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金属矿山》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9-11-16
    专题综述
    粗粒级膏体充填的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王洪江, 吴爱祥, 肖卫国, 曾普海, 吉学文, 严庆文
    2009, 39(11):  1-5. 
    摘要 ( 17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了膏体充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从膏体充填材料组成、全尾砂浓缩、水泥添加方式、膏体制备与输送4个方面总结了膏体充填技术演变过程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膏体充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膏体充填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采矿工程
    低成本快硬材料在膏体充填中的应用
    王健, 吕宪俊, 胡术刚, 金子桥
    2009, 39(11):  5-9+174.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淬渣为主要胶凝材料,以粉煤灰配入一定比例的铁矿尾砂为集料,通过多种激发剂的激发活化作用,实现了胶结体的早期强度:4 h强度达到0.3 MPa以上,满足了矿山对充填体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同时,在胶凝材料中以水淬渣取代了普通水泥,在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的同时降低了充填成本。
    厚大矿体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刘培正, 张传信, 胡永泉, 寇永渊
    2009, 39(11):  10-13+123. 
    摘要 ( 2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控制地压危害实现矿体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措施。针对吴庄铁矿岩体条件,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差分分析软件对24种不同方案的采场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顶板拉应力是影响该矿采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将顶板岩层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作为衡量采场稳定性的指标,绘出了采场跨度与顶板拉应力、采场长度与顶板拉应力关系曲线以及两者对顶板拉应力的联合影响曲面。在顶板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采场顶板拉应力随着采场跨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加幅度越来越大;随着采场长度增加顶板拉应力增加的幅度趋缓,特别是当采场长度增加到一定长度时,顶板拉应力趋于稳定。得到结论:采场稳定性不仅与顶板暴露面大小有关,暴露面形状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优化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形状是控制地压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长条形顶板暴露面,能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和保证回采的安全性。因此,对于该矿提出了“大盘区、小跨度”的设计理念。
    三维煤岩力电耦合的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胡敬朋
    2009, 39(11):  14-17. 
    摘要 ( 16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维煤岩力电耦合的损伤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煤岩力电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磁辐射脉冲数、幅值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并对煤岩内部结构的围压条件对应力和电磁辐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最后分析了单轴压缩突然卸载的电磁辐射特征。研究成果应用表明,该模型分析煤岩损伤具有可靠性、先进性。
    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在超前锚杆加固方式中的应用研究
    周桥, 高谦
    2009, 39(11):  18-20+24. 
    摘要 ( 16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局部极小问题、收敛对初值敏感问题及收敛速度慢问题,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算法,即样条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在破碎带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来研究在破碎带工程围岩超前锚杆加固方式的优选问题。研究表明,超前锚杆拱部的支护参数在间距为0.4~0.6 m,排距为0.4~0.5 m,外插角10°~20°,锚杆直径在20~22 mm的效果最佳。由此来研究锚杆超前支护的参数设置及如何提高岩体的稳固性,为破碎带岩层施工安全和局部强化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楔形掏槽炮孔角度对称性对掏槽效果影响研究
    梁为民, 王以贤, 楮怀保, 杨小林
    2009, 39(11):  21-24. 
    摘要 ( 18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楔形掏槽炮孔角度对称性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从理论上阐释了楔形掏槽爆破机理;并采用黑索金炸药对水泥砂浆试块完成了楔形掏槽对称性爆破相似模拟试验,综合评价分析了爆破形成的槽腔深度、体积和炮孔利用率等爆破效果。在潞安屯留煤矿南翼轨道大巷现场试验,循环进尺提高了11.5%。研究结果表明掏槽眼炮孔角度对称布置能够充分利用炸药的爆破能,增大爆破槽腔体积,增加槽腔深度,掏槽效果优于角度不对称情形,有利于提高掘进进尺,对隧道、巷道掘进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水厂铁矿岩体可爆性分级方法与应用
    璩世杰, 齐宝军, 许文耀, 王爱民, 王进强, 裴群生
    2009, 39(11):  25-27+178. 
    摘要 ( 19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岩石密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及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评价岩体可爆性的判据指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水厂铁矿的主要岩种进行了可爆性分级,对应可爆性分级结果确定了水厂铁矿台阶炮孔爆破的主要技术参数。现场试验应用的结果表明,此种分级方法对合理选取爆破参数,控制爆破破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金川二矿贫矿开采充填设计优化及数值分析
    张梅花, 高谦, 翟淑花, 周冬冬
    2009, 39(11):  28-31+138. 
    摘要 ( 1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金川二矿区1 250 m水平以上贫矿开采充填进行了有关设计优化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根据该矿区实际开采充填情况,设计了9个开采充填方案,采用FLAC2D对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各方案对采场的稳定性、地表的沉降、贫矿顶板及竖井地表位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开采充填方案与现行开采充填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做对比分析,揭示了贫矿开采对地表沉降、采场应力及竖井工程的影响。
    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
    王成, 彭康, 毕洪涛, 刘志祥, 李威, 姚银佩
    2009, 39(11):  32-34. 
    摘要 ( 2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新立矿区属于海底矿床开采,开采的关键是开采过程中海底不产生非均匀沉降、裂缝和塌陷。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强化开采,使生产能力达到8 000 t/d,必须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根据新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确定对厚大矿体采用分矿房矿柱分层充填法开采。  
    膏体充填料浆水力坡度研究进展
    金子桥, 吕宪俊, 胡术刚, 王健
    2009, 39(11):  35-36+146. 
    摘要 ( 18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膏体充填技术近年来在矿山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是关于膏体充填料浆水力坡度的计算却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介绍了目前通用的几种计算膏体料浆水力坡度的公式,并对各个公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做了评价。最后指出了膏体充填料浆水力坡度计算的研究方向。
    水胶比和细度对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旭芳, 倪文, 王薇, 郑永超, 伏程红
    2009, 39(11):  37-39+85. 
    摘要 ( 20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矿渣和不同水胶比制备的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对其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形貌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矿渣比表面积的增加,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强度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胶凝材料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矿渣比表面积为500 m2/kg,水胶比为0.44时,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可获得较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整体采矿学理念在姑山矿区的部分开采实践
    王文潇, 蔡嗣经
    2009, 39(11):  40-46. 
    摘要 ( 1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综述采矿学概念与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把整体思维和复杂性科学引入采矿学中,提出了整体采矿学和后采矿概念,阐述了整体采矿学的概念、基本含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结合姑山露天矿和和睦山井下矿的实际,叙述了整体采矿学在姑山矿区开采中的部分实践。
    矿物工程
    铜溶剂萃取过程降解产物对界面乳化物形成的作用机理
    周桂英, 阮仁满, 温建康
    2009, 39(11):  47-49. 
    摘要 ( 16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查明铜溶剂萃取过程界面乳化机理,考察了萃取剂降解产物对固体微粒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剂降解产物促进了萃取剂在固体微粒表面的吸附,从而加速了乳化物的形成,并用扩展的DLVO理论探讨了界面乳化物聚结与稳定机理。  
    苏丹某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田祎兰, 曾克文, 刘水红, 任爱军, 张云海
    2009, 39(11):  50-53+165. 
    摘要 ( 1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苏丹某铁矿进行选矿工艺技术研究。试验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50 ℃、焙烧矿与煤比例为100∶10时,焙烧80 min,焙烧产品磨至74%-0.074 mm进行磁选,磁选精矿用10%浓度的盐酸浸出180 min,可获得产率为34.65%,铁品位60.52%,铁回收率51.26%,含磷0.29%的铁精矿。
    微细鲕状赤铁矿颗粒絮凝行为研究
    李凤久, 牛福生, 倪文
    2009, 39(11):  54-56+118. 
    摘要 ( 20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嵌布粒度极细的鲕状赤铁矿(小于20 μm),极易泥化,具有严重的矿泥覆盖现象,传统的重选、磁选、浮选选矿工艺处理这类矿石,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致使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选择性絮凝法是处理微细粒赤铁矿的有效分选工艺。为此,针对微细粒鲕状赤铁矿,研究了不同絮凝剂用量、搅拌时间、剪切速率及分散剂用量对絮凝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选择性絮凝分选研究提供基础。
    甘肃某微细粒混合铁矿石开发利用研究
    崔建辉, 刘金长, 秦彩霞
    2009, 39(11):  57-59+63. 
    摘要 ( 16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某矿山所产铁矿石矿物组成复杂,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含量基本相近,其次还有少部分褐铁矿,采用单一工艺无法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根据矿石性质特点,本次研究主要进行了弱磁选—强磁选联合流程、弱磁选—焙烧磁选及工业焙烧—磁选试验。3种方案中以工业焙烧磁选方案的选别指标相对较好,可以获得与酒钢现生产接近的选别指标,达到了利用标准。  
    某低品位高磷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
    罗溪梅 , 童雄, 叶国华
    2009, 39(11):  60-63. 
    摘要 ( 15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某低品位高磷钒钛磁铁矿的选铁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磨矿分级选别工艺,可以由铁品位15.78%的原矿,获得铁品位57.92%,铁回收率52.85%的铁精矿。其各种杂质均不超标,硫和磷的含量分别为0.023%和0.076%。
    F-305新药剂对钨矿的捕收性能研究
    孙伟, 刘红尾, 杨耀辉
    2009, 39(11):  64-66+72. 
    摘要 ( 2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单矿物试验和实际矿石试验研究了新型螯合药剂F-305对黑钨矿、白钨矿的捕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钨矿浮选药剂733氧化石腊皂相比,F-305对钨矿,特别是对黑钨矿具有很强的捕收能力,在常温下能获得很好的浮选指标。并运用红外光谱对其捕收机理进行了分析。  
    浮选柱与730系列起泡剂适配研究及铜矿分选实践
    胡卫新, 冯莉, 刘炯天, 商林萍
    2009, 39(11):  67-69. 
    摘要 ( 1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分选某些硫化矿时存在起泡剂起泡能力不足,进而导致浮选精矿回收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对730系列起泡剂在浮选柱应用中的气含率研究以及结合云南大红山铜矿的选矿实践对比研究,比较5种起泡剂的性能指标,综合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得出730C更适配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新疆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谢建宏
    2009, 39(11):  70-72. 
    摘要 ( 1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新疆某钼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粗选条件试验,对比研究了一段磨矿、一段再磨和二段再磨工艺。结果表明,通过二段再磨、8次精选,钼精矿品位为44.31%,回收率81.96%。  
    含铟锌渣氧粉加压氧化浸铟的工艺研究
    韦岩松, 吴志鸿, 张燕娟, 黎铉海, 潘柳萍
    2009, 39(11):  73-75. 
    摘要 ( 15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硫酸初浓度为400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120 ℃,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液固比为8,反应压强为0.5 MPa,搅拌器转速为400 r/min。在此条件下,锌渣氧粉的铟浸出率可达到90.6%。
    某选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问题诊断与优化措施研究
    杨晓峰, 宋均利, 张丛香
    2009, 39(11):  76-78+128. 
    摘要 ( 1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对某选矿厂现有生产流程进行的全面技术考查和分析,掌握了该选矿厂生产工艺的现状,找到了流程中存在的制约选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磨矿分级作业效率低,再磨量大,设备负荷不均衡,重选作业产率不合理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作业浓度,合理分配作业产率,适当降低设备负荷,增设自动控制系统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优化了工艺参数,改善了分选效果,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使产品质量稳定、成本降低。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进口铁矿中的砷
    鲍惠君, 付冉冉, 余清
    2009, 39(11):  79-80+142. 
    摘要 ( 19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溶解进口铁矿,然后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的砷。本方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能够满足铁矿石的分析要求。
    地质与测量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研究
    杨振, 闵厚禄, 季翱, 胡明安, 张旺生
    2009, 39(11):  81-85. 
    摘要 ( 1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趋势面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冶铁矿控矿构造及深部矿体定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控制工业矿体产出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接触面上向岩体一侧凹进的“凹兜”直接控制了矿体产出;②接触带附近的其他构造,如2组追踪张裂面、“X”共轭裂隙、2组断裂的复合叠加、翻卷背斜转折虚脱部位等,对矿体的产出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矿区尖林山12-21勘探线深部为找矿最有利位置,以此为依据,在尖林山深部新发现铁矿体1 500万t。  
    上坪矿区深部探矿预测
    干正如, 钟晓阳
    2009, 39(11):  86-88+92. 
    摘要 ( 16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是目前国内许多矿山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难度很大。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与上坪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上坪矿区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探采实践,摸索成矿规律,以规律作指导,对矿区深部成矿条件有利的部位进行了探矿预测,既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使地质找矿风险较小,又缓解了矿山的资源危机,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
    基于BSP树的块体快速填充算法在矿山三维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杨成杰, 翁正平, 张夏林
    2009, 39(11):  89-92. 
    摘要 ( 20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成块体模型是矿山三维储量计算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方法效率低下及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SP树结构的三维块体模型快速填充算法。该算法适合于复杂矿体及地形约束下大数量级块体的生成,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矿山的三维储量计算中,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高效、准确、适用性强等特点。
    机电与自动化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建模与系统实现
    曹志国, 李翠平, 汤万金, 董春游
    2009, 39(11):  93-95+104. 
    摘要 ( 1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以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为子系统,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多层次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改进传统的线性隶属度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确定指标隶属度,进而计算矿区可持续发展程度。最后利用Matlab7.0和Vb6.0混合编程,设计开发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以某矿区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基于关键链的矿井建设计划的编制与研究
    陈道贵, 胡乃联, 李国清
    2009, 39(11):  96-99. 
    摘要 ( 15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键链技术不仅考虑了任务间的紧前、紧后关系约束,还考虑了任务间的资源冲突,并将组织行为中的一些结论应用到了项目进度管理之中,通过设置时间缓冲区,降低因资源而引起的进度风险,从而弥补了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的不足,为项目进度制定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针对矿山建设工程的特点,在对比分析了传统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设计了基于关键链技术的编制矿井建设计划的流程。同时,依托MineSched软件和MS Project为软件平台,将该方法运用于某矿的矿井建设计划编制中。采用此方法能快速根据优化的目标及资源约束条件生成相应方案,实现设计、计划、优化和管理的一体化,使整个计划模型与工程系统模型一致,便于调整和管理,人工或计算机处理效率高。  
    支持向量机在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陈祖云, 张桂珍, 邬长福, 杨胜强
    2009, 39(11):  100-104. 
    摘要 ( 16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影响因素存在极其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选取岩石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和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作为岩爆预测的特征向量,建立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岩爆的发生及其烈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及其他方法相吻合,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岩爆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国内外高频振动筛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环帅, 王振年
    2009, 39(11):  105-107+161. 
    摘要 ( 1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国内外的高频振动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各个典型的高频振动筛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BUS-DP总线在提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罗金盛
    2009, 39(11):  108-110+182. 
    摘要 ( 14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场总线技术因为其对传统控制方式硬件的简化和可靠性的提高在各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Profibus-DP现场总线应用于提升机控制系统做了研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配置和程序设计。实际应用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中,且克服了原来系统受硬件限制的缺点,提升机系统控制的集成度得到提高,便于现场网络的升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提升绳偏角在缠绕式提升机安装中的校正方法
    任成达, 张敏
    2009, 39(11):  111-112. 
    摘要 ( 17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老矿井改造提升机安装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对影响矿井提升系统5大因素之一的提升绳偏角的研究,结合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谷家台铁矿提升机安装的特殊状况,确定提升机安装过程中提升绳偏角过大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具体施工方法,完全满足了提升机的安装使用要求。
    安全与环保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乔丽, 白中科
    2009, 39(11):  113-118. 
    摘要 ( 1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矿区是人类干扰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研究关于矿区生态文明的理论和评价方法等意义重大。在提出了矿区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了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了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动态指数等综合评价体系,为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深部应力集中区巷道变形规律的模拟研究
    宋锦虎, 贺瑞霞, 白哲, 丁书学
    2009, 39(11):  119-123. 
    摘要 ( 1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深部应力集中区巷道,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在高应力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在物理模拟试验中采用数字照相量测技术进行变形分析,获得了巷道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动压作用对巷道变形的影响。在数值分析中采用多线性随动强化材料模型,针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分析,获得了动压情况下巷道变形、围岩塑性区的变化过程。综合分析得知深部高应力集中区巷道随时间会发生显著的收敛变形;当荷载增大时,围岩塑性区范围随之扩大,帮部围岩由于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其变形较顶底板更为显著。
    模糊FMECA方法在矿山采掘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许梦国, 陈致远, 张教福, 李果
    2009, 39(11):  124-128. 
    摘要 ( 15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矿井的采掘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运用模糊FMECA方法对矿山采掘系统进行评价,对多发的和严重的事故后果建造了事故树,并根据事故树和FMECA表对系统中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该系统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露井联采条件下采动边坡的变形机理研究
    彭洪阁, 才庆祥, 周伟, 舒继森, 陈彦龙
    2009, 39(11):  129-131. 
    摘要 ( 1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露井联采下采动边坡的分析,建立采动边坡梁模型,根据梁的受力及变形,得出梁变形产生拱的范围,即影响边坡范围;利用顶板破断后形成的沉陷范围,给出了采动边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并得到最安全采深,结合安家岭露井联采的实践及边坡位移监测,得出902工作面采动下边坡稳定系数为1.38,最大安全采深为309 m。研究结果表明,露井联采条件下采动边坡变形是由于顶板变形引起的岩层倾角变化引起的,可为露井联采采动边坡稳定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氢氧化镁对重金属离子铜锌的吸附特性研究
    冯雪冬, 马艳飞, 卢杰
    2009, 39(11):  132-135. 
    摘要 ( 19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氢氧化镁对水中Cu(Ⅱ)和Zn(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氢氧化镁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效果做了总结。结果表明:氢氧化镁用量为0.35 g/L和0.60 g/L时,处理后Cu(Ⅱ)(12 mg/L)和Zn(Ⅱ)(20 mg/L)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氢氧化镁对Cu(Ⅱ)和Zn(Ⅱ)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6.92 mg/g和37.04 mg/g,计算得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G的值分别为-29.32 kJ/mol和-32.20 kJ/mol;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表征了氢氧化镁吸附Cu(Ⅱ)和Zn(Ⅱ)的动力学特性,相关系数均为1.000;从目前研究结果看,氢氧化镁吸附Ni(Ⅱ),Cd(Ⅱ)和Cr(Ⅲ)等均符合Langmuir模型,且吸附效果明显。  
    复合絮凝剂在四氧化三锰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马金保, 周升旺, 李如宏, 王金宝
    2009, 39(11):  136-138. 
    摘要 ( 1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处理四氧化三锰工业污水,考察了絮凝剂PAC加入量、助凝剂PAM加入量和加入时间对四氧化三锰工业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过程中,在PAC加入量5 mg/L,PAM加入量0.6 mg/L,PAM在PAC加入后30 s加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浊度去除率可达94.8%,达到了工业污水排放的国家标准。还对复合絮凝剂在工业污水处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用高锰酸钾改性提高竹炭对Cu2+ 的吸附能力
    马子川, 赵梅青, 吴银素, 刘敬泽
    2009, 39(11):  139-142. 
    摘要 ( 18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竹炭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竹炭。比较研究了 KMnO4浓度对Cu2+ 在竹炭上的吸附率-pH曲线的影响,并研究了KMnO4改性对竹炭吸附和解吸Cu2+ 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试验表明, KMnO4 改性使竹炭对Cu2+ 吸附率-pH曲线及pH50向低pH偏移,当 KMnO4溶液浓度为0.04 mol/L时,改性效果最好; KMnO4 改性使其投加量节省约2倍; 竹炭对Cu2+ 的吸附均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 在相同Cu2+ 平衡浓度下,改性后的竹炭对Cu2+ 的吸附量提高约53%,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改性竹炭对Cu2+ 的吸附能力,40 ℃的饱和吸附量是25 ℃的1.69倍。KMnO4 改性提高了竹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并改善了其解吸再生性能。
    正负压条件下可启闭矿井风门的优化研究与设计
    盛建红, 杜翠凤, 李霞, 王磊, 爱丽努尔
    2009, 39(11):  143-146. 
    摘要 ( 17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运用新技术对传统风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中轴回转式结构,巧妙平衡风门两侧风压,设计出了一种在正反双向风压下都可正常启闭的风门。通过风门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对井下发生灾变时,确保正确反风具有重要的作用。
    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的探讨
    黄敬军, 倪嘉曾, 宋云飞, 王玉军, 朱谷
    2009, 39(11):  147-150. 
    摘要 ( 20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对于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促进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走循环经济的道路。以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基础,构建了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框架,从资源能源利用、采选矿现代化、矿山清洁生产、矿山规范管理、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重建等6方面,建立了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  
    石膏/轻烧菱镁矿复合滤床法对铅污染水体修复研究
    陈楷翰, 雷少钦, 李达进, 陈清施
    2009, 39(11):  151-153+156. 
    摘要 ( 1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吸附共沉淀机理,将石膏和球磨菱镁矿粉复合加入处理模拟铅污染水体(含过量硫酸铅微粒的微混浊饱和硫酸铅溶液,Pb2+约2 mg/L,总铅10 mg/L),研究了石膏(CaSO4·2H2O)、球磨菱镁矿(Mg(OH)2和MgCO3混合物)用量以及过滤时间对去除低浓度铅的影响。发现在最佳条件下可将水体的总铅含量降低到0.02 mg/L。在此基础上提出石膏轻烧菱镁矿复合滤床工艺,在对铅锌尾矿淋滤水和蓄电池厂排出含微量铅水进行试验中发现,可将水体中总铅降低到0.04 mg/L以下,总镉降低到低于0.1 mg/L,适合用于自来水供水及矿山尾矿库治理。
    沸石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秀英
    2009, 39(11):  154-156. 
    摘要 ( 15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将煤粉及膨润土混入其中,挤压造粒、干燥、高温煅烧,制得沸石颗粒吸附剂,并用于吸附阳离子艳红溶液。测试了样品的性能,讨论了煅烧温度、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沸石、煤粉、膨润土的比例为20∶3∶3,煅烧温度为650 ℃时,颗粒吸附剂具有较低的散失率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样品的重复使用性能好。  
    TiO2/膨润土催化剂降解工业废水研究
    刘月娥, 庞桂林, 甄卫军, 侯晋朝, 田小红, 周涛
    2009, 39(11):  157-161. 
    摘要 ( 1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改性的新疆乌兰陵格膨润土、钛酸丁酯和四氯化钛为原料,制备PEG改性TiO2/膨润土催化剂和TiO2/柱撑膨润土催化剂。将两种催化剂分别应用于新疆某毛纺厂印染废水、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某石化废水进行降解研究。研究结果:PEG改性TiO2/膨润土催化剂对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的最高降解率2 h达87.67%,TiO2/柱撑膨润土催化剂对某石化废水的最高降解率2 h达78.12%。而两者对新疆某毛纺厂废水的最高降解率2 h内分别为44.15%,40.53%。还对PEG改性TiO2/膨润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以及毛纺厂印染废水的二级降解进行了初探。
    基于三角图法的矿山复垦评价研究
    李福来, 双宝, 辛馨
    2009, 39(11):  162-165. 
    摘要 ( 1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三角图法对矿山复垦进行评价,将水因子指数、土壤因子指数和植被因子指数加和为矿山复垦指数,以衡量矿山复垦的整体效果。针对水因子指数、土壤因子指数、植被因子指数分别划分为3个等级:低等、中等和高等。并根据上述3个指数的等级,最终确定矿山复垦指数的等级。根据矿山复垦指数的等级,以及水因子指数、土壤因子指数、植被因子指数的等级,及时制定、实施提高矿山复垦效果的规划和措施,以提升矿山复垦的整体效果。  
    综合利用
    安徽某铜矿尾矿的选铁降硫试验研究
    曾克文, 纪军, 郑桂兵, 张云海, 任爱军, 刘水红, 田祎兰
    2009, 39(11):  166-168+191. 
    摘要 ( 1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安徽某铜矿尾矿的矿石性质,采用磁选—铁粗精矿分级—粗粒精矿再磨—磁选—浮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可获得产率54.75%,铁品位67.59%,回收率84.74%,含硫0.047%的铁精矿。提高了该尾矿的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并降低了铁精矿中的硫含量。
    某铜矿尾矿氨浸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高保胜, 王洪江, 吴爱祥, 张仪, 金正聪
    2009, 39(11):  169-171+189. 
    摘要 ( 17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铜矿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活化剂强化氨浸的一般碱法浸出技术来确定尾矿浸出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铜浸出率与氨浓度、浸出周期、温度、液固比、活化剂等因素有关。本次试验所得最佳浸出条件:氨浓度在100 g/L左右,温度40 ℃,活化剂用量35 g/L,浸出周期1.5 h,液固比为3∶1。浸出率最高为29.80%,活化剂NH3-NH4HF2体系的应用使得铜浸出率提高2%左右。  
    梅山选矿厂尾矿回收试验研究
    张军, 汤玉和
    2009, 39(11):  172-174. 
    摘要 ( 15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快对细粒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减少细粒级尾矿的排放量,延长尾矿库服务的年限,是上海梅山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对公司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国内矿山行业尾矿的综合利用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梅山矿业公司选矿厂现有生产的总尾矿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背景场强下,水平磁系高梯度磁选机的回收率较垂直磁系高梯度磁选机高;高梯度磁选工艺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以实现梅山选矿厂尾矿的减量排放和现有尾矿库的尾矿再利用。
    赤泥-矿渣少熟料体系制备全尾砂胶结充填料试验研究
    祝丽萍, 倪文, 张旭芳, 黄迪, 张玉燕
    2009, 39(11):  175-178. 
    摘要 ( 15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验研究了赤泥对矿渣少熟料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能有效激发该体系的活性,解决了矿渣少熟料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料早期强度低的问题,赤泥的优化掺量为24%(占胶凝材料总量),1 d抗压强度约为3.6 MPa是不掺赤泥的抗压强度的6.5倍,3 d与7 d强度分别能达到5.3,7.2 MPa,满足矿山充填的要求。
    低品位铀矿石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王学刚, 刘金辉, 李学礼, 史维浚, 郑志宏
    2009, 39(11):  179-182. 
    摘要 ( 13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铀矿山低品位铀矿石中铀资源进行了细菌浸出回收可行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铀品位为0.024 5%的低品位铀矿石中60%的铀能从中提取出来,酸耗小于4%,浸铀周期为70 d,表明应用细菌对该矿山低品位铀矿石的浸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磁选尾矿回收再选新工艺
    胡壁辉
    2009, 39(11):  183-185. 
    摘要 ( 1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鞍山小岭子铁矿系沉积变质矿床,铁矿物嵌布粒度细,磁性率低,属较难选铁矿。其磁选尾矿欲经过再选获得65%以上的铁精矿品位和较高的回收率,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工艺上有所创新。再选新工艺是在预选阶段没有采用通常使用的盘式磁力回收机,而是选用了设置“漂洗水”的中磁选磁选机,从而使预选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再选工艺流程摒弃了完全依赖铁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技术路线,选别设备采用了螺旋柱,充分发挥其选择性高的技术优势,在入选粒度较粗的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精矿,不仅减少了磨矿段数和选别次数,而且使后续作业的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使传统的磁选工艺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从工艺矿物学分析转炉渣选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代林
    2009, 39(11):  186-189. 
    摘要 ( 16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冶炼的转炉渣是重要的二次金属资源,基本采用浮选法回收。由于其性质复杂,特别是随着铜冶炼工艺的进步,渣中铜的硫化物越来越减少而氧化物越来越增加,加上转炉渣冷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转炉渣的性质更为复杂难选。通过对转炉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改进选矿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选矿指标。  
    生产技术
    GPS技术应用于露天开采安全监测中的研究
    邱崇栋
    2009, 39(11):  190-191. 
    摘要 ( 12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安全生产历来是重中之中,以露天开采所形成的边坡为研究对象,使用GPS技术作为观测手段,研究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达到对边坡实现及时监测的目的。经实际工作的检验,本方法能有效地用于特定条件下的边坡监测工作中,对滑坡的预测预报能起到辅助作用。