 300 ℃、焙烧时间为120 min、Na
2
CO
3
含量为6%。试验结果表明, 钒铁精矿采用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 比火法提钒的回收率高,钒的转浸率能达到86.91%。
墨西哥某铜矿浮选-浸出-萃取-电积回收铜工艺研究
曹占芳, 钟宏, 刘广义
2008, 38(05): 63-65.
摘要
(
18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墨西哥某矿为氧化铜矿物为主的混合矿,脉石主要为石英,矿石中还含有比较好浮的硫化铜矿物(黄铜矿),其酸浸效率不如氧化铜矿物,而且酸浸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硫化氢。重点研究了浮选-浸出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硫化钠活化和丁黄药浮选,能获得铜品位为19.10%、铜回收率为35.02%的铜精矿;浮选尾矿直接用于后续浸出试验,H
2
SO
4
浓度为1 mol/L,液固比为3,室温(15 ℃)下搅拌浸出1 h,铜浸出率83.33%。以原矿为计算基准,铜浸出率为54.16%,若浮选精矿加浸出铜的总回收率则达到89.18%。
黄铜矿在硫酸介质中浸出的电化学行为
朱莉, 张德诚, 罗学刚
2008, 38(05): 66-69+82.
摘要
(
17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然黄铜矿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对在硫酸介质中黄铜矿的浸出过程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铜矿首先氧化成缺铁硫化物,覆盖于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发生钝化。随着电位的升高,缺铁硫化物继续氧化,最终以硫酸根形式于溶液中。当电位小于-0.85 V(vs. SCE)时,黄铜矿阴极还原反应电流大,晶格中的Fe
3+
完全溶解出来。黄铜矿的阴极反应较强烈,且对黄铜矿氧化浸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pH值降低,H
2
S加速生成,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强。说明在研究的pH值内,降低体系的pH值有利于黄铜矿的氧化。
天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矿石性质及选矿工艺研究
张渊, 刘韬, 张俊辉
2008, 38(05): 70-72+142.
摘要
(
1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天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矿石性质和浮选工艺流程研究,查明该矿石的共生、嵌布关系复杂。试验结果表明,选矿过程中要适当细磨,无论是采用优先浮选流程还是部分混合浮选流程均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同时表明优先浮选流程优于部分混合浮选流程。
新疆哈密硅灰石表面的有机化改性及表征
庞桂林, 李志娟, 甄卫军, 王文金, 陈进江
2008, 38(05): 73-75.
摘要
(
18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疆哈密硅灰石为原料, 试验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矿浆浓度、改性时间、反应温度对硅灰石改性的影响。用沉降高度法、悬浮体粘度、活化指数等方法对改性试样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最佳的改性条件为改性剂用量1.0%,改性时间15 min,改性温度65 ℃,矿浆浓度为40%。
FAAS连续测定进口铁矿中的钾钠铜锌铅
鲍惠君, 付冉冉, 张爱珍
2008, 38(05): 76-77.
摘要
(
1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标准分析方法中的K、Na、Cu、Zn、Pb分开测定改进为混合测定,采用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一次性溶样,应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进口高品位铁矿中5种元素含量。该方法准确、可靠、有实用价值。
地质与测量
固体矿产储量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陈国旭, 张夏林, 綦广
2008, 38(05): 78-82.
摘要
(
16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产储量计算与分类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自动化是矿产储量计算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动地矿工作信息化和“数字矿山”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准确、快速进行矿产储量分类的自动分类方法是矿产储量计算自动化、智能化能否实现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国家分类标准,对矿产储量自动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矿产储量自动分类的实现过程。
矿山帷幕注浆及其效果测试
白聚波, 许柏青, 周辉峰, 李现波
2008, 38(05): 83-85+109.
摘要
(
19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中关铁矿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相近大水矿山的开采经验,介绍了帷幕注浆试验工程中注浆帷幕设计及施工 ,并利用物探方法对矿山帷幕注浆效果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证明了物探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快捷、经济、易操作,节省人力物力。
浅析硅化蚀变带在河西金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王自国, 王秀娟, 胡世利
2008, 38(05): 86-88+92.
摘要
(
19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河西金矿硅化蚀变带及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硅化蚀变带类似断裂蚀变带,在含矿热液运移过程中起导矿和容矿作用,既可以为矿液运移提供通道,又能为富集成矿提供场所。并讨论了硅化蚀变与矿化富集规律在找矿方面的指导意义。
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分析
双宝, 田世良, 李守义, 张婷婷
2008, 38(05): 89-92.
摘要
(
14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铜、铅锌(银)、钼、铁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金属矿产,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成矿潜力。在探讨了黑龙江省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主要成矿带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了中生代岩浆岩活动的成矿特点、找矿前景,并指明了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的找矿方向。
机电与自动化
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在铁精矿再磨中的应用
张国旺, 李自强, 李晓东, 赵湘, 肖守孝, 高湘海, 谢家文
2008, 38(05): 93-95+134.
摘要
(
18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叙述了该设备在铁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中的应用。工业生产证明了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再磨、细磨设备。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尾矿经JM800B型立式螺旋搅拌磨矿机磨矿,细度达到-38 μm占95.10%,磁选为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可获得铁精矿品位达65.20%,有效地回收了铁矿资源。
破碎机锤头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的研究进展
李鹏志, 邢书明
2008, 38(05): 96-99.
摘要
(
1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目前生产双金属复合铸造的传统工艺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破碎机锤头双金属复合铸造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情况。认为双金属复合铸造是提高破碎机锤头整体性能的有效手段。分散镶铸和流变复合代表了复合锤头的发展方向,相应的复合准则的研究、材质相容性和界面结合状态的研究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浮选萤石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文胜, 刘炯天, 李小兵, 曹亦俊, 王永田
2008, 38(05): 100-102+112.
摘要
(
1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是一种高效微细粒分选设备,通过逆流矿化、旋流矿化、管流矿化3种矿化方式有序集成,形成高效矿化方式,提高了回收能力。微泡浮选柱分选技术在矿物分选应用中,影响选别指标的因素很多,包括磨矿细度、矿浆浓度、矿浆温度、药剂制度、水质、浮选流程以及浮选柱本身的工作参数。针对低品位难选萤石矿,采用φ50 mm有机玻璃制作的实验室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分选,讨论了调浆时间、给料速度、循环泵工作压力、充气量和喷淋水等因素对萤石浮选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
旋流器-格子型球磨机一段闭路磨矿分级的研究
白镇河, 何方威, 李世国, 吴晓元, 陈忠基
2008, 38(05): 103-105+109.
摘要
(
2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设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矿山行业中,许多选矿厂已开始将水力旋流器用于一段闭路磨矿分级工艺,但一段分级作业中采用格子型球磨机与水力旋流器配合国内始终没有成功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格子型球磨机与水力旋流器形成一段闭路磨矿分级的工业试验及效果。实践表明了该磨矿分级系统的溢流细度、分级效率、循环负荷、磨矿效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充填式浮选机选别铜矿石试验研究
谢朝学
2008, 38(05): 108-109.
摘要
(
16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式浮选机是在普通浮选机中填充不锈钢波纹板改造而成的一种新型浮选机。为了考察它的适应性,对多种类型多种矿样进行了可浮性研究。主要介绍用充填式浮选机选别铜矿石的基本情况。其结果表明,充填式浮选机选别铜矿石不但可行,尤其在回收率方面优于普通浮选机。
交直交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在斜井提升中的应用
夏晶晶, 伍小杰, 王光武, 吴玮, 左东升, 曹芬
2008, 38(05): 110-112.
摘要
(
1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矿的增产、降耗、提效已被提到了重要地位,设备节能改造势在必行。针对斜井提升的特点,研制了在斜井提升中附加能量回馈单元的交直交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介绍了提升系统的构成及控制原理。通过现场使用情况分析了调速系统的运行性能及研究推广意义。
应用Struts框架开发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唐霄, 周廷刚, 贺重媛, 龙军
2008, 38(05): 113-116.
摘要
(
1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ruts是基于MVC Model 2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它实现页面表示与业务逻辑分离。阐述了Struts框架下Controller、Model、View等3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处理流程,给出了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这种设计下有效地分离了显示逻辑、应用逻辑和处理逻辑。
3D Surfer在地质体属性建模及可视化中的应用
王俊虎, 杨锋杰
2008, 38(05): 117-119+124.
摘要
(
18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体属性三维模型的建立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对3D Surfer三维可视化软件主要功能和特点的研究基础上,以地质对象的几种属性数据为例介绍了3D Surfer在三维地质体属性建模及可视化中的应用,论证了3D Surfer软件在地质体属性建模中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科学计算可视化在矿床数学建模中的研究与应用
何昌盛, 葛文杰, 苗明义
2008, 38(05): 120-124.
摘要
(
1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矿业领域中,目前广泛采用三维线框模型来表达地质体的几何特征和赋存状态。根据地质体的不同类型和形成原因,建模方法也各不相同。在介绍了建模的基本原理之后,针对不对类型的地质实体,分别运用不规则三角网结构和线性八叉树码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某矿的地形表面模型、矿体线框模型和井巷工程模型。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各地质体的实际形态,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安全与环保
微震技术在深部矿山地压监测中的应用
刘建坡, 李元辉, 赵兴东, 张建勇
2008, 38(05): 125-128.
摘要
(
19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红透山铜矿深部地压活动频繁现状,在红透山铜矿建立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对深部地压活动规律进行连续实时监测。介绍了监测区域的选择及传感器的优化过程,并对微震信号的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根据能量大小及波形差异可以很好地对微震事件和爆破事件进行区分;微震事件的定位结果能直观反映岩体内部裂隙的变化情况;微震事件频次呈上升趋势,显示地压活动逐渐增强。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捕捉由地压活动引起的微震活动信息,并实现微震源定位,这对于开展矿山动力灾害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粮复合区采矿对水资源及粮食安全的影响
魏秀菊, 胡振琪, 付梅臣
2008, 38(05): 129-134.
摘要
(
15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来自于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压力,矿粮复合区水资源及粮食安全成为区域,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采矿与水资源及粮食安全的分析,对当前矿粮复合区水资源及粮食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现有矿粮复合区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研究,没有将区域作为一个较大的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相协调,系统研究不够,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粮食区域安全的生产要求因素,需要对矿区水资源的影响规律、粮食安全农业水资源需水量和矿区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这也是未来矿粮复合区水资源及粮食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BSA对Cd(Ⅱ)与
δ
-MnO
2
间吸附平衡性质的影响
张丽娜, 马子川, 刘敬泽, 蔡爱军
2008, 38(05): 135-138.
摘要
(
17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存在对Cd(Ⅱ)与
δ
-MnO
2
间吸附平衡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SA存在下,Cd(Ⅱ)在
δ
-MnO
2
表面的吸附率-pH曲线仍为典型的“S”形,BSA使Cd(Ⅱ)的吸附突跃向高pH方向移动,Cd(Ⅱ)的吸附率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BSA存在及pH=3.0下,Cd(Ⅱ)的等温吸附线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Cd(Ⅱ)饱和吸附量由34.97 mg/g降低到22.83 mg/g。当pH=5.0时,Cd(Ⅱ)吸附率几乎不受BSA的影响;pH=2.0和 pH=3.0、BSA浓度小于20 mg/L时,Cd(Ⅱ)吸附率随BSA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当BSA浓度大于20 mg/L时,Cd(Ⅱ)吸附率几乎不再减小。研究结果增进了对Cd(Ⅱ)环境化学行为的认识。
综合利用
添加TiO
2
和Cr
2
O
3
对镍渣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王亚利, 倪文, 张锦瑞, 马明生, 刘凤梅
2008, 38(05): 139-142.
摘要
(
17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研究添加TiO
2
和Cr
2
O
3
对镍渣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晶核剂TiO
2
+Cr
2
O
3
的镍渣微晶玻璃热处理后产生分相析晶,产生富钙相和富硅相。添加复合晶核剂TiO
2
+Cr
2
O
3
的镍渣微晶玻璃经过热处理后首先析出的晶相是尖晶石型晶体Mg
2
TiO
4
,并且有Ca(Mg,Al,Ti)(Si,Al)
2
O
6
普通辉石的晶体衍射峰出现。TiO
2
在镍渣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中不是直接形成晶核,而是促进了尖晶石型Mg
2
TiO
4
晶核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晶体生长。
大红山铁矿400万t/a选矿厂尾矿再选试验及初步实践
沈立义
2008, 38(05): 143-145+148.
摘要
(
16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昆钢大红山尾矿性质研究入手,通过小型试验,采用SLon-2000 mm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经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生产工艺流程回收尾矿中的铁矿物,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硫酸渣用磁化焙烧工艺分选铁精矿的研究与应用
董风芝, 姚德, 孙永峰
2008, 38(05): 146-148.
摘要
(
1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硫酸渣回收铁精矿的磁化焙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15 min、掺碳量7%的条件下,磁化焙烧较为理想。经一段磨矿、3次磁选可获得精矿品位65.30%、回收率83.54%、产率67.60%的铁精矿。磁化焙烧工艺中试生产线取得了铁精矿品位64.71%、回收率86.85%、产率70.92%、硫含量0.23%的指标。每吨精矿加工成本11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尾矿浆絮凝沉降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王星, 瞿圆媛, 胡伟伟, 韩文亮, 吴淼
2008, 38(05): 149-151+153.
摘要
(
20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尾矿砂为原料,试验研究了影响矿浆沉降特性的各种因素。针对絮凝剂的种类、矿浆的浓度以及不同药剂添加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测试了沉降上层澄清水悬浮物含量,以及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试验表明,高分子絮凝剂起到了加速颗粒沉降的目的,沉降速度随着矿浆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药剂量的增大而加快。在矿浆浓度15%以下,其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达50%以上。该试验结论为矿区采用高效浓密机进行尾矿浓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